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4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课件(4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0 09:13:35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第1课时
【写作背景】
本文是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第4版“人民论坛”上的新闻评论,与之相关的新闻背景是党和政府对发扬工匠精神的倡导。
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在于对本职工作的执着、专注与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付出。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当前我们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发展方式推动形成先进生产力,以“质”的提升带动“量”的提高,其中的关键在于创新。创新,终究是由人来完成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仅是我国在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石,更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
预习助读
【相关链接】
新闻评论: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它针对的往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等。新闻评论主要包括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等。
社论: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编辑部发表的权威性言论。它针对当前的重大事件、重大问题表明媒体的立场,具有鲜明的政策性和指导性。
评论员文章:仅次于社论的重头评论,规格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以体现媒体的立场为主旨,通常不署名。
短评:一种篇幅短小、内容集中、简明扼要的评论文体,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短评以其形式短小精悍、内容鲜明独到、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一)理清层次:
1.思考,本文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
第一段: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引出工匠精神
第二段:匠是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从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新知讲解
第三段:工匠精神是改变现实的力量;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第四段: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第五段:我们的时代面貌,取决于我们的表现。
小结: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段,引出话题,提倡工匠精神;第二部分为第二到第四段,工匠精神的概念和内涵;第三部分为第五段,倡导工匠精神,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全文。
2.阅读文本,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明确:
本文开宗明义,点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接着引用《说文解字》观点,点出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寻因溯果,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这篇新闻评论围绕“工匠精神”展开,通过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方式加以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作者采用由浅入深、逐层剖析的方式阐述“工匠精神”的内涵,正反面论证相结合,观点鲜明、逻辑合理、思辨性强。通过对本文思路的把握,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本文从不同角度辩证地论述了“工匠精神”的深刻而又丰富的内涵和这种精神对企业、国家、民族的重大意义。
3.请简要概括第②段的论述思路。
明确:
首先解释“匠”的含义,接着从作家的话引出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最后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二)探究“工匠精神”的内涵:
1.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要像手工艺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
明确:
只有这样做,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2.作者认为,崇尚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和国家分别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
①体现了人与人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不同。
②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③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3.根据文章内容回答,对于企业来说,为什么工匠精神“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明确:
工匠精神使企业更符合时代需求;工匠精神使产品更精致,从而经受住用户挑剔眼光的检验;工匠精神厚植可以使企业气质雍容、活力涌流。
4.讨论,“工匠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
①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②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就是指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求做得更好。能基业长青的企业,无不是精益求精才获得成功的。
③专注。
专注就是内心笃实而着眼于细节的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这是一切“大国工匠”所必须具备的精神特质。
④创新。
“工匠精神”还包括追求突破、追求革新的创新内蕴。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4.讨论,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明确:
观点1:
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对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最终,以高标准的产品获得众多用户的青睐。
观点2: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外国式管理,是要学习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 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
观点3:
工匠精神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第三,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观点4:
工匠精神在员工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有关。
(三)概括文章主题:
1.思考,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明确:
(1)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2)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2.思考,本文是如何充分运用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时代需要工匠精神,所选用的理论论据都是围绕这个论点展开论述的。如引用《说文解字》的观点,点出了什么是工匠精神;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论证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四)赏析语言: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这句话。
明确: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2.请结合全文,品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这句话的内涵。
明确:
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五)总结写作特点:
思考,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
1.道理论证的方法:
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引用企业家、古代典籍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证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2.排比造势
本文善于运用排比句,如“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强化了语言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令文章更有说服力。
运用排比手法的效果如下: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运用排比手法的效果如下: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到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
1.读一读加点字
知识积累
2.解释下列词语
(1)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2)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3)离群索居:离开同伴而过孤独的生活。
(4)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5)尽心竭力: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6)臻于至善:达到善的极致。
(7)超今冠古:超越古今。
(8)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
(9)格物致知: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
(1)巧夺天工 鬼斧神工
辨析:“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所能为。前者强调人工事物,后者强调大自然的力量。
例句:①苏轼曾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意思是诗和画在法则上都是一个道理。要巧夺天工,要有生气和意境。
②这里既有天然去雕饰的鬼斧神工之作,又有独具匠心的人造景观,二者完美融合,浑然天成。
(2)废寝忘食 宵衣旰食
辨析:“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例句:①河南郑州的时大爷是郑万铁路河南段的农民工,他爱写歌词,经常废寝忘食。
②唐文宗即位之初,曾颁了一道试贤良策,其中讲到自己任用贤良,警惕小人,宵衣旰食,希望能把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发扬光大。
下节课见!(共25张PPT)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导入新课:
当今时代,我们在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路上,需要每个人都具备工匠精神,有些人以为工匠精神是舶来品,但其实,我们的古代寓言故事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比如我们上学时的课本中,《庄子》里的“庖丁解牛”,还有欧阳修写的《卖油翁》,都很好的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今天,让我们一齐走近《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看一看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特征,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
2.理清文章脉络结构,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传承工匠精神,体会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了解作者:李斌
李斌,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
李斌的作品: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践行“四有”激发干事创业新担当》
《公车改革,踩好落实的油门》
《深化改革为民族复兴凝聚中国力量》
了解时代背景:
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溯源:
中国制造,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现在又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低到高,即从低端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业。在高端制造业方面,目前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弘扬“工匠精神”,则是推动中国高端制造业全面发展的重大举措。
中国产业结构早熟,即在高端制造业普遍落后的状态下过早地转向了房地产、服务业及金融业,有可能错失这次新工业革命的机会。弘扬“工匠精神”,则是避免“去制造论”“脱实向虚”的重大行动。
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了实现从低端制造业迈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新闻评论是什么?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方式。
【特点】:
(1)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准确性。
(2)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而取胜。
(3)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4)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表现方法】
(1)夹叙夹议:对一件事发表看法的文章,它既要写事又要写看法,所以,夹叙夹议就成为主要的表现手法。
(2)亦理亦情:论述文体,在对事件作出理性评判和分析时,并不排斥动之以情的作用。
【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创作背景:
本文原载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在2016年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工匠精神”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方面表示国家对“工匠精神”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国家鼓励更多企业或个人要有“工匠精神”。
读准字音:
挑剔(tī) 精湛(zhàn) 造诣(yì) 锉(cuò)
雍容(yōng) 臻于(zhēn) 出类拔萃(cuì)
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时代特性,提倡工匠精神;
第二部分(2——4段),工匠精神的意义和内涵;
第三部分(第5段),倡导工匠精神,总结全文。
请阅读课文,说说“工匠精神”的内涵有哪些。
①炉火纯青的技术
②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③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④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⑤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⑥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的内涵
第二段的论述十分精当,尝试用简略的语言分析第二段的思路。
1、2句
解释“匠”的含义,提出本段的论述重点
第3句
谈人的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有不同
后3句
指出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和国家的意义
明确: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述?
明确:
观点: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
作者引用企业家、作家和普通人的话,加以分析论证,论述我们的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它体现出社会的品格和国家的形象。
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常用论证方法有哪些?
①举例论证
②道理论证
③对比论证
④比喻论证
⑤归纳论证
⑥演绎论证
⑦类比论证
⑧因果论证
赏析文中语句:
1、“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明确: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深入地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增强了语气,使表达更加有力。
如何理解“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这句话的内涵?
点拨: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明确: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它的内涵是: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是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
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精神”尤其重要,那么,在企业中,“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观点1: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对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最终,以高标准的产品获得众多用户的青睐。
观点2:工匠精神在企业家层面,可以认为是企业家精神。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内核。第二,敬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动力。第三,执着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涌现出大批有胆有识、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但也有一些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可以说,企业家精神的下滑,才是经济发展的隐忧所在。
观点3:工匠精神在员工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我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现象,多少与工匠精神稀缺、“差不多精神”有关。
“工匠精神”对于个人,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务实肯干、坚持不懈、精雕细琢的敬业精神;对于企业,是守专长、制精品、创技术、建标准,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企业文化;对于社会,是讲合作、守契约、重诚信、促和谐,分工合作、协作共赢、完美向上的社会风气。
【迁移练笔】:
学校举办关于“人类是否将毁于科技”的辩论赛,下面是正方的发言,请针对正方的观点,替反方拟写一段辩词。要求: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运用举例论证,60—80字。
正方:现代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科技这把双刃剑,变成了悬顶之剑。人类对科技的使用早已到了急不可耐的地步,经年累月的堆积,使得科技的负作用正随时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这是科技毁灭性趋势的更深层次危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发展来解决。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能源危机,而现在,新能源的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共29张PPT)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时代的劳动精神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的标题
提示、标明评论的主要见解、基本倾向和情感诉求,是评论内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
标题——解读新闻评论的一把钥匙
请同学们思考:“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这个标题提示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看到这个标题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1.什么是工匠精神?
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
“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理解关键词
——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琢,治玉也——《说文》
雕,谓之琢——《尔雅》
雕琢:指对玉器用钻、锥等工具雕刻花纹,使其成为精美的器物。
雕琢技艺:不断改进、提高、一点点使技艺越发完美。
工匠: 雕琢技艺 打造产品
追求极致
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
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了一个匠人全部世界。
请同学们阅读3、4段,画出相关语句,说一说工匠精神还有哪些内涵?
专注
创新
爱岗敬业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地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工匠精神
创新
爱岗敬业
专注
精益求精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什么是时代品质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画出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时代品质的理解。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第四段)
什么是时代品质
请同学们在文章中画出相关的语句,谈谈你对时代品质的理解。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品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第五段)
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第四段)
时代品质
个人的精神
企业的气质
社会的风气
国家的素养
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工匠精神
——“专注”“精益求精”“创新”“爱岗敬业”
雕琢
——精细地美化
时代品质
——个人的精神、企业的气质、社会的风气、国家的素养
请同学们找出表现“工匠精神”对企业气质、社会风气、国家素养作用和意义的句子,说一说对它们的理解。
工匠精神对时代品质起到了怎样的雕琢作用?
请同学们谈谈对以下句子的理解
1.对企业: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2.对社会:从赞叹工匠到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追寻。
3.对国家:拥有深厚人文素养
1.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
气质雍容:仪态大方、从容不迫
企业专注于产品质量、勇于创新;企业员工爱岗敬业、努力踏实。整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会从容不迫,因而显得气质雍容、活力涌流。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工匠精神
(专注、精益求精、创新、爱岗敬业)
2.从赞叹工匠到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追寻。
心性:
人生信念:
3.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
人文素养的灵魂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就是对人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请同学们推测经过“工匠精神”雕琢的“时代品质”会是什么样呢?
工作精神:爱岗敬业、踏实认真
人生态度:正心诚意、超然达观
外在气度:精致典雅、雍容大气
新闻评论的标题
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提示我们议论的范围
体现了评论的中心论点
新闻评论标题的作用
引导我们理解关键概念
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
以感恩之心服务人民群众
以宁静之心观察事物
以和谐文化为目标,展现管理品质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文体。
——《新闻评论教程》丁法章
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性、
思想性(发表议论、讲道理)
针对性和引导性
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和对本文的理解,围绕新闻评论的三个特点,对《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进行简要评析。
链接材料: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发表于2016年4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的《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表现出了强烈的舆论导向作用,传达了党和政府对发扬工匠精神的倡导。
示例:
这篇新闻评论创作于对“工匠精神”全民大讨论之时,体现了其强烈的新闻性和现实意义。(新闻性)在大众对工匠精神意义的讨论仅限于企业和产品的范畴时,这篇文章将其意义拓展到对人、对社会风气、对时代品质的影响上,角度新颖,思考深刻,同时也在厘清人们对工匠精神的一些错误认识。(思想性、针对性)在题目及文本中运用呼吁性的语言,比如“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语气坚定,表现出了鲜明的舆论引导性(引导性)。
工匠精神是每一位不甘平庸的劳动者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始终追求做更好的自己时表现出的工作态度、工作境界、工作习惯以及整体的工作面貌。它是优秀劳动者的必要条件,使我们每一位劳动者在工作中收获心灵的满足感,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尊严。
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习工匠精神中的那种情怀、那份责任、那种执着,那份坚守,将我们的时代雕琢的更加美好,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强大!
总结一:
总结二:
作业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请同学们观看并结合片中的介绍,完成一篇题为《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的新闻短评。
要求:事实与观点要相结合。(共35张PPT)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古今中外,工匠们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辛勤劳作,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提供各种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产品;他们钻研技艺、不断革新,有效促进着社会生产力和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他们创造价值、积淀文化、凝聚精神,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之旅不断前行。他们中的精英分子,甚至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成果,在自己辛勤劳作的领域引领变革、造福时代、福泽未来。
情境导入
中国制造 ( Made in China、Made in PRC )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著名企业家、教育家聂圣哲。他曾呼吁:“中国制造”是世界给予中国的最好礼物,要珍惜这个练兵的机会,决不能轻易丢失。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工匠精神”入选《咬文嚼字》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随后,不仅制造行业,各行各业都提倡“工匠精神”。于是,使用范围扩展,任何行业、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称为“工匠精神”。
本文就是2016年4月30日发表在《人民日报》的一篇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阐述观点、发表议论、表达立场的评论性文章,它针对的往往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意义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或公众广泛关注的社会话题等。
《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的观点和立场,
往往具有强烈的舆论导向作用。
(1)新闻性。首先要有时效性,其次要有针对性。(与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
 (2)倾向性。要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思想性。
 (3)公众性。主要面向广大群众说话。
 (4)论理性。与其他言论一样,由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组成。首先必须观点正确、全面、新鲜。其次,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论述精当,文采斐然。(主要特征)
2、撰写新闻评论的一般方法
①要读懂材料。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②要评在点上。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③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④要评得生动。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3、新闻评论写作的基本思路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文体学习——新闻评论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新闻性+议论性
由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组成,具有政策性、针对性和准确性;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独特的见解吸引读者;立意新颖,论述精当,文采斐然。
阅读全文,勾划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语句;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工匠精神
内涵






任务一 分析工匠精神的内涵
1.请你仔细阅读课文《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分析作者的核心论点,并总结概括每一段落的核心要点。(3分钟)
2.请和同桌讨论交流,以思维导图的
形式展示这篇课文的论证思路。
(3分钟)
任务二 理清论证思路,概括文段落要点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引入:企业需要工匠精神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匠的时代内涵
以及工匠精神对于企业、国家的意义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论述工匠精神的内涵。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继续挖掘、阐释工匠精神的内涵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工匠精神并不以成功为旨归,却足以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总结:总结全文,再次点明工匠精神对个人、企业、国
家的意义。回扣主题,号召人人践行工匠精神。
文本构建 结构图示
想一想:本文运用哪些论证方法?
任务三 明确论证方法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类比论证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作者引用了几次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作者引用了几次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
1.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2.“匠,木工也。”
3.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
4.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作者引用了几次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
1.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2.“匠,木工也。”
3.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
4.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作者引用了几次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
1.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2.“匠,木工也。”
3.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
4.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
工匠精神的内涵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作者引用了几次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
1.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2.“匠,木工也。”
3.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
4.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中作者引用了几次他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分别是为了证明什么?
1.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
2.“匠,木工也。”
3.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
4.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工匠精神对企业的意义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的内涵
没有热爱,就没有付出;没有付出,就没有卓越……
2.对比论证: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3.类比论证:比如第1段“像手工匠人一样……企业……”,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任务四:
作者的中心观点(即论点)是哪一句话?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如何理解该论点?
该论点的核心意思是时代需要工匠精神。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任务五: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论证语言准确、严密,具有概括性和简洁性,反对什么,提倡什么,让读者一目了然。本文标题“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直接揭示中心论点,文中各段都有直接表明观点的句子,如“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稳健人文素养的国家。”两个“一定”,语气肯定,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强调了企业厚植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任务五: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妙用修辞,句式多变,凸显气势。在议论文中恰当运用排比、对偶(对比)和反复等句式,使文章华美流畅,增强文章不可辩驳的气势。如:“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真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假设论证,突出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也点出了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四字词语,要言不烦,简洁生动,极具概括性,也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任务五: 赏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语言精练整饬,文化色彩浓厚。文章使用大量成语,使语言简练,内涵丰富。排比句的运用使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论述力量。引用或化用诗文名句,增强了文化色彩,如引用《说文》中的话,解释“匠”的含义,引用鲁迅《自嘲》诗中的“躲进小楼成一统”澄清对匠人的错误认识等。
任务六:探讨
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工匠精神”是否只适用于手工匠人和工业相关企业?其他行业是否也需要工匠精神?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燕京第九景”张秉贵、“人民科学家”钟扬等优秀劳动者身上能否体现“工匠精神”,请谈谈你的看法。
任务六:拓展探讨2
你认为“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
高凤林, 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
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
李万君,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你指尖的温度!
风刀沙剑,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笔下千年!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
李云鹤,用心做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