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哦,香雪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第1课时
【认识作者】
铁凝,1957年生于北京,原籍河北赵县,作家。铁凝从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她的作品多着眼于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而且常常能“发人所未发之蕴,道人所未道之言”。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六月的话题》《哦,香雪》,中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麦秸垛》《棉花垛》,长篇小说《玫瑰门》《大浴女》等。
预习助读
【写作背景】
《哦,香雪》以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作为故事展开的背景。小小的台儿沟是一个闭塞、孤独、贫穷的角落,那里的人们过着几乎是封闭式的生活。他们隐藏在大山的皱褶里,无从知晓山外的世界。然而,前进的生活浪潮终究会冲击每一个角落。火车开进了深山,也就为深山中的人们带来了山外的新鲜事儿。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的火车打破了山村往昔的寂静,拨动了山村人平静的心,带来了山外陌生新鲜的气息,诱发了山村人的不安与渴望。
背景+人物+情节=小说
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
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
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新知讲解
背景
人物
一个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 台儿沟
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迥异的山村少女
情节
1、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
2、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
3、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
4、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
概括故事情节:
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迥异的山村少女一些变化。
她们议论“北京话”,与旅客们做生意,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了30里夜路。
思考: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大山”、“火车”并不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1.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第五段(p73)
2.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以往的宁静被搅乱;商品经济走进了深山;香雪的追求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的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3. “大山”、“火车”并不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感知人物形象:
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①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油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②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追求物质
追求精神
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
求使她与其他姑娘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
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
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比别人的追
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
知识就是力量
香雪为什么会有和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追求呢?
她没有铅笔盒吗?为什么还要追求火车上的那个带磁铁的
塑料泡沫铅笔盒?她爱慕虚荣吗?
铅笔盒:象征知识、文化,现代文明
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
就是对文明的追求,
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
进步。
香雪形象
外貌:
美丽清纯
内心:
更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纯真无邪、渴求进取
淳朴自尊、坚毅执着
总结小说主题,了解时代内涵
《哦,香雪》写的是一列火车经过小山村
台儿沟时,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
的种种冲击。由此赞美了迫切地要求冲破封闭
的文化氛围、走向现代文明的纯美自尊的农村
青年。
并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
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
、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对未来寄予了希望,同时作者也留下了对时代
现实的严峻思考。
1.读一读加点字
知识积累
2.解释下列词语
(1)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2)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浩大。
(3)凛冽:刺骨地寒冷。
(4)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做事有气势或心里无愧,无所畏惧。
(5)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6)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3.辨析下列词语的用法
(1)历来 从来 向来
辨析:三个词均为副词,都指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这样,但用法略有不同。“从来”,后面跟否定形式居多,也可跟肯定形式,多用于口语,也用于书面语。“历来”,后面跟肯定形式,很少跟否定形式,用于书面语。“向来”,后面既可跟肯定形式,又可跟否定形式,既可用于书面语,又可用于口语。“历来”“从来”都有形容词用法,做定语;“向来”一般不这么用。
例句:①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
②她急着见到它,就像从来没有见过它那样觉得新奇。
③她向来遇事镇定,很少有人见过她慌张的样子。
(2)不知所措 惊慌失措
辨析:两个成语都有“没有办法,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意思,但词义的侧重点不同。“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而“惊慌失措”,侧重“惊慌”,因为外物的变化而使自己乱了阵脚。
例句:①“北京话”陷在姑娘们的包围圈里,不知所措地嘟囔着。
②一旦受到火灾的威胁,不要惊慌失措,而要选好逃生路线,理智应对。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