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4.2 直线、射线、线段(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1 06:4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2 直线、射线、线段
第1课时 直线、射线、线段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直线的两个基本特征,会用两种方法表示一条直线.
2.知道点和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会按照语句画出点和直线位置关系的图形.
3.知道两条直线相交及交点的意义,会按照语句画出直线相交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在图形的基础上发
展数学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验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
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二、课型
新授课
三、课时
第1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射线,线段的概念及表示法.
【教学难点】
射线的表示法和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五、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圆规等。
学生:三角尺、直尺、圆规、铅笔。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里,生活中处处都有图形,如笔直的铁轨、手电筒发出的光、一根铅笔等等,你能用图形表示以上现象吗?(出示课件2)
(二)探索新知
1.师生互动,探究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
教师问1:前面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性质?这是数学要研究的.怎么来研究呢?聪明的做法是,先研究简单图形,再研究复杂图形.那我们应该从什么样的简单图形开始研究?请看黑板.(在黑板上画一条水平直线)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直线.
教师问2:你是怎么知道它们都是直线?
学生回答:它们都是笔直的.
教师问3:从样子上看,直线都是笔直的,这是直线的第一个特点.(板书:直线特点:笔直的)直线还有第二个特点,直线是向几个方无限延伸的.
学生回答: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教师问4:知道了直线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直线的表示.(板书:直线的表示)有些同学可能有疑问,直线的表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学习直线的表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换一个问题来考虑.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说说人为什么要有自己的名字?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样可以把不同的人区别开来.直线也是一样,每条直线也都需要有自己的名字,这样可以把直线与直线区别开来.给直线取名字就是直线的表示.
教师问5:怎么给直线取名字?或者说,怎么表示直线呢?(出示课件9)
师生共同探究:我们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条直线.譬如,(边讲边画)直线上一点是点A,(边讲边画)直线上另一点是点B,这条直线可以记作直线AB.(板书:直线AB)需要强调的是,点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所以这里的A、B都是大写字母.
教师问6:表示直线还有第二种方法.如何表示呢?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指斜直线)在这条直线的旁边写上小写字母l(边讲边写),这条直线可以记作直线l.(板书:直线l)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
表示直线的方法:
①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m;
②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注:这两个大写字母可交换顺序.
教师问7:(指图)在这个图形中,直线l与点O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点在直线上
教师问8:准确地说,应该这样说:点O在直线上(板书:点O在直线上).也可以说,直线经过点O(板书:(直线经过点O)).(指准图)点O在直线上,与直线经过点O是一个意思.(指图)在这个图形中,直线l与点P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点在直线外.
教师问9:准确地说,应该这么说:点P在直线l外(板书:点P在直线l外).“点P在直线l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还可以怎么说呢?(出示课件11)
学生回答:直线l不经过点P(师板书:(直线l不经过点P)).
(师出示右图)
教师问10:(指图)在这个图形中,直线a和直线b有什么关系呢?(出示课件12)
学生回答: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
教师问11:(指准图)直线a和直线b相交,详细一点说可以这样说,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板书:直线a和直线b相交于点O).点O就叫做它们的交点.交点O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点O即在直线a上,又在直线b上.
总结点拨:交点O既在直线a上,又在直线b上,交点O是直线a和直线b的公共点.
(出示课件1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教师问12:画出经过点A的直线,你认为经过一点A可以画几条直线?(出示课件4)
学生回答:经过一点A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教师问13:画出经过点A、点B的直线,你认为经过两点A、B可以画几条直线?
 
学生回答:一条.(师画经过A、B的直线)
教师问14:从画图,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从画图,我们可以得出,(指准图)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板书: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请大家把这个结论读一遍.(生读)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4)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师问15: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后回答: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教师问16: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一个有用的结论.譬如,如果你想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你需要钉几个钉子?(出示课件5)
学生回答:2个.
教师问17:为什么2个够了?
学生回答: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教师问18: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想一想射线该如何表示?(出示课件14)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射线用它的端点和射线上的另一点来表示 ( 表示端点的字母必须写在前面 ) 或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记作: 射线 OA ( 或射线d )
教师问19:射线 OA 与射线 AO 有区别吗
学生回答:不是同一条射线.
教师问20:为什么不是同一条射线呢?
学生回答:射线 OA 与射线 AO 的端点不同.
教师问21:类比直线的表示方法,想一想线段该如何表示?(出示课件15)
学生回答:线段 (1)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记作:线段 AB ( 或线段 BA ).(2) 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记作:线段 a.
教师问22:分别画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议一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回答: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联系: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1. 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
2. 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
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7)
直线、射线、线段三者的区别:
类型 端点个数 延伸性 能否度量
线段 2个 不能延伸 可度量
射线 1个 向一个方向
无限延伸 不可度量
直线 无端点 向两个方向
无限延伸 不可度量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0-25)
1. 手电筒射出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 (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折线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线段CD和线段DC是同一条线段
3. 判断题(打“√”或“×”)
(1)射线比直线短. ( )
(2)一条线段长6 cm ( )
(3)射线OA与射线AO是一条射线. ( )
(4)直线不能延长. ( )
4. 平面内不同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确定三条直线.若平面内的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________.
5. 如图,A,B,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1) 图中有几条直线,怎样表示它们?
(2) 图中有几条线段,怎样表示它们?
(3) 射线 AB 和射线 AC 是同一条射线吗?
(4) 图中有几条射线?写出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
6. 如图,在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 ,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 做射线BC;
(2) 连接线段AC,BD交于点F;
(3) 画直线AB,交线段DC的延长线于点E;
(4) 连接线段AD,并将其反向延长.
7. 往返于A、B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三个站,每两站间的票价均不相同,问:
(1)有多少种不同的票价?
(2)要准备多少种车票?
参考答案:
1.B
2.C
3.(1)× ;(2)√;(3)×;(4)√
4.6 解析:不同n个点中每个点与其他n-1个点最多可以确定n-1条直线,可得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确定 条直线. 当n=6时, =15.
5.解:(1)1条,直线AB或直线AC或直线BC.
(2)3条,线段AB,线段BC,线段AC.
(3)是.
(4)6条.以B为端点的射线有射线BC,射线BA.
6.解:如图所示:
7.解:画出示意图如下:
(1)图中一共有10条线段,故有10种不同的票价.
(2)来回的车票不同,故有10×2=20(种)不同的车票.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1.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
(1)线段:两端点,有长度.
(2)射线:一端点,无长度.
(3)直线:无端点,无长度.
2.直线的性质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五)课前预习
预习下节课(4.2)126页到129页的相关内容.
知道尺规作图、中点、距离的定义和线段的基本事实.
七、课后作业
1、教材126页练习1,2,3
2、观察下列图形,并阅读图形下面的相关文字:
    
猜想:
(1)5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2)6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3)n条直线相交最多有几个交点?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的基础,这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多,而且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射线.接着由射线引入直线,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