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鉴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语言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鉴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语言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0 12:4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骆驼祥子》品读课——鉴赏自然环境描写的语言
【课标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课内阅读提出要求,明确提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整本的书”等阅读要求,强调整本书阅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地位。此外,也强调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推荐的阅读书目如《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水浒传》等多为长篇作品,充分体现初中阶段实施整本书阅读教学和方法指导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教材分析】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响应新课标要求,以“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模式,将整本书阅读纳入阅读教学体系中。《骆驼祥子》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单元,单元主题是“《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在教学框架和方法上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支持。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从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变成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揭示任务悲剧的命运和社会的腐朽黑暗。学生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品味老舍独特的语言风格魅力,尤其是作为用来暗示社会环境、突出刻画人物命运、深化情节和主题的自然环境描写的语言,其细致而有独到的刻画值得教师指导学生细细品读。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迅速提高,观察记忆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发展,思维的批判性和独立性逐渐突出,这样的思维特点既能帮助学生在阅读大段文字后抽象概括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书面文字,也能促使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同时他们的言语能力进一步完善, 基本掌握阅读技能,能够阅读更为复杂的文本,可以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鉴赏。
但是小说《骆驼祥子》作为“整本书阅读”的对象进入初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视野,相比常规的单篇文章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多主题、多内容、多故事情节的特点,对于学生来说难免有难度。尤其是小说内容较长,情节复杂多变,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还有创作时代背景的因素在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正确把握人物整体形象,共鸣感不强,对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体会不深,在语言鉴赏方面,在结合背景、人物、情节等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上有难度。
【教学目标】
1.学会“圈画批注”的整本书阅读方法,细读小说中涉及到的自然环境描写并学会分析。
2.品味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和语言风格,领悟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渲染、烘托、暗示的作用。
3.深刻体会在这些自然环境中老舍笔下对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从整本书的阅读中发现异同和及其变化,感受人物的悲剧命运和社会悲剧。
【教学重点】
对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和语言风格进行品味,并领悟其在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在这些自然环境中老舍刻画的“祥子”这一人物形象,多方面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
【教学方法】
圈点批注法、文本细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预习】
再读小说,对全书中的自然环境描写的语言进行圈画,并简单批注刻画的是什么自然环境,完成以下表格。
章节 原文内容 刻画的时间 描写对象 特点
如:第四章 “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梢头挂着点金光……因为它们都属于北平。” 祥子被大兵捉走后逃回北平城里 夕阳 在祥子眼中是“有趣可爱”的
…… …… …… …… ……
【教学过程】
一、课堂激趣,直接导入
师生互动:教师PPT展示小说《骆驼祥子》的几张不同设计的封面,让学生发现不同,说说不同的表现效果。(明确:有环境刻画的更能帮助读者了解小说描绘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环境,理解人物的刻画)
教师:人生活在自然中,是自然的一部分,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的影响,在小说中,自然环境也构成了人物活动的舞台或者背景中的一部分,品味这些自然环境描写的语言对我们理解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有很大帮助。在前面的课堂中我们通读了整本书,把握了主要人物,梳理了故事情节,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小说的语言特色,从人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开始,鉴赏老舍先生高明的独具特色的描写方法。
二、展示预习,交流讨论
教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作业,在书中圈画并批注和自然环境描写有关的句子或者段落,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小组内交流讨论,对你们圈画出来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对象进行整合,待会请同学们分享。
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讨论,整合自然环境描写的对象。第一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教师活动:板书记录
明确:涉及到的自然环境包括:四季(春、夏、秋、冬)、天气(风、雨、雪等)、日(朝阳、烈日、夕阳、日光)、月、星、花草树木等
三、细致刻画,深入品读
教师:自然本无心,但在人物的经历和命运中,自然不仅有声有色,而且有感有情。在老舍笔下描写刻画的这些自然环境中,和主人公祥子或者和小说中其他人物的经历有什么关系?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在人物心理刻画、故事情节发展、作品主题表现等方面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接下来,需要同学们将你们手中的表格内容进行升级来回答老师的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补充。待会请你们来做小老师,为我和其他同学做讲解。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把预习作业中的表格内容进行升级,补充完善,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尝试解答,自然环境的刻画和主人公祥子或者和小说中其他人物的经历有什么关系?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在人物心理刻画、故事情节发展、作品主题表现等方面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再由小组派代表做小老师进行展示。
教师活动:讨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如:在寻找描写四季的语句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些语句中也包含了对风雨对天气的描写,可以随机应变把两个类别合在一起讨论;注意思考环境描写和人物、和情节、和主题的关系,鉴赏领会其中的妙处。
表格完善示例:
描写对象 刻画时间 原文内容 相关人物活动 评价
四季/ 天气 春 前三年 - - 北方的春季很短,但是祥子和大杂院的人们并没有感受到这个季节带来的温暖和希望。
后三年第一年 “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春雨不一定顺着人民的盼望而降落,可是战争不管有没有人盼望总会来到” 祥子被捉丢车
后三年第二年 “春已有了消息,树枝上的鳞苞已显着红肥……领略一点春光!” 祥子和虎妞结婚,二次买车
后三年第三年 - 虎妞难产去世祥子进新车厂
最后一年 “冬天过去了,春天的阳光是自然给一切人的衣服” 祥子卖冬衣
夏 后三年第一年 - 祥子初夏逃出军营,卖了骆驼回城,后进杨宅拉包月 夏季的闷热、夏季的的烈日、狂风与暴雨,使得祥子和其他穷哥儿们也不好受,在这个季节,祥子也经历了很多大受打击的事情,性情大变。
后三年第二年(六月十五) “天热得发了狂……一点风也没有”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使人喘不出气。” “天上的那层灰气已散……晒得东西要发火” “一阵凉风……风忽然大起来……又是一阵风,黑云滚似的……只剩下柳枝随着风狂舞” “云还没铺满了天……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到四点多钟,黑云开始显出疲乏来……清凉的,美丽的世界” 祥子拉车,淋雨卧病
后三年第三年 “天已很暖,柳枝上已挂满嫩叶……” 拒绝小福子,继续拉车,性情大变
最后一年 “天气暴热起来……” “天这么一热……” “夏初的一阵暴热像一道神符……它是伟大的夏初的北平” 祥子出卖阮明
秋 前三年的最后一个初秋 - 祥子买到了梦寐以求的第一辆车 祥子在进城年后的一个初秋买自己的第一辆车,看似充满希望却在后面的不幸经历中被毁掉,逐渐堕落。
后三年第一年 “初秋的夜晚,星光叶影里的阵阵小风……” 初秋祥子和虎妞发生关系
后三年第二年 - 祥子卧病两个月之后到中秋才再次出车
后三年第三年 “菊花下市的时候……” 祥子和夏太发生奸情
最后一年 - 祥子不再拉车
冬 后三年第一年 “天是来越冷了……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 “风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撞断了电线” “风把灰云吹裂开一块……整个的三海在人工的雕琢中显出北地的荒寒” “那些灰冷的冰……连灯光都有点凄凉” “风更大了些……” “风中浮着些灰沙……一样坚硬” “雪花落了不多……” “因有雪光……” 祥子从曹宅到人和车厂、到天顺煤矿、到大杂院,从被虎妞纠缠到被孙侦探讹诈骗,从与刘四爷闹翻到和虎妞结婚 北平的冬天漫长又严寒,着墨最多,祥子在每一年的冬季都有不幸,冬天的人们是生活在“地狱里”,很多人被冻死,即使有过短暂的温暖和希望,但也是冷酷的。
后三年第二年 虎妞难产而死
后三年第一年 “冬天又来到……” “大概有十一点左右吧,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爱的时候……到处静静的立着树木” 祥子偶遇刘四爷重新振作,找曹先生倾诉,得知小福子死去祥子彻底丢了魂
日 朝阳 后三年第一年初夏 “灰天上透出些红色……跟着,东方的早霞变成一片深红……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 祥子带着三匹骆驼逃出军营 朝阳“带出笑意”、烈日“令人害怕”、夕阳“有趣可爱”“不详”、日光让人“爽快”,这些景和祥子的心情相呼应
烈日 后三年第二年(六月十五) “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祥子拉车
夕阳 后三年第一年初夏 “太阳平西了,河上的老柳歪歪着……因为它们都属于北平” “太阳还在西边最低处……” 祥子回到北平城
最后一年 “一直坐到太阳平西……” 祥子出卖阮明后
日光 后三年第三年(冬) “日光从干凉的的空气中射下……” 祥子决定找小福子
月 后三年第一年(冬) “街上非常的清冷,天上有些灰云遮住了月……” “风把灰云吹裂开一块,露出月光……” “桥上几乎没有了行人,微冷的月光冷寂的照着……” “灰云又把月光遮住……” “天上的灰云已经散开……” “窗纸被院中的月光映得发青……” 虎妞到曹宅找祥子 月也和祥子的心情相呼应,月色下的自然环境灰冷的色调,是因为祥子觉得自己整个生命兜里在这点难受上,压抑又迷茫
星 后三年第一年初夏 “只有天上的星伴着自己的心跳” “星星们……好似比他还急,你碰我,我碰你的在黑空中乱动” 祥子逃出军营 星星是灵动活泼的,描绘星星的片段往往是祥子不那么悲惨的时候
后三年第一年初秋 “屋里灭了灯。天上很黑……也做着星样的游戏” 祥子和虎妞发生关系
花草树木 后三年第一年初夏 “田亩远树……” “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 “绿的田,树,野草……带出笑意” “河上的老柳歪歪着……可是长着不少的绿藻……” 祥子逃出军营 花草树木也绝非普通的自然之景,作者常常把对自己笔下人物的理解或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寄托在它们身上,同时还能发现种这些景物和人物有喻指的关系。
最后一年(夏) “……温度催着花草果木与人间享乐一齐往上增长。南北海里的绿柳新蒲……公园里的牡丹芍药……” 阮明即将被处决
其他 村外的树:“村外的柳树像一排高而绿的护兵……” 城里的树:“……到处静静的立着树木” 烈日下的树:“街上的柳树……无精打采的低垂着” 狂风中的树:“那半天没动的柳条……” 暴雨下的树:“柳枝横飞着……” 郊外的树:“树木消瘦的立在路旁……” 坟地的树:“四四方方的种这些松树……” 大宅门的花和树:“靠南墙根有棵半大的小枣树……” 大杂院的花和树:“春并不先到枝头上,这里没有一棵花木……” -
教师总结:维克多·雨果说过:“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同学们觉得这些自然之景对祥子、对这些底层社会的穷苦百姓来说是“善良的慈母”还是“冷酷的屠夫”呢?这四季之景,有没有哪一个季节或者哪一个自然之景的刻画描写是美好的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呀?即使有,人物的命运却也依然是悲剧的。就算人物命运不是悲剧的,短暂的希望过后,同学们是不是能发现,人物命运依然在走“下坡路”?
四、内容研读,探究深意
教师:春夏秋冬、风雨雪、日月星、花草树木等自然事物和自然环境的无心和有情都在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中得到了细致而又独到的刻画。在刚刚小老师们的展示和补充中,我们是不是能发现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都能在这些自然环境描写中找到了寄托?这些关联同学们在圈画过程中也都已经找到,接下来,老师还有几个问题想追问大家。
教师追问:
1.“四季”仅仅是自然环境中的“春夏秋冬”吗?四季和祥子的人生经历和命运有什么关联?试举例说明。
明确:“四季”不仅仅是指自然的“春夏秋冬”,和祥子的人生经历也息息相关。比如:“春天”在我们看来是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祥子也一样有过自己人生中的“春天”,比如和虎妞结婚安了一个家,婚后再次买回一辆自己的车。但是,这样美好的春天其实在祥子那,在大杂院的那些穷苦人那,并不是一个好季节——战争总是伴随着春天来临,祥子在春天“被大兵抓去,还丢了对自己来说意义非凡的第一辆车”,祥子在春天“卖掉了自己的冬大衣”,体面的祥子变成了一个“低等车夫”。这样的春天,对处于底层社会的祥子来说是“冷酷的屠夫”。(学生回答其他季节也行)
2.从语言描写看来,四季仿佛都是残酷的,作者想借此表现出什么?
明确: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冬季到底是冷酷的”,“春季居然也冷酷”,“夏季常常是冷酷的”,“秋季其实也是冷酷的”,“杂院里的人们,四时都有苦恼。”,流转的四季,不断地烦恼,再碰上时不时极度恶劣的天气,对祥子和其他“穷哥儿们”来说,无疑苦上加苦。在这样一个社会动荡不安、军阀混战、政治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乡村凋敝破败,城市腐朽败落,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冷酷的四季和恶劣的天气,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似乎都不想让这些穷苦百姓“好过”,突出这个时代人物的悲剧命运,传达作者的痛心和同情。
3.同一个自然事物和自然环境在祥子的生命中的不同时刻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这往往是由什么决定的?
明确:这往往是由祥子的现实际遇而定。以树为例。在祥子逃出军营连夜回到北平城时,他看见的树“都由暗绿变为发光的翡绿……一切的东西都带出笑意”,祥子这时从军营逃出,重回自己的理想之地——北平城,仿佛重获新生,他的内心是快乐的,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所以树在祥子眼中“带着笑意”;但在祥子找到小福子的坟地时,“阳光本来很微弱”,他眼中的松树“更是暗淡”,在和曹先生交谈过后,祥子决定找到小福子和小福子重新组成一个家安定的生活,但却得知小福子已经“不堪受辱上吊自杀”,本来已经要慢慢重燃希望的祥子又跌回了地狱,“彻底丢了魂”,“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祥子不甘心,却还是被冷酷的现实打败。同样是树,在祥子不同的人生际遇中展现出来的形象却是完全不同的,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人物命运的变化,可见老舍先生对自然景物刻画的独具匠心之处。
4.作者描写刻画这些景物是从谁的视角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刻画这些景物大多是从小说中人物的视角来刻画的。比如,祥子逃出军营时从祥子的视角来刻画夜晚的星空、村庄的景象、北平城郊外的草木等;虎妞搬进大杂院后,从虎妞的视角刻画大杂院的冬天和春天……这样写一方面突出对小说中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和人物命运的刻画,从人物自己的角度看环境,使得人物形象更饱满,自然环境渲染着人物生活的环境气氛,烘托着人物的命运和心理,暗示情节的推动和发展;另一方面将读者带入情境中,不再是从第三者的视角冰冷刻画,有温度的描写,寄托作者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理解,也帮助读者进行理解。
当然,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也有从作者的视角刻画的。比如祥子和虎妞发生关系的那一晚,对星星的刻画,就是从旁观者的角度也就是从作者及角度刻画出来的。
5.有时候人物的心理、人物的命运和自然环境的刻画并不一致,如在最后一年,祥子已经堕落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明明是悲剧的命运,而自然环境的刻画却是热闹的(第二十四章),这是为什么?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是为了形成强烈对比。“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但是没有人会在意会关心祥子的变化,祥子只是他自己故事里的“主人公”,没有人会在意这样一个底层社会的穷车夫的堕落和死亡,他们照样逛庙会,赏花,泡温泉,旅行……没有人会在意这样一个“小人物”的“微不足道”的死亡。热闹和悲惨形成强烈对比,反衬人物悲剧命运,深化主题表达——黑暗的时代、沉沦的群体、失败的个体造成悲剧的命运。
6.作者借用花草树木或直接或间接的喻指了书中几个主要人物,请简要分析说明。
明确:一是直接用树喻指祥子,并用树的变化形象的表现祥子的变化。前三年的祥子,“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他确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和虎妞一起住在大杂院里的祥子“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虎妞去世后,祥子又回到车厂拉车,“他的神气很像风暴后的树,静静的立在阳光里,一点不敢再动。”
二是用草含蓄的喻指小福子。小福子刚出场时对她的外貌评价,“像花草似的”,符合小福子低贱卑微的身份和命运。祥子回到大杂院找小福子时,他幻想着他们以后的生活“破门,破墙,门楼上的几棵干黄的草,都非常可爱”。祥子找到小福子上吊死去的树林时,描绘坟地“有些干草和松花”。每一次小福子的出场都有对草的简单描述,小福子的悲剧命运就像枯死了的干草。
三是用花喻指虎妞。这里的花并不是真正的开得娇艳的花。新婚的虎妞“头上可是戴着一小朵绒作的红花,花上还有个小金纸的元宝”,这假花,喻指虎妞身上带有的剥削阶级色彩,带着金元宝的假花,市侩气息十足,和泼辣的形象相呼应。
学生活动:对老师的一一追问进行自主思考和回答
五、以读促写,能力运用
教师:尽管小说中并没有明确描写刻画,但我们也可以预想到祥子的悲剧命运——走向死亡。请你结合小说走向和人物形象尝试想象祥子死亡的画面并进行环境的刻画。比如可以想象祥子是什么时候死去的,在哪死去的,因为什么死去的,死的时候天气怎么样等等。要求你的刻画中必须含有自然环境描写的片段。500字左右。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