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材pp.25~26
1.通过探究交流,了解更多理解词语的方法,提升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2.了解关于不同季节的特点,进行语言文字的有效积累。
3.掌握汉字书写最基本的规律,提升汉字的书写及审美能力。
4.通过诵读描写秋天的词语,进一步感知秋天的季节特点,激发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进一步感知秋天季节特点,激发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能够掌握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字典;搜集有关四季的词语、诗句。
【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整体感知汉字的形体,让学生临摹,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学习方法】
交流学习法,通过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了解更多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更多好的学习方法;联系上下文学习法,通过对“语句段运用”中一些句子的朗读,培养自己的朗读能力;反复训练学习法,反复练习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1课时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读课外书吗
生:喜欢。
师:是啊,读书能够让人学到很多知识,也能明白很多道理。老师也喜欢阅读,但是,有时候在阅读的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很多不了解的词语,影响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那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请教别人、可以查字典……
师:看来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还真不少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的读书方法。(板书:语文园地)
探究新知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引导学生认真回顾、整理自己平时都是如何理解词语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小组长注意记录并整理本小组的交流情况,教师深入小组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将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说清楚,同时予以点拨指导。
3.由各小组代表进行班内交流,比一比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最多、最好。教师注意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予以点拨指导。
二、词句段运用。
1.谈话:你最喜欢哪个季节?每个季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播放音乐,出示四季的图片。
3.师: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不同的季节呢?自己先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同学交流交流。
4.同桌互相交流。
5.汇报展示。
6.理解词语的意思。
(1)自由读一读两个句子,试着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3)全班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①“憧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也可以抓住句子中的“即将到来”和“期待”两个关键词来理解。“憧憬”就是“对即将到来的这一天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②“忐忑不安”可以结合句子内容来理解。小明把花瓶打碎了,他的心里一定很害怕。同时,抓住“不安”这个关键词,可以体会到“忐忑不安”是用来形容小明心里紧张不安。
三、书写提示。
横画要写平稳,竖画要写端正。
四、日积月累。
1.自由读一读日积月累中的词语,读准字音。
2.课件出示词语,指生读。教师相机正音:强调“爽”“染”是翘舌音,“累”在这里读léi。
3.想一想: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描绘秋天的词语。)
4.选择一个词语说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5.把这些词语摘抄在积累本上。
作业布置
1.选用《学海乐园》相关同步练习。
2.找一找本单元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试着理解词语的意思。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看到你们收获了不少新知识,老师为你们感到开心。相信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你们会掌握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
教学时,教师采用先让学生自主交流、小组展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书写提示”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不足之处:教师应该大胆、充分地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创造性的语文教学活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