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病句修改专题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病句修改专题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03 14:3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中考专题复习之辨析、修改病句
初级中学:侯焕琼
所谓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
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
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知识梳理】
什么是病句?
考考你?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哪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 1、成分残缺 2、搭配不当
3、前后矛盾 4、词序不当
5、重复累赘 6、否定误用
7、用词不当 8、不合事理
9、句式杂糅 10、分类不当【考点透析】
辨析选择病句。
(根据2013年桂林市语文考试说明,
此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1)要求找出有语病或没有语病的句子。
(2)找出病句修改正确或修改不正确的项。
【2010年桂林市】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缺主语,删掉“使”字)
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D【中考典型题例】
【辨析、修改病句的基本步骤】
(一读、二提、三改、四查)
一读:借助语感找出病句,往往别扭的地方就是有语病的。
二提:提取主干(主、谓、宾),看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如果没有语病,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及其它语病。
三改:增(即增加缺少的成分)、删(删去多余的部分)、调(调整字词顺序)、换(更换字词)。
四查:进行复查(是否通顺、有无新语病)。【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
(一)成分残缺: 完整句子=主语+谓语+宾语
原因:由于乱用介词而导致
例句: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1、缺少主语
(析:句中“通过”和”使“叠用,导致这个句子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让“这件事”或“我”作主语)【提醒:常见的介词有“对、通过、在、使、从、由于”等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需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字、词删去。】
2、缺少谓语
原因:状语较长,省略了谓语中心语例句: 中国人民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析:句中主语是“中国人民”,状语是“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句子缺少谓语。应在句子末尾加上“而努力”作谓语) 3、缺少宾语
例句:
他从小就养成爱劳动。(析:主语是“他”,谓语是“养成”,句子缺少宾语。应在句子末尾加上“的习惯”作宾语。) (二)搭配不当(提醒:并列短语中常常有搭配不当的现象)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1)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愉快的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析:谓语“回响”与主语“歌声”搭配,与“笑容”不搭配。应将“笑容”改为“笑声”) 例如:深秋的岳麓山,是人们欣赏麓山红叶的好时候。2、主宾搭配不当(析:主语“岳麓山”和宾语“时候”搭配不当。可将“时候”换为“地方”或将“深秋”与“岳麓山”对调。)
例如:现在,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可爱的乡音。 (析:谓语“看到”与宾语“乡亲”搭配得当,与“乡音”则不能搭配,在“那”前加“听到”才与“乡音”搭配。)3、谓语与宾语搭配不当4、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你只要稍微深思熟虑,就会理解这个问题。(析:状语“稍微”和中心语“深思熟虑”搭配不当,应去掉“稍微”)
方法小结:
紧缩法,找出句子主干(主、谓、宾)加以判断。然后再检查附加成分(定、状、补)
( 三)前后矛盾
例句:能否有健康的身体,关键在于平时多锻炼。 (析:前半句有肯定、否定连用,含两个方面。后半句只有肯定,包含一个方面,前后不一致。后半句应改为“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多锻炼。”)
(四)语序不当
例如: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析:逻辑上应是先“认识”,再“改正”。) 例句:尘土太厚,这又怎能不让卫生检查团
的人不皱眉头呢?(析:此句是双重否定的反问表否定意思,与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方法:算清否定的次数,去掉后一个“不”) (五)否定误用(六)重复累赘例:通过宣传教育,有的青年已经改邪归
正,走上了正途。
(析:“改邪归正”与“走上了正途”语意重复,应删掉一个。)
【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注意出现“禁止”“防止”这类词的句子
  (提醒:“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与“不” 同用语意发生变化)

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分析:例句中本意是“阻止非典的反弹”,若再加否定词“不再”,表示肯定,恰与原句意思相反。应去掉“不”。)
 
“【“禁止”“防止”“避免”等词语(不)---错]
[“禁止”“防止”“避免”等词语(再)---对】2、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例: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这一双重否定句表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否定。)应去掉“地球”后的“不”。
【方法:出现多个否定词时,先算清否定的次数,然后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再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顺口溜】:肯定反问表否定。
否定反问表肯定。
双重否定表肯定。
三重否定是否定。 3、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
例如: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句中“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顺口溜】
是“和”不放过,
是否“和”子惹了祸。

4、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句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这个句子可能犯有前后矛盾的毛病。
例如: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分析:前面的“内容正确与否”表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可在“作品”后加上“优劣”并删除“一个”。)
[提醒:前句提出了两种情况,双提它们后面大多要进行双承。前面有“能”“否”等表单提的词时,后面大多进行单承。]
【顺口溜】“能否”“是否”“有没有”,只承一面不对口。
 5、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彩
  读题时还要注意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6、注意容易重复的词语
“目的是为了”
“大多以……为主”
“约……左右”
“更加变本加厉” “让它任其自然”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从心里发自肺腑”
“显得相形见绌” “一气呵成地写就”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一个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一、病句修改
1、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2、我们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
3、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4、一部分同学端正了学习目的。
5、职工提出的问题,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实战演练】[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成分残缺:缺少宾语]
6、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7、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8、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9、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10、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二.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前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C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食用一包油炸方便面所摄入的油量高达30克,这已是每人每天摄入油量的上限。
B.小行星“2012-DA14”号明年2月将掠过地球,进入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圈。
C.各地要将《新华字典》列入2012年新建的农家书屋图书采购。
D.一度在松花江内消失的珍稀鱼类再次出现,这令当地渔民兴奋不已。C3、下列语句括号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改进。(把“改进”换为“提高”)
B、秋天的咸宁是美丽的季节。(把“秋天的咸宁”改为“咸宁的秋天”)
C、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好成绩,充满了信心。(把“否”字去掉)
D、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把“关于”去掉)D祝同学们中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