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2013.6
注意事项:1. 请把试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不要写在试题上。
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怠慢(dài) 阔绰(chuò) 迥然不同(jǒng) 不醒人事(xǐng)
B.丰腴(yú) 笃信(dǔ) 汪洋万顷(qǐnɡ) 无精打采(cǎi)
C.秀颀(qí) 俯瞰(kàn) 海市蜃楼(shènɡ) 暗然神伤(àn)
D.充塞(sè) 恐吓(xià) 不屑置辩(biàn) 卷秩浩繁(zhì)
2.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A.援疑质理 质:询问 B.或遇其叱咄 叱咄:训斥
C.礼愈至 至:细致 D.俟其欣悦 俟:等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针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决策人一定要有见异思迁的灵活性。
刘姥姥的一番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大坝决口了,武警官全部跳下水去,手拉手地组成人墙力挽狂澜。
华灯初上,瘦西湖绚丽多彩的夜景令所有游客叹为观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 )
无锡荣获内地“最宜居城市”称号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饮茶不仅是文人表现性情风雅的方式,而且逐渐深入黎民百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 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听《二泉映月》,在优美的乐曲中,使你感受到一种感伤,一种凄凉。
传统的节日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更好地保护传承有利于提高民族自豪感和 凝聚力。
5.提取下列句子的主要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是一种文体。)
为人十分高调的王鹏竟是“无名英雄”这个讯息很快传遍了校园。(王鹏传遍了校园。)
无锡优美的风光给初来乍到的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锡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绞尽脑汁也想不起面前这个曾经朝夕相处的同学对他的承诺。(他想不起同学。)
6. 近来,即将离开大学的毕业生纷纷在网上留言“晒遗憾”。某校报特意摘取四则大学生留言编成“晒遗憾专栏”,请你认真阅读留言后,从为专栏拟写的标题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 )
①网友说:“没有好好利用空余时间看书,整理行李的时候发现很多书都是新的。工作以后估计很难有大块的空闲时间看书了。”
②网友说:“上了大学就像从牢笼里放出来一样,不久就恋上了网络游戏,还因此补考过,唉!”
③网友说:“人生无法重来,与其以后付出十倍的艰辛和努力,不如现在多学一点。”
④网友说:“学弟学妹要记住,读书学习的黄金时间轻易滑过后,剩下的只有遗憾和追悔。”
A.利用年轻享受生活 B.遗憾何时能够弥补?
C.学生时代恐难重现 D.珍惜青春留下精彩
7.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 )
A.《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如武松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但最后还是被逼上了梁山。
C.《水浒》中的英雄虽然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D.《水浒》长期以来受到读者的喜爱,是因为书中有许多紧张、生动、富于传奇性的故事情节 ,例如武松打虎、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等。
二、阅读与赏析(46分)
(一)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3分)
白 梅 王 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注]王冕:元代诸暨人。幼年家贫,牧牛自学。后屡试进士不第,即焚所为文。晚年归隐九里山。
8.这首诗作者突出了白梅什么特征?(1分)
9.作者在写作上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1分)
鸣机夜课图记 [清]蒋士铨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①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②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铨时,组绣纺③绩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④,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
【注释】①四子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②波、磔(zhé):汉字书写笔画。③组绣纺:即编织结线。④夏(jiǎ)楚:用于责打的大条等。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母日授四子书数句( ) (2)苦儿幼不能执笔( )
(3)无误,乃已( ) (4)与轧轧相间( )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抱铨坐膝上教之 何陋之有(《陋室铭》)
B.旋复持儿而泣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C. 母坐于床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D.解衣以胸温儿背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13.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你赞成吗?为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5题。(4分)
太空行走如何保证安全?
①如何保证出舱航天员的安全?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说,最重要的安全装备是舱外航天服。供氧、供电、空气流通、话音支持……飞船能实现的大多数功能,都集中在了小小的舱外航天服里。可以说,舱外航天服就是一个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
②针对太空行走中最大的危险——航天服泄漏,陈善广说,舱外航天服所有的设计都是双备份,甚至达到三重备份。
③中国的舱外航天服是没有动力装置的。航天员一旦脱离飞船,岂不很容易消失在茫茫太空中、成为“太空飞人” 不用担心,航天员身上系着“安全带”。
④舱外航天服胸甲右下侧伸出了两根一长一短的橘黄色安全系绳。这根绳子内部有弹簧,最长可拉至3米,能够承受一吨的拉力。绳的另一端是两个挂钩,太空行走的每一步之前,航天员都要先在轨道舱壁的扶手上固定好安全系绳的挂钩,一根固定好了,另一根才能改变位置。
⑤此外,航天员腰部左侧还有一根与飞船相连的8米长的“电脐带”。这根带子就像母亲子宫里的脐带,连着孩子和妈妈。
14.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_
15.第①自然段中的“最重要”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_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15题。(4分)
眼界与读书
①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②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和归宿。周总理读书时,提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的眼界为其发愤读书作了注脚。既立志于“中华崛起”,就必须好读书,读好书,时时检点自己,提醒自己,因为“中华之崛起”所呼唤的读书人,不仅要有报国之志,更要有报国之才。冯友兰先生曾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作为一个学问家,做学术研究是要做全民族的智囊” 。这一点,对读书人很有启发。虽然读书人并非一定是学问家,但读书的眼界却力求要高,这样至少就不至于把读书当作可有可无的休闲娱乐或者陷入无聊的泥潭。
③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
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在有些人看来,终日埋头进行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是一些不近人情、枯燥乏味的“怪人”。事实上,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使不少科学家逐步成为自然美的追求者与发现者。达尔文“常常几小时地阅读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拜伦、华尔特·司各特的诗篇”;诺贝尔读过许多名人大家的文学作品;我国数学家华罗庚、苏步青都非常喜爱古典文学。也许对自然科学家来说,了解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会有助他们的逻辑思维变得更开阔,流转自如。同理,文学艺术方面的专家如能多读一点自然科学知识,在创作作品与表达自我的时候,往往也能够更加深刻。
⑤读书不打开眼界,不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实际、社会实际,不从书籍中思考点什么、采取点什么、解决点什么,那么我们读书做什么?
⑥我以为,读书人欲从书本中汲取力量,高远的眼界是至关重要的。
16.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7.第②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8—21题。(14分)
花的风骨
赵丽宏
①说起花的风骨,人们都要说梅花。在江南,也处处有梅花。梅花开在严寒之时,使无花的冬天提前有了春意。少年时代,在上海郊区的一所寄宿中学念书,学校附近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有一片小小的梅林。冬春之交时,梅花盛开,我和几个同学经常相约去看梅花。这时,天气已经不怎么冷,看不到冰雪,风中已有几分湿润的春意。记忆中那,片梅林是湖畔的一朵温柔的红云。它们并没有使我联想起什么傲雪斗霜的铮铮风骨,那一片红云,只是春天来临的象征。
②在江南,还有什么花像梅花那样,也能预报春天的来临昵 那大概总是有的。
③很多年前在崇明岛上,我曾在一片荒凉的海滩上认识一种奇妙的小花,至今无法忘怀。那时,我在崇明岛临海的东端上参加围垦。在海滩上用泥土垒起一条长堤,挡住海水,被长堤圈住的海滩便成了农田。人的奋斗,使大自然千万年才形成的沧海桑田变成了几个昼夜之间的事情。然而这些新围出来的农田却无法耕种,播下粮种,常常是颗粒无收。为什么 因为被围垦的海滩是盐碱地,不适宜种庄稼。连生命力极强的芦苇在那里也无法生存。于是人们便在这些盐碱地里放入淡水,水可以冲淡田里的盐份,又可以养鱼,一举两得。我被留在海边守鱼塘,度过了寂寞的一年。面对着荒芜的盐碱滩,难免联想起那些艰难孤独的人生,也难免顾影自怜。在大地的同一纬度上,只要春天一到,江南的大地上便花红柳绿,生命繁衍得轰轰烈烈,而这里,光秃秃的土地上只有白森森的盐花。寒冬尚未结束,但也已进入尾声。
④有一天,我发现盐碱滩上星星点点长出一些绿色的嫩芽。它们的叶瓣细小,却翠碧清秀,令人欣喜。海滩上寒风呼啸,这些翠绿的嫩芽似乎毫不在乎,迎着凛冽的风一点点伸展蔓延,没有什么力量那阻止它们的成长。有时候,从海上卷来的风猛烈得能把树连根拔起,能将屋顶整个掀掉,然而对这些贴地而生的绿草,它们显得无可奈何。这些扎根在盐碱地里,冒着严寒生长的植物,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看着它们一天天大起来,高起来,长成了一蓬蓬小灌木似的绿球。它们为荒凉的盐碱滩铺上了一层斑驳的绿地毯。
⑤当地的农民告诉我,这是一种只在盐碱地上生长的野草,叫盐碱草。初春时,寒意未消,大概就是梅花开放的时节,盐碱草也开花了。这是一些淡紫色的小花,它们的蓓蕾小如米粒,乍开时并不显眼,要留心看才能发现。可是,等到所有的蓓蕾一起怒放时,盐碱滩上便出现了美妙的景象,只见一片片雪青的轻云,在风中飘摇。这时,风依然刺骨,盐碱滩上白花花的盐渍仍在,而笼罩大地的荒凉却已经不复存在,是这些活泼动人的小花驱逐了荒凉。这些小花,还引来了成群的蜜蜂。蜜蜂欢叫着在花丛中飞舞的情景,使我感动,我在当时的日记中这样感叹:"世界上,有什么花比这些盐碱花更坚强更美丽呢 若论坚强,它们不会输给冰山上的雪莲,也不亚于在肥沃的土地上报春的梅花。它们是有着独特风骨的花。
⑥我曾经采下一束盐碱花,养在一个杯子里。在一间简陋的茅屋中,那束盐碱花使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穷魅力,它们向我展现了江南万花争艳的春天。
⑦我想,只要春天如期降临人间,花是不会灭绝的,即便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
18.文章开头为什么从梅花写起?(3分)
19.阅读③-⑤段,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0.作者为什么说盐碱花是有着“独特风骨”的花?(3分)
21.“只要春天如期降临人间,花是不会灭绝的,即便是在最贫瘠的土地上。”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22.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淮南秋雨夜,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③. ,草色入帘青。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⑤.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 。
⑦.江山代有才人出, 。 ⑧. ,出门俱是看花人。
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并揭示新陈代谢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
三.作文。(40分)
23.拥抱,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熟悉,她曾经伴随着我们生命的成长,我们在一个个拥抱中渐渐长大;拥抱,有时又是那样陌生,离我们仿佛很遥远。拥抱,她无言,然而我们从中可以读到温暖,读到希望,读到歉疚,读到包容……太多太多的内涵,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请以“拥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2013、6
11.D
12.到了六岁,母亲才命令我拿笔学写字。
13.赞同。一个人从小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才能立足于社会,成就一番事业。
14.列数字,准确具体说明安全系绳的安全性极强。(2分)
15.不能,“最重要”表明舱外航天服在安全装备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6.高远的眼界对于读书至关重要。或:眼界之于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分)
17.举例论证(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各0.5分)具体论证了“眼界决定了读书的目的和归宿”这一观点。(1分)
18.(3分)因为人们都认为梅花开在严寒之时有风骨,(1分)引出作者对梅花的淡然态度(1分 ) 为 下文抒写盐碱花身上体现的独特风骨作铺垫(1分)。
22.略。
23. 作文按中考评分标准,建议切入分31分。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www./wxt/list.aspx ClassID=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