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门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海门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03 15:4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 年 级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完成1~3题。(6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这是一个古老而zhǎn新的名字。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保证有自然之美。____当你生活的地方树木秀qí,百花争妍,色彩斑lán时;当你生活的地方山清水美,碧波荡漾,天高云淡时;……人民____能够诗意地栖居。
这样一个美好的境界,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实现。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zhǎn( ▲ )新 秀qí( ▲ ) 斑lán( ▲ )
2.根据语意,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的语意,仿照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注意仿句中与加点的短语类型保持一致)。(2分)
当你生活的地方山清水美,碧波荡漾,天高云淡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
①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②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
④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_______▲________,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5.请你根据阅读《水浒传》的积累,完成下面的练习。(4分)
(1)根据提示,写出人物的姓名和绰号。(2分)
提示1: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长枪,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
提示2: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三打祝家庄,他射落祝家庄的指挥灯,使祝家庄兵马自乱。
姓名:____▲____ 绰号: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段落,对武松的表现做点评价。(2分)
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锺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锺,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大写下八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把桌子上器皿踏扁了,揣几件在怀里……
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一百个也只一死。”提了刀,下楼来……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走出中堂,把闩拴了前门,又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地下。 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节选自第三十一回《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参与到有关“‘中国式’过马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4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说出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7.用形象的语言描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情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全诗采用什么顺序来描写西湖雨景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6分)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 ②尝贻余核舟一_____▲____
③唐人尚未盛为之_____▲____ ④宾客意少舒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2题。(8分)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举明经①,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②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③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④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⑤。仁杰谓曰:“君可贻⑥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仁基咨⑦美其谊,时方与司马李孝廉不平,相敕曰:“吾等可少愧矣!”则相待如初,每曰:“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
(选自《新唐书·狄仁杰传》 )
【注】①举明经:被举荐为通晓经术的人才。②黜陟使:唐朝官名。下文的并州法曹参军、参军、长史都是官名。③沧海遗珠: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④舍:居住。⑤绝域:荒凉、偏僻的地方。⑥贻:遗留。⑦咨:感叹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异其才_____▲____ ②谢曰_____▲____
③当使绝域_____▲____ ④云移乃得去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仁杰谓曰:“君可贻⑥亲万里忧乎?”诣长史兰仁基请代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文中的几件事,可以看出狄仁杰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5题。(6分)
学会尊重 懂得欣赏
崔海旭
①美国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几乎所有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并非所有人都知道怎样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生活阅历告诉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诀窍不在于溜须拍马、请客送礼,而在于能否拥有开放的人格,做到真正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
②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两个方面。尊重自己就是尊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自重自爱。尊重他人就是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工作,尊重他人的感情、愿望、习惯等。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贡献也可能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得出别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亲人、朋友、同事、领导或下属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闪光之处。你会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赞美他们,会在行为上以他们的优点为榜样去模仿他们。如果自恃职务、权力、能力或其他某种条件的优势,自以为是、自命清高而轻视他人,结果必然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得到的结果必然是他人对你的疏远,所以古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妄自菲薄和恃才傲物都是不可取的。学会欣赏别人,你必须保持宽容友好和谦虚诚恳的态度。虚怀若谷去接受别人的意见,反躬自省去正视自己的不足,大刀阔斧去改掉自己的缺点,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襟怀坦荡地以善待人,以德服人,以诚感人。当你能够真心实意地去欣赏别人,就能忘记了自己,同时也免受了忧愁、孤寂、恐惧等不良情绪的侵扰,少了嫉妒之心、攀比之心、报复之心、排他之心,才能活得轻松、活出品位。正如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的:“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多活两个月。”这其实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理需求。
④一个懂得用欣赏人、尊重人的姿态去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会过得很愉快,别人也会同样地欣赏和尊重他;而一个提倡欣赏和尊重人的团队,将会是一个关系融洽的大家庭,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欣赏和尊重别人,每一位成员也会受到别人的欣赏和尊重,如此大家都会心情舒畅,于是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就必然会提高。
13.文章开篇引用美国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作者看来,怎样才能学会欣赏别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完全文,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学会欣赏别人有什么好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6~20题。(13分)
义气松
蒋子龙
①连大兴安岭的早晨也都是绿的,田野一片青须须,云雾渺渺,轻飘漫散,天籁般的颤音灌满我的双耳,森林的呼吸汇成强大的音流在空中嗡嗡震响,充满骚动的静谧,是一种生气勃勃的文静……静穆的山林似乎在等待一个辉煌时刻的到来——日出!朝日如一枚巨型的松塔,在林梢上颠了两颠,霍然爆裂开来,金黄色的松子倾泻而下。霎时,把一片嫩绿的大兴安岭染成焦黄。
②铺展在我面前的森林非常广大,有山皆绿,却很少见到大树——那种独木擎天、几个人抱不过来的古树。这里无霜期短,每年只有七十天到一百天,树木生长缓慢,这儿的“树王”每二十年才祝一次寿,也就是说二十年才算长了一岁。一棵长了二百年的树,我也能轻松地抱过来,但木质坚硬,耐腐蚀力很强。在克一河一带见到的大多是第二代或第三代林,树干的直径一般为二三十厘米左右,挺直高细,大都在二十米以上,有的高达三十多米,整齐,漂亮,令人赏心悦目,难怪人们把兴安岭叫做“绿色聚宝盆”。可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们甚至要砸盆取宝。从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树太大了不一定好用,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好材料,都很值钱。
③我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山岭的阴面,森林长得越茂盛,一片深绿,郁郁蓊蓊,它们自成气候,相互挡风遮雨,棵棵树都长得挺拔粗壮。而在阳光充分的南坡,空间广阔,树木反倒稀疏平常,甚至矮小变形,呈浅绿色。当地人给生长在阴坡上的密林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义气松”。它们被命运安排在阴坡,就决不挑肥拣瘦,品性谦虚而坚韧,不霸道、不张扬,喜欢过集体生活,成群团状地长得高大繁茂。义气松的身上没有刺儿,也没有太多的疤瘌节子,一门心思往大里长,往高里拔。只有长得越大,根才扎得深,好吸吮地下水分;枝干高拔,可以更多地接收阳光,因此它们棵棵都有二三十米高,树干笔直溜光。人们也格外喜欢它,做栋梁,打家具,当枕木,铺大桥……这也构成了它们容易遭砍杀的命运。它们只顾讲“义气”,可人类的“义气”呢?
④泰山顶上松、黄山迎客松,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千姿百态,容貌可人,吸引了无数人去观赏,去瞻仰,被诗人赞美,被画家描摹,被印成彩照,被拍进电影,成为人间宠物。倘有一条枝丫干枯也会成为一条新闻,人们会为它的安全大声疾呼。我孤陋寡闻,似乎从未见到有人描绘或颂扬过义气松,因此不揣浅陋,写此短文,表达我对义气松的同情和尊重。
⑤它们之所以这般仗义负重,或许跟曾受过“皇封”有关:“许你随风飘荡,不许就地生根!”义气松的松子顶风能飞八十米,顺风可飞二百米,你的松子到我这儿来生根发芽,我的松子到你那儿去长大成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发挥杂交的优势,一代代地培养成这股异常顽强的生命力。即使长大后仍然互相帮衬,互相扶持,砍不完,杀不绝,义气贯千秋,天地存肝胆。
⑥至此我忽有所悟,谁说义气松没有个性?重义气本身就是它的个性。没有缺点不一定没有个性,横生枝丫也不等于个性丰满。义气松是大兴安岭的主要树种,是兴安岭这块讲义气的土壤养育了它,它又成了兴安岭的骄傲。它那倔强的躯干恰似森林进化的脊骨,有这副不倒的脊骨才有绵绵不绝的绿色。正是义气松,令我对大兴安岭肃然起敬,并感激它长满了这种能启迪人类心智的树木。我从来没有非要记住过什么树、什么花、什么草,今后却决不会忘记大兴安岭这种独特的乔木——“义气松”!
(节选自2012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
16.大兴安岭的这种松树为什么会称为“义气松”?(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章前两段并没有直接描写“义气松”,那么,它们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⑤段中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叙述“义气松”的特点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自选角度,给文中画线部分作批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最后一段中,作者说这种树木能够“启迪人类心智”,那么,你从“义气松”身上得到哪些启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3分,其中3分为写字分)
在成长过程中,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痛;既有友情的滋润也有误会的中伤;既有甜蜜的回忆也有酸楚的过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给生活描绘了多姿多彩的画卷,回望走过的路,更多的是落英缤纷的一路芬芳。就在这醉人的芳香中,我们体味着快乐。
21.请以“在快乐中成长”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