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二学期调研抽测试题卷
五年级科学
(50分钟内完成)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在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的实验时,使其中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包括 ▲ 、水、 ▲ 、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3粒等都要相同。
2. 小科家有一个菜园,菜园里的青菜和它周围的所有生物形成了一个 ▲ 。这个菜园里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它称为 ▲ 。
3. 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做成牙膏盒形状后能浮在水面上,原因是做成牙膏盒形状后体积
▲ (选填“增大”或“减小”)。此时,它获得了较大的 ▲ 力,这个力的方向是向 ▲ 的。
4.15世纪初,郑和乘世界上最大的“宝船”(如右图)向西太平洋航行,
“宝船”主要靠 ▲ 力作动力。这样巨型的“宝船”与独木舟、
小木船相比,具有 ▲ 、稳定性好、防水性强的优点。
5.2022年6月5日,三名宇航员刘洋、陈冬和蔡旭哲乘坐“神州十四号”飞船成功抵达空间站,如果你是空间站的设计者,需要为三位宇航员提供 ▲ 、 ▲ 、适宜的温度、食物等生存所必需的适宜条件。
6.解决垃圾问题,方法有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属于 ▲ , 做一个堆肥箱属于 ▲ 。
7.把冰牛奶浸到热水中,牛奶会慢慢地热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知道热量从温度
▲ 的物体传向温度 ▲ 的物体直到温度相同。
8.小科有一个心爱的保温杯,他发现杯子的内胆是由金属材料(不锈钢)制成的,金属材料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被称为热的 ▲ 。通过看说明书,小科知道杯子的内胆之间是真空的,可以很好地避免通过 ▲ 的方式传递热量。
9.一名工程师意外发现干旱土地上存活了唯一一颗树,于是发明了一种目前被认为是最为节水的农业灌溉技术之一的 ▲ 。
10.笔记本电脑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工程师在设计时会选择 ▲ (选填“铜”、“铁”、“铝”)材料作为散热材料,从而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小科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 ▲ )是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最有力的证明。
A.林荫下有很多蕨类植物
B.向阳处的柳树枝繁叶茂,阴暗处的柳树生长缓慢
C.河边的草比路边的草长得茂盛
2. 科研人员在云南省高黎贡山确认了一新物种,命名为高黎贡
白眉长臂猿(如右图所示),这是目前唯一由中国人命名的
长臂猿物种。关于生活在该山区的所有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
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环境改变了,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肯定会在这个山区消失
B.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能在这个山区生存,是因为有科研人员给它们喂食
C.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能在这个山区生存,是因为这里有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
3. 小科在做生态瓶(如右图)时,要选用透明的瓶子来制作,这主要是
因为( ▲ )。
A.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B.生态瓶中的小鱼需要阳光
C.水的蒸发需要阳光
4. 近年来,浙江省启动了“五水共治”行动。在我们金华也有一条母亲河——婺江,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金华市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建议婺江周边居民不要往江里扔垃圾
B.建议婺江中的游船船主,把燃油游船改为电动游船
C.工厂里的污水经过过滤后,就可以直接排放进婺江
5. 课堂上小科做过铝箔船,为了让铝箔船在运输货物时不易侧翻,提高其稳定性。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
A.尽量增高船舷的高度 B.将船舱进行分舱处理 C.尽量增大船的底面积
6. 关于世界各国水资源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中国水资源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B.各国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衡
C.加拿大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在那里不需要节约用水
7. 在如右图所示的盒子里均匀地铺上潮湿土壤,
左侧盖上不透光纸板,右侧盖上透明玻璃板。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可以只放入一条蚯蚓
B.一段时间后,蚯蚓会爬向盒子的左侧
C.该实验想要研究蚯蚓喜欢潮湿的土壤还是干燥的土壤
8. 下图中的三种船制作材料和重量等条件都相同,( ▲ )形船首的船在水中行驶得最快。
A. B. C.
9. 小科终于制作完成了一艘可以在水中行驶的船,这个过程一般会经历( ▲ )等阶段。
A.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
B.设计——问题——制作——测试——完善
C.制作——设计——完善——测试——问题
10. 小科在参加航模比赛中,发现船的航行方向总是向左偏移,为了让船直线航行,他应该把船舵往( ▲ )方向调整。
A.左 B.右 C.中
11. 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地球就是其中的一员。关于八大行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火星和金星的大气都含有大量的氧气
B.木星和土星同样适合我们人类居住
C.太阳系里不是只有地球含有液态水
12. 右图表示稻田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昆虫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
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
C.该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水稻
13. 用废纸造一张再生纸的意义是( ▲ )。
A.保持卫生,增加收入 B.增加收入,提高质量 C.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14. 下列垃圾中,( ▲ )适合放入堆肥箱中。
A.电池、西瓜皮 B.白菜叶、甘蔗渣 C.口罩、破袜子
15. 我们可以通过下列( ▲ )方法提升竹筏的稳定性。
A.选用更结实的铁丝固定竹筏
B.减小竹筏的宽度
C.增大竹筏的宽度
16. 冬天戴眼镜的小科同学从室外进入室内,会发现镜片变模糊了,原因是( ▲ )。
A.镜片上有尘土
B.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小水珠
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热的镜片凝结成小水珠
17. 关于水的沸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水沸腾时的温度
B.水沸腾时,停止加热,水的沸腾也会停止
C.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温度会升高
18. 制作绿茶的过程中,有一个步骤叫作“杀青”,就是把在摊晾过的茶叶放入干净的铁锅中翻炒。下图正确表示铁锅被加热后的热传递方向的是( ▲ )。
A. B. C.
19. 寒假时小科跟家长来到长春旅游,长春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城市,这里的房子里都安装了暖气片,小科发现暖气片都安装在房间的( ▲ )。
A.上方 B.中间 C.下方
20. 在进行右图所示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试管中的水要加满
B.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向人
三、读图连线题(共15分)
1. 用直线连一连。
石油 天然气 水能 沼气 铁矿石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2. 把船的名称与船相应的动力用直线连起来。 3. 根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
核动力 蒸汽船 写出一条食物链。
燃油动力 航空母舰
人力 摇撸木船 ( 树 )→( ▲ )→( ▲ )→( ▲ )
风力 帆船
蒸汽 核潜艇
4.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冷水,请在右图
的烧杯中画出水的运动方向。(2分)
四、科学探究与实验(共25分)
(一)生物与环境
在科学课上,小科做了绿豆种子发芽实验,请你帮他分析相关实验数据,回答有关问题。
1. 想要研究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可以选择 ▲ 号和 ▲ 号烧杯进行实验。
2. 上面的实验材料中,还能研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的其他条件,如③号和④号烧杯,研究的条件是:种子发芽是否需要 ▲ 。
3. 每个烧杯中都放了3粒而不是1粒绿豆种子,目的是 ▲ 。
4. 除了1,2题所研究的两个条件之外,种子发芽还需要的条件是 ▲ 。
(二)船的研究
五(1)班某兴趣小组准备做一艘载重量达到250克、有自己的动力、能把货物运送到目的地、尽可能省钱的小船。
1. 他们已经完成了工程设计的( ▲ )步骤。
A.画出设计图 B.明确问题 C.制作
2. 为了研究铝箔船的载重量与船的底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设计如下实验。已知正方形铝箔的边长是14厘米。
甲船 乙船 丙船
(1)本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 。
(2)计算甲船、乙船、丙船的体积并填入表格中。
船的编号 船的体积 (立方厘米) 所承受的垫圈个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甲 ▲ 18 18 18
乙 ▲ 14 13 14
丙 ▲ 9 8 9
(3)分析表格数据, ▲ 船的载重量最大。(选填“甲”、“乙”、“丙”)
(三)环境与我们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如图1)。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燃料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1. 为了研究二氧化碳对温度的影响,实验小组用图2装置来进行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如果在左侧锥形瓶中盛放空气,那么右侧锥形瓶中应盛放 ▲ 。
2. 图2的模拟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像这样的实验称为 ▲ 实验。
3. 设计意图:希望通过比较( ▲ )和( ▲ )相同的条件下,两个温度计的温度变化,以此证明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A.光照强度 B.照射时间 C.瓶中气体的种类
4. 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明天有一个美好的家园,人类应该加倍爱护它,请提出三点减缓温室效应的建议。
建议:(1) ▲ ; (2) ▲ ;
(3) ▲ 。
(四)热
在试管中装入一定量的凉水,再取一只大烧杯,倒入三分之二杯60℃左右的热水,然后将盛有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热水中。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试管中的凉水和烧杯中的热水的温度变化情况,每间隔一定时间记录读数。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时间 凉水温度(℃) 热水温度(℃)
0分钟 30 60
2分钟 34 54
4分钟 37 50
6分钟 39 47
8分钟 40 45
10分钟 41 44
1. 在右图中画出凉水温度变化的折线图。(3分)
2. 我们的推测:凉水温度的变化是由于( ▲ )
引起的。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3.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凉水的温度会不断上升
B.热水的温度会一直下降
C.热水的温度下降速度比凉水温度上升的速度更快
4. 除了用温度计测量凉水的温度,生活中还有更多
感知物体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 ▲ 。
5. 若室温是25℃,过三小时后,热水的温度应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