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
1.注意了间架布局,能帮我们写好这些生字。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亘﹣﹣ ﹣﹣ 只﹣﹣ ﹣﹣
前﹣﹣ ﹣﹣ 至﹣﹣ ﹣﹣
3.查字典,填空格。
(1)“典”字用拼音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标准,法则;②典范性书籍;③典礼;④主持,主管。在“开国大典”中应选第 种解释。
(2)“虚”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名不虚传”的意思: 。
造句: 。
4.用修改符号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天安门广厂估计可以融纳30万的群众队伍。
(2)生旗的时候,礼炮想起来。起出是全场素静,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想起一陈雷鸣般的掌声。
(3)阅兵试完毕,以经是旁晚的时候。
5.读拼音,写词语。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xuān gào 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新纪元。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lóng zhòng 举行。现场举行了盛大的yuè bīng 仪式,广场上qí zhì 飘扬,子弟兵们穿着笔挺的zhì fú ,迈着整齐的步伐,以相等的jù lí 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会场上bào fā 出了pái shān dǎo hǎi 的掌声。
三.选择题(共5小题)
6.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栏杆(lán) 汇合(huì)
B.爆发(bào) 宣传(xuān)
C.阅读(yuè) 旗帜(zhì)
D.平坦(dǎn) 距离(jù)
7.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倾听”的“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倾斜 B.倾诉 C.倾向 D.倾盆大雨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豪迈 豪:气魄大,直爽痛快,没有拘束的。
B.全神贯注 贯:连贯,穿通。
C.瞻仰 瞻:往上或往前看。
D.开国大典 开:扩大,发展。
9.下面这个句子因缺少一个逗号而不易读通。如果要加上一个逗号,它的位置应在哪一处( )
提出分诉(1)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或者免于起诉的案件(2)以及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3)决定(4)是否应当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把被告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A.(1) B.(2) C.(3) D.(4)
10.“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这句话中,两次用到“一齐”这个词,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
A.突出了群众动作的统一。
B.突出了群众对五星红旗的敬仰之情。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1.连线。
向上看 鸟瞰 粗略地看 窥视
向下看 环顾 偷偷地看 视察
恭敬地看 远眺 上级查看 回眸
向四周看 瞻仰 回过头看 怒视
向远处看 仰望 生气地看 浏览
五.语言表达(共3小题)
12.写出下面各词的近义词,然后分别造句。
例:
协商﹣﹣(商量)﹣﹣
协商﹣﹣两厂家,本着互利互让的精神,通过协商,很快就签了合同。
商量﹣﹣这事我可不好做主,得和我爸商量一下。
挺立﹣﹣ ﹣﹣
宣布﹣﹣ ﹣﹣
鼓舞﹣﹣ ﹣﹣
率领﹣﹣ ﹣﹣
1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开国大典》)
(1)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2)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3)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
我能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写句子: 。
14.句子训练营。
(1)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用加点词语造句)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仿写一个比喻句)
(3)游行队伍走出会场。
改成拟人句: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阅读。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
A.长城和长江 B.泛指全国各地
(2)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话题的转折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
(4)人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
16.课外阅读。
天安门广场
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前,有一片开阔的广场,这便是wén míng zhōng wài 的天安门广场。
广场的北面就是那座庄严、宏伟而又朴实的天安门城楼。城楼前的金水河上,有7座玉带形的汉白玉石桥,桥上饰有雕花石华表。天安门城楼和它前面的两座华表,组成了国徽的主要部分,成了新中国的象征。
天安门前,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广场的南面,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碑身刻有毛主席的题字和周总理题写的碑文。碑座四周10幅反映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大型乳雕,表现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英雄气概。
广场的南端,是1977年5月建成的庄严肃穆、雄伟壮观的毛主席纪念堂。它有两座台基,用一色枣红色花岗岩砌成,44根明柱。纪念堂的正厅,迎面是一尊3米多高的,用纯汉白玉石雕刻的毛主席座像,座像后面墙上挂着《祖国大地》的巨幅壁画,正厅南侧是瞻仰厅,里面放着晶莹透亮的水晶棺,棺内安放着毛主席的遗体,周围族拥着鲜花和常青树。每年都有不少来访的国家元首、总理和成千上万的国内游客,到这里瞻仰毛主席遗容。
广场的东西两侧,是1957年建造起来的两座对称大厦。西边是人民大会堂,东边是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这两座建筑物的淡黄墙面和浅红色、白色的花岗岩石基与黄瓦、红柱的天安门城楼互相映衬,显得格外壮观。
广场周围和毛主席纪念堂四周广种花木,xiāng piāo sì jì ,郁郁葱葱。站在广场上纵目远望,令人意气风发,心旷神怡。天安门广场不仅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还代表着中国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写词语。
(2)从本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①近义词:屹立﹣﹣
②反义词:矮小﹣﹣
(3)从文章中找出有关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找出四个描写建筑物颜色的词。
②找出两个描写建筑物高大雄伟的词。
(4)这篇文章是以 来命题的。
(5)找出每段写方位的词,在词下面画“ ”。
(6)这篇文章通过描写 ,赞美了 ,抒发了 的思想感情。
《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汉字书写(共1小题)
1.【解答】抄写时要注意正确、端正、美观即可,字迹要清晰,建议采用正楷字体。
故答案为:
钮 骑 瞻 嗓 诞 拂
二.填空题(共4小题)
2.【解答】亘: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加竖心旁成“恒”。持久:~心。~久。~定。~齿。永~.组词“恒心”;
只:量词,加绞丝旁成“织”用丝、麻、棉纱、毛线等编成布或衣物等:~布。编~.组词“编织”;
前: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加刀子底成“剪”一种铰东西的用具:~刀,组词“剪刀”;
至:到,加反文旁成“致”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组词“致辞”。
故答案为:
恒 恒心 织 编织
剪 剪刀 致 致辞
3.【解答】(1)“典”字的读音为diǎn,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D,再查音节diǎn;
(2)“虚”字的读音为xū,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X,再查音节xū;虚字为半包围结构,部首为虍,除部首外再查5画;
故答案为:
(1)D ③(2)虍 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大家都说他记性很好,今天见到果然名不虚传
4.【解答】(1)场: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厂:指用机械制造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工场。因此“广厂”应该为“广场”;
容:包含,盛。融: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因此“融纳”应该为“容纳”;
(2)升:向上,高起,提高。生: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因此“生旗”应该为“升旗”;
响:.声音。想:动脑筋,思索。因此“礼炮想起来”应改为“礼炮响起来”;
初: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出:从里面到外面。因此“起出”应改为“起初”;
肃:严正,认真。素:本色,白色。因此“素静”应改为“肃静”;
响:声音。想:动脑筋,思索。因此“全场就想起”应该为“全场就响起”;
阵:量词,指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陈:排列,摆设。因此“一陈”应改为“一阵”。
(3)式:典礼,有特定内容的仪式。试: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因此“阅兵试”应该为“阅兵式”;
已:表示过去。以:用,拿,把,将。因此“以经”应该为“已经”;
傍:临近。旁:左右两侧。因此“旁晚”应该为“傍晚”。
故答案为:
(1)厂﹣﹣场 融﹣﹣容
(2)生﹣﹣升 想﹣﹣响 出﹣﹣初 素﹣﹣肃 想﹣﹣响 陈﹣﹣阵
(3)试﹣﹣式 以﹣﹣已 旁﹣﹣傍
5.【解答】故答案为:
宣告 隆重 阅兵 旗帜 制服 距离 爆发 排山倒海
三.选择题(共5小题)
6.【解答】A、B、C正确。
D.错误。“平坦”读作“píng tǎn”。
故选:D。
7.【解答】“倾听”的“倾”是用尽(力量)的意思。
A.“倾斜”的“倾”歪的意思。
B.“倾诉”的“倾”是用尽(力量)的意思。
C.“倾向”的“倾”是趋向,趋势,倾向的意思。
D.“倾盆大雨”的“倾”是倾斜,倾倒的意思。
故选:B。
8.【解答】A、B、C正确。
D选项有误,“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开:设置、建立。
故选:D。
9.【解答】结合句子的内容,逗号放在(3)处较合适,因为这是一句话中间的停顿。(1)(2)(4)的位置不需要加标点符号。
故选:C。
10.【解答】“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这句话中,两次用到“一齐”这个词,这样表达的好处是突出了群众对五星红旗的敬仰之情。
故选:B。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1.【解答】故答案为:
向上看——仰望 粗略地看——浏览
向下看——鸟瞰 偷偷地看——窥视
恭敬地看——瞻仰 上级查看——视察
向四周看——环顾 回过头看——回眸
向远处看——远眺 生气地看——怒视
五.语言表达(共3小题)
12.【解答】“挺立”就是直立。近义词“挺直”。挺立:一棵高大的松树挺立在石缝中。挺直:他坚强地挺直了腰板。
“宣布”公开正式告诉。近义词“宣告”。宣布:学校刚刚宣布了获奖的学生名单。宣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鼓舞”使振作起来,增强信心或勇气。近义词“鼓励”。鼓舞:他的事迹鼓舞了一代人。鼓励: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
“率领”带领的意思。近义词“带领”。率领:老师率领同学们参加实践活动。带领:小明带领着大家在操场上跑步。
故答案为:
挺直 挺立:一棵高大的松树挺立在石缝中。挺直:他坚强地挺直了腰板。
宣告 宣布:学校刚刚宣布了获奖的学生名单。宣告: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鼓励 鼓舞:他的事迹鼓舞了一代人。鼓励: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努力学习。
带领 率领:老师率领同学们参加实践活动。带领:小明带领着大家在操场上跑步。
13.【解答】(1)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
(2)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3)瞻仰:恭敬地看(多用于与逝者有关的事物)。
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写句子即可。
故答案为:
(1)四面八方;
(2)排山倒海;
(3)瞻仰;
惊慌的人群向四面八方逃去。
14.【解答】(1)考查了造句:有的…有的…表示并列关系,例句:做糖人的老爷爷手真巧啊,糖人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猫。
(2)考查了仿写比喻句:依据例句,要有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比喻词。即: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3)考查了改成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说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即:游行队伍像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趾高气昂地走出会场。
故答案为
(1)做糖人的老爷爷手真巧啊,糖人有的像小狗,有的像小猫。
(2)村子里一棵棵黑油油的广柑树,就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挺立在那里,满树都闪着细碎的银光。
(3)游行队伍像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趾高气昂地走出会场。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并从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文中这句话“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中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意思是指全国各地。故选B。
(2)考查说出文中破折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有很多,如:1.表示解释说明 2.表示意思的递进 3.表示语音的延长 4.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5.表示插说 6.电脑应用 7.加强重点 8.分行举例 9.用在副标题前 10.标明作者 11.补充说明 12.表示总结上文 13.表示声音的延续 14.表示话未说完。文中这句话“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中破折号后面的《义勇军进行曲》说明了是中国人民发出的最强音,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这句话中的破折号在文中起到解释说明作用。故选A。
(3)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文中的这两句话“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的意思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考查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通过对语段内容的阅读与理解,人们是来参加开国大典的心情可从文中的这几句话“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表现出来。即:人们是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
故答案为:
(1)B。
(2)A。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4)人们是怀着激动、自豪的心情来参加开国大典的。
16.【解答】(1)考查了根据拼音,填写词语。掌握词语的字形字义。故:闻名中外,香飘四季。
(2)考查了近义词、反义词。①屹立高耸挺立。故近义词“矗立”②矮小又矮又小。故反义词“高大”。
(3)考查了内容理解。从“用一色枣红色花岗岩砌成,”“这两座建筑物的淡黄墙面和浅红色、白色的花岗岩石基与黄瓦、红柱的天安门城楼互相映衬,显得格外壮观。”可知,①四个描写建筑物颜色的词:枣红色、白色、淡黄、浅红。
从“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屹立。”“广场的南端,是1977年5月建成的庄严肃穆、雄伟壮观的毛主席纪念堂。”可知。②找出两个描写建筑物高大雄伟的词。
巍然屹立、雄伟壮观。
(4)考查了题目的理解。从“天安门广场”可知,这篇文章是以地名来命题的。
(5)考查了方位词。方位词表示方向位置的词,熟读可知,天安门前、广场的北面、天安门前、广场的南面、广场的南端、广场的东西两侧、广场周围和毛主席纪念堂四周。
(6)考查了内容及主题的概括。熟读可知,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伟大的祖国首都天安门广场前庄严、雄伟的建筑物,赞美了英勇的中国人民,抒发了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
(1)闻名中外 香飘四季
(2)①矗立 ②高大
(3)①枣红色 白色 淡黄 浅红
②巍然屹立 雄伟壮观
(4)地名
(5)天安门前 广场的北面 天安门前 广场的南面 广场的南端 广场的东西两侧 广场周围和毛主席纪念堂四周
(6)伟大的祖国首都天安门广场前庄严、雄伟的建筑物 英勇的中国人民 作者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