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灯光》(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照耀 宏伟 赞叹 俞皖苏
B.围歼 激烈 茂蜜 沙柳林
C.漆黑 阻击 地堡 爆露
D.微弱 歼灭 双膝 憧憬
2.下面加横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皖南(wǎn) 围歼(qiān) 倚靠(yǐ) 电钮(niǔ)
B.千钧(jùn) 璀璨(chuǐ) 暴露(lǔ) 照耀(yào)
C.憧憬(chōng) 牺牲(shēng) 焦急(jiāo) 漆黑(qī)
3.下列句子中,画线部分对应的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孩子正在灯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读书。(聚精会神)
B.三发绿色的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就是震动了天地的炸药包爆炸声。(震天动地)
C.后来才知道,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千军万马)
D.“多好啊!”他在自己对自己说话。(自言自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黄山奇松千姿百态,真是巧夺天工。
B.通过今天的班队会,使我们懂得了创文的意义。
C.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
D.中华儿女雄姿英发,建设我们的国家。
5.“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 )
A.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五十七师紧紧包围在沙土集村,打响了激烈的围歼战。
B.突击连冲了过进去,后续部队在黑暗中遭到阻击,和突击连失去联系,找不到突破口。
C.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缺口,突击连已经冲了进去。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查字典,我能行。
(1)“盛气凌人”的“凌”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第九笔是 。“凌”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冰;②迫近;③侵犯;④欺凌。“盛气凌人”的“凌”应选第 种解释。
(2)“释”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说明,解说;②消除;③放开,放下。“解释”的“释”应选第 种解释;“爱不释手”的“释”应选第 种解释。
(3)“慰”应先查 部,再查 画。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使人心情安适。②心安。在“安慰”一词中应选第 种解释。
7.照样子,找出错别字,并改正。
例:我心头微微一振。(震)
(1)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2)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炸药包暴炸声。
(3)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的组击。
(4)听说一按电妞,那玩意儿就亮了。
8.看拼音,写汉字。
tè shū jiāo jí huí yì
chōng jǐng cuǐ càn
三.语言表达(共4小题)
9.不改变句意,把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换成成语填入括号里。
(1)后来才知道,在这如同千钧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极其危险的时刻,是郝副营长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2)一个孩子正在灯下集中全部注意力地读书。
(3)阵地上响起了震动了天地的巨大响亮的声音的炸药包爆炸声。
10.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带“被”字的句子和带“把”字的句子。
(1)我们打败了对手。
(2)少先队员送鲜花给英雄。
11.句子荟萃。
(1)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写句子)
(2)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改为转述句)
。
12.听到外面的枪响,我的心激烈地跳动起来。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3.把下列词用线恰当地连接起来
亲爱的 华灯 轻轻地 沉思
深深的 建筑 焦急地 望着
宏伟的 战友 深深地 陷入
璀璨的 回忆 默默地 包围
美好的 未来 紧紧地 划着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课内阅读。
整个团指挥所的人都焦急地钻出了地堡,望着黑魆魆的围墙。突然,黑暗里出现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战士们靠着这微弱的火光冲进了围墙,响起了一片喊杀声。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划,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战斗结束后,我们把郝副营长埋在茂密的沙柳丛里。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1)仿照“黑魆魆”写两个与夜晚有关的ABB式的词语:
(2)黑夜里的灯光是 点燃 发出的。灯光的作用是 。
(3)读了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
15.课外阅读我能行。
长征途中,红军在荒无人迹的草地上行军,草丛上笼罩着迷蒙的雾气,腐草下掩盖着危险的泥潭,气候变化无常,红军既要在这几百里荒凉的草地上行走,还要冲破敌人的围追阻截、敌机的狂轰滥炸,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一天,通信营一排的战士小李不幸陷入泥沼,只见他拼命向上挣扎,眼里淌着泪痛苦地向战友们喊着:“救救我,快救救我呀!”有的战士伸手去拉,险些被陷进去,眼看着泥沼一点点从小李的大腿没到胸部,大家都很着急却又束手无策。这时,张思德着急地对我说:“班长,我有办法,我趴在泥沼上,你踩在我身上,拉小李的左手,另外两人也像咱们一样拉他的右手,试试看。”说完,他便毫不犹豫地趴在泥沼上。我不忍心踩他的身子,立在那儿没动,张思德急着冲我喊道:“班长,快上呀,否则他会没命的!”看着张思德那急切的目光,我迈出了左脚﹣﹣在另外两名战士的协助下,奄奄一息的小李终于得救了。浑身是泥的张思德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过草地20多天后,更严重的困难出现了,战士们身上带的干粮都吃完了,饥饿无情地威胁着战友们。为了战胜饥饿,走出草地,北上抗日,战士们四处挖野菜充饥。在党组织号召的“尝百草”活动中,见到一种草,张思德总是先尝,发现能吃的,就马上告诉其他人。一天,一名战士采了一兜小蘑菇,张思德怕它有毒便决定先尝尝,结果,他吃完后脸色发青、呕吐、浑身无力,由此断定蘑菇有毒,避免了一起群体中毒事件。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挖炭窑时为救战友而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许多认识张思德的同志都流下了眼泪。
(1)第1段介绍了 ,为后文写张思德的事迹做了铺垫。
(2)文章主要记叙了 、 两件事。
(3)张思德是一个 的人。(多选)
A.为救战友奋不顾身
B.为了革命的胜利将生死置之度外
C.关心、爱护战友
D.吃饭不顾及同志、装腔作势
(4)给文章拟个最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六.习作(共1小题)
16.妙笔生花。
题目:一件 的事
要求:选择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叙述有条理,中心突出。
《8*. 灯光》(同步练习)-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解答】A.有误,豫皖苏:分别是河南,安徽,江苏。故“俞”错误,应为“豫”。
B.有误,茂密:茂盛。故“蜜”错误,应为“密”。
C.有误,暴露:泄露。故“爆”错误,应为“暴”。
D.正确。
故选:D。
2.【解答】A.围歼(qiān)错,应该读“jiān”;
B.千钧(jùn)、璀璨(chuǐ)、暴露(lǔ)错,依次读“jūn、cuǐ、lù”。露:lù 表现,显现:揭~.暴~.lòu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故选:C。
3.【解答】A、B、D正确。
C.有误,千钧一发:万分危急的时刻。
故选:C。
4.【解答】A.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故用词不当,应改为“美不胜收”。
B.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
C.成分残缺,应在结尾添加“而奋斗”。
D.正确。
故选:D。
5.【解答】《灯光》是一篇回忆往事的课文,课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结合课文内容可知,“千钧一发的时刻”指的是突击连冲了过进去,后续部队在黑暗中遭到阻击,和突击连失去联系,找不到突破口。
故选:B。
二.填空题(共3小题)
6.【解答】1.冫 8 ④2.①③3.心 11 ①
7.【解答】(1)幅: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可组词“一幅画”。故“副”错误;
(2)爆:猛然炸裂。可组词“爆炸”。故“暴”错误;
(3)阻:阻挡。可组词“阻击”。故“组”错误;
(4)钮:器物上用手操作、转动的部分。可组词“按钮”。故“妞”错误。
故答案为:
(1)副﹣﹣幅;
(2)暴﹣﹣爆;
(3)组﹣﹣阻;
(4)妞﹣﹣钮。
8.【解答】故答案为:
特殊 焦急 回忆
憧憬 璀璨
三.语言表达(共4小题)
9.【解答】1.千钧一发2.聚精会神3.震天动地
10.【解答】考查了“把”字句和“被”字句。把字句的形式为:主动者+把+施动者+其他成分。被字句的形式为:施动者+被+主动者+其他成分。
故答案为:
(1)把字句:我们把对手打败了。
被字句:对手被我们打败了。
(2)把字句:少先队员把鲜花送给英雄。
被字句:鲜花被少先队员送给英雄。
11.【解答】(1)缩句就是删除句子中的修饰成分,保留主要主要成分.原句应改为:灯照耀着建筑.
(2)引述句改为转述句,一找人称;二去冒、引改为逗;三看句前谁对谁;四改人称你我他;五改之后读又读.“我”是提示语中第一人,“我改“他(她)”;“你”是提示语中第二人,原句中“他(她)”要写明.
所以原句应改为: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我见过电灯没有.
故答案为:
(1)灯照耀着建筑.
(2)他凑到我的耳边轻轻地问我见过电灯没有.
12.【解答】用词不当,把“激烈”改为“猛烈”
故答案为:
听到外面的枪响,我的心地跳动起来。
四.连线题(共1小题)
13.【解答】中间为“的”,后面为名词,则前面需搭配合适的形容词,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搭配,如“亲爱的战友”“深深的回忆”“宏伟的建筑”“璀璨的华灯”“美好的未来”。
中间为“地”,前面为形容词,则后面需搭配合适的动词,认真分析所给词语的特点,然后搭配,如“轻轻地划着”“焦急地望着”“深深地陷入”“默默地沉思”“紧紧地包围”。
故答案为:
亲爱的战友 轻轻地划着
深深的回忆 焦急地望着
宏伟的建筑 深深地陷入
璀璨的华灯 默默地沉思
美好的未来 紧紧地包围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对与夜晚有关的ABB式的词语的积累。如:黑乎乎,黑洞洞。
(2)考查了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熟读文章可知,黑夜里的灯光是郝副营长点燃那本书发出的。灯光的作用是照亮了前进的路,消灭了敌人。
(3)考查了读文后的感受。要求联系课文内容,如:你为了孩子们能在灯下读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故答案为:
(1)黑乎乎 黑洞洞
(2)郝副营长 那本书 照亮了前进的路,消灭了敌人
(3)你为了孩子们能在灯下读书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你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15.【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对第一段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思考第一段中的重点信息并抓住要点。铺垫,也可指写作手法中的烘托手法,为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做的基础性描写;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进行概括。如:张思德舍身救小李、张思德试吃蘑菇;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及主要人物的理解。
A.从第二段可以看出张思德是一个为了救战友奋不顾身的人。
B.从第三段可以看出张思德是一个为了革命的胜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C.从全文可以看出此选项正确。
D.不符合事实。
(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主要内容及人物的理解,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文章主旨即可。
故答案为:
(1)红军过草地时的艰难处境;
(2)张思德舍身救小李 张思德试吃蘑菇;
(3)ABC;
(4)红军张思德。
六.习作(共1小题)
16.【解答】范文: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在我的脑海中,很多事已渐渐模糊,但有一件事却十分令我感动,我久久不能忘怀。
那一天,刮着大风,下着大雨,我接到妈妈的命令——去买菜。我打着伞,极不情愿地走出家门,因为我正在看书,而且恰好看到最精彩的地方!
卖菜的是一个穿着朴素,四十多岁的大妈。她满脸慈祥,眼角已经有了细细的鱼尾纹,黑发中也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发。我拿起几个成色不错的白菜,问:“这些多少钱啊?”“我先称一下,请稍等。”大妈爽快地接过白菜,转过身去拿秤。这时,我看到菜摊上有我最喜欢吃的水果﹣﹣香蕉。我想买几个回去吃,这时才发现我的钱是买不起香蕉的!我的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想法:我可以偷偷拿一个啊!我被这个想法吓了一跳,不过,偷偷拿一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反正周围又没有人,我以后就不这样干了,这是唯一的一次!我做出了决定后,偷偷瞄了一眼背对着我专心称菜的大妈,飞快地拿起一个香蕉藏到了衣服里面。“好了,3块5毛。”大妈转过身,笑眯眯地递给我装了白菜的塑料袋。我脸红了,急忙把钱递过去,转身就跑。“哎——小姑娘!”身后传来大妈的喊声。完了,被发现了!我加快速度奔跑着。尽管我使出全力,但还是被大妈追上了!我低下头,等待责骂。“小姑娘,我还没有找你钱呢!”大妈喘着气,递给我一张5角纸币。我抬起头,发现大妈连伞都没打,淋着雨就跑来了。她脸上淌着雨水,慈爱地说:“以后可不能这么粗心哦!”说完就跑回菜摊了。我愣住了,大妈不顾大雨倾盆给我送钱,而我却……此时,我的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既感动又羞愧,我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大妈,但她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久久不肯散去……那令我感动的一刻我永远也忘不了。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