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这些图有什么相同点
?
橡皮泥和弹簧各发生了什么?
①弹性: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②弹性形变:物体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的形变。
③塑性: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弹簧发生了弹性①形变②
橡皮泥发生了塑性③形变④
④塑性形变: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性限度
物体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也不能
完全复原。
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什么是弹力?
怎样才能产生弹力?
辨析: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
可见: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产生条件:
①物体间有直接接触。
②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拉力越大,弹簧伸长量越长。
小结
弹簧测力计
说说你在哪里见过弹簧?
2.测量原理
1.主要构造
3.正确的使用方法
介绍弹簧测力计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
刻度盘
指针
挂钩
1.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了解量程
明确分度值
校零
测量
读数
待测力的大小在量程之内
指针与零刻度线对齐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使用前来回拉几次,目的是防止弹簧卡壳;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在一条直线上,弹簧不靠在刻度盘上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记录时写上单位
3.正确的使用方法: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往往要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由图可知它的量程是________N,其分度值是________N,图示中的读数为________N。
避免弹簧被卡壳
0~5
0.2
2.4
【例1】
下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其中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D
【例2】
2.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1.构造:主要由刻度盘、弹簧、指针、挂钩等组成。
3.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的口诀:
(1)看量程、看分度、要校零;
(2)一顺拉、不摩擦、不猛拉;
(3)正对看、记数值、带单位。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