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十一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十一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03 19:1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七年级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位唐朝时的读书人从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都城赶考,不可能经过下列哪段运河?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邗沟 D.通济渠
2.隋唐时期,一青年善于骑射,后来参加武举考试金榜题名,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隋文帝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隋炀帝时期 D.唐太宗时期
3.某剧团要编演一部反映唐政府与少数民族友好关系的话剧。这部话剧应取材于
A.谴唐使的到来 B.鉴真东渡日本 C.文成公主入藏 D.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4.隋朝虽然短暂,但出现了许多世界之最,错误的是
A.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创立的科举制被英国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C.李春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D.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5.2010年6月“松赞干布出生地纪念馆”开馆迎接游客,他被纪念的主要原因是
A.娶了文成公主为妻子 B.曾做过藏族的赞普
C.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D.是藏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6. 以下最能反映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鉴真东渡日本 B.文成公主入吐蕃 C.遣唐使的到来 D.玄奘西游天竺
7.2008年12月6日,《百家讲坛》主讲人孟宪实副教授做客《扬州讲坛》,主讲“唐太宗的治国艺术”。下列史实中,不可能出现在他的讲坛中的是
A.唐太宗居安思危,以民为本 B.唐太宗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C.唐太宗重视人才,开创科举 D.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弊政
8.隋唐时期的基本历史特征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9.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不识干戈。”这最能说明澶渊之盟: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B.促使了宋、辽人口急剧增长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 D.维持了宋、辽长久的和平
10. 岳飞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中的“胡虏”“匈奴”在这里借指:
A.契丹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蒙古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1. 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杜甫)C.“苏湖熟,天下足。”(宋·谚语) D“无徽不成镇。”(明清·谚语)
12.下面是唐朝到元朝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1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奠定基础---开始南移---最终完成”的过程,与之对应的时期正确的是
A.秦朝---东晋南朝---南宋  B东晋南朝---隋朝---北宋
C.三国---唐朝中后期---明朝 D东晋南朝---唐朝中后期---南宋
14. 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哪些在宋朝就有
①春节 ②元宵节 ③五一节 ④端午节 ⑤中秋节 ⑥国庆节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②④⑤⑥
15. 下列历史事实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东汉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史记》 B.唐太宗阅读《资治通鉴》寻求治国方略
C.宋代老百姓经常吃玉米和甘薯 D.元朝军队用火炮攻打南宋临安城
16.两宋时期绘画艺术的特色是
A.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大量出现 B.水墨写意花鸟画推陈出新
C.表现市民生活的风俗画日益增多 D.宗教画的生活气息浓厚
17. 下列关于古代戏剧文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关汉卿是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
B.明朝后期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
C.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初步形成了新剧种----京剧
D.李清照的剧本,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显得格外清新自然
18.下列人物、族名和政权名称搭配错误的是
A.阿保机---契丹---契丹国(辽) B.元昊---党项---西夏
C.阿骨打---女真---金 D.成吉思汗---蒙古---元
19.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是我国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表现,最早出现在
A.南宋时期 B.明朝中期 C.明朝后期 D.清朝前期
20.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
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21.“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历史上为解决南粮北运,开辟了规模空前的海运是在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唐朝
22.下列一组图片共同反映的宋代主题是
南宋海船 针铺商标 《清明上河图》
A.经济重心南移 B.民族政权并立
C.商品经济活跃商业繁荣 D.社会风貌万千气象
23.元朝见证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是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马可·波罗
24.明朝皇帝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措施中,最具特色的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D.设厂卫特务机构
25.当今社会,私自采煤、采矿给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明朝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匹配的科技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卷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图一 图二 图三: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一和图二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3分)
(2) 从图三中我们能归纳出关于唐朝对外交往的什么信息?说明唐朝政府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4分)
材料:“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致英国王乔治三世信函
(3)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统治者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的思想。为此,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
(4)唐朝和清朝统治者的这两种对外政策,各自导致了什么结果?(4分)
(5)以上对外关系的历史事实对我们今天社会发展有什么启示?(1分)
27.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和科学技术继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3分)
(1)制度创新:(3分)
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_________加以管理;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在中央设________,在地方设_________。
(2)民族关系:(2分)
元末有诗人写道:“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元朝时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3)科技高峰:(4分)
A:北宋毕升发明________________,比欧洲早约400年。
B:___________时期制成指南针即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并经___________人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C:火药在唐朝末年开始用于军事;___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4)社会风貌:(4分)
A:右图反映了______陋习从宋朝逐渐流传,妇女受束缚越来越严重。
B:宋朝时期,想听说书、看杂技、听戏曲等应该去__________,外出
旅行可以住__________,做买卖时可以使用新的货币_____________
28、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同时社会也面临着危机。阅读下列材料解答相关问题:(22分)
材料一:
图一秦疆域 图二元疆域
图三明疆域 图四清疆域
根据图一、二,三,为巩固统治,秦朝、元朝和明朝政府在地方上分别推行了怎样的
行政制度?山东地区在元朝属于什么机构管辖?(4分)
图四中的C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中央政府最早设置什么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管辖?唐朝时哪些帝王先后在C地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4分)
(3)图四中A地正式成为我国行政区始于何时?
为加强对图中A、C、D三地的管辖,清朝统治者分别设立了什么管辖机构
A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
清朝政府在图中B地与俄国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境条约,名称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清朝疆域最南端在什么地方?(1分)
材料二:
图一:明代抗倭图 图二:收复台湾 图三:雅克萨之战
(5)上述图片反映出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说明了明清时期怎样的社会特征?(2分)
(6)写出与上面三幅图片相关的我国民族英雄
图一: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 ; 图三:___________(3分)
(7)以上三幅图中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侵略我国的国家有哪些?(3分)
图一:__________; 图二:___________ ; 图三:_____________
(8)看了这组图片,你有哪些感触?(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