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老人与海
第1课时
素养目标
1. 了解作者海明威及其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
2. 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分析内心独白的作用。
3. 分析圣地亚哥的硬汉形象及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环境中斗争的精神。
“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 “海”是主人公的活动场所。大海极富生命力,但非常残酷,是大自然的代表;老人则象征着衰老、死亡、弱小、不堪一击,在大自然面前极其渺小。小说以“老人与海”为题,就是要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人不可被打败的精神。
题目解说
海 明 威(1899—1961),美 国现代作家,20 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中学毕业后进入报界,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大西洋上做过渔夫,在非洲坦桑尼亚猎过猛兽;在西班牙当过斗牛士。非凡的经历孕育出他的“硬汉”性格。1961 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1953 年,他凭借小说《老人与海》获得普利策奖。1954 年,又因《老人与海》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介绍
海明威被认为是美国“迷惘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流露出对人生、世界、社会的迷茫和彷徨。同时,他又以“文坛硬汉”著称。他的作品在内容上大都围绕着战争、死亡和男人的野性与英勇展开。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风格”。他擅长用极其精练、朴实、直观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着墨不多的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地烘托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在创作上,海明威采用“冰山原则”,他坚持认为应该从繁杂的社会生活中撷取最有特征的情节,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隐藏起来,留下八分之七的空间让读者思考与揣摩。同时,海明威不用深奥冷僻的词,而是采用“风格化了的口语”,以对话的形式抹去叙述的痕迹。他的写作姿势也很独特,经常都是站着写作。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起来了!”主要作品有《乞力马扎罗的雪》《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 富恩特斯。1930 年,海明威乘船在暴风雨中遇险,富恩特斯搭救了他,从
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 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使他觉察到这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他却一直没有机会动笔写它。直到 1950年,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望,才动笔写《老人与海》。1952 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他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
写作背景
1.“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有怎样的深层含意?
这是对“硬汉”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人生下来虽然会面临种种来自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也许这些挑战强大到足以把人的肉体消灭,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远是胜利者。
课文探究
2.为什么老人觉得把鱼弄死是一桩罪过?老人对弄死鱼有罪与无罪的思考说明了什么?
①老人对鱼是有感情的,鱼也有生命,也有它的自由。由此看出老人热爱大海、热爱生命,无论是那条搞得他疲惫不堪的大马林鱼还是凶残贪婪的灰鲭鲨,在他眼里都是值得尊敬的。
②一方面表明老人心地善良;另一方面表明他对生活的思考:把鱼弄死,一是为了养活自己,卖了换东西吃;二是为了荣誉,因为老人是打鱼的,杀死鱼就可以证明自己有生存、战斗的能力。
3.怎样理解“我相信他会对我有信心”这句话?这一段内心独白着重表现了什么?
①“他”指“孩子”(马诺林)。“有信心”是指孩子对老人战胜鲨鱼、战胜困难有信心。“我相信他会对我有信心”,是指老人相信马诺林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②这一段写老人想象“孩子”会对自己有信心,好多打鱼的老头和别的人会替自己担心,一方面反映了渔民之间那种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人借对孩子和渔民的想象来排遣自己的无助与疲惫,并借以反衬老人心中强烈的孤独感。
4.“他躺在船尾掌着舵”至“人家差一点儿就卖给你了”,主要写了老人什么心理状态?
写老人两种心态的斗争。在具体描写中,读者仿佛看到两个心态不同的老人在争吵,一个具有消极心态,认为自己没有运气;一个具有积极心态,相信自己有好运气,能带着半条鱼回家。最后积极心态者占了上风。这表明,老人在与鲨鱼战斗的同时,也在与自己内心的消极情绪进行着顽强的斗争。
5.作者详细描写老人返回途中行走的艰难,有何作用?
既表现了老人经过长时间航行,与马林鱼和鲨鱼一系列战斗之后,身体已经疲惫到极点;又反衬出老人在与鲨鱼一次次战斗中的英勇无畏。
内容小结
老人与海
第一回合 与一条灰鲭鲨搏斗 鲭鲨被杀死,渔叉被带走。大马林鱼被吃掉大约40磅
第二回合 与两条铲鼻鲨搏斗 两条铲鼻鲨被杀死,大马林鱼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回合 与一条铲鼻鲨搏斗 铲鼻鲨被杀死,刀子被折断
第四回合 与另两条铲鼻鲨搏斗 两条铲鼻鲨被击退,大马林鱼半个身子被咬烂
第五回合 与群鲨搏斗 短棍丢掉了,船柄被折断,大马林鱼只剩下残骸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过程 结果
本文通过描写老人智斗鲨鱼、勇斗鲨鱼、百折不挠斗鲨鱼的过程,塑造了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形象,歌颂了圣地亚哥英勇顽强的精神,体现了人要用顽强斗争夺取胜利,并勇敢地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主题归纳
爱语文
下
节
课
见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共26张PPT)
老人与海
第2课时
1.你认为在《老人与海》中,“老人”“大海”“鲨鱼”等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深入探究
老人
人类
大海
社会与自然
捕鱼
鲨鱼
无功而返
精神不败
天灾与人祸
自然的不可抗拒人类的不断进取
谋生
作为“硬汉”形象的典型体现,圣地亚哥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
① 他具有一般硬汉所共有的勇敢、倔强、不屈不挠的精神特质。
圣地亚哥在连续 84 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毫不气馁,再度出海。在远海上为制服大马林鱼,与之周旋了三天两夜;归途中又与抢夺自己劳动果实的凶猛鲨鱼展开殊死搏斗,渔叉丢了用刀子,刀子折了用船桨,桨把断了再用舵柄……
2.圣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典型。请你分析这一形象的特点。
② 超时空的主体情境,赋予了圣地亚哥豪迈的人格力量。
海明威笔下的许多硬汉总是活动于具体的时空里,而圣地亚哥不同,他始终是孤零零地漂泊于浩瀚无际的大海上,先后与大马林鱼和鲨鱼展开搏斗。在这种时空中,老人与大海及与鱼的关系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他与大鱼的较量成了一曲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相抗争的颂歌,老人的失败转化为寓言意义上的胜利,老人由此而获得了豪迈的人格力量。即如他所说的“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3.圣地亚哥的内心独白分无声的心理活动和有声的语言描写两种。这些内心独白有什么作用?
(1)对表现人物的性格起一定作用。
① 展示人物心理、信念。文中几次出现“不抱希望才愚蠢呢”“我真希望这是一场梦”类似的话,通过这些心理活动,我们可以看到,老人的心像大海一样明朗澎湃,他坚信“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种信念支撑着他顽强不屈、无所畏惧地与命运抗争,这也是他不被强敌压倒的决胜因素。
② 展示人物信心、意志、品质。老人独自在海上,不断地提醒自己与鲨鱼作斗争,不断地鼓励自己,给自己以信心,镇定、从容地一次次击退鲨鱼。“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倔老头,誓不服输。
③ 展示人物心态、心胸。“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别犯傻了”,“还是清醒着点儿,掌好舵吧。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他的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总是在斗争,最后总是积极心态占上风,文中这种情况多次出现,足可见其“硬汉”精神。
③ 展示人物心态、心胸。“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别犯傻了”,“还是清醒着点儿,掌好舵吧。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他的消极心态和积极心态总是在斗争,最后总是积极心态占上风,文中这种情况多次出现,足可见其“硬汉”精神。
(2)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另外对揭示小说主题起一定作用。
① 对老人的心理描写贯穿文章始终,这是一条线索,可以把海上所发生的事连接起来。
② 揭示小说主题: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通过内心独白,可以看出老人与鲨鱼斗争的艰难,更好地表现他的“硬汉”性格。
① 鲨( )鱼 ② 灰鲭( )鲨 ③ 脊鳍( )
④ 嘎吱( ) ⑤ 吞噬( ) ⑥ 海鳐( )
⑦ 胳( )肢窝 ⑧ 嗜( )杀 ⑨ 黏( )液
⑩ 蹂躏( ) 戳( )进 攥( )住
榫( )头 桅( )杆 残骸( )
shā
qīng
qí
gā zhī
shì
yáo
hái
gā
róu lìn
nián
chuō
zuàn
sǔn
wéi
shì
易错字音
káng
chòu
gāng
( )晃荡
( )晃眼
晃
huàng
xiù
( )臭名昭著
( )乳臭未干
臭
huǎng
chuí
zhuī
( )脊椎
( )椎心泣血
椎
( )扛枪
( )扛鼎之作
扛
(zhàn)( )放
(diàn)( )蓝
(dìng)钢( )
①
囊
祷
粹
淬
悴
曩
(dǎo)祈( )
(chóu)田( )
(chóu)觥( )交错
③
绽
锭
靛
攮
筹
畴
易混字形
(cuì)( )火
(cuì)憔( )
(cuì)纯( )
②
(nǎng)( )了一刀
(náng)慷慨解( )
(nǎng)( )者(从前)
④
事到临头:手无寸铁:
养精蓄锐:
自欺欺人:
肆意妄为:
听天由命:
事情已经落到头上,形容事情紧迫。
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胡作非为。
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任凭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有时也指碰机会或听其自然。
课内词语
1.坚韧 / 坚忍
相同点:都和“坚持”有关。
不同点:“坚韧”,坚固有韧性,既可指人,也可指物。“坚忍”,
(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重在不动摇,多用来指人(意志)。
近义词语
2.十足 / 实足
相同点:都有“足够”的意思。
不同点:“十足”指十分充足,如“十足的理由”;“实足”指
确实足数的,如“实足五十人”。
3.依稀 / 隐约
相同点:都有“模糊,不清楚”的意思。
不同点: 依稀”,仿佛,隐约,可指具体事物,如“远山依稀如
画”;也用于人心理感觉的模糊。“隐约”指不明显,不清楚,
多指听见、看见的具体事物。
4. 不由自主 / 情不自禁
相同点:都有“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意思。
不同点:“情不自禁”表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原因在于情”,多形容感情激动,可作谓语,偏重内心的活动;而“不由自主”没有表明“自己控制不住”的原因,偏重身体的反应。
1.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 海柳是珊瑚的一种,质地 ,水浸不腐,火焚难损,富有光泽,是加工成工艺品的珍贵材料。
②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 。
③ 这位失独母亲自述说:看见像儿子的人,就会 地跟着,真希望那人就是自己的儿子。
A. 坚韧 十足 不由自主 B. 坚韧 实足 情不自禁
C. 坚忍 十足 情不自禁 D. 坚忍 实足 不由自主
课堂巩固训练
1 A 解析:见“词语辨析”。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尽管有的人听天由命 、并不以穷为苦,但是穷人家如果遇有债主上门,那就不好受了。
B. 这个城市很是繁盛,百业齐全,但米珠薪桂 ,幸好云飞收入稳定,不致衣食无着。
C. 义务参加缉毒工作的周业生在民警眼中,就像个勇敢的骑士,不管前面的路多坎坷,他都义薄云天 ,不分昼夜地巡逻,帮助警察抓住了很多罪犯。
D. 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2 B 解析:D 项中“薪尽火传”比喻师生传授,学问和技艺一代代地继承下去。A 项中“听天由命”指任凭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有时也指碰机会或听其自然。应改为“乐天知命”。B 项中“米珠薪桂”指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形容物价贵得出奇。用在这里不合适。C 项中“义薄云天”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应改为“义无反顾”。
3. 如果让你为《老人与海》里的圣地亚哥设计一尊雕像,你将
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180 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示例:雕像是一位站在渔船上的老渔夫。他头戴渔夫帽,穿
着宽松的长裤和布衫,赤着脚,身材不算高大,但显得很健
壮。花白的胡须覆盖了他半边脸,额头上深刻着的皱纹仿佛
在诉说着他经历的沧桑岁月。他微屈着双膝,身子前倾,挺
着胸脯,双手拿着渔叉,双臂高高举起,嘴角紧绷,双眼圆睁,
用坚毅的目光注视着渔叉的方向,卷起的衣袖露出古铜色的
皮肤和健壮的肌肉。设计的意图:塑造圣地亚哥和鲨鱼搏
斗时英勇不屈的硬汉形象,彰显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4. 请根据下面“小说各要素示意图”写一段话,描述出阅读小说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内容完整,符合示意图表达的意思,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小说有三个层次。“主题”是阅读的核心;读者借助“叙
事”形式和“结构”方式,把握“人物”“情节”“环境”三个
表现“主题”的要素,从而理解作品的“主题”。
5. 请将下列句子的序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
我们从哈瓦那的新城约走二十公里,就找到了哈瓦那老城的“小佛罗里达”酒馆。 。 。 。 。 。 。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听着传统、欢快的恰恰音乐,恍若走进了海明威的多样人生。
① 酒馆纵深很长,长方形的大厅与椭圆形的大厅相接
② 虽近午夜时分,不少人仍举杯流连
③ 夜幕深沉,霓虹灯招牌闪烁,这里曾是海明威最喜爱的地方
④ 海明威最喜欢喝的德贵丽和莫希托酒至今犹在,并且成了知名招牌
⑤ 走进酒馆的大堂,不时有海风穿堂而过,而后又悄然散去
⑥ 看得出尽管光阴流转,酒馆却依旧保持着红色天鹅绒和黑色木头装饰的风格
5. ③⑤①⑥②④ 解析:③ 中“这里”对应前句中的“酒馆”,
故应排在最前面;⑤ 紧承 ③ 写走进酒馆;① 写酒馆的内部
构造;⑥ 紧承 ① 指出酒馆保持着旧有的风格;② 紧承 ⑥
写近午夜时分酒馆的人气;④ 既照应了 ② 中的“举杯”,又
引出了后面“品味着海明威曾经的最爱”。
爱语文
下
节
课
见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