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19古诗二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指导朗读中,读准字音,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指导朗读中,读准字音,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问题导入
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天蓝蓝,草绿绿,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人民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学习这首古诗吧!
敕 勒 歌
chì
lè
北朝民歌
听课文朗读,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sì
似
lú
庐
cāng
苍
lǒng
笼
máng
茫
我会认
gài
盖
我会认
似
庐
苍
笼
茫
盖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诗探究
敕勒川,阴山下,
美丽的敕勒川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川:平地;平野。这里指草原。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比喻
天像圆顶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风吹草低见牛羊。
xiàn
天苍苍,野茫茫,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展开想象,读一读
敕勒人对自己家园的赞美与热爱。
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草 原
阴 山
天 空
牛 羊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静态的草原
风吹草低见牛羊。
动态的草原
动静结合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中描绘的美景。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阴山下,天空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
天蓝蓝的,草原没有边际,一阵风吹过,青草低伏,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一读,背一背
拓展积累: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老舍的《草原》选段
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