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件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0 18:43:14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逻辑的力量
学习目标



辨析逻辑错误
学习逻辑推理
构建并完善论证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认识逻辑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逻辑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违反思维规律、不合逻辑的推论。
鲁迅《拿来主义》: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 “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 “送来” 只有自己去拿。
这个案例体现了逻辑的什么力量呢?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 “送来”
排除了三种情况,最后的结论只能是“自己去拿”。通俗地说,采用的是“排除法”,这就是逻辑中的排中律。
再看案例
感知逻辑的力量,初步体会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个案例体现了逻辑的什么力量呢?
在“死”与“活”的矛盾中,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敬仰。运用的是逻辑中的矛盾律。
再看案例
感知逻辑的力量,初步体会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先懂概念
1、什么是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何特点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我们可以借此准确地区分一事物与他事物、一现象与他现象。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外延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内涵和外延相互依存。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含义,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工具的高等动物”。概念的含义叫做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每一个概念又都有它适用的范围,比如人。这个概念适用于古今中外的一切人,不仅仅是中国人或现代人,不适用于星星狗概念所适用的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内涵有多有少,如中国人这个概念比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要多,因为中国人除了具有人的本质属性以外,还具有中国国籍等属性。
概念的外延有大有小,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比中国人这个概念的外延要大,因为人,包括古今中外一切的人,外延极大,而中国人却只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外延比人小得多。
凡外延大,能包括同类中其他概念外延的叫做属概念或称为上位概念。凡外延较小,被其属概念外延包括的叫做种概念或称为下位概念,属概念和种概念是相对的。
同一概念对它的上位概念来说是种概念,对它的下位概念来说,则是属概念。就是说,属概念和种概念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如中国人是对人来说是种概念,对杭州人来说又是属概念。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反过来,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
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丰富,钢笔有笔的一般特点外,还增加了“笔尖金属制成,用墨水书写”这一特点。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他把毛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排除在外。
懂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种关系,我们就可以对某个概念加以一定的限制,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上定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加上状语,从而使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缩小。相反,去掉对某些概念起限制作用的词语,就可以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它的外延。
例如学生,中学生,高中生,重点高中的学生,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内涵增多,外延减少;
例如,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数,内涵减少,外延扩大。
2、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2.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等。
包含关系通常指属种关系,即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的统称。如,电扇、电器;中学、学校等
交叉关系亦称“部分重合关系”,即两个概念外延间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如“学生”与“运动员”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学生中有的是运动员,有的则不是运动员;而运动员中有的是学生,有的则不是学生。
2、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矛盾关系 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个在外延上互相排斥,如“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哺乳动物”与“非哺乳动物”都具有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红色”和“白色”。不是“红色”,不一定就是“白色”。
请在画横线处写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辛弃疾①(1140—1207),字幼安②,号稼轩③,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④。
①与②之间是    关系;③与④之间是    关系。
解析:①与②之间是同一关系。因为①“弃疾”是人物的名,②“幼安”是他的字,说的是同一个人,所以①与②之间是同一关系。
③“稼轩”指的是辛弃疾,而辛弃疾是④“南宋词人”,所以③与④之间是包含关系。
同一
包含
同一律 不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3、常见的逻辑规律有哪些
同一律
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不矛盾律(又称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的“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常见的逻辑规律有哪些
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充足理由律
一是要有理由;二是理由必须真实;三是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违反了这三条要求,就会犯“毫无理由”“理由虚假”“推导不出”的错误。
常见的逻辑规律有哪些
任务1 案例分析与探究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解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解析: 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和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的。但到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示“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反了同一律。
3.“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解析: 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成自己有没有被烫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同样违反了同一律。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解析: 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 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总之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
5.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解析:“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52岁)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6.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解析: 《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也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
7.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解析: 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有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作出判断或选择。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8.《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解析: 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不是祥林嫂自主选择或命中注定。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9.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解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
任务2: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
4.日常语言表达中要避免犯哪些逻辑错误
(1)划分不当。主要是指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划为同一范畴或将具有主从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
(2)自相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矛盾,彼此冲突,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的矛盾。
(3)强加因果。前后概念之间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
(4)以偏概全。以有限定条件的论据推论出超出限定条件的结论,或以片面的论据推出全面的结论。最常见的就是数量上的以偏概全,即由个别推出一般。
(5)否定失误。否定失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二是“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定失误。
(6)主客倒置。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和表达的混乱。
④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加“可能”,或去掉“一本”并在“书”后加“之一”。
⑤改为“许多读者读了这本书之后,都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⑦改为“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相信你也可以一口气读完它”。
⑧改为“你只要读(完)了它,就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智慧的启迪和思想的滋养”。
⑨改为“你读完了它,也许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下面这段文字存在五处逻辑错误,请写出存在逻辑错误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
①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201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②这本书很有特色。③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④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⑤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⑥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⑧你只有一口气读完它,才能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思想的滋养。⑨你只要读完了它,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诗人北岛《回答》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反映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这两句诗的语序,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②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
2.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学生应该学习逻辑,我们都是中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逻辑。
B.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是勤劳勇敢的。
C.运动员都是需要锻炼身体的,我是运动员,所以我需要锻炼身体。
D.想考大学的人要努力学习,你是想考大学的人,所以你要努力学习。
3.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应,这就是“逻辑规律”。下面四个句子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
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不采纳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他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
D.青年团员要带头学习雷锋精神,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习雷锋精神。
2B “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和“我们是中国人”这两个条件得不出“我们是勤劳勇敢的”这个结论,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且不符合事实。
3.C A.违背排中律。B.违背不矛盾律。D.违背同一律。
C
B
4.逻辑推断题。(1)根据语境填空。
从前,一个孤岛上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凡是漂流到这个岛上的外乡人都要被当作祭品杀掉,但允许被杀之人在临死前说一句话,然后由这个岛上的长老判定这句话是真还是假。如果说的是真话,则将这个外乡人在真理之神面前杀掉;如果说的是假话,则将他在错误之神面前杀掉。有一天,一位哲学家漂流到这个岛上,他在被杀之前说了一句“            ”,使岛上的人没有办法杀掉他。
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
解析:(1)题中要求的结果是“没有办法杀掉他”,而从材料内容来看无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难逃一死,所以哲学家所说的话只有让岛上的长老无法判定真假,才能达到活命的目的。如果认为哲学家说的“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是假话,应该在错误之神面前将他杀掉,那么他的话又成了真话;如果认为他说的是真话,应该在真理之神面前将他杀掉,那么他的话又成了假话。岛上的长老无法判定哲学家所说的话是真是假,所以无法杀掉他。
5.请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并阐明理由。
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D.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1)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为:   
(2)理由如下:
B
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通过“少壮”和“老大”之间的对比,想表达的是“惜时”,这里通过反面论证来体现“奋斗”的必要性。另外,“少壮不努力”导致“老大徒伤悲”,二者之间也隐含着因果关系。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必有用”体现了“自信”的心态,“千金散尽”则表明不在乎钱财,有“豁达”之意;另外,正因为“天生我材”,才有资格“千金散尽”,隐含着一种因果关系,与例句的逻辑关系一致。
惜时:奋斗
清醒:智慧
自信:豁达
自我:认真
谦虚:谨慎
解析: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体现的是“真”与“假”、“有”与“无”之间矛盾关系的统一与转化,并无“清醒”之意;另外,“假作真时真亦假”和“无为有处有还无”之间为并列关系。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自豪”之情,而非“自我”;另外,“苔花如米小”却“也学牡丹开”,为转折关系。
D.“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别的山上面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这里含有“谦虚”之意,但并无“谨慎”之意;另外,“它山之石”与“可以攻玉”之间为递进关系。
请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并阐明理由。
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奋斗)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醒:智慧)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豁达)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我:认真)
D.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谨慎)
1.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2.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 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参考答案:周恩来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
“低头走路”“抬头走路”的“路”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上坡下坡”有力反击了对方的挑衅。
18元8角8分显然也不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总数。“18元8角8分”则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带来的尴尬。(共31张PPT)
逻辑的力量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辨析逻辑错误
学习逻辑推理
构建并完善论证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认识逻辑
逻辑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和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人的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逻辑谬误,是指在论证过程中违反思维规律、不合逻辑的推论。
鲁迅《拿来主义》: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 “送来”,或者自己去拿(当时没有其他选择) 。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 “送来” 只有自己去拿。
这个案例体现了逻辑的什么力量呢?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 “送来”
排除了三种情况,最后的结论只能是“自己去拿”。通俗地说,采用的是“排除法”,这就是逻辑中的排中律。
再看案例
感知逻辑的力量,初步体会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这个案例体现了逻辑的什么力量呢?
在“死”与“活”的矛盾中,反映出诗人内心对精神不朽、虽死犹生的鲁迅先生的敬仰。运用的是逻辑中的矛盾律。
再看案例
感知逻辑的力量,初步体会逻辑与语文学习的关系
活动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先懂概念
1、什么是概念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何特点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我们可以借此准确地区分一事物与他事物、一现象与他现象。
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也就是概念的内容;
外延是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 内涵和外延相互依存。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含义,比如“人”这个概念的含义是指“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工具的高等动物”。概念的含义叫做概念的内涵,它表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每一个概念又都有它适用的范围,比如人。这个概念适用于古今中外的一切人,不仅仅是中国人或现代人,不适用于星星狗概念所适用的范围,叫做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内涵有多有少,如中国人这个概念比人这个概念的内涵,要多,因为中国人除了具有人的本质属性以外,还具有中国国籍等属性。
概念的外延有大有小,例如,人这个概念的外延比中国人这个概念的外延要大,因为人,包括古今中外一切的人,外延极大,而中国人却只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人,外延比人小得多。
凡外延大,能包括同类中其他概念外延的叫做属概念或称为上位概念。凡外延较小,被其属概念外延包括的叫做种概念或称为下位概念,属概念和种概念是相对的。
同一概念对它的上位概念来说是种概念,对它的下位概念来说,则是属概念。就是说,属概念和种概念都不是固定不变的。
如中国人是对人来说是种概念,对杭州人来说又是属概念。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它的外延就越小,反过来,概念的内涵越少,它的外延就越大。
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丰富,钢笔有笔的一般特点外,还增加了“笔尖金属制成,用墨水书写”这一特点。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他把毛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排除在外。
懂得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种关系,我们就可以对某个概念加以一定的限制,可以在名词前面加上定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加上状语,从而使概念的内涵增加,外延缩小。相反,去掉对某些概念起限制作用的词语,就可以减少概念的内涵,扩大它的外延。
例如学生,中学生,高中生,重点高中的学生,重点高中的尖子生内涵增多,外延减少;
例如,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数,内涵减少,外延扩大。
2、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2.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全同关系又称“同一关系””重合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全部重合。如“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等。
包含关系通常指属种关系,即真包含关系和真包含于关系的统称。如,电扇、电器;中学、学校等
交叉关系亦称“部分重合关系”,即两个概念外延间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如“学生”与“运动员”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学生中有的是运动员,有的则不是运动员;而运动员中有的是学生,有的则不是学生。
2、概念的外延之间有哪几种关系
矛盾关系 同一属概念之下的两个在外延上互相排斥,如“无产阶级”与“非无产阶级”“哺乳动物”与“非哺乳动物”都具有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红色”和“白色”。不是“红色”,不一定就是“白色”。
请在画横线处写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辛弃疾①(1140—1207),字幼安②,号稼轩③,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④。
①与②之间是    关系;③与④之间是    关系。
解析:①与②之间是同一关系。因为①“弃疾”是人物的名,②“幼安”是他的字,说的是同一个人,所以①与②之间是同一关系。
③“稼轩”指的是辛弃疾,而辛弃疾是④“南宋词人”,所以③与④之间是包含关系。
同一
包含
同一律 不矛盾律
排中律 充足理由律
3、常见的逻辑规律有哪些
同一律
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一个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违反同一律要求的基本错误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判断的内容不确定。具体表现为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偷换论题或混淆论题(或转移论题)。
不矛盾律(又称矛盾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就是说一个思想与其否定互相排斥,不能都真,至少有一假。如果违反这一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对象既予以肯定,又予以否定,就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通常人们说的“出尔反尔”“自己打自己嘴巴”等就是对这种错误的形象说明。
常见的逻辑规律有哪些
排中律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对两个具有相互矛盾或相互反对关系的思想同时予以否定,必须承认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简言之,就是要保持思维的明确性。违反排中律要求的基本逻辑错误是“两不可”,即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概念,或者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都同时予以否定。
充足理由律
一是要有理由;二是理由必须真实;三是理由与推断之间要有逻辑联系。违反了这三条要求,就会犯“毫无理由”“理由虚假”“推导不出”的错误。
常见的逻辑规律有哪些
任务1 案例分析与探究
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解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品”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
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解析: 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和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的。但到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示“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反了同一律。
3.“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
“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解析: 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成自己有没有被烫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同样违反了同一律。
4“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解析: 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 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总之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不矛盾律。
5.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
解析:“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号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52岁)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小时候的头骨”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成年之后”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不矛盾律。
6.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解析: 《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也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
7.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解析: 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有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让人在两个极端之间作出判断或选择。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8.《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解析: 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不是祥林嫂自主选择或命中注定。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9.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解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
任务2:辨析日常语言表达中的逻辑错误
4.日常语言表达中要避免犯哪些逻辑错误
(1)划分不当。主要是指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划为同一范畴或将具有主从关系、交叉关系的概念并列使用。
(2)自相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矛盾,彼此冲突,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的矛盾。
(3)强加因果。前后概念之间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
(4)以偏概全。以有限定条件的论据推论出超出限定条件的结论,或以片面的论据推出全面的结论。最常见的就是数量上的以偏概全,即由个别推出一般。
(5)否定失误。否定失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二是“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定失误。
(6)主客倒置。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和表达的混乱。
④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加“可能”,或去掉“一本”并在“书”后加“之一”。
⑤改为“许多读者读了这本书之后,都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⑦改为“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相信你也可以一口气读完它”。
⑧改为“你只要读(完)了它,就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智慧的启迪和思想的滋养”。
⑨改为“你读完了它,也许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下面这段文字存在五处逻辑错误,请写出存在逻辑错误的句子的序号并修改。
①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2016年由三联书店出版。②这本书很有特色。③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④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⑤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⑥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⑦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⑧你只有一口气读完它,才能从中得到智慧的启迪和思想的滋养。⑨你只要读完了它,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诗人北岛《回答》中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反映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这两句诗的语序,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②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
2.下列各句中,推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学生应该学习逻辑,我们都是中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学习逻辑。
B.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们是勤劳勇敢的。
C.运动员都是需要锻炼身体的,我是运动员,所以我需要锻炼身体。
D.想考大学的人要努力学习,你是想考大学的人,所以你要努力学习。
3.思维过程有一些最基本的规则,虽然难以证明,却是人类长期思维实践的正确反应,这就是“逻辑规律”。下面四个句子中,不违反逻辑规律的一项是(  )
A.或者采纳他的意见,或者不采纳他的意见,我都不赞成。
B.严禁触摸电线,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C.只有获得一等奖,才能参加决赛,他参加决赛了,所以他已经获得了一等奖。
D.青年团员要带头学习雷锋精神,我是青年但不是团员,所以我不需要带头学习雷锋精神。
2B “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和“我们是中国人”这两个条件得不出“我们是勤劳勇敢的”这个结论,它们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且不符合事实。
3.C A.违背排中律。B.违背不矛盾律。D.违背同一律。
C
B
4.逻辑推断题。(1)根据语境填空。
从前,一个孤岛上有一个奇怪的风俗:凡是漂流到这个岛上的外乡人都要被当作祭品杀掉,但允许被杀之人在临死前说一句话,然后由这个岛上的长老判定这句话是真还是假。如果说的是真话,则将这个外乡人在真理之神面前杀掉;如果说的是假话,则将他在错误之神面前杀掉。有一天,一位哲学家漂流到这个岛上,他在被杀之前说了一句“            ”,使岛上的人没有办法杀掉他。
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
解析:(1)题中要求的结果是“没有办法杀掉他”,而从材料内容来看无论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都难逃一死,所以哲学家所说的话只有让岛上的长老无法判定真假,才能达到活命的目的。如果认为哲学家说的“我将死在错误之神面前”是假话,应该在错误之神面前将他杀掉,那么他的话又成了真话;如果认为他说的是真话,应该在真理之神面前将他杀掉,那么他的话又成了假话。岛上的长老无法判定哲学家所说的话是真是假,所以无法杀掉他。
5.请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并阐明理由。
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
D.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
(1)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为:   
(2)理由如下:
B
①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通过“少壮”和“老大”之间的对比,想表达的是“惜时”,这里通过反面论证来体现“奋斗”的必要性。另外,“少壮不努力”导致“老大徒伤悲”,二者之间也隐含着因果关系。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的“必有用”体现了“自信”的心态,“千金散尽”则表明不在乎钱财,有“豁达”之意;另外,正因为“天生我材”,才有资格“千金散尽”,隐含着一种因果关系,与例句的逻辑关系一致。
惜时:奋斗
清醒:智慧
自信:豁达
自我:认真
谦虚:谨慎
解析: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体现的是“真”与“假”、“有”与“无”之间矛盾关系的统一与转化,并无“清醒”之意;另外,“假作真时真亦假”和“无为有处有还无”之间为并列关系。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表达“自豪”之情,而非“自我”;另外,“苔花如米小”却“也学牡丹开”,为转折关系。
D.“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意为“别的山上面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这里含有“谦虚”之意,但并无“谨慎”之意;另外,“它山之石”与“可以攻玉”之间为递进关系。
请选出与例句逻辑关系一致的一项,并阐明理由。
例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惜时:奋斗)
A.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清醒:智慧)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豁达)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自我:认真)
D.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谦虚:谨慎)
1.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2.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 ”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 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参考答案:周恩来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
“低头走路”“抬头走路”的“路”是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上坡下坡”有力反击了对方的挑衅。
18元8角8分显然也不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总数。“18元8角8分”则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带来的尴尬。(共53张PPT)
逻辑的力量
逻辑的谬误与推理
逻辑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思维的规律。狭义的思维是指理性认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思维着的精神”,思维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
下面,就让我们开启一段发现谬误,探寻推理的“逻辑之旅”,一起走到天尽头。
导入:
在真理面前,一千个权威抵不上一个谦恭的逻辑推理。
——伽利略
逻 辑
一、概 念
二、命 题
三、推 理
四、逻辑规律
研究的内容
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又组成推理。
一、概 念:
1、定义:概念是事物或现象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 中的概括反映。
语言表达方式是词语
2、组成:内涵、外延
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这就是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
例如,“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多。“钢笔”有笔的一般特点外,还增加了“笔尖用金属制成,钢性的,用墨水书写”这一特点。
那么,“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它把毛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排除在外。
概念间的关系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如:“偷”与“窃”;“母亲”与“妈妈”
如:“马”与“白马”;“学生”与“中学生”
如:“教师”与“作家”;“青年”与“医生”
如:“战争”与“和平”;“真理”与“谬论”
如:“冠军”与“季军”
a
b
a
b
a
b
a
b
a
b
全同关系
包含关系
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例如:(2009年国考)  寡 对于 ( ) 相当于利 对于 ( )   
A.孤 弊 B.少 害 C.众 钝 D.多 益   
根据题干根本不能确定此题是考查怎样的逻辑关系。按照选项A,就是并列关系,按照选项C就是对立关系,“利”这个词的概念在这道题中有几种变化,在A、B中都是“利益”、“好处”的意思,而在C中是“锋利”“尖锐”的意思。
通过代入,我们可以得出C是正确答案。  
1、定义: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语言形式,是断定或陈述事物情况的思维单位。
如:①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②李白和杜甫是同时代人。
也叫判断,语言表达方式为句子
二、命 题
2、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语句表达。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我没有什么话可说。
学习活动一
明确几种逻辑规律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同一律
01
同一律
同一律: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性
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
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同一。
公式:A是A
例如,“杜鹃”这一概念,有三种含义。但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杜鹃”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是确定的,它不能同时既指花名,又指鸟名或人名,否则会造成思维的混乱。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皆称善焉。(《吕氏春秋 去私》)
——对同一律的维护
平 公:谁能当县令——解狐是你的仇人
祁黄羊:解狐可以——解狐虽然是仇人,但是可以胜任县令之职。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
在使用概念做出判断,或者运用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中,如果违反同一律,把不同的概念当成同一个概念来使用,所犯的逻辑错误叫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
例:人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
违反“同一律”
“人”概念:1.一个动物种类
2.这个种类的每一个个体。
例:狗父论证:“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你的”:1.表归属。
2.表血缘关系。
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转移论题
练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安:怎么
在哪里
在论证中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没有使论题保持始终如一,这样 的逻辑错误,叫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
例:学习要讲究方法。方法对头,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我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习题做得多,学习成绩就比较好;而对英语,我没有兴趣,怕读怕背,成绩就比较差。
操恐人暗中谋害己身,常吩咐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着,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覆盖。操跃起拔剑斩之,复上床睡。半晌而起,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之。
“在梦中”——“在梦中”
睡梦 幻想,不清醒,被蒙蔽
别有深意
(一语双关)
文学中的“反逻辑”的运用
美官员: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周总理: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上坡路、下坡路:现实生活中的路,国家发展之路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莲子——怜子
文学中的“反逻辑”的运用
别有深意
(一语双关)
矛盾律
02
矛盾律
矛盾律(不矛盾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互相矛盾和互相反对。
互相矛盾:两个命题互相矛盾,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互相反对:两个命题互相反对,是指这两个命题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eg:
小明是个男孩子。
小明是个女孩子。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矛盾的,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假;
小明在写语文作业。
小明在写数学作业。
这两个命题是互相反对的,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1919年,英国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罗素曾经提出一个问题“某村子里有个理发师,他规定:在本村我只给而且一定要给那些自己不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这是数学史上著名的“理发师悖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理发师胡子越长越长。
请问:这个理发师能不能给自己刮胡子 请分析其包含的逻辑矛盾。
不刮——属于“不给自己刮脸的人”,
他就要给自己刮脸,
刮 ——又属于“给自己刮脸的人”,
他就不能给自己刮脸。
悖论——违反矛盾律
《有的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隐藏着“精神”、“肉体”这两个评判人生的角度。
文学作品里的矛盾律使用
例:某珠宝商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矛盾律的运用
解析 乙和丁的口供互相矛盾,根据矛盾律,必有一假。又由“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这一条件,得知甲和丙说真话,由此又可推出“丁是主犯”。因此,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女主人公鲍西亚对求婚者说:“这里有三只盒子:一只是金盒子,一只是银盒子,一只是铅盒子,每只盒子上各写有一句话。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谁能猜中我的肖像放在哪一只盒子里,谁就能做我的丈夫。”
金盒上写的是“肖像在这里”,
银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这里”,
铅盒上写的是“肖像不在金盒里”。
经过逻辑推断,你认为肖像应该在哪个盒子里?
《威尼斯商人》经典情节
逻辑分析:因为金盒子上的话和铅盒子上的话是矛盾的,所以两句中一真一假。其次,三句话中至多只有一句是真话,所以银盒上的是假话。所以,画像在银盒里。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认为一个概念是这样,又不是这样,或对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判定为同真,这种逻辑错误叫“自相矛盾”。正确思维是不容许自相矛盾的。
eg:一个青年人很想到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去搞科研。经过努力,他终于见到了他所敬仰的爱迪生,很高兴地说:“我想明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世上的一切物品。爱迪生听后很惊奇地反问:
青年人一时语塞。
“那么你想用什么容器来装这种液体呢?”
违反矛盾律的逻辑错误——不当预设
eg:你正在路上开车,速度很快,突然前方路口冲出一人和一条狗,请问你是撞人是撞狗?
你可以刹车。这个问题包含着一个预设“你只能撞其中一个”,其实你还可以有其他选择。这种错误叫做“不当预设”。
排中律
03
排中律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排中律:必有一真 (不能同假)
只能用于两个相互是矛盾的判断。
矛盾律:有一假或同假(不能同真)
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或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
区别:
逻辑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否定。
逻辑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肯定。
他是这次车祸十多位遇难者中唯一幸免的人。
这篇文章的观点不能说是全面的,也不能说不全面。
我们处在奔向理想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中——但这可能会改变。
不能同真——违反矛盾律(两可)
不能同假——违反排中律(两不可)
不能同真——违反矛盾律(两可)
解析:“热爱它,要么离开它”这一标语的完整表述其实是:要么留在美国支持越战,要么离开美国不支持越战。其实,是否留在美国和是否支持越战组合起来应有四种可能:
①留在美国且支持越战; ②留在美国但不支持越战;
③离开美国但支持越战; ④离开美国且不支持越战。
这个标语屏蔽了②③,只给出了①④——把两个相互对立的判断,当成相互矛盾的判断,目的是迫使那些不想离开美国的人支持越战。这就错误地使用了排中律,犯了“假二择一”的逻辑谬误。
例:20世纪越战期间,美国一些人为反对越战的人张贴了标语:
美国:热爱它,要么离开它。
排中律使用常见谬误——假二择一
(1)侧重点不同:矛盾律规定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真,必有一假;排中律规定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2)适用范围不同:矛盾律适用于“互相否定(矛盾或反对关系)的思想”;排中律只适用于“互相矛盾的思想”。排中律只适用于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而不适用于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这是因为,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可以同假,不必非得有一个为真。
(3)逻辑要求不同:矛盾律要求对互相否定的思想不得同时肯定;排中律要求对互相矛盾的思想不得同时否定。
矛盾律与排中律的区别
充足理由律是指,一个判断被断定为真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如果没有充足理由,则该判断不能被断定为真。
充足理由律
常见违反充足理由律的逻辑错误:“没有理由”“理由虚假”“推不出来”
(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否则就犯了“没有理由”的谬误。这种“没有理由”的谬误常常表现为:诉诸个人,诉诸公众,诉诸怜悯,诉诸权威,诉诸无知。
① 你们不要相信他的话,他因生活作风有问题受过处分 (诉诸个人)
②我所主张的不过是大多数公众的观点,你反对我,就是在与公众作对。不信你问一问在场的人? (诉诸公众)
③我上有年迈的双目失明失去自理能力的老母,下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如果给我判刑,投入监狱,他们该怎么办呀!(诉诸怜悯)
④爱因斯坦都这么说,你竟敢不同意? (诉诸权威)
(2)理由必须真实,否则犯“虚假理由”错误。“理由虚假”指用虚假的理由充当论据去证明某种东西,但实际上根本起不到这种证明作用。
例1,所有的猴子都是人变的,金丝猴是猴子,所以金丝猴是人变的。
例2,《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样林嫂的死讯后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
(3)所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观点,否则就会犯“推不出来”的逻辑错误。“推不出来”主要指推断过程不合逻辑,因而论点的真实性没有逻辑保证,例如:
如果长期躺在床上看书,就会患近视眼,
我从不躺在床上看书,
所以我不会患近视眼。
同一律
事物只能是事物本身
排中律
充分理由律
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充足理由
矛盾律
逻辑学基本原理
排中律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两个互相反对的判断,不能同真,但可以同假。
矛盾关系是指对立的两种情况,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非此即彼,非彼即此。比如“这是正义战争”和“这是非正义战争”,“这是拿破仑的头骨”和“这不是拿破仑的头骨”这两个矛盾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
反对关系是指在对立的两种情况之外,还存在其他情况,非此不一定彼,非彼不一定此。比如“这是红色”和“这是白色” “这是拿破仑成年时的头骨”和“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这两个反对判断不能同真,但可同假。
a
b
矛盾关系
a
b
反对关系
逻辑规律 公式 要求 (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 同一对象) 逻辑错误
同一律 A是A 如果是真就是真 如果是假就是假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矛盾律 A不是非A 不能同时肯定 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自相矛盾(两可)
不当预设
排中律 A或者非A 不能同时否定 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矛盾关系) 两不可;
不当预设
充分理由律 一要有理由 二要理由真 三是必然推导 轻率归纳;
不当类比;
强加因果
循环论证;
故意违反规逻辑的语言艺术
①齐高帝曾与王僧虔赌书毕,帝曰:“谁为第一?”僧虔对曰:“臣书人臣中第一,陛下书帝中第一。”
赏析:齐高帝的意思是所有人放在一起比谁是第一?王僧虔故意曲解,把人分为了两类,让齐高帝和自己都得了第一,既保全了高帝的颜面,又保留了自己的尊严,而且还没有违背自己眼中的事实,不因为对方高高在上就阿谀奉承,也没有为了无关体统的事就冒上犯颜,体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
②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恩来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话一出,语惊四座。周恩来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赏析:“低头走路” “抬头走路”的“路”,其实是指现实生活中的路,“上坡路”和“下坡路”的“路”是国家的发展之路,这两个“路”全然不是一个概念。周恩来的回答虽违背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上坡下坡”有利反击了对方的挑衅。
一个西方记者问周恩来:“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吗?有18元八角八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十元、五元、两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十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十八元八角八分······”
赏析:这里面的十八元八角八分,显然也不可能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资金总数,周恩来的回答违背了同一律,但却堪称语言艺术。十八元八角八分,既保守了秘密,又避免了无可奉告带来的尴尬。
1
0
常见谬误.
一:找一找,想一想
1、有一只老虎感冒了,想要吃掉熊猫,熊猫哭了:“你感冒了,干吗要吃掉我呢?”老虎说:“广告上都说了,感冒就要吃白加黑!”
2、熊猫遇到从超市里怒气冲冲出来的袋鼠,问道:“怎么了,气成这样 ”袋鼠喘着气说:“不许我进,非让我先存包!”
1、熊猫身上黑白相间,被偷换成了“白加黑”。
2、袋鼠肚子上的袋子被偷换成了“包”。
偷换概念 违反同一律
(因词语歧义而产生的谬误——“偷换概念”)
违反同一律
3、两头牛在一起吃草,青牛问黑牛:“喂!你的草是什么味道?”黑牛道:“草莓味!”青牛靠过来吃了一口,愤怒地喊道:“你骗我!”黑牛轻蔑地瞟了青牛一眼,回道:“笨蛋,我说草没味。”
4、记者:“大爷,您怎么看春节大家燃放烟花爆竹?”
大爷:“我趴着窗户往外看!”
找一找,想一想:
5、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我就赶去排练了。
6、一次记者采访会,有记者问明星:你究竟喜欢《红楼梦》哪一点?
6、不当预设 违反矛盾律
5、自相矛盾 违反矛盾律
7、一个实验:
把蜘蛛放在桌子上,大喊一声,蜘蛛跑了,然后把蜘蛛的腿都切掉,再放在桌子上,大喊一声,蜘蛛不跑了,由此证明蜘蛛的耳朵是长在腿上的!
强加因果
违反充足理由律
2
0
“任务”案例分析与探究.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①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已》 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已》不是一天能读完的。
分析:第一个“作品”是鲁迅“所有”作品的总称,第二个“作口”是“各个”作品的通称,看起来表述一样,其实不是一个概念,所以造成推理的错误。这样的情况就是“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②庄子日:“请循其本。子日“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分析:安,在问句中通常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示“怎么”,另一种表示“在哪里”。庄子惠子一开始是围绕“人能不能以及怎么能知道鱼快乐”的话题进行辩论的。但到最后,庄子突然偷换概念,把“安”用于表达“在哪里”,并以“知之濠上”作结。违反了同一律。
分析下面的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
③“服务员同志,请当心,你的手指浸到我的汤里去了。”“没有关系,汤不烫,我不痛。
分析:顾客想表达的是提醒甚至抗议,关注的是他的饭菜的卫生问题;服务员却把问题转移成自己有没有被烫挨痛的问题。应该说服务员的答话颇为狡黠,但考虑到其做法确实有损顾客的权益,而又有逃避责任的意思,可以认定其答话是典型的“偷换论题”的谬误。
④“我是答应您昨天来修门铃没错。可我来了三次,每次按门铃,都没有人来开门,我只好走了。”
分析:一般来说,需要修门铃就是因为门铃坏了,又怎么能指望“每次按门铃”就“有人来开门”呢 说话人或是真的未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或是为自己的不守信而开脱,总之都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
⑤在法国某地,一个耍 戏法的人招揽观众: “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 ”耍戏法的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
分析:“拿破仑孩提时代的头骨”被保留下来则意味着拿破仑死于童年。而耍戏法的用拿破仑的名头来招揽观众,显然指的是活到成年后叱咤风云的拿破仑。这个有名的拿破仑1821年5月5日 (52岁) 病逝于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又何来“孩提时代的头骨” “拿破仑死于童年”和“拿破仑死于中年”两者必有一假,耍戏法的违反了矛盾律。
⑥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
分析:《红楼梦》值得读和不值得读也是相互矛盾的,不能都否定;都否定违反了排中律。
⑦不薄之谓厚,不白之谓黑。
分析:薄厚之间存在着中间状态,白黑之间还有灰。说话人屏蔽了中间状态,只呈现出两种极端的情形, 让人在两个极端之中做出判断或选择。其实是在并非矛盾(有第三种可能存在)的情形下使用排中律,属于排中律使用不当。
⑧《祝福》中,鲁四老爷知道祥林嫂的死讯后说:
“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 个谬种!”
分析:鲁迅的《祝福》中,鲁四老爷的这句话存在两个错误捆绑:一是把祥林嫂的死和祝福捆绑,二是把死和“谬种”捆绑。祥林嫂的死与年关的祝福活动,只是时间上接近的两件事,并无因果关系一不是祥林嫂自主选择或命中注定。明明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因为发生的时间相近等表面联系,就把它们看成是因果事件,叫作强加因果。违反了充足理由律。
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请回答“是”或者“不是”!。
分析:“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 这个问题,隐藏着一个前提:对方此前一直在毁谤说话人。对方的回答无论肯定还是否定,都意味着承认这个前提。而这个前提很可能是虚假的。可以把这种错误叫作“不当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