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逻辑的力量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推理的定义:
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
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又组成推理。
试找出前提与结论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推理形式分类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1.演绎推理(一般到个别)
物以稀为贵,白菜是物,所以白菜依稀为贵
结论“白菜”是“物”的一种
演绎推理的结论涉及的范围没有超出前提。
演绎推理的有效形式
前提是真的,结论一定是真的
如果结论是假,说明前提中一定有假
演绎推理——必然性推理
1.演绎推理(一般到个别)——三段论
由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简单性质判断连接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简单判断作为结论的推理。整个推理由三个判断组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所以称“三段论”。
大前提:所有的虚词都是词
→小前提:所有的介词都是虚词→结论:所有的介词都是词
(一般——个别)
其推理形式可以概括成:
所有M都是P
所有S都是M
所有S都是P
改革是新事物,当然避免不了要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大前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改革是新事物。
结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事物都免不了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改革避免不了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可以将大小前提或结论任意省略和紧缩。
我们共产党人是不怕批评的。——结论
省略大小前提:
大前提:共产党人是不怕批评的
小前提:我们是共产党人
这是三段论最基本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符合三段论定义的推理形式都是有效的。
例如:《十五贯》中过于执的推理就是一个无效的三段论。其推理过程为:
大前提:杀死尤葫芦的罪犯有十五贯钱
小前提:熊友兰有十五贯钱
结论:熊友兰是杀死尤葫芦的罪犯。
大前提应该改成——有十五贯钱的是杀死尤葫芦的罪犯
(大前提本身是错误的。p—q,但q—p ×)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若 ,则称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p q
若 ,则称p是q的充要条件,q是p的充要条件
p q
2.充分条件推理
也叫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有两个前提,其中一个前提是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所谓“充分条件”,就意味着有这个条件,就一定有相应的结果或结论;
通常用“如果p,那么q”的形式表示p(前件)是q(后件)的充分条件,有p就一定有q。
进行推理的原命题是一个充分条件命题。
c不等于0
x,y都是偶数,则x+y是偶数;
在充分条件命题中
如果P(前件),那么q(后件)——原命题(真)
例如:如果你喜欢语文,那么你学习语文会很投入。
肯定前件就可以推出对于后见的肯定
逆否命题:若非q,则非p。——若原命题真,那么逆否命题为真
你学习语文不投入,所以你不喜欢语文。(否定后件√)
否定后件则可以推出前件的否定
“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都不能有效推出任何结论
如果得肺炎,就会发烧。
→小刚没发烧,所以他没得肺炎。(否定后件√)
→小刚发烧,所以他得了肺炎。(肯定后件×)
某交友相亲节目中,男嘉宾面对出场的24位女嘉宾,将自己喜欢的划入红区,其他的划入蓝区。一女嘉宾问男嘉宾:“区分不同区域是如何考虑的?”男嘉宾称,如果划入红区,一定是他感到“气场很强的”。该女嘉宾说:“我未被划入红区,那说明我气场不强。”
原命题:如果划入红区,那么气场很强。(如果p,那么q)
逆否命题:如果气场不是很强,那么不会被划入红区。(若非q,则非p)
女嘉宾的推理是“否定前件”:未被划入红区,那么气场不是很强(若非p,则非q)
女嘉宾的推理错误——(可能会有气场强的未被划进红区。)
《世说新语》:有一次,孔融在众人广坐之中有上佳表现,陈韪却说:“小时了了(聪慧),大未必佳。”孔融反唇相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陈韪的意思是,小时候聪慧,长大了不一定优秀。孔融的意思是,(看你现在不优秀)想必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慧。
原命题: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如果p,那么q)
孔融推理:你长大后不优秀,小时候一定很聪慧(如果q,那么p)
“肯定后件”(错误)
语数英三门学科的三位老师小聚。张老师说:“我取两颗葡萄,一颗枣。现在,我分给你们一人一颗,我自己留下一颗。请你们根据自己手上的水果来推出对方手里拿的是什么。”
当王老师和李老师拿到水果时,起先都呆了一下,好像推不出来。就在这时候,英语李老师喊了起来:“我猜到了。”
请问李老师是怎样推理的?她推出的结果是什么?请写出她的推理形式。
原命题:如果王老师拿的是枣,那么他能快速判定“我”手中是葡萄
否定后件:他不能快速判定我手中是葡萄,那么他拿的不是枣。
否定后件——否定前件(排除)
3.必要条件推理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著名典故: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规范表述: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狗门入。
进行推理的命题是一个必要条件命题。
3.必要条件推理
需注意:日常语言的逻辑推理,识别和运用关联词语很重要。
表示充分条件会用到“如果……那么……”“只要……就……”“因为……所以……”
表示必要条件会用到“只有……才……”“除非……不……”等关联词。
但有时日常推理会省略关联词语,这就需要通过辨析事理关系和表达意图来分析逻辑关系。
必要条件推理的第一种有效形式:
只有p,才q q p (p是q的必要条件)
并非p,并非q(否定前件式)
只有年满十六岁的公民才能办身份证,小张未满十六岁,所以,小张不能办身份证
必要条件推理的第二种有效形式:只有p,才q→有q,定有p(肯定后件式)
有身份证,就一定是年满十六岁的公民。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解析: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的这一则推理就是典型的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推理,推理过程如下:
原命题:只有杂种水稻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只有p,才q)
肯定后件: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第二代(它本身是杂种水稻第一代)。(有q,故有p)
比较:充分条件推理与必要条件推理的不同规则
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①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③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④否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必要条件推理规则:
①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③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④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
4.排除法(选言推理)
一件事共有n种可能,排除(n-1)种,剩下最后一种就成为必然。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河中石兽》)
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使用排除法,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他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石兽要么在原处,要么在下游,要么在上游
→石兽不在原处,也不在下游
→所以,石兽在上游
(排除法 排中律的运用)
运用排除法有两点须注意:
注意前提中有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如果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就有可能犯类似“假二择一”的错误;
2. 注意前提中列出的可能彼此之间是否相容。不相容的既可以用“排除—肯定”法,又可以用“肯定—排除”法;相容的就只能采用“排除—肯定”法,不能采用“肯定—排除”法。
5.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适用于一件事情有诸种可能,而诸种可能都会导致同一种情况的情形。
例如:《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解析:分析案例中宝玉的推理过程,有以下体现:
→若去劝解,黛玉会烦恼郁结于心而致疾
→若不去劝解,黛玉会过于伤感而致疾
→或者去劝解,或者不去劝解
→总之,黛玉会致疾。
这段文字推理严密,把宝玉因爱至深至切而矛盾纠结的两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两难推理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
如果p,那么r
如果q,那么r
p或者q
总之r
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此君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
如果① ,那么按照协议约定,② ;
如果③ ,那么④ ,⑤ 。
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⑥ 。
学生胜诉
他必须付清余下一半学费
学生败诉
按照法庭判决
他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
他都应当支付一半学费
6. 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
白菜因稀缺而珍贵
芦荟因稀缺而珍贵
事物因稀缺而珍贵
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S1是P→ S2是P (……Sn是P)→ 所有S是P
抓个性,推共性一般说“归纳推理”的“归纳” 不完全归纳
三段论推理大致会这样:
事物因稀缺而珍贵
白菜(芦荟)是事物
白菜(芦荟)因稀缺而珍贵
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所有S是P,S1是S,S1是P
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
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7.类比推理(从个别到另一个个别)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它是从特殊推向特殊的推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的这番话,结论是“王之蔽甚矣”,他是如何推出的呢?其推理过程可概括如下:
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
A对象具有c、d属性→B对象也具有c属性→B对象也具有d属性
邹忌——齐王
妻——私——宫妇左右
妾——畏——朝廷之臣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我国古人善用譬喻来说理,哪些是一般性比喻,哪些是类比推理?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2)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类比推理:
橘(A)生两地味(c)不同,民(B)生两地不盗而转盗(c)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不同使橘的味道不同(d)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楚之水土使齐民入楚善盗(d)
2.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演义》)
比喻论证:只有修辞效果,表达(刘备)自己得到诸葛亮如鱼得到水,凸显君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六国论》)
类比推理: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因为薪助火势
→以地事秦,地不尽,侵不止→ 因为地助秦强(贪)
判断是否为类比论证,关键看形式结构。(共37张PPT)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第四单元
只有肥料足,菜才长得好。
何谓“推理”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
任何一个推理都包含已知判断、新的判断和一定的推理形式。作为推理的已知判断叫前提,根据前提推出新的判断叫结论。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理由与推断,原因与结果的关系。
只有肥料足,菜才长得好。因为过年能收到压岁钱,所以小孩子喜欢过年。
只有您购买这件商品之后,才可对它发表评论。
只要我们肯付出,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推理形式的分类
1、演绎推理
2、归纳推理
3、类比推理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
由一般性前提推出特殊性(个别性)结论的推理。
演绎推理要得到必然真的结论,必须具备前提真实和形式正确两个条件。
表现形式
有三段论、充分必要假言推理、选言推理,二难推理等形式。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由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性质简单的判断连接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简单判断作为结论的推理。整个推理由三个判断组成,所以称“三段论”。
例如:
前提:所有的偶蹄目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牛是偶蹄目动物;
结论:所以牛是脊椎动物。
其推理形式概括为:
所有M都是P(大前提)
所有S都是M(小前提)
所有S都是P (结论)
小项
大项
中项
一个包含大项和中项的命题(大前提)、
一个包含小项和中项的命题(小前提)
以及一个包含小项和大项的命题(结论)
例如:
所有的电子计算机都有输入输出装置,这台计算机是电子计算机,所以这台计算机有输入输出装置。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
所有的电子计算机都有输入输出装置(大前提)
这台计算机是电子计算机(小前提)
这台计算机有输入输出装置(结论)
上层建筑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文学艺术是上层建筑;
所以,文学艺术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
错例:一切共产主义者都是有自我牺牲精神的;
文天祥是有自我牺牲精神的;
所以,文天祥是共产主义者。
生活中的三段论实例:
1、所有哺乳动物都是有脊椎的,人是哺乳动物,所以,人是有脊椎的。
2、所有手机都需要充电,Iphone是手机,Iphone需要充电。
3、所有冰箱都是可以冷藏的,小明家有一台冰箱,小明家的冰箱能够冷藏。
4、在大学里上课的人都是学生,我在大学里面上课,所以,我是一名学生。
5、赢了S9比赛的都是IG队的队员,the shy赢了S9比赛,所以,the shy是IG队的队员。
练习: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是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中对“‘三段论’推理”的解释,然后对例句进行分析——“狭路相逢勇者胜”是大前提,“我们是勇者”是小前提,“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是结论。拟写答案时首先要符合“三段论”的推理过程,而且结论要合理;其次,大前提要引用名言;最后,要注意句式,示例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所写句子也应该是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
(示例):(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不是圣贤,所以肯定会犯错。
(2)“谦虚使人进步”,我们保持了谦虚的品质,所以能不断取得进步。
补齐下面的“三段论”
1.你是经济学院的学生,你应当学好经济理论。
( ,)你是经济学院的学生,你应当学好经济理论。
2.企业都应该提高经济效益,国营企业也不例外。
企业都应该提高经济效益, ( ,)所以,国营企业应该提高经济效益。
3.所有的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也是人嘛。
所有的人都免不了犯错误,你是人,( )
经济学院的学生都应该学好经济理论
国营企业也是企业
所以你也免不了犯错误。
充分条件:就意味着有这个条件,就一定有相应的结果或结论;通常用“如果P,那么q”的形式表示,P是q的充分条件。P是q的充分条件,就意味着有p就一定有q。
充分条件推理
如果P,那么q
p________
q
如果一个数能被2除尽,那么这个数就是偶数;
14能被2除尽;
-------------------
所以,14是偶数。
如果P,那么q
并非q______
并非P
有p就一定有q。那么无q会怎样?无q却有p是不可能的。
如果车子是陈军偷的,那么陈军应有作案时间;
陈军没有作案时间;
---------------------------
所以,东西不是陈军偷的。
如果春天来了,柳树就会发芽;
柳树还没有发芽;
--------------------------所以,春天还没来。
对于充分条件判断“如果P,那么q ”通常把P称作“前件”,把q称作“后件”。在推理中,“肯定前件就可推出后件的肯定”和“否定后件则可推出前件的否定”都是有效的。其它如“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都不能有效地推出任何结论。
否定前件式:
如果患肺炎,则发烧;
小罗没有患肺炎;
--------------------
所以,小罗没有发烧?(不正确的结论)
肯定后件式:
如果是牛,则有角;
此物有角;
-------------------
所以,此物是牛?(不正确的结论)
逻辑特征:前件真后件必然真
前件假,后件未必假
如果江南小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则他的行为不是犯罪;
江南小隐的行为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所以,江南小隐的行为不是犯罪。
如果患阑尾炎,那么就会肚子痛;
甲患阑尾炎;
所以,甲肚子痛。
判断下列练习是不是有效推理
如果张三抢劫,那么就会成为罪犯;
张三成为罪犯,
所以张三抢劫。
如果我有一千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子。
我有一千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然没有房子。
所有成功人士都要穿衣吃饭;我不是成功人士;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以下哪个选项所犯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类似( )A.小王是大学生;小王不讲卫生;所以,大学生不讲卫生。B.法官是懂法律的;他不是法官;所以,他不是懂法律的。C.武汉的风景名胜不是一天能够游览完的;黄鹤楼是武汉的风景名胜;所以,黄鹤楼不是一天内能够游览完的。D.英雄是难过美人关的;我是难过美人关的;所以,我是英雄。
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通过否定前件推出否定后件,题干结构为“p→q,非p→非q”
只有B项符合此结构
必要条件推理
通常用”只有p,才q“的形式表示必要条件关系,p是q的必要条件,没有p就没有q。
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因为如果没有了P依然有了q,这就说明p对q并不是必要的。这就有了必要条件推理的第一种有效形式,“否定前件”:只有P,才q
并非p
并非q
只有深山解冻,野兔才会在村庄出没
深山未解冻
所以。野兔不会在村庄出没。
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进
我出使的不是狗国
我不从这个狗门进
①只有肥料足,菜才长得好。这块地的菜长得好,所以,这块地肥料足。
②育种时,只有达到一定的温度,种子才能发芽。这次育种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所以种子没有发芽。
逻辑特征:
前件真,后件未必真,
前件假,后件必然假
有了q,却没有p,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假设有q却没有p,而没有p就一定没有q,又会推出既有q又没有q的荒唐结论。由此可以得出第二种有效形式:
只有p,才q
q______
p
只有深山解冻,野兔才会在村庄出没
野兔在村庄出没了
所以深山解冻了。
充分必要条件
如果能从命题p推出命题q,则也能从命题q推出命题p 。
如果有事物情况A,则必然有事物情况B;如果有事物情况B,则必然有事物情况A,那么B就是A的充分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
1. A=“三角形等边”;B=“三角形等角”。
2. A=“某人触犯了刑律”;B=“应当依照刑法对他处以刑罚”。
选言推理(排除法)
所谓选言推理,就是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判断,并且根据选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分为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两种。
选言判断:是断定几种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判断。
A、相容选言判断(可以同真)
如:工作没有做好,或者是由于主观原因,或者是由于客观原因。
一般形式为:P或者q
B、不相容选言判断(不可同真)
如:要么明天下雨,要么明天不下雨。
一般形式为:要么p,要么q。
《河中石兽》中的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判断楚石兽在上游。但有人认为老河兵即使没有相应的河道经验,也能够通过已知的情况推理出同样的结论,因为课文第1段交代了:“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如果这段话语序无误的话,说明一开始就在原地找过了,然后又到下游找,都没有找到,那石兽还能在哪儿呢?
如果确定石兽还在河中,要么在原地,要么在下游,要么在上游。原地和下游都没有,那就只能在上游了。
选言推理注意事项:
1.注意前提中有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否则容易犯“假二择一”的错误。
2.注意前提中列出的可能,彼此之间是否相容。
二难推理
如果p,那么r
如果q,那么r
p或者q
总之r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推理过程:
如果我去劝解,黛玉会烦恼郁结于心而致疾
如果我不去劝解,黛玉会过于伤感而致疾
或者我去劝解,或者我不去劝解
总之黛玉会致疾
故事:
汉武帝斋戒七天,遣峦大带来数十名男女去君山寻不死药。峦大得不死酒而归。汉武帝想要喝时,东方朔说:“我能识别这酒的真假,陛下请看。”说罢便饮了一口。汉武帝烦怒想要杀了东方朔,东方朔说:“陛下如果杀了臣,就证明这酒是假的;如果是真的喝了能够不死,那么陛下就杀不死臣。”于是汉武帝赦免了东方朔。
一次,赵飞燕在汉成帝面前告班婕妤的状,诬陷她曾向鬼神诅咒过成帝。成帝听后大怒,遂传讯班婕妤,眼看她就要大祸临头了。
但她没有惊慌失措。传讯中,班婕妤从容地回答说:“妾闻‘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修善尚且不能得福,做坏事还能得到什么呢?假使鬼神无知, 向他们诅咒又有什么好处呢?假若鬼神有知,他们就不会接受坏人的诉说。因此,我是不会做那样的傻事的呀。”成帝闻听,颇受感动,遂命班婕妤退至后宫,不再加以追究。就这样,班婕妤靠着她的聪明才智和能言善辩,妙用“二难推理”,化解了一场飞来横祸。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由个别推出一般性的推理)
例如: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猫是食肉动物,有尖牙利爪;
虎是食肉动物,有尖牙利爪;
狼是食肉动物,有尖牙利爪;
狗是食肉动物,有尖牙利爪;
豹子是食肉动物,有尖牙利爪。
所以所有的食肉动物都有尖牙利爪。
推理形式概括为:S1是p,S2是p……Sn是p
所有S是p
根据前提所考察对象范围的不同,把归纳推理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考察了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不完全归纳推理则仅仅考察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
归纳推理的前提是真实的,但结论却未必真实,也有可能为假。
归纳推理生活中的例子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腿痛腰酸氧疮疤,大雨不过一半刹;
白云黑云对头跑,雹子下不了;
白云黑云对了头,雹子砸死羊和牛;
西北黑黄云,雹子要来临;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旱了东风不下雨,涝了东风不晴天;
春刮西南风,有雨也稀松;
三天东南风,不用问先生;
练习
在防治癌症方面,橙汁有多种潜在的积极作用,尤其由于它富含橙皮素和柚苷素等类黄酮抗氧化剂。研究证据表明,橙汁可以减少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并有助于预防乳腺癌、肝癌和结肠癌。根据研究结果,橙汁的生物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成分的影响,而其成分的变化又依赖于气候、土壤、水果成熟度以及采摘后的存储方法等条件。
由此可以推出。
A.并非所有的橙汁都有相同的防癌功效。
B.过度饮用橙汁会给自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C.相对于健康儿童而言,白血病患儿的橙汁饮用量较小。
D.生长于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成熟并避光保存橙子最有功效。
A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会带来空气、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火灾原因有很多,燃放烟花爆竹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天干物燥、吸烟、气温过高导致汽车自燃等等,也会引发火灾。
③环境污染的原因也很多,如“三废”排放、汽车尾气等。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则材料可以分为三部分:
①通过对普洱市、九寨沟县等改名后知名度获得提高、经济发展较快的实例得出结论“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
②介绍“我市”因为“名字不够响亮”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情况;
③材料认为只要“我市”更名就能够促进经济腾飞。
材料的第一部分从逻辑推理的角度分析,是采用了归纳推理中的简单枚举法(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
因为“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的具体原因不止城市改名这一个,所以结论是武断的。
第二部分“(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这个推断是强加了因果关系,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不止名字不够响亮一个。
第三部分“(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句子虽含有条件关系,但“更名”这个条件未必能够得出“经济腾飞”的结论。
答案: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③更名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
类比推理
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杂志对于( )相当于( )对于农民
A.报纸 果农 B.传媒 农业 C.书刊 农村 D.编辑 菠菜
明确 通过代入我们发现“杂志对于编辑相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答案是D。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明确 这是一个不完全的类比推理:前提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类比“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结论“皆以美于徐公”类比“王之蔽甚矣”。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文中人和橘的相似是
水土不同使橘的味道不同
楚之水土使齐民入楚善盗
另一方面相似是
类比推理的本质是:由两个事物一个(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另一方面也相似。
不难看出,类比推理至少要给出两组相似性,一组提供前提,一组既提供前提又引出结论。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以地事秦,地不尽,侵不止
相似性
薪助火势
地助秦强(贪)
相似性
完整的推理是:
薪助火势,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地助秦强(贪)
以地事秦,地不尽,侵不止
下面是某寝室同学间的一次谈话,请你替甲同学就乙同学类比推理中存在的破绽写一段反驳的话,补写在横线上。要求:符合逻辑,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甲:乙同学,你的脾气能否改一改呢?不要动不动就乱发牌气。乙:发怒是人类宣泄情感的必要方式。就像水库蓄水过量,就必得泄洪,否则就会造成决堤,危害四方;人的愤怒情绪过分压抑,也会造成情感决堤,危害自身和别人。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其实我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有时候控制不住,也谢谢你的建议,以后我会注意的。
解答类比推理类型的题目时,应该首先弄清楚所给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工具与作用关系、工作于作用对象关系、物体与其运动空间关系、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本题乙同学把“水库蓄水过量泄洪”和“人宣泄靠发怒”进行类比推理,但是推理中存在破绽,不恰当。水库蓄水,是它的基本功能,可人生的意义却不是“积怒”,而且泄洪是排泄水库过量积水的必然渠道,人的郁闷情绪却不是一定要通过发怒的方式来排遣,譬如,可以通过自我心理调适,或者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化解。
反驳,抓住“水库蓄水过量靠泄洪”“人宣泄靠发怒”之间
无类比性这点即可。
仿照例文的类比方式,补足下文空缺部分的内容。不能再使用例文中的句子。
例文:毫无疑问,我们应该尽力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怕发生交通拥堵就禁止汽车上路。就如同不能因为怕说错话就永远不说话一样。永远不说话自然不会说错话,但也同时压制了许多有益的话。
毫无疑问,未成年人吸烟应该加以禁止。但是,我们不能为了防止给未成年人吸烟以可乘之机,就明令禁止自动售烟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就如同不能为了禁止无证驾车行为就在路上设置路障一样 路障自然禁止了无证驾车的行为 但也同时禁止了有证驾车的行为。(共39张PPT)
逻辑的力量二 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
[活动目标] 1、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概括出推理过程
2、初步认识三段论、条件推理、排除法(选言推理)、归纳、类比等若干推理形式,自觉运用这些推理形式解读文本,解决问题。
对于一个真正的推理家而言,他不仅能从一个细节推断出这个事实的各个方面,而且能够推断出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正如居维叶能根据一块骨头准确地描绘出一头完整的动物一样。
推理法可能被推理学者们逐步树立为一门精密的学科。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活动重点 分析言语活动中的推理过程及形式
核心知识,导图概览
推理形式分类 常见逻辑推理形式 前提和结论的关系
演绎推理 三段论、充分条件推理、必要条件推理、排除法、二难推理 从一般到个别
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从个别到一般
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 从个别到另一个别
(一)推理及其分类
1、定义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前提推出新结论的过程。
一般来说,推理中前提和结论都以判断的形式出现,因此,推理又可以看作是从一个或多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过程。
试找出前提与结论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又组成推理。
(二)探究常见逻辑推理形式
1.演绎推理(一般到个别)——三段论
由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简单性质判断连接起来,得出一个新的简单判断作为结论的推理。整个推理由三个判断组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所以称“三段论”。例如:
所有的看客都是帮凶,
柳妈是看客,
所以,柳妈是帮凶。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直言判断构成的,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有并且只有三个不同的词项(概念)。这三个词项分别叫中项、小项和大项。中项是指在两个前提中都出现而在结论中不出现的词项,用M表示。小项是作为结论主项的词项,用S表示。大项是指作为结论谓项的那个词项,用P表示。小项和大项都在前提和结论中各出现一次。在上文所给的例子中,中项(M)是“看客”,小项(S)是“柳妈”,大项(P)是“帮凶”。
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一个称大前提,一个称小前提。大前提是指含有大项的前提,小前提是指含有小项的前提。区分大小前提与前提的排列顺序无关,而含有大项还是小项才是区分大小前提的唯一标准。习惯上,人们总把大前提排列在前,小前提排列在后。
大前提:所有的虚词都是词
→小前提:所有的介词都是虚词→结论:所有的介词都是词
(一般——个别)
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可以将大小前提或结论任意省略和紧缩。
我们共产党人是不怕批评的。
——结论
省略大小前提:
大前提:共产党人是不怕批评的
小前提:我们是共产党人
改革是新事物,当然避免不了要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大前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改革是新事物。
结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事物都免不了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改革避免不了遇到前进中的困难。
路边李苦
魏晋年间,有个孩子名叫王戎。7岁时,他和同伴到野外“踏青”,见山间路边有棵野生李树,果实累累,其他孩子都争相采摘,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这李树生在路边而多果,此李必苦。”大家摘李口尝,果然味苦难食。
王戎还没口尝李果,为什么就可以断言“此李必苦”?为什么王戎比其他孩子聪明呢?这里有个对逻辑知识运用的问题。王戎是运用了形式逻辑的假言推理法。假言推理,又称假言三段论。
王戎是首先假设,如果路边李子是不苦的,那么,过路行人早就摘光了,李树不可能多果(大前提)。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现在,李树多果(小前提),所以,推出,李子一定是苦的(结论)。
这是三段论最基本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符合三段论定义的推理形式都是有效的。
例如:《十五贯》中过于执的推理就是一个无效的三段论。其推理过程为:
大前提:杀死尤葫芦的罪犯有十五贯钱
小前提:熊友兰有十五贯钱
结论:熊友兰是杀死尤葫芦的罪犯。
大前提应该改成——有十五贯钱的是杀死尤葫芦的罪犯
(大前提本身是错误的。p—q,但q—p ×)
2.充分条件推理
也叫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有两个前提,其中一个前提是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所谓“充分条件”,就意味着有这个条件,就一定有相应的结果或结论;
通常用“如果p,那么q”的形式表示p(前件)是q(后件)的充分条件,有p就一定有q。
进行推理的原命题是一个充分条件命题。
若ac=bc,则a=b ;
c不等于0
x,y都是偶数,则x+y是偶数;
规则1: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如果p,那么q→有p,定有q。
例如:如果你喜欢语文,那么你学习语文会很投入。
→如果你不喜欢语文,那么你学习语文不会很投入。(否定前件×)
→你学习语文不投入,所以你不喜欢语文。(否定后件√)
规则2: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如果p,那么q→并非q,并非p。
例如:如果得肺炎,就会发烧。
→小刚没发烧,所以他没得肺炎。(否定后件√)
→小刚发烧,所以他得了肺炎。(肯定后件×)
例如:
某交友相亲节目中,男嘉宾面对出场的24位女嘉宾,将自己喜欢的划入红区,其他的划入蓝区。一女嘉宾问男嘉宾:“区分不同区域是如何考虑的?”男嘉宾称,如果划入红区,一定是他感到“气场很强的”。该女嘉宾说:“我未被划入红区,那说明我气场不强。”
女嘉宾的推理就是“否定前件”,写成规范的格式就是:
如果划进红区,那么气场很强→未被划进红区(否定p),气场不(很)强。
正确:(否定后件,可以否定前件)——我气场不强,所以未被划进红区。
(可能会有气场强的未被划进红区。)
即时小练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语数英三门学科的三位老师小聚。张老师说:“我取两颗葡萄,一颗枣。现在,我分给你们一人一颗,我自己留下一颗。请你们根据自己手上的水果来推出对方手里拿的是什么。”
当王老师和李老师拿到水果时,起先都呆了一下,好像推不出来。就在这时候,英语李老师喊了起来:“我猜到了。”
请问李老师是怎样推理的?她推出的结果是什么?请写出她的推理形式。
答案 李老师的推论过程:如果王老师手里拿的是枣,王老师应当能够判定“我”手里的是葡萄。因为材料里指出,枣只有一颗。但是,对方“呆了一下”。这就意味着王老师手里不是枣,那就只能是葡萄。
否定后件——否定前件(排除)
3.必要条件推理
也叫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著名典故: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此句可规范表述为: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狗门入。
需注意:日常语言的逻辑推理,识别和运用关联词语很重要。
表示充分条件会用到“如果……那么……”“只要……就……”“因为……所以……”
表示必要条件会用到“只有……才……”“除非……不……”等关联词。
但有时日常推理会省略关联词语,这就需要通过辨析事理关系和表达意图来分析逻辑关系。
进行推理的命题是一个必要条件命题。
必要条件推理的第一种有效形式:只有p,才q→并非p,并非q(否定前件式)
解析:通常用“只有p,才q”的形式表示必要条件关系,p是q的必要条件,没有p就没有q。
必要条件推理的第二种有效形式:只有p,才q→有q,定有p(肯定后件式)
解析:p是q的必要条件,有p才会有q;q是p的充分条件,有q就一定有p。
例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从遗传学的分离律观点看,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是不会有分离的,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今年它的后代既然发生分离,那么可以断定去年发现的性状优异稻株是一株“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解析: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袁隆平的这一则推理就是典型的必要条件肯定后件式推理,推理过程如下:
只有杂种水稻的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只有p,才q)
→它的后代发生分离,它的后代是杂种水稻第二代(它本身是杂种水稻第一代)。(有q,故有p)
比较:充分条件推理与必要条件推理的不同规则
充分条件推理规则:
①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
③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
④否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必要条件推理规则:
①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
②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③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④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
4.排除法(选言推理)
一件事共有n种可能,排除(n-1)种,剩下最后一种就成为必然。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河中石兽》)
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使用排除法,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他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
石兽要么在原处,要么在下游,要么在上游
→石兽不在原处,也不在下游
→所以,石兽在上游
(排除法 排中律的运用)
运用排除法有两点须注意:
注意前提中有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如果没有穷尽所有可能,就有可能犯类似“假二择一”的错误;
2. 注意前提中列出的可能彼此之间是否相容。不相容的既可以用“排除—肯定”法,又可以用“肯定—排除”法;相容的就只能采用“排除—肯定”法,不能采用“肯定—排除”法。
《烛之武退秦师》
郑伯面对秦、晋联盟有三种选择:①抗战;②降敌;③破秦、晋联盟。抗战,郑是小国,必败;降敌,丧权辱国;破秦、晋联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佳选择。所以,郑伯接受佚之狐的建议派烛之武见秦伯,破秦、晋联盟。其推理过程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抗战,降敌,还是破秦、晋联盟→抗战必败,降敌丧权辱国→破秦、晋联盟最佳(排除—肯定)
情况二:抗战,降敌,还是破秦、晋联盟→破秦晋联盟→避免抗战必败、降敌丧权辱国(肯定—排除)
《拿来主义》
或者闭关,或者送去,或者等别人“送来”,或者自己去拿(没其他选择)
不能闭关,不能送去,不能等别人送来
——只有自己去拿(排除—肯定)
即时小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有个食客叫冯谖。一次,孟尝君请冯谖到薛地去收债。辞行的时候冯谖问:“债收完了,买什么回来?”孟尝君说:“您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赶着车到薛地,派官吏把该还债务的百姓找来核验契据。核验完毕后,他把所有的债款赏赐给欠债人,并当场把债券烧掉,百姓都高呼“万岁”。冯谖回来后见孟尝君。孟尝君问他:“债都收完了吗?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冯谖说:“都收了。”“买什么回来了?”孟尝君问。冯谖回答道:“您曾说‘看我家缺什么’,我私下考虑您宫中积满珍珠宝贝,外面马房多的是猎狗、骏马,后庭多的是美女,您家里所缺的只不过是‘仁义’罢了,所以我用债款为您买了‘仁义’。”
案例 公式
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或者买珍宝、牛马、美人,或者买仁义 p或q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
所以,收债完毕给孟尝君家买仁义 ③______
(1)上面的故事中,冯谖运用了①推理做出废债买义的举动,这个推理的形式是②。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写出详细的推理过程和公式。
排除法
否定肯定式(排除——肯定)
孟尝君家不需要买珍宝、狗马、美人
非p
所以q
5.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适用于一件事情有诸种可能,而诸种可能都会导致同一种情况的情形。
例如:《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
解析:分析案例中宝玉的推理过程,有以下体现:
→若去劝解,黛玉会烦恼郁结于心而致疾
→若不去劝解,黛玉会过于伤感而致疾
→或者去劝解,或者不去劝解
→总之,黛玉会致疾。
这段文字推理严密,把宝玉因爱至深至切而矛盾纠结的两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两难推理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不同情况会导致同样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如何选择,都会导致同一个必然的结果。规范化表达如下:
如果p,那么r→如果q,那么r
p或者q→总之r
请补全下列二难推理
有一位青年拜当时著名的辩者普罗塔哥拉斯为师学习法律,就学费给付事宜,两人达成协议:毕业时先给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学费待该青年第一次出庭打赢官司后付清。但毕业后此君一直未出庭打官司,也不肯给付另一半学费。普罗塔哥拉斯无奈,只好将其告上法庭。在法庭辩论时,普罗塔哥拉斯提出以下二难推理:
如果① ,那么按照协议约定,② ;
如果③ ,那么④ ,⑤ 。
总之,无论学生的这场官司输还是赢,⑥ 。
学生胜诉
他必须付清余下一半学费
学生败诉
按照法庭判决
他必须付清另一半学费
他都应当支付一半学费
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引伸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第二十二条军规》
《皇帝的新装》中,上从皇帝、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陷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中: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要么宣称自己看得见,但又违背了事实,是一种说谎的行为。
应用:文学艺术创作——小说的情节结构设
5.阅读下面的诗歌,思考诗歌中的逻辑推理形式,概括其推理过程。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姚燧《凭阑人·寄征衣》)
(1)逻辑推理形式:_________
(2)概括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时小练
如果寄征衣,你就不会回家,非我所愿→如果不寄,你会受寒,非我所愿→或者寄征衣,或者不寄征衣→总之,不能如愿。
二难推理
6. 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
当宋高宗与秦桧一心求和,一天连下十二道金牌,劳苦大众记住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你,那庄严的宋岳忠武王庙便是最好的见证。当受到权臣的排挤、唐宪宗的贬谪,潮州人民记住了你“八月为民兴四利”的福祉,留下了“一片江山尽姓韩”的佳话。……可见,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有着英雄情结的民族。
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S1是P→ S2是P (……Sn是P)→ 所有S是P
抓住个性,推知共性。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归纳”是指不完全归纳。
在一个平面内,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锐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是全部的三角形;所以,平面内的一切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演绎推理的结论涉及的范围没有超出前提。所以前提真,结论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
归纳推理的结论涉及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以前提真,结论不一定真,是或然性推理;
“黑天鹅”
7.类比推理(从个别到另一个个别)
由两个事物一个(一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另一方面也相似的推理。注意:结论与前提分属不同的范畴。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的这番话,结论是“王之蔽甚矣”,他是如何推出的呢?其推理过程可概括如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 齐王
妻→私——→ 宫妇左右
妾→畏——→ 朝廷之巨
客→有求——→四境之内 受蔽
我身边的人和我有情感利害关系,他们没有告诉我徐公和我孰美的真相→大王身边的乃至普天下的人和大王都有情感或利害关系→他们也不会告诉大王一些事情的真相。
《拿来主义》
自诩 做法 结果
尼采 自诩为太阳 只想给予,不想取得 发了疯
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 只想送去,不想拿来 子孙沦为亡国奴
推理形式可以概括为:
A对象具有c、d属性→B对象也具有c属性→B对象也具有d属性
即时小练
7.我国古人善用譬喻来说理,这些譬喻有些是类比推理,有论证的价值;有些只是一般性比喻,只有修辞的价值。学生只有掌握了类比推理的基本形式,才能合理区分两者。
请问以下案例是不是类比推理?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2)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类比推理:
橘(A)生两地味(c)不同,民(B)生两地不盗而转盗(c)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不同使橘的味道不同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楚之水土使齐民入楚善盗
2.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演义》)
比喻论证:只有修辞效果,表达(刘备)自己得到诸葛亮如鱼得到水,凸显君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六国论》)
类比推理:
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因为薪助火势
→以地事秦,地不尽,侵不止→ 因为地助秦强(贪)
判断是否为类比论证,关键看形式结构。
8.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请指出其中的逻辑推理形式,并根据烹饪佳肴与治理国家的相通之处,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治国启示。
(1)逻辑推理形式: __________
类比推理。
治理大国如同烹制佳肴:
→做菜不能随意翻动,要掌握好火候,尊重烹饪的规律;
→治国不能朝令夕改乱折腾,要了解国情,体察民意,尊重规律,科学施政。
比较对象 推理形式分类或语用手法的不同 区别特点
第一组 三段论
归纳推理
难点比较:比较“三段论”与“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与“比喻”,思考其推理形式分类或语用手法的不同及区别特点,填写任务表。
演绎推理形式
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结论涉及的范围没有超出前提,前提真,结论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不能增加新知。
归纳推理形式
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抓住个性,推知共性;结论超出了前提,所以前提真,结论不一定真,是或然性推理;可以增加新知。
第二组 类比推理 (5) (6)
比喻 (7) (8)
类比推理形式
是从个别到另一个别的推理;推理形式结构为由两个事物一个(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另一方面也相似;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属于逻辑思维技巧。
语言修辞手法
主要是修辞的效果,目的在于凸显某方面的内容或表达生动形象的效果;属于语言表达技巧。
(三)常见逻辑推理形式运用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语段,思考袁滋的逻辑推理形式,概括其推理过程。
冯梦龙的《智囊全集》里记载了一个令人称奇的故事:唐代有一个农夫耕田时挖到一瓮马蹄形黄金,乡里(古代居民组织单位)立刻派人送到县衙去,县官担心公库防护不严,就放到自己家里。隔夜打开检验,发现都是土块。瓮金出土时,乡里人都曾去见证。县官无法辩白,最终承认将黄金掉包的罪名。就在快要定案的时候,事情传到了一个叫袁滋的官员耳里,袁滋说:“我怀疑这案子里有冤情。”州府长官让他重新调查。他点验出瓮中“马蹄金”共二百五十多块,请金铺铸造同样形状和大小的马蹄金,才造出一半数目,总重就达三百斤了,又了解到当初是两个农夫用竹扁担抬着瓮到县府的。算一下,如果这二百五十多块是真金,就不是两个人能抬得动的。这说明在运到县衙之前,金子就被换成土块了。至此案情大白,县官洗清冤屈。
(1)逻辑推理形式:_____________
(2)概括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条件推理
如果县官以土换金,那么不可能只有两个人用竹扁担抬送金子到他那里→但事实上,运“金”的只有两个人,用的是竹扁担→所以县官收到的不是黄金,不可能以土换金。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大前提必须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
示例:“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我们是有准备的人,所以最终我们将获得机遇。
(1)仿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我们将取得胜利。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要努力做时代的君子,所以我们要努力奋斗、自强不息。
3.阅读《烛之武退秦师》片段,联系文章语境,思考晋侯在秦伯与郑结盟,并退兵不辞而别后的表现。指出晋侯的逻辑推理形式,并概括其推理过程。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逻辑推理形式:_______
(2)概括推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除法
秦伯已与郑结盟,并退兵;晋国要么击秦,要么退兵→如果击秦,“不仁”“不智”“不武”→所以,只好退兵回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