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1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1三位数乘两位数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0 23: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
【教材】北京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学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迁移类推中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体验比较、归纳、总结等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步骤与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迁移类推,掌握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
师:同学们,这是一座学习的山峰,有信心登上顶峰吗?我们来分成两个大组,红队和蓝队,红队——到!蓝队——到!看哪一队先到达学习的峰顶。红队,有信心吗?蓝队,有信心吗?
师:个个都信心满满,那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信心上课吧!
1.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师:读完课题,让你联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预设:想起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想起了我们学过的旧知识(板书),那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揭题,快速吸引孩子眼球,达到省时高效。通过展开联想,使孩子们快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
2.复习旧知:课件出示45×12=
师:我们是怎么算的呢?
生汇报计算过程,用第二个因数个位的2乘45,再用十位的1乘45.
师小结:我们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然后把两部分的积加起来。
2、 探究新知。
过渡语:同学们以前的知识学的真好,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这节课新的挑战。
1. 出示情境: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45千克,这台面粉机12小时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2. 你读懂了什么?你会列式解决吗?
3.生列式:145×12=
质疑: 为什么这样列式?
4.那三位数乘两位数又该怎么计算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去探究发现呢?
5.学生独立完成学习单。(学习要求:先独立估算,再笔算。完成后别忘了和小组伙伴们交流你的想法。看看哪些小组能够又快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以后的小组立刻坐端正。)
《三位数乘两位数》学习单
一台面粉机每小时磨面粉145千克,这台面粉机12小时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1.我会列式:
2.我会列竖式计算:
答:
3.说一说:和小伙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带着学习目标和要求独立完成学习单,自主学习找到三位数乘两位的计算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学习的小主人。
6.笔算汇报。
145
× 12
290――― ( )×( )
145 ――― ( )×( )
1740 ―――( ) +( )
(生先汇报,然后学生提问质疑。生互动交流)
梳理:三位数乘两位数,刚刚我们是怎么算的呢?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接着用。最后把两部分的积加起来。为什么是这样算呢?可不可以不去乘百位上的数呢?我们借助小棒图一起来看看。
7.借助小棒图展播梳理算理:
课件出示145,这是---1个145
那12个145就是这样的—出示全部的小棒图。
你能找到第一部分的积吗?表示什么?表示2个145
从图中可以看到2是乘了145每一位上的数吗?你怎么看出来的?2个5,2个40 ,还有呢?看来我们不仅要乘个位十位还得要去乘百位。那十位上的1去乘145的积又在哪?
【设计意图】笔算教学既要重视算法也要重视算理的学习。本节课学生已经有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经验,所以如何乘,数位为什么要对齐交给孩子们小组学习中互学弄清楚。所以本节课的重点研究的算理是十位为什么还要去乘百位?借助小棒图能够直观的感受有2个145和10个145。
8.总结计算方法:
下面我们借助课件再来梳理一遍计算方法。
9.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比较异同。
师: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预设生汇报:计算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要多乘一个百位上的数,也就是多乘了一次。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都能从旧知识的学习经验中找到新知识的学习方法,知道吗?这就是我们数学经常用得到的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
板书:旧 迁移 新
【设计意图】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阶段的收官课时,我们在思考课堂不仅仅要教会孩子们知识方法,还要教会孩子们什么呢?于是在这个环节通过对比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不同,从而发现新知是在旧知的经验中迁移过来的,让学生既学会知识更学会学习的方法,让我们的教学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10.推理联想:
①如果第一个数因数还有千位,多一个数(贴卡片3),计算方法又会增加什么? 生:多乘一次
师:也就是说第一个因数位数越多,乘的次数越多,得到的积的位数也就越多。
②如果数卡放在第二个因数这,第二个因数变成三位数,你又会怎么乘呢?有什么变化?跟刚才相比也就是多了一层积,看来,第二个因数的位数越多,积的个数就越多。
③看!这就是我们的数学,只要我们懂得方法,再多的知识我们都不怕。
【设计意图】借助卡片的变化位置,把原题变成了四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引发孩子们思考风暴,还可以继续迁移吗?实践证明孩子们掌握了迁移的学习方法遇到更难的知识也能解决。既锻炼学生思维也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努力,自己找到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计算,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现在敢参加计算PK赛吗?每个队的同学做两题,看看哪个组的孩子算的仔细。算完后在小组里面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第一题:算一算。
先独立算,算完后同桌当小老师,想一想你怎样才能很快检查同桌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他们做对了吗?你是怎么检查的?
1, 答案太大或太小,可以估算判断正误。
2, 末位相乘,判断。
3, 计算器验算。(我们也可以用计算器验证)
除了用计算器验证,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检验我们的答案
2. 一步一步检查。
【设计意图】这题是基础题有两个学习目标,一是检验孩子们笔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程度,二是通过检查同桌的答案引导学生思考提高正确计算的诀窍。
第二题:选一选。
(一) 乐乐在计算时遇到了这样一道题:153×21,不计算,正确答案是( )
①453 ②3213 ③3214
1、453太小了,不可能,100多乘以21都有2100。(真棒,用了估算的办法。)
2、3214不可能,因为它的个位1乘3,等于3,不可能是4。(关注到末位,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结果)
3、3213是对的。
通过这题我们学会了计算时如果能通过估算和用尾数判断一下末位是多少,就可以大大减少计算的错误了。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 )。
A三位数 B四位数 C四位数或五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例子有很多,怎样才能准确判断?他们的积都在1000-98901之间。
100乘10等于1000 (最小四位数)
999乘99等于98901(最大五位数)
【设计意图】选择题的第一小题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以通过看位数和末位数字来判断正确,这样孩子们的计算就能够更精准计算速度也更快。第二小题是最大和最小区间的思考,难度更高,这样的练习设计更有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孩子对学习的需求。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计算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1 4 5
× 1 2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