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_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2_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_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7-04 22:4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甲 烷必修2 第三章 第一节重庆师范大学 陈玲LOGO说课内容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LOGO教学背景教材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
《甲烷》内容属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系统的学习有机物,学生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学习,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LOGO教学背景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
初三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的物理性质和甲烷的燃烧反应以及天然气的来源和用途,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LOGO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式、电子式和正四面体 结构;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了解取代反应;了解甲烷的存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构建模型与实验探究相结 合探索出甲烷的立体结构和取代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构建模型与实验中学会合作和分享, 在探究中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LOGO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甲烷分子结构;甲烷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的 ;
难点:
甲烷的立体结构;甲烷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 LOGO教学流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整个课程的把握如下:引入主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引出答案→归纳总结。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主题引入—以低碳经济作为切入点,引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日益受到大家重视的能源物质——甲烷。 西气东输LOGO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的天然气是什么颜色,有什么味道?
分析问题: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天然气的外观,讲解甲烷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再从甲烷的分子式出发,讲解甲烷的密度和溶解性。
解决问题:无色无嗅,密度比水小(0.717g/L),极难溶于水。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掌握甲烷的物理性质。将理论化学与生活化学联系起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增加学习兴趣。LOGO2、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提出问题:甲烷的化学表达式怎么写?
引导思维:利用球棍模型将甲烷分子结构形象化,引导学生思考并写出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给出甲烷的分子式(CH4)与结构式、电子式的图片。根据图示,分析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以及电子式。甲烷分子是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在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分子式与结构式。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请写出甲烷的分子式和电子式书写结构活动一分子式:CH4
电子式:
结构式: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二构建甲烷分子的模型构建模型(橡皮泥和牙签)温馨提示:1、碳4键,氢1键
2、甲烷分子的键角相等,
高度对称。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二构建模型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三构建模型实验验证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探究改进实验: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三构建模型实验验证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探究实验现象:
1、黄绿色消失
2、药瓶内壁产生油状液滴
3、将针管内气体推出,管口有白雾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三构建模型实验验证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探究取代反应定义: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三构建模型实验验证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四构建模型实验验证构建甲烷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有机产物
的模型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四构建模型实验验证平面正方形结构的甲烷:正四面体结构的甲烷:5种产物4种产物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四构建模型实验验证化工词典: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四构建模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甲烷的空间构型:正四面体验证方法: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活动五构建模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归纳总结请同学们总结出甲烷的结构(分子式、
电子式、结构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LOGO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书写结构构建模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实际应用 科学家的评价结果表明,仅仅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
积就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1/4。目前,世
界上已发现的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其矿层之厚、规模之
大,是常规天然气田无法相比的。科学家估计,海底可燃冰的
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 可燃冰LOGO教学反思 甲烷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有机物,甲烷的结
构和性质是有机化学的基础。我选用了探究式教
学的方法,本节课学生始终处在发现问题、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氛围中,在不断的探究合作中
,最终得到了甲烷的空间结构。体现了科学家探
索甲烷的历程,尝到了科学探究过程的艰辛与喜
悦,本节课以探究发现为主线,不仅使学生掌握
了知识,收获了方法,锻炼了思维,更重要的是
:在探究过程中体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发现者、研
究者和探究者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