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说明文专题复习三都中学:傅荣诚
定义说明文类别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结构说明文语言说明文阅读事物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下定义 分类别
作诠释 打比方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摹状貌
引 用 画图表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准 确
平 实
生 动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特征,或阐述事理。总分式
(总-分,分-总,总-分-总)
递进式
并列式
一,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引用
★举例子:例如、比如、据说、譬如……
★列数据:数词(大写也是)确数、约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度数、倍数……(与年代区别)
★分类别:一类(种)……一类(种)……
(区别于逻辑解释中的主次罗列〈一〉〈二〉〈三〉〈四〉)
★ 作比较:也、而、相对于、较……
★ 下定义:科学、完整,判断句
★ 作诠释:局部、某一方面的特征介绍
★ 打比方: 像、仿佛……
★引资料 : 引用,标记是引号。
★画图表 :图表 ★摹状貌等 :语言较生 动形象。说明方法 的语言标志的区分几种说明方法 的区分: A、食物是一种能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 1.作诠释和下定义 下定义作诠释切记:下定义:甲是乙=乙是甲√,作诠释:甲是乙=乙是甲×。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作比较构成的基础是比较点,在同一个比较点上鉴别事物;打比方构成的基础是相似点,通过相似来联系两事物。比较下面两例:2.作比较和打比方a.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 )b.别的动物都吃生的,只有人类才会烧熟了吃。( )打比方作比较
1 举例子:具体真实的说明了说明的对象-----的特点。
2 作比较:突出说明了------------- ----------的特点。
3 打比方 和摹状貌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
4 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的特点。使说明的内容更加真实可信。
5下定义:准确科学的阐述了------------的本质特点。
6作诠释和引用:科学的解释了------的(某一 ------ )特征。
7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的特点。
8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说明方法的作用:辨识说明方法: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打比方2、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
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
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举例子活学活用3、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
作比较4、说明方法:画图表
5.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
6、星云分为亮星云和安星云。
7、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摹状貌)
8、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
9、“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10、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引用)(下定义)(作诠释)二,说明顺序:(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按说明对象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
说明。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依次进行说明。包括: 逻辑顺序:按照说明对象的内部联系来说明,包括:
(先主后次、先总后分、先因后果、从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易到难等。 )
(从外到内,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等)
判断说明顺序: 刘庄,位于杭州西湖西南湖畔,丁家山南麓,现辟为西湖国宾馆。它包括“水竹居”、“蕉石鸣琴”和丁家山等,占地540亩。“水竹居”,位于刘庄的东南面。“蕉石鸣琴”,在丁家东北麓。丁家山,是南高峰的支脉,西接大麦岭,三面临湖。空间顺序 1990年9月,北京西客站开始征集设计
方案。1991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亲自审定
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铁道部第三勘测
设计院完成的工程规划设计实施方案。1993
年1月,李鹏总理为西客站工程奠基,这座规
模宏大,总投资达23.5亿元的大型客站,从此
拉开了施工建设的序幕。-----------时间顺序 竹子的世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毛竹了,它竿形粗
大,材质坚韧,在我国分布最广,用途也
最大。竹子是个大家族,在这个家族里,
除了毛竹以及刚竹、慈竹、箬竹、淡竹以
外,还有不少奇异的竹种,如方竹、实心
竹等。逻辑顺序:从一般到特殊三、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
典型试题:
限制性词语可否删除及其作用。
如:更、大约、估计、常常、估计、大约、也许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时间:当时…… 例: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中”大多”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分析: 不能删掉, “大多”表示大部分是这样,但也不排除有不引用活水的情况。若删去则变成全部引用活水,这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例 题 讲 析:
方法归纳 1表态:不能删。2定性(什么上的限制)+(替换法)解词或解释句子。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 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象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跑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下面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摹状貌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练习一:
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①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槽糕的发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是“永生”的。
②该报称,蟑螂曾被誉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但是自从塑料袋出现后,它甚至超越了蟑螂,将成为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见证——相信它会带着人类历史进入下一个冰河期。塑料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从70年代起,塑料袋垄断了欧美超市购物袋的市场。现在仅英国每年就要使用80亿个塑料袋。每次人们使用崭新的塑料袋装东西时,应该想想——也许有一天海龟会把它当作美味的水母一口吞下去,然后悲惨地死于窒息。
练习二:
③塑料食品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其严重。它的分子结构非常稳定。自然界的光、热、细菌和酶难以将其化解,即使埋在土里数百年它也不会分化、降解;焚烧塑料也不是解决办法,塑料燃烧后残存在大气里的氧化物及重金属离子会严重地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所以大量弃置塑料袋的堆积,已经造成农田和河流的严重污染,破坏了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
④与其他国家相比,南非的“白色污染”更为严重。大风吹过,树木上经常挂满了塑料袋,居民还以为是下雪了。为了减少环境污染,自2001年3月起,爱尔兰政府开始征收塑料袋税,每个塑料袋9便士。而美国采取另一措施,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目前,其他国家正在效仿该方案,为“最糟糕的发明”做补救工作。但不知什么时候,人类才能告别“塑料时代”。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2、本文说明了什么内容?
3、本文采用了什么顺序?
4、文章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试举例。
5、第④自然段加点词“该方案”具体指什么?
6、读了全文你认为人类怎样才能告别塑料时代?
塑料袋
塑料袋的产生、发展及危害
逻辑顺序
使用可降解的材料制造塑料袋
(1)自觉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 (2)多宣传不可降解塑料袋的坏处等
举例子、作比较、举例略问题中考要取胜,复习是关键。
努力不可少,技巧更重要。
立足教科书,扩充要适量。
今年中考时,高分跑不掉。教师寄语各位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