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铁杵成针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
铁杵成针
祝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作品:《方舆胜览·眉州》。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zú
还卒业
我会认
féng
逢
zú
卒
我会写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铁杵: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是:这。
方:正在。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
词语解释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整体感知
铁杵 成 针
磨成,做成。
一起来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缝衣针。
课文共有 句话,故事中的人物李白在山中读书时,未成, 。经过一条小溪,遇到一位 正在 ,用来做 。
5
老媪
弃去
课文共有几句话?课文中的李白遇到了什么事?
磨铁杵
针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互动课堂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溪水的名字
地点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磨针溪位于四川江油青莲镇天宝山脚下,李白故居陇西院下方。是后人为纪念李白弘扬磨针精神而修建的,建成于1984年,一八角亭,一石桥。
磨针溪
象耳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境内,由象鼻山、象耳山、檫耳岩等组成,松柏茂密,斑竹万竿,青翠欲滴。层岩峭壁,神工鬼斧,奇态万状。
象耳山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世世代代相传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放弃学习离开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路过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
这
正在
遇到
老妇人
问之,曰:“欲作针。”
老妇人
译文:(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想要做针
说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从对人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李白的什么品质?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持之以恒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注意词句之间的停顿。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胤恭勤不倦。(疲倦)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放弃
.
.
结构梳理
铁杵成针
学业未成
弃去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遇老媪
感其意 还卒业
磨针
《铁杵成针》讲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老妇人用 ,对自己的触动很大,终于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故事告诉我们:只要 ,就能学有所成。
主题概括
铁杵磨针
持之以恒
水滴石穿
拓展延伸
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译文:一天偷盗一枚铜钱,一千天就偷了一千枚铜钱。用绳子不停地锯木头,木头就会被锯断;水滴不停地滴,能把石头滴穿。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