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1)(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课件(1)(共3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1 09:4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下册
3.7.1《一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
2.体味作者为科学献身的崇高情感,理清文章结构。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文章内容,梳理文章层次,了解相关学科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课文内容,探究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境界。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科学观,明确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科学精神,培养探索精神,树立热爱祖国文化的观念。
填一填 ①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______,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
②他开始在可能掉进珍珠的草丛里_____,好奇心驱使他去_____珍珠与草丛的内在联系,像阿基米德一样思考着,总是试图在任何方面都____出事物的真谛。
辨一辨   探索:着重指为解决疑难问题而多方面寻求答案,试图发现、求得隐藏的事物,比“摸索”更自觉、更进一步,对象常是奥秘、原因、根源、知识、实质、本质等。
摸索:着重指在方向不明、经验不多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寻找。对象常是经验、方向、门径、技术等。
探求:探索和追求,重点强调“追求”,除了“摸索”“探索”的对象外,还常指学问、学术等。
探索
摸索
探索
探求
填一填   ①这样的_____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
②中医讲究____施治,某些慢性病经过中医治疗后,效果很好。因此,任何事情都应运用____的观点去看待。
辨一辨   两个词语都有“辨析考证”的意思,但二者还各有自己的意思,不能混用:“辨证”也是中医术语,表示根据症状,依据中医理论全面分析,作出判断,进行治疗。这时,其中的“证”多认为同“症”,也可以视为中医理论中说的“证候”。“辩证”是与哲学有关的术语,意思是合乎辩证法的,形容看问题要全面。
辨证
辨证
辩证
  一、魅力科学家
集多种荣誉于一身的女科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
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
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成就: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2019年1月14日,屠呦呦入围BBC “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1.一个科研的成功不会很轻易,要做艰苦的努力,要坚持不懈、反复实践,关键是要有信心、有决心来把这个任务完成。科学研究不是为了争名争利,科技工作者要去掉浮躁,脚踏实地!
——屠呦呦
2.我不是一位院士,但是我见得太多了。
——屠呦呦
  二、背景回眸
屠呦呦获奖感言——《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20世纪60年代,在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的情况下,屠呦呦接受了国家疟疾防治研究项目“523”办公室艰巨的抗疟研究任务。1969年,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的屠呦呦成为
中药抗疟研究组组长。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给了屠呦呦新的研究思路。通过改用低温提取的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成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在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
青蒿素的发现,为世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本文便是屠呦呦获奖时的演讲稿。
 三、资料拓展
(一)抗疟妙药:众里寻他千百度
在青蒿素发现之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
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40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草药,从其中200多种中草药中提取了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小白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实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实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
  (二)知识拓展
青 蒿 素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
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
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
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其次作用于核膜、内质网,
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青蒿素的来源
  青蒿素主要是从青蒿中直接提取得到,或提取青蒿中含量较高的青蒿酸,然后半合成得到。青蒿素除青蒿外,尚未发现含有青蒿素的其他天然植物资源。青蒿虽然是世界广布品种,但青蒿素含量随产地不同差异极大。据迄今的研究结果,除中国重庆东部、福建、广西、海南部分地区外,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生产的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都很低,无利用价值。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在全球范围内,只有中国重庆酉阳地区武陵山脉生长的青蒿才具有工业提炼价值。酉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其青蒿生产种植技术已通过了国家GAP认证,享有“世界青蒿之乡”的美誉,全球有80%的原料青蒿产自酉阳。对这种独有的药物资源,国家有关部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明文规定对青蒿素的原植物(青蒿)、种子、干鲜全草及青蒿素原料药一律禁止出口。
四、课文分析
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1)作者的医学研究经历和发现青蒿素的大致过程;(2)青蒿素从发现到成为药物再到普及应用的大致过程;(3)中国医学对人类的重大贡献。
2.文章标题为“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我们知道,青蒿素是人类的一个重大发现,作者为什么说青蒿素的发现只是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明确】此处用词准确而严谨。就人类征服疾病的整体而言,这确实是“一小步”,因为这只是解决了众多疾病之一;“一小步”也可见屠呦呦并没有因这个重大发现而骄傲自满,这表现了作者的谦逊胸怀。
3.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一文看,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靠的是什么 请对此进行概括。
【点拨】(1)对中草药的好奇心;(2)深厚的医学知识;(3)强烈的研究动力;(4)对精妙的有关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领悟;(5)青蒿素研究团队的精诚合作;(6)顽强的毅力;(7)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勇于战胜任何困难的精神。
4.从《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最后一部分看,中国医学对人类有哪些贡献






献 药名(治疗方案) 治疗病症
青蒿素 疟疾
砒霜 白血病
石杉碱甲 老年痴呆
活血化瘀 心血管疾病
芍药苷 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
保健运动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五、拓展延伸
1.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加来道雄在物理学上的重大成就,这都是人类在科学上的重大成果,他们也因此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因而,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加来道雄业已被冠以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的称号;但这光环背后却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求索之路。当然,科学道路肯定是坎坷不平的,不只是这两位科学家,世界上其他科学家也是如此,比如爱迪生、陈景润等中外科学家。请同学们结合屠呦呦、加来道雄及其他科学家的情况,讨论一下他们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参考示例:主要原因有两条:一是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浓
厚兴趣,二是孜孜以求、不怕艰辛的奋斗精神。在兴趣
方面,《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提到屠呦呦
对“中草药的好奇心”;加来道雄为慢慢畅游的鲤鱼所
陶醉,怀着一颗好奇的童心,读着有关爱因斯坦及其他
人的理论的每一本书,最后决心当一名理论物理学家;
而爱迪生和陈景润,分别闹出了坐在鸡蛋上孵小鸡,为思考一个数学难题走路时撞到电线杆上的笑话。在奋斗精神方面,这些科学家们都是经历过数十甚至数百次的失败,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才最后取得惊人成果的。屠呦呦研究了2 000种中草药,“进展甚微”;爱迪生研究电灯屡屡失败,最后才成功。因此,要想取得一番成就,这两个原因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