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
教材pp.41~42
1.了解童话的相关知识。
2.辨析形近字,认识7个生字。
3.学习带有口字旁的生字。
4.学会运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5.积累有关“理”的谚语。
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掌握简单的修改符号及其用法,提升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需要修改的句子。
【学生准备】
准备一篇习作初稿。
【教学方法】
回顾引入法,借助单元学习认知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既有效巩固对童话故事相关知识的认知,又让他们在交流过程中做到有话可说,自然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童话故事的兴趣;规范指导法,在汉字认知、病句修改及名言警句积累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予以点拨、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汉字的构成形式,掌握修改习作的方法,从而有效提升表达能力。
【学习方法】
自主练习法,通过自主观察、朗读、感悟汉字的特点及偏旁对于字义的重要意义,初步习得将句子表述得更加生动、具体的方法,并在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有效实现认知巩固;诵读积累法,在大致感知名言警句内涵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诵读练习,既培养良好语感,又受到良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1课时
情景导入
1.师:孩子们,在刚刚学过的这一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四篇童话故事。那么,你们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吗?(生自由答。)
2.师:能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阅读吗?(生自由答。)
3.师:那么,学习童话故事都可以让我们学到哪些有价值的知识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自己阅读童话故事的收获。(板书:语文园地)
探究新知
一、交流平台。
1.指生读内容。
2.说说对童话的认识。
3.教师点拨:童话是儿童文学中的一种体裁,主要面向儿童,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等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二、识字加油站。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识字加油站”中的汉字,想一想:每组中的两个汉字在字形和读音上都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主朗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每组中的两个字在字形上有共同的部分、读音也相似……);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每组中第一个汉字去掉偏旁部首就是第二个汉字,同时,在读音上也相同或者相似,但是字义却发生了变化。
三、词句段运用。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部分中的三组汉字,看看三组汉字都有什么有趣的特点。
(1)学生观察并与同学、老师交流(三组汉字都含有口字旁);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引导他们再次认真观察。
(2)指名学生交流(每组含有口字旁的字所表示的意思是同一类的……);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就是汉字中“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2.教学“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内容。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并观察三个句子,看看自己都有什么发现。
(2)学生交流;课件适时出示三句话中出现的修改符号;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作用,并结合三句话引导学生感受修改后的句子用字、用词及前后连接等更加流畅、准确。
(3)学以致用:课件出示三个病句,引导学生读句子,并根据学到的方法进行修改:
①冬天的早上,我带着一顶棉帽去上学。
②他感到非常开心,不由自主地唱起动听的歌、优美的舞蹈。
③全校师生和语文老师都参加了这次活动。
(4)学生自主修改,与同桌交流,然后在班内进行汇报,教师适时引导。
四、日积月累。
1.引入:同学们,老师有三句关于“讲道理”的名言警句,请你们认真读一读,看看每句话都表达了什么意思。
2.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学生自主朗读,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对句子的理解,适时进行句意补充:第一句话告诉我们灯芯需要不时拨动才会更亮,说明道理也是需要反复辩论才会使人更明白;第二句话告诉我们讲道理的人在生活中凡事顺利,而不讲道理的人做什么事情都会遇到阻碍;第三句话告诉我们靠武力可能只能取得偶尔、暂时的胜利,但是时间长了还是有道理的人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4.引导学生试着进行背诵,边读边体会三句话对人需要“讲道理”的劝诫。
5.教师指生背诵句子,学生齐背。
作业布置
1.选用《学海乐园》相关同步练习。
2.积累关于童话的好句好段。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觉得你们不仅善于观察发现,还能够用心感悟学到的知识。其实语文学习就是这样一个不断积累丰富的过程,相信你们只要做学习生活中的有心人,就一定能学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语文园地
话说童话 学习生字
认识与“口”有关的字
学会用修改符号
日积月累
通过所学课文的具体片段,来理解童话、交流童话,更具有说服力。修改病句的练习,先比较修改前后的不同,再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符号,最后练习修改句子,层层推进,降低难度,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