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1 11:2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了一家,仍然是说来不及了,但口气不是那样坚决,不可能中好像含有一些可能的意味。
我们也就利用这一点可能的意味向那栽缝器求:
“如果你在今晚十二点以前把这件衣服缝好,我们愿意出加倍的工资。”
“加倍的工资,我不要:只怕时间来不及了。若是来得及,一件夹袍是一件夹袍,工资
无须增加。”
“我们也是不得已,因为明天清早就要到柳州去。”
我们继续悬求,最后那栽缝被我们说动了,他说,“放在这里吧,我替你们赶做一”
我们把旅馆的地址留给他,继续到街上料理其他的琐事。晚饭后,一切都已收拾停当,
我们决定早一点睡,至于那件央衣,第二天清早去取,想不会有什么耽拥。想不到隆得正
热的时候,息然有茶房敲门,说楼下有人来找。我睡眼朦胧地走到楼下,白天的那个栽缝
正捧着一件叠得好好的夹衣在旅馆的柜台旁立着。他说,这件夹衣做好了,在十二点以前。
我当时很感动,我对于我的早睡觉得十分惭愧。我接过朵那件夹衣,它在我的手里好
像比它本来的分量沉重得多。我拿出一张一元的纸币交给那个栽缝,他找回我两角线,流
一声“一件夹袍八角钱”,回头就走了。我走上楼,把夹袍放在箱子里,又躺在床上,听着
楼下的钟正打十二点。
六年了,在这六年内听说广西也有许多变化,过去的事在脑里一天比一天模糊。入秋
以来,敌人侵入广西,不但挂林、柳州那样的大地名天天在报纸上出现,就是平乐也曾经
一再地在报纸上读到。当我读到“平乐”二字时,不知怎么漓江两岸的风光以及平乐那晚
的经验都引起我乡愁一般的思念。如今平乐已经沦陷,漓江一带的山水想必也会有了变化,
还有那个裁址,我不知道他会流亡到什么地方,我怀念他,像是怀念一个旧日的友人。
并且,在这六年内世界在变,社会在变,许多人变得不成人形,但我深信有许多事物
并没有变:农夫依旧春耕秋收,没有一个农夫把粮食种得不成粮食;手工业者依旧微出人
间的用具,没有一个木匠把桌子做得不成桌子,没有一个裁缝把衣股缝得不成衣服。真正
变得不成人形的却是那些衣冠人士:有些教育家把学校办得不成学校,有些军官把军队弄
得不成军队。
现在敌人正在广西到处猖獗,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我坐在
房里,只苦苦地思念起漓江两岸的风光和平乐的那个认真而守时刻的裁缝。
一九四三年,写于昆明(选自《山水》)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叙述武汉撤退后,尽管局势不容乐观,但“人们好像很年轻”,脸上也没有倦
容,表达了坚决抗日、抗战必胜的信念。
B.
文章说“我拿出一张元的纸币交给那个裁缝”,是因为作者同情栽缝处境艰难,
特意多给他点钱,可裁缝只接受应得的工资。
C.文章写漓江山与水的关系,令人想到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名句。
作者这样写眼前景,应该是有所寄托的。
D.
文章中有两处“衣冠”,最后说“谣言在后方都市的衣冠社会里病菌似的传布着”,
可见作者对某些“衣冠人士”的强烈愤慨。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回忆“六年前”的一段往事,并非作者随意下笔,有感即发,而是长时间体验
高一语文试卷(A卷)
第4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