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7:水与溶液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7:水与溶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7-09 11:04:31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7:水与溶液
一、单选题
1.(2022·杭州)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那么溶剂水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也减小。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溶液质量也减小,故A、B不合题意;
原来为不饱和溶液,后来变成饱和溶液,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C不合题意;
食盐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因此食盐的溶解度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2·湖州)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20℃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
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
D.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克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
【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根据表格确定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
(3)如果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那么可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析出;
(4)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分别计算出两个温度下溶质的质量,然后相减得到析出晶体的质量。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那么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表格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却变化较小,因此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故C正确不合题意;
D.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可知,80℃时138.4g氯化钠饱和溶液降低到20℃时析出:38.4g-36g=2.4g,而不是100g溶液,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2·宁波)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酱油和食醋 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进行对照,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食醋会挥发出酸性气味,而酱油几乎没有气味,则可以使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食醋,故A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二者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不能达到目的,故B符合题意;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能够达到目的,故C不合题意;
D.将粗盐溶解,然后通过过滤去掉其中的杂质,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精盐,可以得到目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2022·宁波)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质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
【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
(2)如果溶质质量大于或等于溶解度,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溶液不饱和;
(3)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
(4)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计算出剩余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最后与9g比较即可。
【解答】AB.根据表格可知,在100g水中加入45g氯化钠时,溶液质量为136g,则此时溶质质量为36g。因为45g>36g,所以此时溶液饱和。在溶液④中,溶质质量恰好为36g,此时溶液饱和,则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A、B错误;
C.根据表格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即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故C正确;
D.实验①中蒸发50g水,还剩50g水,那么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18g。因为9g<18g,所以此时溶液不饱和,故D错误。
故选C。
5.(2022·舟山)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下表选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A 火山 地震 泥石流
B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C 扦插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D 浓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机械运动的分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火山;地震;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火山,地震,泥石流没有从属关系,A错误。
B: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错误。
C:扦插是营养繁殖的一种,营养繁殖是无性生殖的一种,C正确。
D:浓溶液和稀溶液是并列关系,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6.(2022·台州)无土栽培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1)硝酸钾(KNO3)是营养液中的一种常见成分。硝酸钾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配制100克含硝酸钾质量分数为3%的营养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克。
【答案】(1)C
(2)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盐由金属离子(按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氧化物。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化学式 KNO3 可知,硝酸钾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因此为盐,故选C。
(2)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3%=3g。
7.(2022·温州)科学中普遍存在着“系统与模型”。
(1)内燃机可看作一个动力系统,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   。
(2)人体可看作一个生命系统,时刻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同化作用强度大于   作用。
(3)建立模型是解决系统问题的常用方法。如图甲为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模型,其中5个“○”代表所有的蔗糖分子。往该溶液中加水使其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5%,稀释后溶液密度变小。在答题纸图乙中,补充完成稀释后的蔗糖溶液模型(要求画出液面和蔗糖分子分布)。
【答案】(1)机械能
(2)异化
(3) 答题要点:①液面超过100mL;②溶质分子间距变大,分子均匀分布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2.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
【解答】(1)内燃机可看作一个动力系统,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2)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故同化作用强度大于异化作用。
(3)往该溶液中加水使其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5%,稀释后溶液密度变小。
根据分析可知①液面超过100mL;②溶质分子间距变大,分子均匀分布。
故补充完成稀释后的蔗糖溶液模型:
8.(2022·金华)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g、2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答案】(1)A中有剩余固体(或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等)(合理即可)
(2)A≥B>C(或C【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有固体剩余的溶液 一定是饱和溶液 及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A中有剩余固体未溶解,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
(2) A,B,C三只烧杯中,A为饱和溶液,B可能饱和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或C故答案为:(1) A中有剩余固体(或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等)(合理即可) ;(2)A≥B>C(或C三、解答题
9.(2022·台州)某同学用食盐、水和一支装有沙子的薄味塑料管来测量新鲜鸡蛋的密度,步骤如下:
(1)室温下,将食盐品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   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把鸡蛋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将总质最为10.5克、底面积为1厘米2的塑料管放入该食盐溶液中,直立漂浮时测得液面下塑料管的长度为10厘米,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1)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
(2)悬浮
(3)解:G物=m物g=1.05×10-2千克×10牛/千克=0.105牛
因为塑料管漂浮在液面,所以F浮=G物=0.105牛
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h=10厘米2×1厘米=10厘米3=10-5米3
根据F浮=ρ盐水gV排得:
盐水的密度:ρ盐水= =1.05×103千克/米3
ρ鸡蛋=ρ盐水=1.05×103千克/米3
答: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1.05×103千克/米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出现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首先根据漂浮条件计算出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再根据V排=Sh计算出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1)室温下,将食盐品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10.(2022·绍兴)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   克。
(2)②中硝酸钾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8.4
(2)不饱和
(3)解:②中水的质量为40g,硝酸钾的质量为40g;
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KNO3%= 。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然后再用40g减去溶解度得到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
(2)根据图乙确定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然后据此计算出蒸发60g水后其中溶解的硝酸钾的最大质量,最后与40g进行比较即可。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未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6g,那么未溶解的质量未:40g-31.6g=8.4g;
(2)蒸发60g水,那么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00g-60g=40g。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设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质量为x,

解得:x=44g;
因为40g<44g,所以②中的溶液不饱和。
(3)②中水的质量为40g,硝酸钾的质量为40g;
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KNO3%=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2年科学中考真题分类汇编07:水与溶液
一、单选题
1.(2022·杭州)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  )
A. 溶剂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食盐的溶解度
2.(2022·湖州)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氯化钠(克)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20℃时,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
C.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
D.将80℃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克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分别是2.4克和137.4克
3.(2022·宁波)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酱油和食醋 闻气味
B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溶于水,滴加酚酞试液
C 探究水的组成 检验水电解后产生的气体
D 粗盐提纯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4.(2022·宁波)20℃时,将45g氯化钠均分成五份,依次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氯化钠质量/g 9 18 27 36 45
溶液质量/g 109 118 127 136 136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实验④所得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
D.将实验①所得溶液蒸发50g水,冷却到20℃,溶液达到饱和
5.(2022·舟山)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下表选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A 火山 地震 泥石流
B 直线运动 机械运动 曲线运动
C 扦插 营养繁殖 无性生殖
D 浓溶液 稀溶液 饱和溶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6.(2022·台州)无土栽培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
(1)硝酸钾(KNO3)是营养液中的一种常见成分。硝酸钾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2)配制100克含硝酸钾质量分数为3%的营养液,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   克。
7.(2022·温州)科学中普遍存在着“系统与模型”。
(1)内燃机可看作一个动力系统,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   。
(2)人体可看作一个生命系统,时刻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同化作用强度大于   作用。
(3)建立模型是解决系统问题的常用方法。如图甲为5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模型,其中5个“○”代表所有的蔗糖分子。往该溶液中加水使其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5%,稀释后溶液密度变小。在答题纸图乙中,补充完成稀释后的蔗糖溶液模型(要求画出液面和蔗糖分子分布)。
8.(2022·金华)学习《物质的溶解》时小科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往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50g、2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认为,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他的判断依据是   ;
(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三、解答题
9.(2022·台州)某同学用食盐、水和一支装有沙子的薄味塑料管来测量新鲜鸡蛋的密度,步骤如下:
(1)室温下,将食盐品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   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   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3)把鸡蛋从食盐溶液中取出,将总质最为10.5克、底面积为1厘米2的塑料管放入该食盐溶液中,直立漂浮时测得液面下塑料管的长度为10厘米,如图所示。请计算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多少?
10.(2022·绍兴)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   克。
(2)②中硝酸钾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对溶液的理解分析判断。
【解答】40℃时恒温蒸发一杯不饱和食盐水至有晶体析出,那么溶剂水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也减小。根据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可知,溶液质量也减小,故A、B不合题意;
原来为不饱和溶液,后来变成饱和溶液,那么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故C不合题意;
食盐的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因此食盐的溶解度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概念与方法
【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分析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根据表格确定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
(3)如果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明显,那么可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析出;
(4)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分别计算出两个温度下溶质的质量,然后相减得到析出晶体的质量。
【解答】A.根据表格可知,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那么要溶解36克氯化钠至少需要100克水,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表格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却变化较小,因此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提纯硝酸钾,故C正确不合题意;
D.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8.4g,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可知,80℃时138.4g氯化钠饱和溶液降低到20℃时析出:38.4g-36g=2.4g,而不是100g溶液,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蒸发操作与粗盐提纯;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分析】将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进行对照,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就是正确选项。
【解答】A.食醋会挥发出酸性气味,而酱油几乎没有气味,则可以使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食醋,故A不合题意;
B.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二者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不能达到目的,故B符合题意;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能够达到目的,故C不合题意;
D.将粗盐溶解,然后通过过滤去掉其中的杂质,最后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精盐,可以得到目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C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溶质质量分数=;
(2)如果溶质质量大于或等于溶解度,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否则,溶液不饱和;
(3)根据溶解度的定义判断;
(4)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据此计算出剩余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最后与9g比较即可。
【解答】AB.根据表格可知,在100g水中加入45g氯化钠时,溶液质量为136g,则此时溶质质量为36g。因为45g>36g,所以此时溶液饱和。在溶液④中,溶质质量恰好为36g,此时溶液饱和,则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故A、B错误;
C.根据表格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即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故C正确;
D.实验①中蒸发50g水,还剩50g水,那么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18g。因为9g<18g,所以此时溶液不饱和,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机械运动的分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火山;地震;泥石流的形成
【解析】【分析】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A:火山,地震,泥石流没有从属关系,A错误。
B: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错误。
C:扦插是营养繁殖的一种,营养繁殖是无性生殖的一种,C正确。
D:浓溶液和稀溶液是并列关系,D错误,
故选C。
6.【答案】(1)C
(2)3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酸、碱、盐的鉴别
【解析】【分析】(1)酸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盐由金属离子(按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氧化物。
(2)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化学式 KNO3 可知,硝酸钾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因此为盐,故选C。
(2)需要硝酸钾的质量为:100g×3%=3g。
7.【答案】(1)机械能
(2)异化
(3) 答题要点:①液面超过100mL;②溶质分子间距变大,分子均匀分布
【知识点】代谢的多样性;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分析】1.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2.同化作用,是指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的过程。
异化作用是指机体将来自环境的或细胞自己储存的有机营养物的分子(如糖类、脂类、蛋白质等),通过一步步反应降解成较小的、简单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乳酸、乙醇等)的过程。
【解答】(1)内燃机可看作一个动力系统,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2)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故同化作用强度大于异化作用。
(3)往该溶液中加水使其溶质质量分数稀释为5%,稀释后溶液密度变小。
根据分析可知①液面超过100mL;②溶质分子间距变大,分子均匀分布。
故补充完成稀释后的蔗糖溶液模型:
8.【答案】(1)A中有剩余固体(或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等)(合理即可)
(2)A≥B>C(或C【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有固体剩余的溶液 一定是饱和溶液 及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A中有剩余固体未溶解,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
(2) A,B,C三只烧杯中,A为饱和溶液,B可能饱和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或C故答案为:(1) A中有剩余固体(或A中有不溶解的固体等)(合理即可) ;(2)A≥B>C(或C9.【答案】(1)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
(2)悬浮
(3)解:G物=m物g=1.05×10-2千克×10牛/千克=0.105牛
因为塑料管漂浮在液面,所以F浮=G物=0.105牛
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Sh=10厘米2×1厘米=10厘米3=10-5米3
根据F浮=ρ盐水gV排得:
盐水的密度:ρ盐水= =1.05×103千克/米3
ρ鸡蛋=ρ盐水=1.05×103千克/米3
答:该新鲜鸡蛋的密度为1.05×103千克/米3
【知识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解析】【分析】(1)如果溶液中出现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饱和;否则,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
(3)首先根据漂浮条件计算出塑料管受到的浮力,再根据V排=Sh计算出塑料管排开液体的体积,最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解答】(1)室温下,将食盐品体慢慢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当观察到食盐晶体不能继续溶解现象时,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2)将新鲜鸡蛋放入上述饱和溶液中,鸡蛋处于漂浮状态。然后慢慢加水,当鸡蛋处于悬浮状态时,鸡蛋的密度等于食盐溶液的密度。
10.【答案】(1)8.4
(2)不饱和
(3)解:②中水的质量为40g,硝酸钾的质量为40g;
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KNO3%= 。
【知识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分析】(1)根据图乙确定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然后再用40g减去溶解度得到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
(2)根据图乙确定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然后据此计算出蒸发60g水后其中溶解的硝酸钾的最大质量,最后与40g进行比较即可。
(3)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1)根据图乙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未31.6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1.6g,那么未溶解的质量未:40g-31.6g=8.4g;
(2)蒸发60g水,那么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00g-60g=40g。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
设4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质量为x,

解得:x=44g;
因为40g<44g,所以②中的溶液不饱和。
(3)②中水的质量为40g,硝酸钾的质量为40g;
则溶质质量分数为: KNO3%= 。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