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文档属性

名称 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4-10 15:00:32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一、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1.(2020·太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截止到2月9日12时,因抗击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公职人员54人,其中党员36名,占比66.7%。与党员总数占14亿人口不足7%形成鲜明对比。数字告诉世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是谁在 ,是谁 。
“我是党员,我先上”。多么朴实的一句话,(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面对 感染的风险,难道他们没有畏惧 事实上,党员也是普通人,他们身后也是一个个家庭。选择在这时挺身而出,不仅仅因为入党时的宣誓,更因为他们懂得“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明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身为党员的职责和本分。在牺牲的党员名单中,有不幸被感染的医生,有连续奋战突发疾病去世的民警,也有在落实联防联控中不幸去世的基层工作者,对他们来说,共产党人绝不是一个 的名词,而是一个个实在的行动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是摆在14亿人面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畏惧 义不容辞 疫病 形象
B.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疫情 形象
C.无所畏惧 义无反顾 疫情 抽象
D.挺身而出 义无反顾 疫病 抽象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蕴含着丰富的含意 B.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蕴藏其中
C.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D.让我们好像有了无穷的力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B.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同时间与病魔的赛跑、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C.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士有责、守土尽责。
D.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答案】(1)D
(2)C
(3)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1)“无所畏惧”指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侧重“心理”;“挺身而出”指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侧重行动。依据后文“我是党员,我先上”,此处应选“挺身而出”,排除AC。“义不容辞”指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偏向责任;“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偏向主观情感。此空强调“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情感,应选“义无反顾”,排除B。故选D。
(2)后文写“这种力量从何而来”,依据话题一致原则可排除A,依据“启后”原则,可排除B;前文写“朴实的一句话”,与“无穷的力量”是转折关系,排除D。故选C。
(3)原句有三处错误,①“防控”的意思就是预防和控制,“防治”的意思是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防控”工作比“防治”工作更广泛,与“广大党员干部”相搭配,应选“防控”,排除AC。②“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成分残缺,应为“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排除AB。③“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语序不当,应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排除AC。故选D。
故答案为:⑴D
⑵C
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词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⑵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⑶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2.(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给“端午节”下个定义。(不超过45字)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咸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此题属于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分析材料可知,“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判断句的形式,而且“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的属概念,此题给“端午节”下定义,只要从材料里再提炼一些关键信息,作为“节日”的定语即可得答案。关键内容有:日期为农历五月初五,事件为纪念屈原,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整合以上信息,注意字数要求。最后得出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故答案为: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点评】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需要两种能力:筛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信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断信息最终的指向,筛选出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1.对材料的理解;2.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3.语言概括与表达。
3.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3)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答案】(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
(2)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
(3)将“48元”改为“若干”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莅临”,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是“欢迎各位同学”,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2)“广播稿”,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全部”与“全不”音同,容易引起听众误解,将“全部”改为“全都”。(3)在具体书写时也可以省略不写“何人”拾得失物。对于失物的描述只需要写概况,不必细说。将“48元”改为“若干”。
故答案为:⑴ 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
⑵ 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
⑶ 将“48元”改为“若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4.语文基础知识运用。
我们在理解很多汉语词语时,除了关注每个字的含义,还要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深刻的理解这些词语。
例如:“敬畏”一词中,敬,尊敬也,畏,畏惧也;所谓敬畏便含有先敬而后畏之意,因为敬发自于内心,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认同,由此而生之畏,便是自觉之畏,理性之畏;相反,如果因畏才敬,很难产生发自心底的尊敬,这不是真正的敬畏。
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理解与认识。
①文化
②传承 ③思索
【答案】“传承”,一词中,传,传递,这里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这里是继承的意思。所谓“传承”便是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因为传授是具体行动,体现实际的操作性,由此而生传递,便是师徒的传递,延续的传递。相反,因承接才传递,很难产生真正的传授,这不是真正的传承。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①文化”“②传承”“③思索”中选取。如“文化”,“文”,常用汉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文”字像一个站立着的人形。最上端是头,头下面是向左右伸展的两臂,最下面是两条腿,在人宽阔的胸脯上刺有美观的花纹图案。“化”,习俗,风气。由“文”引出“化”,演化成一般的能力。“文化”,指的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思索”,反复思考探索。思索即思和索,思就是思考,索就是求索,就是说,思考过程本身带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性,一定要有个结果。
故答案为:“传承”,一词中,传,传递,这里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这里是继承的意思。所谓“传承”便是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因为传授是具体行动,体现实际的操作性,由此而生传递,便是师徒的传递,延续的传递。相反,因承接才传递,很难产生真正的传授,这不是真正的传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我们在理解很多汉语词语时,除了关注每个字的含义,还要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深刻的理解这些词语”,注意词语的联系。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 娄山关(注)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斗,最终取得胜利。这首词即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雄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
【答案】(1)C
(2)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出夺取娄山关的艰难。②这两句词体现了红军夺取娄山关后的豪迈之情,表现了革命队伍踏平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知识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错误,“咽”指的是在昂首挺进的队伍中,军号吹奏着低沉悲壮的音调,并没有表现战士们的悲凉。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从诗句使用的手法的角度分析,“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体现了夺取雄关的艰难。“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从描写的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两句诗表现了夺取雄关后的豪迈之情。
故答案为:⑴C;
⑵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出夺取娄山关的艰难。②这两句词体现了红军夺取娄山关后的豪迈之情,表现了革命队伍踏平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征不仅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长征精神,我建议把长征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曾参加过长征的李中权将军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材料二 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 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都发生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现在有多少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像我们的选手一样,作出思考,牺牲利益去体会一种精神。”
2006年在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七十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活动的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
【答案】(示例)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在便利的条件下走过漫长的路途尚且十分辛苦,由此更能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能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坚守的信念,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希望大家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给了三则材料,要逐一分析,明确内涵。多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有交集的写作时旨向交集,无交集的就采用平行并列式。材料一中突出长征精神:对今天体育运动的启示,继承发扬吃苦耐劳的传统。材料二从否定的角度看今天重走长征路的“今非昔比”,认为是做秀。材料三从肯定的角度看待重走长征路这一行动,认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牺牲,从中可以思考人生、生活,体会一种精神。写作时可以综合而言,从昔日的长征中感悟精神,从今日的长征中思考人生,把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辩证分析。也可以仅就其一单向立意。具体写作时观点要鲜明突出,中心明确,可多角度多侧面论证分析。
故答案为:(示例)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在便利的条件下走过漫长的路途尚且十分辛苦,由此更能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能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坚守的信念,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希望大家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确定所需要的语言特色。微写作的语言要求一般为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老船长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又和风浪斗了一场!甲板被海浪冲刷得湿滑而油亮,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味。老船长西装革履,走出了驾驶室,站在外甲板上眺望。他突然感到自己是站在那条熟悉的过街天桥上,一辆红色夏利的士鸣笛缓缓向他驶近……他兴奋地连连挥手大喊:“停下,我在这儿呢。”几个船员出来惊异地把他扶回休息室。
这一天,货船终于停靠在港口。岸边,她开着红色的夏利早已经等候在那里。她像以前一样,脸上平静地挂着笑容。她轻轻地告诉他们说:“他说过,今年回家陪我。”车子向家的方向飞快地驶去,他说:“前面有船,转舵!”她说:“是,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舵手。”透过车窗,她看见有蔚蓝色的海水从四处漫来。
选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案】突出了海上航行的枯燥,为下文写老船长眺望家乡做了铺垫。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由“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味”可见海上航行的枯燥(浅层段意),这也就顺利引出了下文老船长渴望早日靠岸而眺望家乡的内容(深层情感),为下文做了铺垫(结构思路)。
故答案为:突出了海上航行的枯燥,为下文写老船长眺望家乡做了铺垫。
【点评】本题考查段落作用。解答模式为:浅层段意+深层主旨或情感+艺术特色及效果+结构思路。题干为:选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可见此题具体考查的开头段中景物或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开头的作用一般有总领全文、照应题目,为下文做铺垫或者张本、埋下伏笔等。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厚重的云层里筛下来几缕斜的夕阳,平日,这应该是村里最温馨的时刻了: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可现在,偌大的村子死一般沉寂,皮根似乎听到了自己眨眼睛的声音。他抬眼看了看西天郡一抹病蔫蔫的残阳,布满血丝的双眼里流露出困兽般的悲壮。其实,大堤能守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作为村支书的皮根还是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懊丧。
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描写昔日村庄温馨、美好、和谐的生活景象,与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烘托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恋之情,另一方面反衬了皮根的遗憾和懊丧,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更具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本题:划线句“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描写了“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和“鸡鸭聒噪,鸟雀投林”等农村日常活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和谐”的环境氛围;并与下文“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恋之情,并且以此反衬了皮根的遗憾和懊丧;“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点燃灶膛”等场景描写,使得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真实、丰满,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使得更具艺术感染力。
故答案为:描写昔日村庄温馨、美好、和谐的生活景象,与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烘托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恋之情,另一方面反衬了皮根的遗憾和懊丧,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更具艺术感染力。
【点评】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知道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
9.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显示了强大的科技实力,还展示了恒久的文化魅力。如以“长征”命名运载火箭,以“神舟”命名飞船,以“天宫”命名空间站,不仅切合科研项目的特点,还体现出美好的寓意,同时语言简洁,便于理解。我国预计于2020年实施火星探测计划,请你为火星探测器起一个名字,并阐明理由。不超过150字。
【答案】例如:我认为我国火星探测器可以叫作“盘古”。中国人目前对火星了解甚少。“盘古”作为传说中的开天辟地之神,有打破混沌与未知之意,以“盘古”命名既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国人探测火星的实力与雄心,又能展现中国古代传说蕴含的文化魅力。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答案中“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传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一部分学者认为也认为盘古也姓方氏,因后来人们以天圆地方为大,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在中国版图上,盘古的分布很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都有盘古的痕迹。 全国专家花都绘制"盘古地图",盘古遗迹遍布全国但广东最多。此名字与被视为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息息相关,突出火星探测器的作用和价值,形象生动。
故答案为:例如:我认为我国火星探测器可以叫作“盘古”。中国人目前对火星了解甚少。“盘古”作为传说中的开天辟地之神,有打破混沌与未知之意,以“盘古”命名既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国人探测火星的实力与雄心,又能展现中国古代传说蕴含的文化魅力。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兼微写作能力。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此类题相当于议论文写作的主体段。首尾要有总结概括的文字,观点明确,中心突出。题干为“我国预计于2020年实施火星探测计划,请你为火星探测器起一个名字,并阐明理由。不超过150字”。起名,指给某一人、事件、动物、地 、产品等起一个个性的称呼 ,通常用来区分另一个名称,名称可以识别类或类的东西,或单一的事情。此题属于运用传统与现代学原则给事物确定上社会性、概念性符号。力求好记、上口、新颖,还可以追求文化底蕴。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辈子的“长征”
翟俊杰,这个名字总是与“八一”“军旅”紧密相连,表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电影壮歌《血战台儿庄》,展现三大战役的系列史诗《大决战》,特别是那部有血有肉的恢宏之作《长征》,均出自其手。
三十年来,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沿着百年中国的足迹步步探寻,也书写出属于他自己的“长征”诗篇。
1941年,翟俊杰出生在河南开封一户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翟俊杰幼时记忆最深的,就是祖父屋里浓郁的书香味。“我到现在依然清晰记得,祖父教我学《岳阳楼记》的情景,他念一句,我背一句,然后逐句讲解,直到如今我仍倒背如流。”
翟俊杰出生之际,父亲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遭遇严刑拷打。
从小发酵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而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则为他日后毅然从军,立志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17岁时他参军成了一名文艺兵。其间他先后经历了两场战争,即1959年的平叛战役和1962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每逢战事,文艺兵们必然挺身而出,赶赴前线,鼓舞士气。
亲历战争,让翟俊杰对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从与杨光远联合执导电影《血战台儿庄》开始,先后导演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决战》等作品都深受好评,但最为人称道的,则是翟俊杰“三拍长征”。每一次拍摄,于他而言,都意味着一次朝圣,而每一次回归历史,他都能以创新求突破,为长征的影像建构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1994年上映的《金沙水拍》,是翟俊杰的第一部长征之作。该片中翟俊杰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诸多细节的处理让整部影片萦绕着传奇色彩和悲壮氛围。
同时他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影片中毛泽东形象“有血有肉”。在爱人面前,他真情流露,不加遮掩;面对亲人的遭遇,他忧愁满怀,却顾全大局。不同于主流叙事中的器宇轩昂、指点江山,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尤其在红军陷入险境之际,其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在翟俊杰看来,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对长征时期毛泽东的形象把握,延续到了翟俊杰的第二部同题材影片《长征》之中。
“长征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它是异常悲壮的。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不被采纳,而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这才有了长征。”
于是,在电影《长征》里,党的内部斗争之严苛,被他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
影片中,长期受到打压和被边缘化的毛泽东,形容憔悴,愤懑忧郁,烟一支接一支地抽,但始终不退让、不妥协,作为革命家的风范由此凸显。
此外,翟俊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比如在音乐运用上,便首次采用了“声画对立”的手法,以凄美的《十送红军》曲调反衬出惨烈的厮杀场面。
独具匠心的呈现,让“长征”二字的意蕴显得深沉、悲怆。
十年之后的2006年,翟俊杰第三次执导长征题材影片《我的长征》,却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十几岁的红军小战士王瑞来贯穿电影始终。透过王瑞的个人成长史,谱写了一曲普通战士温情与信念兼具的长征之歌。
作为“长征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我的长征》成为凸显翟俊杰个人电影观的最鲜明一笔。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翟俊杰回忆跟祖父学习《岳阳楼记》的内容,是为了表明传统文化对他的熏陶,也正是因为此,为他日后毅然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B.电影《金沙水拍》中,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C.本文标题《一辈子的长征》形象地概括了翟俊杰三十年来对中国革命的理解不断深入的征程,也概括了他导演生涯中不断以创新求突破的征程。
D.传记讲求真实性。然而撰写一位艺术家,文笔生动,如“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等语句,增加了文采,但不够平实,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
(2)翟俊杰在导演军旅题材影片方面情有独钟,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概括。
(3)翟俊杰“三拍长征”最为人称道,这和他的“创新”密不可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有哪些“创新”。
【答案】(1)C
(2)①外部因素: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形成了他的英雄情结。②内在原因:17岁参军,先后经历两场战争,让翟俊杰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
(3)《金沙水拍》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长征》将严苛的党的内部斗争,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我的长征》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红军小战士贯穿电影始终,表现一名普通战士的温情与信念。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试题分析:A项根据原文,应是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传统文化和纯朴民情为他日后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B项中“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根据原文“在翟俊杰看来”一句,可见只是翟俊杰的理解。D项中“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这句话,曲解了传记文学的写实性。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本题赏析手法的选项D项中“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这句话,曲解了传记文学的写实性。(2)试题分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翟俊杰在导演军旅题材影片方面情有独钟,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考生到文中去筛选原因即可。(3)试题分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筛选传记主人公的“创新”。
故答案为: (1)C
(2)①外部因素: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形成了他的英雄情结。②内在原因:17岁参军,先后经历两场战争,让翟俊杰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
(3)①《金沙水拍》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②《长征》将严苛的党的内部斗争,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③《我的长征》不再是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红军战士贯穿电影始终,表现一名普通战士的温情与信念。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一、课课练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1单元2长征胜利万岁
1.(2020·太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截止到2月9日12时,因抗击新冠肺炎而牺牲的公职人员54人,其中党员36名,占比66.7%。与党员总数占14亿人口不足7%形成鲜明对比。数字告诉世人,在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受到威胁的时候,是谁在 ,是谁 。
“我是党员,我先上”。多么朴实的一句话,(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 面对 感染的风险,难道他们没有畏惧 事实上,党员也是普通人,他们身后也是一个个家庭。选择在这时挺身而出,不仅仅因为入党时的宣誓,更因为他们懂得“大我”与“小我”的关系,明白舍小家、为大家,这是身为党员的职责和本分。在牺牲的党员名单中,有不幸被感染的医生,有连续奋战突发疾病去世的民警,也有在落实联防联控中不幸去世的基层工作者,对他们来说,共产党人绝不是一个 的名词,而是一个个实在的行动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控阻击战,是摆在14亿人面前最重要的工作,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重大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无所畏惧 义不容辞 疫病 形象
B.挺身而出 义不容辞 疫情 形象
C.无所畏惧 义无反顾 疫情 抽象
D.挺身而出 义无反顾 疫病 抽象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却蕴含着丰富的含意 B.却有着无穷的力量蕴藏其中
C.却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D.让我们好像有了无穷的力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B.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同时间与病魔的赛跑、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C.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治第一线,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担责、守士有责、守土尽责。
D.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2.(2020高二下·哈尔滨期末)提取下面材料的要点,给“端午节”下个定义。(不超过45字)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是大多数人认为是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人们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咸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逐渐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人们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下面是四种实用文的部分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之处并作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5月10日下午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50周年校庆,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3)有位同学于5月7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48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失主前往学校教育处找李干事认领。(招领启事)
4.语文基础知识运用。
我们在理解很多汉语词语时,除了关注每个字的含义,还要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深刻的理解这些词语。
例如:“敬畏”一词中,敬,尊敬也,畏,畏惧也;所谓敬畏便含有先敬而后畏之意,因为敬发自于内心,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认同,由此而生之畏,便是自觉之畏,理性之畏;相反,如果因畏才敬,很难产生发自心底的尊敬,这不是真正的敬畏。
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一个,写出你的理解与认识。
①文化
②传承 ③思索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忆秦娥 娄山关(注)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1935年2月25日,红军与敌军为争夺娄山关展开激斗,最终取得胜利。这首词即写于攻克娄山关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练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雄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2)请简要赏析“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两句。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长征不仅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长征精神,我建议把长征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曾参加过长征的李中权将军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
材料二 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
材料三 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都发生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现在有多少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像我们的选手一样,作出思考,牺牲利益去体会一种精神。”
2006年在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年后,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七十年前红军长征的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活动的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也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老船长
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的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又和风浪斗了一场!甲板被海浪冲刷得湿滑而油亮,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味。老船长西装革履,走出了驾驶室,站在外甲板上眺望。他突然感到自己是站在那条熟悉的过街天桥上,一辆红色夏利的士鸣笛缓缓向他驶近……他兴奋地连连挥手大喊:“停下,我在这儿呢。”几个船员出来惊异地把他扶回休息室。
这一天,货船终于停靠在港口。岸边,她开着红色的夏利早已经等候在那里。她像以前一样,脸上平静地挂着笑容。她轻轻地告诉他们说:“他说过,今年回家陪我。”车子向家的方向飞快地驶去,他说:“前面有船,转舵!”她说:“是,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舵手。”透过车窗,她看见有蔚蓝色的海水从四处漫来。
选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厚重的云层里筛下来几缕斜的夕阳,平日,这应该是村里最温馨的时刻了: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可现在,偌大的村子死一般沉寂,皮根似乎听到了自己眨眼睛的声音。他抬眼看了看西天郡一抹病蔫蔫的残阳,布满血丝的双眼里流露出困兽般的悲壮。其实,大堤能守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可作为村支书的皮根还是感到莫大的遗憾和懊丧。
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9.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显示了强大的科技实力,还展示了恒久的文化魅力。如以“长征”命名运载火箭,以“神舟”命名飞船,以“天宫”命名空间站,不仅切合科研项目的特点,还体现出美好的寓意,同时语言简洁,便于理解。我国预计于2020年实施火星探测计划,请你为火星探测器起一个名字,并阐明理由。不超过150字。
10.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辈子的“长征”
翟俊杰,这个名字总是与“八一”“军旅”紧密相连,表现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电影壮歌《血战台儿庄》,展现三大战役的系列史诗《大决战》,特别是那部有血有肉的恢宏之作《长征》,均出自其手。
三十年来,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沿着百年中国的足迹步步探寻,也书写出属于他自己的“长征”诗篇。
1941年,翟俊杰出生在河南开封一户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翟俊杰幼时记忆最深的,就是祖父屋里浓郁的书香味。“我到现在依然清晰记得,祖父教我学《岳阳楼记》的情景,他念一句,我背一句,然后逐句讲解,直到如今我仍倒背如流。”
翟俊杰出生之际,父亲因宣传抗日被日本宪兵抓进监狱,遭遇严刑拷打。
从小发酵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而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则为他日后毅然从军,立志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17岁时他参军成了一名文艺兵。其间他先后经历了两场战争,即1959年的平叛战役和1962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每逢战事,文艺兵们必然挺身而出,赶赴前线,鼓舞士气。
亲历战争,让翟俊杰对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从与杨光远联合执导电影《血战台儿庄》开始,先后导演的《共和国不会忘记》《大决战》等作品都深受好评,但最为人称道的,则是翟俊杰“三拍长征”。每一次拍摄,于他而言,都意味着一次朝圣,而每一次回归历史,他都能以创新求突破,为长征的影像建构打开一扇新的窗口。
1994年上映的《金沙水拍》,是翟俊杰的第一部长征之作。该片中翟俊杰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诸多细节的处理让整部影片萦绕着传奇色彩和悲壮氛围。
同时他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影片中毛泽东形象“有血有肉”。在爱人面前,他真情流露,不加遮掩;面对亲人的遭遇,他忧愁满怀,却顾全大局。不同于主流叙事中的器宇轩昂、指点江山,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尤其在红军陷入险境之际,其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在翟俊杰看来,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对长征时期毛泽东的形象把握,延续到了翟俊杰的第二部同题材影片《长征》之中。
“长征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它是异常悲壮的。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不被采纳,而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红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这才有了长征。”
于是,在电影《长征》里,党的内部斗争之严苛,被他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
影片中,长期受到打压和被边缘化的毛泽东,形容憔悴,愤懑忧郁,烟一支接一支地抽,但始终不退让、不妥协,作为革命家的风范由此凸显。
此外,翟俊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比如在音乐运用上,便首次采用了“声画对立”的手法,以凄美的《十送红军》曲调反衬出惨烈的厮杀场面。
独具匠心的呈现,让“长征”二字的意蕴显得深沉、悲怆。
十年之后的2006年,翟俊杰第三次执导长征题材影片《我的长征》,却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十几岁的红军小战士王瑞来贯穿电影始终。透过王瑞的个人成长史,谱写了一曲普通战士温情与信念兼具的长征之歌。
作为“长征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我的长征》成为凸显翟俊杰个人电影观的最鲜明一笔。
(摘编自《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引用翟俊杰回忆跟祖父学习《岳阳楼记》的内容,是为了表明传统文化对他的熏陶,也正是因为此,为他日后毅然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
B.电影《金沙水拍》中,翟俊杰给我们呈现出的是一个头发蓬乱、身形瘦削的毛泽东,眼神更透露出诗人一般的忧郁。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
C.本文标题《一辈子的长征》形象地概括了翟俊杰三十年来对中国革命的理解不断深入的征程,也概括了他导演生涯中不断以创新求突破的征程。
D.传记讲求真实性。然而撰写一位艺术家,文笔生动,如“翟俊杰如同一名虔诚的朝圣者”等语句,增加了文采,但不够平实,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
(2)翟俊杰在导演军旅题材影片方面情有独钟,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概括。
(3)翟俊杰“三拍长征”最为人称道,这和他的“创新”密不可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有哪些“创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D
(2)C
(3)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分析】(1)“无所畏惧”指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侧重“心理”;“挺身而出”指勇敢地站出来(承担某种较大的责任或冒较大的风险),侧重行动。依据后文“我是党员,我先上”,此处应选“挺身而出”,排除AC。“义不容辞”指从道义上讲不允许推托、拒绝,偏向责任;“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犹豫退缩,偏向主观情感。此空强调“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情感,应选“义无反顾”,排除B。故选D。
(2)后文写“这种力量从何而来”,依据话题一致原则可排除A,依据“启后”原则,可排除B;前文写“朴实的一句话”,与“无穷的力量”是转折关系,排除D。故选C。
(3)原句有三处错误,①“防控”的意思就是预防和控制,“防治”的意思是预防和治疗或预防和治理,“防控”工作比“防治”工作更广泛,与“广大党员干部”相搭配,应选“防控”,排除AC。②“在同时间赛跑、病魔较量中”成分残缺,应为“在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中”,排除AB。③“守土担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语序不当,应为“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排除AC。故选D。
故答案为:⑴D
⑵C
⑶D
【点评】⑴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词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⑵本题考查语句连贯。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⑶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对句子进行分析;做题时还要比较四个选项的不同,从不同点入手结合病句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2.【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知识点】压缩语段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此题属于下定义,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说明的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分析材料可知,“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一个判断句的形式,而且“传统节日”是“端午节”的属概念,此题给“端午节”下定义,只要从材料里再提炼一些关键信息,作为“节日”的定语即可得答案。关键内容有:日期为农历五月初五,事件为纪念屈原,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等。整合以上信息,注意字数要求。最后得出答案: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故答案为:端午节是我国农历五月初五以吃粽子、赛龙舟等形式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
【点评】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需要两种能力:筛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信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断信息最终的指向,筛选出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具体表现为三点:1.对材料的理解;2.对材料相关信息的筛选;3.语言概括与表达。
3.【答案】(1)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
(2)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
(3)将“48元”改为“若干”
【知识点】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1)“莅临”,来到,来临,光临。书面语、敬语,多用于修饰长辈、上级及贵宾的光临,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敬意。此处是“欢迎各位同学”,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2)“广播稿”,少用方言、土语,尽量不用群众不熟悉的简化词或简称。少用书面词汇、文言词汇和单音词。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书面语改成口头语,文言词改用白话,音同字不同的词要改换。“全部”与“全不”音同,容易引起听众误解,将“全部”改为“全都”。(3)在具体书写时也可以省略不写“何人”拾得失物。对于失物的描述只需要写概况,不必细说。将“48元”改为“若干”。
故答案为:⑴ 将“莅临现场”改为“踊跃报名”,或改为其他。
⑵ 将“全部”改为“全都”,只要消除“全部”与“全不”的歧义即可。
⑶ 将“48元”改为“若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
4.【答案】“传承”,一词中,传,传递,这里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这里是继承的意思。所谓“传承”便是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因为传授是具体行动,体现实际的操作性,由此而生传递,便是师徒的传递,延续的传递。相反,因承接才传递,很难产生真正的传授,这不是真正的传承。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①文化”“②传承”“③思索”中选取。如“文化”,“文”,常用汉字,在“六书”中属于象形字。从甲骨文字形来看,“文”字像一个站立着的人形。最上端是头,头下面是向左右伸展的两臂,最下面是两条腿,在人宽阔的胸脯上刺有美观的花纹图案。“化”,习俗,风气。由“文”引出“化”,演化成一般的能力。“文化”,指的是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思索”,反复思考探索。思索即思和索,思就是思考,索就是求索,就是说,思考过程本身带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向性,一定要有个结果。
故答案为:“传承”,一词中,传,传递,这里传授的意思;承,托着,接着,这里是继承的意思。所谓“传承”便是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因为传授是具体行动,体现实际的操作性,由此而生传递,便是师徒的传递,延续的传递。相反,因承接才传递,很难产生真正的传授,这不是真正的传承。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我们在理解很多汉语词语时,除了关注每个字的含义,还要关注字与字之间的内在关联,才能深刻的理解这些词语”,注意词语的联系。
5.【答案】(1)C
(2)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出夺取娄山关的艰难。②这两句词体现了红军夺取娄山关后的豪迈之情,表现了革命队伍踏平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知识点】炼字、关键字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C项,“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错误,“咽”指的是在昂首挺进的队伍中,军号吹奏着低沉悲壮的音调,并没有表现战士们的悲凉。故选C。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从诗句使用的手法的角度分析,“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体现了夺取雄关的艰难。“从头越”这三个字凝结了多少内心的奋发突破之情。这支革命队伍跨越雄关踏平险阻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就出来了。从描写的内容和情感的角度分析,两句诗表现了夺取雄关后的豪迈之情。
故答案为:⑴C;
⑵ ①“雄关漫道真如铁”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出夺取娄山关的艰难。②这两句词体现了红军夺取娄山关后的豪迈之情,表现了革命队伍踏平艰难险阻的决心和勇气。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6.【答案】(示例)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在便利的条件下走过漫长的路途尚且十分辛苦,由此更能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能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坚守的信念,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希望大家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本题给了三则材料,要逐一分析,明确内涵。多则材料审题立意方法:有交集的写作时旨向交集,无交集的就采用平行并列式。材料一中突出长征精神:对今天体育运动的启示,继承发扬吃苦耐劳的传统。材料二从否定的角度看今天重走长征路的“今非昔比”,认为是做秀。材料三从肯定的角度看待重走长征路这一行动,认为能放弃一年的时间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牺牲,从中可以思考人生、生活,体会一种精神。写作时可以综合而言,从昔日的长征中感悟精神,从今日的长征中思考人生,把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比,辩证分析。也可以仅就其一单向立意。具体写作时观点要鲜明突出,中心明确,可多角度多侧面论证分析。
故答案为:(示例)今天我们重走长征路,在便利的条件下走过漫长的路途尚且十分辛苦,由此更能体会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更能感受红军长征途中所坚守的信念,所表现出的不怕牺牲、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希望大家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确定所需要的语言特色。微写作的语言要求一般为准确、简明、合理、得体。
7.【答案】突出了海上航行的枯燥,为下文写老船长眺望家乡做了铺垫。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由“货船慵懒地驶入了台湾海峡”“空气沉闷而夹杂着浓重的海腥味”可见海上航行的枯燥(浅层段意),这也就顺利引出了下文老船长渴望早日靠岸而眺望家乡的内容(深层情感),为下文做了铺垫(结构思路)。
故答案为:突出了海上航行的枯燥,为下文写老船长眺望家乡做了铺垫。
【点评】本题考查段落作用。解答模式为:浅层段意+深层主旨或情感+艺术特色及效果+结构思路。题干为:选文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可见此题具体考查的开头段中景物或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开头的作用一般有总领全文、照应题目,为下文做铺垫或者张本、埋下伏笔等。
8.【答案】描写昔日村庄温馨、美好、和谐的生活景象,与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烘托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恋之情,另一方面反衬了皮根的遗憾和懊丧,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更具艺术感染力。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解析】【分析】本题:划线句“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鸡鸭聒噪,鸟雀投林……”描写了“放学的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把灶膛点燃,让炊烟给蓝天抹一层青黛”和“鸡鸭聒噪,鸟雀投林”等农村日常活动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和谐”的环境氛围;并与下文“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恋之情,并且以此反衬了皮根的遗憾和懊丧;“孩子驮着夕阳”“骑在牛背上吹着竹叶”“女人们点燃灶膛”等场景描写,使得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真实、丰满,一系列动词的使用,使得更具艺术感染力。
故答案为:描写昔日村庄温馨、美好、和谐的生活景象,与大坝将溃、大灾将临时村里的冷清死寂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烘托了皮根对村庄、对家的无比眷恋之情,另一方面反衬了皮根的遗憾和懊丧,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更具艺术感染力。
【点评】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知道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如下: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节令和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②映衬人物心情,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推动或预示故事情节发展;④暗示或象征社会环境、人物命运,衬托主题。答题时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要点回答。
9.【答案】例如:我认为我国火星探测器可以叫作“盘古”。中国人目前对火星了解甚少。“盘古”作为传说中的开天辟地之神,有打破混沌与未知之意,以“盘古”命名既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国人探测火星的实力与雄心,又能展现中国古代传说蕴含的文化魅力。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答案中“盘古”,是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盘古神话叙事见于《三五历纪》《五运历年记》《述异记》等。 传说为龙首蛇身、人面蛇身 。一部分学者认为也认为盘古也姓方氏,因后来人们以天圆地方为大,盘古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最古老的神,它的产生很古老,长期流传在人们口头,直到三国时才由吴国文人徐整记录下来。在中国版图上,盘古的分布很广,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都有盘古的痕迹。 全国专家花都绘制"盘古地图",盘古遗迹遍布全国但广东最多。此名字与被视为中华民族创世神话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息息相关,突出火星探测器的作用和价值,形象生动。
故答案为:例如:我认为我国火星探测器可以叫作“盘古”。中国人目前对火星了解甚少。“盘古”作为传说中的开天辟地之神,有打破混沌与未知之意,以“盘古”命名既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中国人探测火星的实力与雄心,又能展现中国古代传说蕴含的文化魅力。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兼微写作能力。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此类题相当于议论文写作的主体段。首尾要有总结概括的文字,观点明确,中心突出。题干为“我国预计于2020年实施火星探测计划,请你为火星探测器起一个名字,并阐明理由。不超过150字”。起名,指给某一人、事件、动物、地 、产品等起一个个性的称呼 ,通常用来区分另一个名称,名称可以识别类或类的东西,或单一的事情。此题属于运用传统与现代学原则给事物确定上社会性、概念性符号。力求好记、上口、新颖,还可以追求文化底蕴。
10.【答案】(1)C
(2)①外部因素: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形成了他的英雄情结。②内在原因:17岁参军,先后经历两场战争,让翟俊杰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
(3)《金沙水拍》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长征》将严苛的党的内部斗争,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我的长征》不再是以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红军小战士贯穿电影始终,表现一名普通战士的温情与信念。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传记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解析】【分析】(1)试题分析:A项根据原文,应是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传统文化和纯朴民情为他日后从军,为革命书写铺就了道路。B项中“这才是那个时代伟人最真实的写照”,根据原文“在翟俊杰看来”一句,可见只是翟俊杰的理解。D项中“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这句话,曲解了传记文学的写实性。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本题赏析手法的选项D项中“与传记写实性的要求不符”这句话,曲解了传记文学的写实性。(2)试题分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翟俊杰在导演军旅题材影片方面情有独钟,这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原因。考生到文中去筛选原因即可。(3)试题分析: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答题是注意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分析作答。本题筛选传记主人公的“创新”。
故答案为: (1)C
(2)①外部因素:来自祖父和父亲的家国大义与革命之火,让翟俊杰充满了军人的血性。传统文化与淳朴民情的濡染,形成了他的英雄情结。②内在原因:17岁参军,先后经历两场战争,让翟俊杰对战争题材有独到的理解。
(3)①《金沙水拍》将悬念片的元素融入其中,将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置于创作核心。②《长征》将严苛的党的内部斗争,前所未有地推向了前台,还对电影进行了诗意化的处理。③《我的长征》不再是领袖人物为主角的宏大叙事,而是以一位红军战士贯穿电影始终,表现一名普通战士的温情与信念。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问题。
(2)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3)此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请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答题时一定要结合传主的经历,不能抛开原文随意拓展。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