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1 13: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学目的:
1.浏览小说的精彩片段,梳理汤姆·索亚的历险经历。
2.欣赏小说的精彩片段,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3.感悟作品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欣赏小说的精彩片段,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作品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板块一:激趣导入,了解作品
1.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大文豪——马克·吐温,我们曾学过他写的《金钱的魔力》。教师相机简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2.作品价值。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这部小说很特别:
它很真实,不少情节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它很有趣,把同学们这个年龄的欢乐烦恼、刺激一一呈现,你没有理由不喜欢这部小说。
它很经典,如果马克·吐温的小说是皇冠的话,那这部小说就是皇冠上的一颗闪亮的明珠。
3.封面猜想。教师板书课题,相机出示《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封面图片,让学生猜想哪个人物是汤姆并根据封面说说这可能是什么历险场景。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学过的课文导入,帮助学生在脑中将固有的知识储备同本课学习的内容建立有效联系。通过教师口述作品的特别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根据封面猜想主人公,指导有序观察图片,进行合理猜想,看图说话,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板块二:赏析细节,认识人物
1.梳理故事起因。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历险,主要写了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节选部分是写汤姆在哪里历险。(山洞历险)
我们学习《骑鹅旅行记(节选)》这篇课文时,小说的主人公尼尔斯在文章一开始就出场了,而这部小说的精彩片段中,主人公汤姆没有立即出场,率先出场的是两个人物一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两个人物的心情,那就是——悲!此时,你一定有不少疑问。(教师适当停数秒,学生质疑:她们和主人公有什么关系?怎么会是这种心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答案。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要求其在文中找出依据。
小结: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同学们终于知道了事情的起因。撒切尔太太是贝琪的妈妈,汤姆因父母双亡由波莉姨妈抚养。汤姆和贝琪在山洞走失了,人们搜寻不到,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万分悲痛。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学生明白,阅读小说首先要抓住人物梳理故事情节;二是培养学生从文章搜集、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
2.走进人物内心
过渡: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和绝望体现在哪里?请画出相关语句。
课件出示:
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倒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醉。
①启发联想.
读了这段话,你的脑海中浮现了哪些画面?是哪些词语让你产生了这样的联想?(生自由发言)
师:正是这些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如:说胡话呼喊、抬起头、侧耳听、呻吟、倒下头,让我们在脑海中闪现出许多情景。
②读懂内心
透过这些动作描写,你觉得此时撒切尔太太在想些什么?她会说些什么?呼喊什么?想听什么?倒下头又说明了什么?
撒切尔太太说的胡话其实就是她的内心表现,此时她会在内心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写。课件出示:
撒切尔太太一边呻吟着,一边说着胡话:
教师点评学生写的片段。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把学生所写的片段用媒体展示。
过渡:作者抓住了撒切尔太太的动作描写,体现她内心的悲痛。作者又是怎么写波莉姨妈内心的绝望呢?课件出示:
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③细致思辨
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人物?这样写人物的悲痛是否足够震撼?第1自然段的两处环境描写能否删去?
小结: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几乎全变白了”已经足够体现波莉姨妈那无言的绝望了;用动作描写刻画撒切尔太太内心的绝望。不仅如此,马克·吐温还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描写结合起来,烘托出小镇中每一个人的悲伤。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多样,真是名不虚传的文字大师。
④学以致用
马克·吐温对写作手法的娴熟运用,还体现在文章的第2、3自然段中。请用刚才学到的赏析方法,从此部分中找出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文中人们悲之极与喜欲狂的强烈情感对比,从而感受人们得知两个孩子生还时的喜悦心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教学重在运用图像化阅读策略,指导学生赏析人物的细节描写、夸张手法的运用以及言简意赅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悲喜之情的重要作用。感受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和高超,使学生得法课内,学以致用。
板块三:感受历险,评价人物
汤姆和贝琪最终回来了,所有的人都高兴到了极点。汤姆躺在沙发上,给大家讲述精彩的历险过程。那么,汤姆和贝琪是怎么一步步脱离险境的?
1.梳理过程。
指名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概括汤姆与贝琪的脱险过程:
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服贝琪——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2.想象补白。
汤姆叙述这次山洞历险过程的描写很精彩。有两个词反复出现,你能找到它们吗?(“怎样”与“如何”)
请展开合理想象,结合自己的生适经验,将相关的具体情节写出来。
提示学生:汤姆离开贝琪找出口时,他们之间是怎样对话的?(注意用好人物对话时的提示语)汤姆是怎么用风筝探路,勘赛通道的?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发现?汤姆是如何让贝琪相信他找到了出口的?他们脱险后会如何大声欢呼?……
学生交流,教师评价学生所写的探险片段。
3.评价人物。
现在你对汤姆有了哪些认识?
(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教师提醒学生要说得有理有据。)
作者描写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悲痛绝望,与汤姆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反衬出汤姆的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精神。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情节,为缩写“山洞历险”作铺垫。根据学生追求刺激、爱冒险的儿童心理特点,指导学生运用“启动先备知识”“联结”这两个阅读策略还原历险过程,感受汤姆自信、聪明、勇于挑战的形象。
板块四:引发质疑,激发兴趣
本课以人物对话结束,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哎呀,法官,印江·乔埃还在洞里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汤姆这句话,感受其语气,从中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预设:没想到洞口被封了。糟啦!印江·乔埃现在怎么样了?赶快去找他……
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吊足读者的胃口,相信有不少同学课后很想往下阅读。我们暂且不看原著,大家想一想,此时你们心中会有哪些疑团,不解不快?
预设:印江·乔埃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跑到洞中?汤姆为什么不把他带出洞?汤姆和印江·乔埃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等等。
小结:阅读名著,要善于在阅读前、中、后提出问题,要边读边思考。相信同学们课外研读这本书后,一定会解开心中所有的疑问,一定会有更多发现。
【设计意图】戛然而止的结尾,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教师趁机激发学生课后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兴趣。同时,利用这个有趣的结尾,训练学生运用“问问题”的策略开展深度阅读活动。
板书设计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大悲 大喜
“怎样” “如何”
自信、聪明、勇于挑战
作业设计
将班级分成4组,分别缩写墓地历险、荒岛历险、鬼屋历险、山洞历险。
教学反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充分表现了儿童时期所特有的欢乐、烦恼、追求刺激的特点,所以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热烈,效果明显,尤其通过前面两篇文章的学习,学生逐步掌握了阅读小说的一.些基本方法,能立即找准方向赏析小说,比如能从小说的三要素人手,运用学到的阅读策略由浅入深地评价人物,整体把握小说的情节发展。学生能够抓住课文中的细节、词语、句子对汤姆的形象品读,分析也十分到位。对于探险片段的描写,学生还缺少具体生活经验,脑中未能构建出具体的“险象”,所以尝试让学生写探险片段的环节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