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鹅旅行记(节选)
教学目标:
1.紧扣童话的内容,运用整合、总结、提取的阅读策略,感悟人物的语言特点,分析人物形象。
2.运用猜测、推理的阅读策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推测情节发展,合理想象、补白。
3.根据地点转换顺序梳理故事,写简略的梗概。
4.激发学生课外研读《骑鹅旅行记》的兴趣,感受国外经典文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1.感受人物的语言特点,分析人物形象。
2.尝试根据本课写一篇简略的梗概。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逐步运用整合、总结、提取、猜测和推理等阅读策略读小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板块一:简介导课,了解作品背景
教师介绍:《骑鹅旅行记》是一本在瑞典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图书,一本和作者同时印在纸币上的图书。作者拉格洛芙因为这本书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骑鹅旅行记》是她唯一为儿童写的长篇童话,现在已被译成50多种文字,还被改编为动画片。这部作品生动地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还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懂得了真诚、勇敢和友爱,并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童话作品的节选部分。
提问:从这段介绍文字中,你捕捉到了哪些信息?
小结:作者和作品的内容、地位、价值。
【设计意图】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是长篇小说的节选部分。导课应简洁明了,透过文字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板块二:读读写写,体会语言特点
1.检查课前预习。
指名读易错的词语,相机正音:玫瑰、绊倒、藤蔓、流水潺潺、头晕目眩。
2.感受人物形象。
本课是《骑鹅旅行记》的节选部分,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文中都有哪些人物?边读边圈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依次列出人物出场顺序:主人公尼尔斯、麻雀、鸡、猫、生、鹅。
同学们,主人公尼尔斯的出场很特别(发现自己变成小人儿),此时,你一定会有一个大大的疑问:尼尔斯为什么会变成小人儿?其实,原因很简单,从哪里可以找到原因?(动物的语言中)
同学们,对动物语言的描写散落在文章各个段落中,大家可以运用整合、总结、提取的阅读策略,找一找、圈一圈相关的语句,并做批注。想一想,从动物的语言描写中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动物说的话,指名学生初读,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体会他们的心情,想象他们说话时的样子。
①门廊外的麻雀
“叫了起来”和三个感叹号说明麻雀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惊讶、没想到、高兴)为什么?
提醒学生带上表情和动作读一读。
②院子里的鸡
对院子里的鸡有两处语言描写,突出运用了“他活该”这个短语,从中体会到鸡的什么心情?(幸灾乐祸)第二个“他活该”后的省略号会是什么内容呢?学生自由想象后发言,之后大声朗读此段情节。
③院子里的猫
读这部分内容,应该读得慢还是快?为什么?猫为什么没有立刻回答尼尔斯的问题?从中看出此时猫的心情是怎样的?(怒火中烧)从哪里看出来?
体会对猫的动作描写。提醒学生读猫的语言时,要关注猫的眼神变化,压低声音,感受内心的愤怒。
④牛棚里的牛
此时,牛看见尼尔斯,心情又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理解“吼声四起”“一蹄子”“我的角上跳舞”叫你尝尝”等内容,感受三只牛的呵斥,她们心中的怒火已经彻底爆发了。指名三个学生读出每只牛的愤怒。
指导朗读,分小组或指定四个人读一读,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
⑤想象补白练笔
院子里的这么多动物,在不同的场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 唯独有一个动物(鹅)没有说话。如果院子里有三只鹅,他们会对尼尔斯说些什么呢?请展开想象写一写。写好说话时的提示语,提示语的位置要有所变化。
学生练笔,教师适时指导。有条件的班级,可以拍照上传优秀的片段,一起分享,互相借鉴。
总结:从这些动物的语言描写中,你感受到尼尔斯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淘气、喜欢欺负动物的孩子。)通过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整合、总结、提取后,发现作者是通过描写动物的语言来间接表现尼尔斯的品行的,这种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出场顺序,运用整合、总结、提取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圈、画、想以及写批注,搜集筛选、分析、整合信息,实实在在地掌握阅读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句理解,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描写的精妙之处;通过课堂练笔,内化语言,积累语言,掌握写作方法。
板块三:猜测推理,猜想故事发展
1.猜想心理活动。
尼尔斯对动物的虐待,惹恼了家里所有的动物。他垂头丧气地坐在围墙上,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2.环境描写的作用。
文中有三处天气描写。课件出示:
这天天气好极了。水渠里流水潺潺,树上嫩芽满枝.小鸟在耳边欢唱。
他从来没有见过天空像这样蓝。
这天天气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春风拂面。
(让学生读一读,感受春天的万物复苏,美好的天气让人心情愉悦。)为什么尼尔斯却觉得“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引起他的兴致”?(学生讨论并交流。)
小结:景色虽然美丽,但是尼尔斯的心情却十分低落,反衬出尼尔斯的沮丧、无奈。美丽的春景,蔚蓝的天空,告诉我们春天是候鸟回家的最好时节,暗示了大雁的快乐以及雄鹅对自由的向往。
3.猜想故事发展。
尼尔斯阴差阳错地骑上了鹅背,开始了八个月的旅行,故事到此戛然而止。请你大胆猜想,他在旅途中会遇到哪些事?尼尔斯回来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还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吗?
出示小说封面和目录,引导学生精想,指名交流。
小结:同学们的猜想有理有据,故事的发展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课后深人阅读《骑鹅旅行记》这部长篇小说。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指导学生根据封面插图和小说目录进行有理有据的猜想,同时激发学生课后深入阅读小说的兴趣。
板块四:回顾全文,学写故事梗概
1.梳理情节发展。
课件出示,学生口头填空:
门廊外的麻雀 ,院子里的鸡 ,院子里的猫 ,牛棚里的三头牛 。尼尔斯走出院子,坐在 。
2.复习梗概写法。
如果让同学们为本文写一篇梗概,我们可以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写。除此外,写梗概还要注意什么?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课件出示:
写小说的梗概有几个基本要求:(1)梗概的文字要简明扼要。(2)写小说的梗概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尤其要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概括好故事情节。(3)要按情节顺序概括,不能随意调换。(4)用上表示时间变化。地点转换或承接总结前文的句子,使段落过渡和情节衔接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课文情节,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归纳和提炼的能力。复习梗概的写法,为单元习作“写作品梗概”预先练笔。
板书设计
6.骑鹅旅行记(节选)
人物 情节 环境
(语言)(地点转换)(衬托 暗示)
尼尔斯→淘气?
作业设计
1.给《骑鹅旅行记(节选)》写一篇梗概。
2.运用学到的阅读策略深人研读《骑鹅旅行记》。
教学反思
《骑鹅旅行记(节选)》内容多,信息量大。小说的三要素在这个节选部分一一呈现,这是训练学生整体把握小说特点,体会长篇童话写作特色的好范本。鉴于此,本课教学中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寻找小说的三要素,感受语言描写对于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理解环境描写的衬托功能。教师还紧扣本单元的写作要求,相机指导学生开展写梗概的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印象,也加强了语文技能的锻炼。但由于课时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还显得不够活跃。教师充分利用课前、课后时间,指导学生在课下深入文本,积极研读,以期切实地从文本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