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17 屈原(节选)
郭沫若
教学目标 1.阅读话剧剧本选段,了解话剧剧本的基本特点,掌握阅读剧本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2.了解戏剧排演的相关知识,对戏剧演出和欣赏有自己的心得,并能发表评论。 3.结合剧情发生的时代背景,对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剧本主旨等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从中获得人生的感悟和启示。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话剧剧本的主要特点,理解对话或独白的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诵屈原的独白,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 3.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4.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概括其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主预习字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端午节时,民间会有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的习俗,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习俗吗?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屈原(节选)》。 二、预习检查 (下列各题采用PPT的形式,括号内的内容,待学生回答完毕时,稍后显示。) 1.字音字形 诡谲( ) 睥睨( ) 哗( )众取宠 伫( )立 驰骋( ) qǐ( )首 bèng( )射 土偶木gěng( ) 瘦削( ) jū ( )躬 污秽( ) nüè ( )待 2.词语解释 (1)哗众取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天画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睥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学常识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文学家、__________学家、社会活动家、__________学家,《屈原》是他的代表剧本作品之一,另有诗集《________》《星空》闻名。戏剧按冲突性质和效果,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正剧(悲喜剧)。 4.教材初探 (1)运用象征手法,可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含蓄、深沉、凝练,你明白下面事物的象征意义吗? ①风、雷、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洞庭湖、东海、长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形的长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无形的长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土偶木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剧本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列举几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jué nì huá zhù chěng 稽 迸 梗 xuē 鞠 huì 虐 2.(1)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2)形容说话没有顾忌,目中无人。(3)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3.历史 古文字 女神 喜剧 悲剧 4.(1)①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②人民群众。③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④坚定的信念。⑤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2)比喻、排比、拟人、反问、呼告、反复。 三、走近文本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是继鲁迅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本《屈原》《棠棣之花》《虎符》,《屈原》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2.写作背景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塑造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等崇高品质,震撼了进步人民的灵魂。 3.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前278),名平,出身于楚国贵族。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初颇受楚怀王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后受到旧贵族势力打击,被流放。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在约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杀。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4.戏剧知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生活斗争,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熏陶教育的目的。 5.剧情介绍 前四幕的剧情主要是:在七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屈原看透了秦国吞并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系念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孰料却遭到张仪、南后之流卑鄙地陷害,横加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在含冤莫白的情形下,他仍然关注祖国和人民,把它们看得高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沉痛地”劝诫楚怀王,愤怒地斥责南后,恨她危害了国家。但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一再忠告,粗暴地撕毁楚齐盟约,转而依附秦国,走上了妥协投降的道路,屈原也遭到囚禁。 剧作的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国朝廷奸佞们之间尖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两场。 第一场写看守卫士从死槛里救出婵娟。 第二场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南后等人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除之而后快,暴露了他们陷害忠良的凶残和毒辣。 发展和高潮。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祇,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结局。写婵娟之死。这部分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势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这里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的前两部分。这部分也是第五幕的高潮。 四、整体感知 1.给本文划分层次,并说说每个部分的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开头到“靳尚与二卫士由左首下场”):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秉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南后等人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除之而后快,暴露了他们陷害忠良的凶残和毒辣。 第二部分(从“郑詹尹立在神殿中”到结尾):发展和高潮。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祇,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2.第二部分(人物独白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对这一部分进行层次划分。 明确: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追求。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土偶木梗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及其帮凶。 五、合作探究 1.郑詹尹为什么对毒死屈原有些迟疑,应怎样理解? 明确:郑詹尹是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廷中奸臣的帮凶,他毫无正义感,开始对毒死屈原有疑问,不是同情屈原,而是怕“惹出乱子”,舍不得他的东皇太一庙。一旦靳尚说到不按南后的意旨办事,她可以大义灭亲,处死他这个南后的父亲时,他便下定了毒死屈原的决心。 2.屈原又是怎样同黑暗势力进行斗争的? 明确:屈原关心祖国的前途,热切地呼唤和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这黑暗、阴惨的世界“爆炸”“劈开”,用自己熊熊燃烧着的生命,用“全身炸裂的怒火”,“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 3.屈原说到黑暗比铁还坚固,“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你将怎样理解? 明确:屈原清醒地认识到风、雷、电还不能完全改变现实,但他身陷囹圄,失去自由,他只能寄情于外部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理想的追求,这样,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力结合在一起,充分表现出屈原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内在力量。 六、问题探究 通过作者对婵娟的描写,分析婵娟的人物形象。她的出现,对塑造屈原、展示全剧矛盾冲突有什么作用? 明确:婵娟是有正义感的女性,她爱戴、崇敬屈原,把他当作“父亲”“师长”;她虽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却深明大义,不屈服于公子子兰的威逼利诱,她为了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地体现了她高尚、善良、纯真的品质。通过婵娟为正义而献身的行动,有力地衬托出屈原正气凛然英勇无畏的形象,婵娟之死,表现了正义和邪恶、光明与黑暗的尖锐冲突达到了高潮。 七、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屈原召唤着风、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他与风、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让我们用自己最激越的感情,朗读课文,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这雷与电的洗礼。 八、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很熟悉屈原这个名字,可是我们是否具体地了解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和怎样的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这些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 二、合作探究 1.屈原的独白写了哪些意象? 明确:风、雷、电,洞庭湖、东海、长江,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土偶木梗”的群像。 2.作者在写这些意象时,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义?仔细分析一下。 明确:象征手法,用一种具体事物来表现一种特殊事物或特殊意义。 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 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 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作用:委婉、曲折、含蓄,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可感。 3.抒情主人公屈原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明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4.赏析下列语句。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明确:这几句是对风的呼喊,流露出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 教师指导: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 (2)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明确: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 (3)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明确:这几句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表现了诗人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表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三、问题探究 1.《屈原》中这段独白在剧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1)在现代话剧中,独白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它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屈原》中的独白就是这样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段抒情独白,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这段独白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时诗人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使全剧主题异常鲜明地凸显出来,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2)这里呼风唤雷的激情,毁灭诸神的愤怒,纵贯宇宙的气势,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冲动的气质、炽热的感情,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而且具有深沉的现实指向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力地抨击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投降政策,鼓舞了全民族抗日的斗争意志,推动了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2.剧本中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 明确:剧本中的舞台说明交代了戏剧冲突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及剧情的发展背景。这个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舞台说明也对屈原的动作、外貌做了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独白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大义凛然,目含怒火,坚贞高傲。 3.文中的屈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屈原的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性格。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袭扰的高风亮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是民族灵魂的化身。 四、写法探究 1.《屈原》独白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明确:这段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作者进行了大胆的艺术虚构,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如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明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运用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彩。在句式使用上,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2.“雷电颂”部分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雷电颂”一部分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既是拟人,又是反复,又是呼告,感情更强烈,有力地表现出对风的热切期待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屈原对风、雷、电这些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的热切期盼。其次,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使屈原更加神采飞扬,光彩夺目。这也正是作者浪漫主义激情的具体体现。 五、拓展延伸 《楚辞》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歌作品集,它得名于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代在南方楚地形成的一种叫作“辞”的新诗体。这种诗体经屈原发扬光大,其后宋玉等人继续从事楚辞的创作。楚辞在汉代又被称作“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屈原“乃作《怀沙》之赋”;实际上,楚辞作为一种产生于楚地的独立诗体,是不应与汉赋混淆的。汉赋是适应汉代宫廷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半诗半文或称带韵散文的作品,赋一般用主客问答为叙事的形式,它不是抒情,而是铺陈辞藻,咏物说理。楚辞则不同,它虽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致,含有叙事成分,但它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是一种诗歌。 在《楚辞》之前的《诗经》,诗句以四字句为主,篇章比较短,风格朴素;《楚辞》则篇章宏阔,气势汪洋恣肆,诗的结构、篇幅都扩大了,句式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而感情奔放、想象力丰富、文采华美、风格绚烂,都与《诗经》作品截然不同。一般来说,《诗经》产生于北方,代表了当时的中原文化,而《楚辞》则是南方楚地的文化代表,《楚辞》中的大部分作品是屈原吸收民间文学并加以创造的结果。 《楚辞》的编纂始于西汉,文学家刘向负责整理屈、宋作品,编定《楚辞》。《楚辞》一书中选编了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等名篇,并加以详细的注释,即使现代读者对当时的语言习惯、社会背景等都比较陌生,也能比较好地理解楚辞作品,从中领略楚辞的精粹。 六、课堂小结 课文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双方的针锋相对的较量。楚国卖国集团在妥协投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屈原遭受的迫害越来越深,他对祖国、对人民忧心如焚,愤激之情到达了顶点,于是在东皇太一庙爆发了激荡寰宇、回旋大地的“雷电颂”,这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抒情独白,是他用生命的血肉熔铸的诗。“雷电颂”宣泄了屈原要摧毁旧世界的澎湃激情,也集中地表现了屈原一生的思想和性格。 七、随堂检测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屈原手足已戴刑具,颈上并系有长链,仍着其白日所着之玄衣,披发,在殿中徘徊。因有脚镣,行步甚有限制,时而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手有举动时,必两手同时举出。如无举动时,则拳曲于胸前。 屈 原 (向风及雷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在这暗无天日的时候,一切都睡着了,都沉在梦里,都死了的时候,正是应该你咆哮的时候,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 尽管你是怎样的咆哮,你也不能把他们从梦中叫醒,不能把死了的吹活转来,不能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但你至少可以吹走一些灰尘,吹走一些沙石,至少可以吹动一些花草树木。你可以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为你翻波涌浪,和你一同地大声咆哮啊! 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澜呀!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伟大的力呀!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你们宇宙中伟大的艺人们呀,尽量发挥你们的力量吧。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雷!你那轰隆隆的,是你车轮子滚动的声音?你把我载着拖到洞庭湖的边上去,拖到长江的边上去,拖到东海的边上去呀!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我要听那镗镗鞳鞳的咆哮,我要漂流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上去呀!我要和着你,和着你的声音,和着那茫茫的大海,一同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 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我的长剑是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长剑,你不能拔去我无形的长剑呀。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虽然你劈它如同劈水一样,你抽掉了,它又合拢了来,但至少你能使那光明得到暂时的一瞬的显现,哦,那多么灿烂的、多么炫目的光明呀! 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我知道,你的本身就是火,你,你这宇宙中的最伟大者呀,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条条的火滚动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 1.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电颂》选自历史剧《________》,这是一部话剧。“雷电颂”部分属于人物的________,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 3.正文前面那一小段文字在剧本中属于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来摧毁黑暗,表达对光明的渴盼。 2.屈原 内心独自 3.舞台说明。交代剧情发生的场景及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以推动剧情的发展。 4.抒情主人公通过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追求光明的热切愿望。 八、板书设计 九、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三、四。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