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 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初中、高中速度概念的对比分析理解速度,知道速度是矢量。
学生通过速度的定义式理解平均速度。通过设想无限短的时间或位移理解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体会极限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中应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速度
[教学难点]
瞬时速度
[教学过程]
引入
如图(投在黑板上),某人乘火车从北京去重庆。北京到重庆的直线距离约1300 km 。乘火车要19.5h,路程1936km。求该人运行的速度的大小。学生看图,写出数字式。
(大多数学生用初中速度的概念计算:v=1936km/19.5h 。有学生用高中物速度概念计算:v=1300km/19.5h。)
我们初中已经学习了速度的概念,为什么还要再学习速度的概念,这两个有什么不同?引入课题
速度
速度(学生看教材回答)
1速度是描述什么的(物理意义)?(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2.速度的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
3.速度的计算公式:(v = Δx/Δt)
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米每秒, 符号是 m/s 或m·s-1。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每时(km/h 或 km·h-1)、厘米每秒(cm/s 或 cm·s-1)等)
5.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同
速度概念学习进程(学生回忆初中关于速度的描述,并与高中比较,体会高中速度速度概念是初中速度概念的发展,包含初中速度概念)
1.学生回忆初中关于速度的描述
定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国际单位中,米/秒 m/s 常用单位,厘米/秒(cm/s) 千米/小时(km/h))
方向:(没有规定,一般指物体运动方向)
2.学生对初中、高中速度概念比较:从定义、物理意义、公式、单位、方向等方面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
(初中的速度是路程(路线的长度)与时间的比值,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变化的快慢程度;高中的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程度;初中不强调速度的方向,高中的速度是矢量;初中的速度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高中的速度才是物理学的概念,以后学习中用到的速度都是物理学的速度。)
(三)用位移的概念完整地解答北京到重庆的速度问题
如图(投在黑板上),某人乘火车从北京去重庆。北京到重庆的直线距离约1300 km 。乘火车行驶的路程是1936km,所用时间是19.5h。求此人从北京到重庆的速度。
(Δx=1300km,方向从北京指向重庆;Δt=19.5h; v=Δx/Δt=1300/19.5km·h-1=66.7km·h-1;方向由北京指向重庆)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学生分析: 学生看上图分析游客乘火车从北京到重庆的运行过程,是否每时每刻速度大小都是66.7km·h-1?方向是否一直沿北京指向重庆的直线方向?
(不是,进站、出站、站中上下旅客;从铁路的路线看不是一条直线。)
教师设问:那么我们求出的这个速度表示的是什么?
(表示位置平均的变化快慢程度。相当于另一列火车与他同时出发,沿北京到重庆的直线轨道,以66.7km·h-1作匀速直线运动,与它同时到达重庆。平均速度的公式 v=Δx/Δt 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2.瞬时速度(instantaneous velocity)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还是以乘火车从
北京到重庆为例(右图投在黑板上)。考察火车从西安
到重庆这一段上C点的瞬时速度。我们用公式v=Δx/Δt,怎样去测量?在什么情况测量出的速度更接近C点的瞬时速度?(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用极限的方法:C点前后各取1个测量点A、B,测量火车从A点运动到C点再到B点平均速度,设想A、B两点向C点靠近,直至A、B两点都距离C点非常近的过程中,Δt也非常小,测出的平均速度与C的瞬时速度的差别就非常小了,此时,平均速度就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2)瞬时速度的求法(学生看教材归纳出)
a. (v=Δx/Δt,非常小的Δt内的平均速度)
b.(速度计测量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又叫速率)
c.(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四、本节内容小结(学生回顾总结说出)
1,速度概念
物理意义:(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
公式:(v = Δx/Δt)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米每秒, 符号是 m/s 或m·s-1。 千米每时(km/h 或 km·h-1)、厘米每秒(cm/s 或 cm·s-1)等)
方向:与位移方向同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平均速度的公式 v=Δx/Δt 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物理意义:(位置平均的变化快慢程度。)
3.瞬时速度
意义:(Δt非常小时的平均速度。)
求法: a. (v=Δx/Δt,非常小的Δt内的平均速度)
b.(速度计测量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又叫速率)
c.(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
[课堂练习]
1.关于速度的概念,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速度是描述路程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B.速度公式v=Δx/Δt中,Δx是位移,没有方向
C.瞬时速度的大小又叫速率
D.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2.有一辆电动玩具汽车,沿着如图所示的圆形轨道运行一周。OP、ab分别是两直径的端点,且两直径相互垂直,圆周的半径为R。汽车从O点出发,运行到a、p、b、O点的时间分别为t1、t2、t3、t4,则汽车从O点到a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汽车从O点到p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汽车从a点到p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汽车从O点再到O点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汽车运动过程中是否能看成质点? 。
3.如图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两点间有四个打出的点。求:
(1)纸带从A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
(2)C点的瞬时速度。(B、D间的平均速度)
[课后练习]
练习与应用
1.(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3.(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板书设计]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
速度
物理意义: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velocity)
公式:v=Δx/Δt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米每秒, m/s 或m·s-1。 常用的单位,千米每时(km/h 或 km·h-1)、厘米每秒(cm/s 或 cm·s-1)等
方向:位移方向
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的定义式:(平均速度的公式 v=Δx/Δt 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
物理意义:(位置平均的变化快慢程度。)
3.瞬时速度
意义:(Δt非常小时的平均速度。)
求法: a. (v=Δx/Δt,非常小的Δt内的平均速度)
b.(速度计测量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又叫速率)
c.(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等于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