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人教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学人教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6-23 16:14:08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麦芽糖、果糖、乳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答案】D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麦芽糖、果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乳糖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A错误;
B.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淀粉和果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B错误;
C.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半乳糖是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C错误;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2.(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人体摄入的糖类,有的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有的必须要经过水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下列糖类中,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是(  )
A.乳糖 B.葡萄糖 C.蔗糖 D.麦芽糖
【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糖类是葡萄糖,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麦芽糖、乳糖、蔗糖是二糖,水解为单糖后可以被细胞吸收。
3.(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是由一分子脂肪酸和三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D.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含有脂肪
【答案】D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A不符合题意;
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B不符合题意;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不符合题意;
D.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含有脂肪,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1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同。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
4.(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储存能量 B.构成膜结构
C.携带遗传信息 D.调节生理功能
【答案】C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按功能分类 按化学本质分类 元素
组成 分布 功能
储能脂质 脂肪 C、H、O 动物: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固态)
植物: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蓖麻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液态) 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很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
3)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结构脂质 磷脂 C、H、O、N、P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中 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主要成分
调节脂质 固醇 胆固醇 C、H、O有的含有N、P 功能: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 功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维生素D 功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5.(2021高一上·双鸭山期末)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常炒菜用的花生油中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
B.细胞膜中含磷脂,细胞器膜中不含磷脂
C.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
D.脂质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答案】A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植物中的脂肪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动物中的脂肪常含有饱和脂肪酸,A正确;
B、生物膜的成分都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成分中都含有磷脂,B错误;
C、钙是构成骨骼的成分,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影响骨骼发育,C错误;
D、脂质中的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不是所有的脂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和减压。
(2)磷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胆固醇:参与血液中的脂质的运输、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4)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5)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6.(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核糖、乳糖和葡萄糖
C.人体血液中的脂质需胆固醇参与运输
D.脂肪能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构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构成 ,两者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A正确;
B、乳糖是动物体特有的二糖,B错误;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脂肪能减少热量散失,有保温作用,能维持体温恒定, 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中的糖类(主要能源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C6H12O6 五碳糖 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二糖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粒中 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和甜菜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乳汁中
多糖
(C6H10O5)n 淀粉 作物种子和变态根茎 储能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支持和保护细胞
糖原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
7.(2021高一上·大庆期末)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能源物质,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脱氧核糖
B.麦芽糖、蔗糖、果糖均能水解
C.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植物细胞中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D.生物体中的糖多数以单糖存在
【答案】A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线粒体、染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故均含有脱氧核糖,A正确;
B、1分子麦芽糖能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能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1分子果糖、即麦芽糖、蔗糖均能水解,而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分之一,不能做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C错误;
D、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中的糖类(主要能源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C6H12O6 五碳糖 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二糖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粒中 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和甜菜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乳汁中
多糖
(C6H10O5)n 淀粉 作物种子和变态根茎 储能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支持和保护细胞
糖原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
8.(2021高一上·大庆期末)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磷脂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脂肪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答案】C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且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B、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的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补充钙元素时,同时补充维生素D,B正确;
C、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而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C错误;
D、脂肪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其结构特点决定了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中的脂质种类、分布和作用:
脂质 组成元素 溶解性 分布 作用
脂肪 C、H、O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丙酮、氯仿、乙醚 动物的皮下和内脏器官,植物种子 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N、P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C、H、O 动物细胞膜、血液、性腺、肠道等 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参与脂质运输
性激素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9.(2022高一上·鞍山期末)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多余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只含有C、H、O元素
C.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
D.花生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
【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血液中多余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A正确;
B、磷脂的组成元素有C、H、O、N、P,B错误;
C、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C正确;
D、植物脂肪通常是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2、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H、O,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是脂肪只有在糖类代谢出现障碍时才能转化糖。
3、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言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0.(2021高一上·抚顺期末)糖尿病患者应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肥胖患者也应当减少糖类的摄入,原因是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米、玉米、小麦等种子中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B.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在室温时呈液态
D.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所含C、H比例更高
【答案】C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通过淀粉储存能量,而且纤维素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因此植物中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A正确;
B、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血糖可以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脂肪可以转化成血糖,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B正确;
C、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非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固态,C错误;
D、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所含C、H比例更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高,释放的能量更多,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2、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11.(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
C.糖蛋白、激素、抗体、酶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C,H,O,N,P是ATP、核酸、生物膜等共有的化学元素
【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磷脂是细胞膜的骨架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A正确;
B、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和磷脂中都含有氮元素,淀粉是糖类,组成元素只含C、H、O,B错误;
C、糖蛋白、激素、抗体、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正确;
D、ATP和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元素组成是C、H、O、N、P,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言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化合物的组成元素:(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5)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6)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12.(2021高一上·成都期末)下列有关脂质的种类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不仅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半透膜等膜的重要成分
C.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
D.胆固醇在动物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摄入过多
【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脂肪不仅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A正确;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细胞内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有的半透膜是由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构成的人工膜,不是磷脂构成的,B错误;
C、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为39kJ,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为17kJ,脂肪分子中C、H的含量比糖原更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C正确;
D、胆固醇可以构成动物细胞膜,也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但摄入过多会在血管壁形成沉淀,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
13.(2022高二下·南阳期中)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糖类相比,脂质中氢的含量高、氧的含量低
B.细胞内的结合水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C.无机盐既参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又可参与合成有机物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春季时自由水的比例会降低
【答案】D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同等质量的脂质中碳、氢比糖类多,氧比糖类少,能比糖类释放更多的能量,A正确;
B、结合水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B正确;
C、无机盐既参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如HCO3-维持血浆的pH),又可参与合成有机物(如钙是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
D、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春季时自由水的比例会比冬季增多,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2、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主要是自由水。(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④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生物代谢旺盛,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降低,当生物代谢缓慢,自由水可转换为结合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上升。即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
3、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14.(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
B.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对人体来说,它是一种生物致癌因子
D.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红黄色
【答案】A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因此其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A正确;
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的能源物质为糖类,B错误;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不是生物致癌因子,C错误;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橘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和减压。
(2)磷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胆固醇:参与血液中的脂质的运输、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4)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5)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2、脂肪的检测:遇苏丹Ⅲ染液呈现橘红色,遇苏丹Ⅳ染液呈现红色。
15.(2022·杭州模拟)油脂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储能物质,也是抗低温的保温层。在骆驼体内,大量油脂聚集于背部形成驼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可为骆驼提供水分
B.油脂大量聚集不利于维持骆驼体温稳定
C.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具有不亲水性
D.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为骆驼提供水分,A正确;
B、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B错误;
C、油脂水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具有不亲水性,C正确;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永善月考)如图为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相互关系及分布的概念图,分析细胞内各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   ,由2分子单糖组成;D在植物细胞内包括   、麦芽糖。
(2)B是指   ,它是由[C]   组成的。包括[F]   、[G]纤维素和[H]糖原。饥饿状态下,动物组织中的   可以分解补充血糖。
(3)脂质除了[K]   外,还包括[I]   、固醇类。[K]是由   与   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答案】(1)二糖;蔗糖
(2)多糖;葡萄糖;淀粉;肝糖原
(3)脂肪;磷脂;三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甘油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1)A是二糖,由2分子单糖组成;植物细胞内的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
(2)B是指多糖,它是由[C]葡萄糖组成的,包括[F]淀粉、[G]纤维素和[H]糖原。饥饿状态下,动物组织中的肝糖原可以分解补充血糖。
(3)脂质除了[K]脂肪外,还包括[I]磷脂、[J]固醇类。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分析】由题图分析知,C是单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C就为葡萄糖,A为二糖,D是植物中的二糖,为蔗糖或麦芽糖,E是动物中含有的二糖,为乳糖;B为多糖,F是植物细胞贮能物质,F为淀粉,G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G为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贮能的多糖为糖原;I是脂质中构成膜的成分,I为磷脂,起到保护作用的脂质J为固醇,脂质中能生物贮能的K是脂肪。
17.(2021高一上·连云港月考)回答下列有关糖类的问题。
(1)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原因是   。
(2)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均为生活中常见的   (填“单糖”、“二糖”、“多糖”),其中麦芽糖的水解产生   。
(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   。
(4)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主要分为   三类,列举三种还原糖   。
(5)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糖类含量的变化,为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下图检测结果分析,小麦种子萌发12h后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发生这一变化,可能与   的水解增加密切相关,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推测其可能水解成了   。
【答案】(1)人体细胞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
(2)二糖;2分子葡萄糖
(3)葡萄糖
(4)单糖、二糖、多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5)淀粉(总糖);果糖和葡萄糖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
(1)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2)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均属于二糖,其中麦芽糖可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
(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4)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多糖三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均属于还原糖。
(5)根据图示检测结果分析: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逐渐增加;发生这一变化与淀粉(总糖)水解增加密切相关。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蔗糖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分解生成还原糖)。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有还原性。
18.(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资料Ⅰ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通常饺子馅里有五花肉,酱油,料酒,盐,香油,葱末,姜泥,还可能含有蔬菜。回答下列问题:
(1)饺子中至少包括了    和    两类植物多糖。
(2)饺子馅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其中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
(3)饺子中含有脂肪、磷脂、固醇等物质,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主要作用有    。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方面的差异原因是   。
(4)情境Ⅱ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溶液各一瓶,可利用相应试剂将它们鉴定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可用   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每组各两瓶。
(5)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2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   ;
②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水浴加热;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是   溶液。
【答案】(1)淀粉;纤维素
(2)K、Ca、P、Mg;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成分
(3)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肪中的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4)双缩脲(双缩脲试剂)
(5)等量的淀粉溶液;淀粉酶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稀蛋清和淀粉酶是蛋白质,葡萄糖和淀粉是糖类,首先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四组溶液分为两组,发生显色反应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鉴定,而淀粉不能,可以用斐林试剂区分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后,用斐林试剂鉴定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则为淀粉酶。 
(1)饺子中有饺子皮,葱末,姜泥,还可能含有蔬菜,至少包括了淀粉和纤维素两类植物多糖。
(2)饺子馅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K、Ca、P、Mg。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成分。
(3)胆固醇主要作用有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比,同等质量的脂肪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少于糖类,碳和氢的相对含量高于糖类,因此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4)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
(5)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是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后,用斐林试剂鉴定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则为淀粉酶。
【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观察组织样液颜色的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2019必修一同步练习2.3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长春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是(  )
A.麦芽糖、果糖、乳糖 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淀粉、脱氧核糖、乳糖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
2.(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人体摄入的糖类,有的能被细胞直接吸收,有的必须要经过水解后才能被细胞吸收。下列糖类中,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是(  )
A.乳糖 B.葡萄糖 C.蔗糖 D.麦芽糖
3.(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脂肪是由一分子脂肪酸和三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
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
D.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含有脂肪
4.(2021高一上·农安期末)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  )
A.储存能量 B.构成膜结构
C.携带遗传信息 D.调节生理功能
5.(2021高一上·双鸭山期末)有关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常炒菜用的花生油中的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
B.细胞膜中含磷脂,细胞器膜中不含磷脂
C.维生素D是构成骨骼的主要成分,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骨骼发育
D.脂质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6.(2021高一上·哈尔滨期末)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B.动植物细胞中均含核糖、乳糖和葡萄糖
C.人体血液中的脂质需胆固醇参与运输
D.脂肪能减少体内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
7.(2021高一上·大庆期末)糖类是细胞和生物体的能源物质,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染色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脱氧核糖
B.麦芽糖、蔗糖、果糖均能水解
C.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植物细胞中有储存能量的作用
D.生物体中的糖多数以单糖存在
8.(2021高一上·大庆期末)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C.磷脂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脂肪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是生物体内的储能物质
9.(2022高一上·鞍山期末)下列有关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中多余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只含有C、H、O元素
C.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
D.花生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
10.(2021高一上·抚顺期末)糖尿病患者应当控制脂肪的摄入,肥胖患者也应当减少糖类的摄入,原因是糖类和脂肪可以相互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米、玉米、小麦等种子中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B.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
C.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在室温时呈液态
D.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所含C、H比例更高
11.(2021高三上·黑龙江期末)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B.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磷脂和淀粉
C.糖蛋白、激素、抗体、酶等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C,H,O,N,P是ATP、核酸、生物膜等共有的化学元素
12.(2021高一上·成都期末)下列有关脂质的种类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肪不仅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半透膜等膜的重要成分
C.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比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
D.胆固醇在动物细胞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宜摄入过多
13.(2022高二下·南阳期中)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糖类相比,脂质中氢的含量高、氧的含量低
B.细胞内的结合水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
C.无机盐既参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又可参与合成有机物
D.自由水和结合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春季时自由水的比例会降低
14.(2022高二下·浙江期中)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炸油等。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下列有关地沟油主要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
B.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对人体来说,它是一种生物致癌因子
D.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红黄色
15.(2022·杭州模拟)油脂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储能物质,也是抗低温的保温层。在骆驼体内,大量油脂聚集于背部形成驼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可为骆驼提供水分
B.油脂大量聚集不利于维持骆驼体温稳定
C.油脂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具有不亲水性
D.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
二、综合题
16.(2021高一上·永善月考)如图为生物组织中某些有机物相互关系及分布的概念图,分析细胞内各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指   ,由2分子单糖组成;D在植物细胞内包括   、麦芽糖。
(2)B是指   ,它是由[C]   组成的。包括[F]   、[G]纤维素和[H]糖原。饥饿状态下,动物组织中的   可以分解补充血糖。
(3)脂质除了[K]   外,还包括[I]   、固醇类。[K]是由   与   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17.(2021高一上·连云港月考)回答下列有关糖类的问题。
(1)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原因是   。
(2)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均为生活中常见的   (填“单糖”、“二糖”、“多糖”),其中麦芽糖的水解产生   。
(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   。
(4)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主要分为   三类,列举三种还原糖   。
(5)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各种糖类含量的变化,为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下图检测结果分析,小麦种子萌发12h后还原糖的含量有所增加,发生这一变化,可能与   的水解增加密切相关,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推测其可能水解成了   。
18.(2021高一上·辉南月考)资料Ⅰ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吃食,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通常饺子馅里有五花肉,酱油,料酒,盐,香油,葱末,姜泥,还可能含有蔬菜。回答下列问题:
(1)饺子中至少包括了    和    两类植物多糖。
(2)饺子馅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其中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    。
(3)饺子中含有脂肪、磷脂、固醇等物质,胆固醇是人体中的一种重要化合物,主要作用有    。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方面的差异原因是   。
(4)情境Ⅱ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溶液各一瓶,可利用相应试剂将它们鉴定出来,回答下列问题:
可用   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每组各两瓶。
(5)区分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
①将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分别取2mL加入2支试管,然后分别加入   ;
②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溶液,水浴加热;
③分析结果:观察到砖红色沉淀的是   溶液。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麦芽糖、果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乳糖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A错误;
B.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淀粉和果糖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B错误;
C.葡萄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半乳糖是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糖,C错误;
D.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
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
2.【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能直接被细胞吸收的糖类是葡萄糖,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麦芽糖、乳糖、蔗糖是二糖,水解为单糖后可以被细胞吸收。
3.【答案】D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A不符合题意;
B.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B不符合题意;
C.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不符合题意;
D.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都含有脂肪,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1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酯,即三酰甘油。其中甘油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分子长短不同。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是不饱和的。
4.【答案】C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脂质不具有的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核酸,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脂质的分类、分布及功能
按功能分类 按化学本质分类 元素
组成 分布 功能
储能脂质 脂肪 C、H、O 动物:皮下、大网膜和肠系膜(固态)
植物:花生、油菜、向日葵、松子、核桃、蓖麻等含有较高的脂肪储存在它们的种子里(液态) 1)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2)很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
3)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结构脂质 磷脂 C、H、O、N、P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以及大豆种子中 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的主要成分
调节脂质 固醇 胆固醇 C、H、O有的含有N、P 功能: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性激素 功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维生素D 功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5.【答案】A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植物中的脂肪常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动物中的脂肪常含有饱和脂肪酸,A正确;
B、生物膜的成分都主要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成分中都含有磷脂,B错误;
C、钙是构成骨骼的成分,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吸收,影响骨骼发育,C错误;
D、脂质中的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不是所有的脂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和减压。
(2)磷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胆固醇:参与血液中的脂质的运输、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4)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5)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6.【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构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构成 ,两者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A正确;
B、乳糖是动物体特有的二糖,B错误;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脂肪能减少热量散失,有保温作用,能维持体温恒定, 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中的糖类(主要能源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C6H12O6 五碳糖 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二糖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粒中 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和甜菜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乳汁中
多糖
(C6H10O5)n 淀粉 作物种子和变态根茎 储能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支持和保护细胞
糖原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
7.【答案】A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A、线粒体、染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DNA,故均含有脱氧核糖,A正确;
B、1分子麦芽糖能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能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1分子果糖、即麦芽糖、蔗糖均能水解,而果糖是单糖,不能水解,B错误;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分之一,不能做植物细胞的能源物质,C错误;
D、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细胞中的糖类(主要能源物、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C6H12O6 五碳糖 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六碳糖 葡萄糖 细胞中都有 主要能源物质
果糖 植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半乳糖 动物细胞中有 提供能量
二糖C12H22O11 麦芽糖 发芽的小麦谷粒中 提供能量
蔗糖 甘蔗和甜菜含量丰富
乳糖 人和动物乳汁中
多糖
(C6H10O5)n 淀粉 作物种子和变态根茎 储能
纤维素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支持和保护细胞
糖原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的肝脏 储能
8.【答案】C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结合分析可知,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且在人体内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A正确;
B、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的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因此,补充钙元素时,同时补充维生素D,B正确;
C、磷脂是细胞中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而糖类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C错误;
D、脂肪可以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其结构特点决定了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中的脂质种类、分布和作用:
脂质 组成元素 溶解性 分布 作用
脂肪 C、H、O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丙酮、氯仿、乙醚 动物的皮下和内脏器官,植物种子 储能物质、保温、缓冲和减压
磷脂 C、H、O、N、P 人和动物的脑、卵细胞、肝脏及大豆 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固醇 胆固醇 C、H、O 动物细胞膜、血液、性腺、肠道等 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人体内参与脂质运输
性激素 促进动物生殖器官发育以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 促进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9.【答案】B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血液中多余葡萄糖可以转变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A正确;
B、磷脂的组成元素有C、H、O、N、P,B错误;
C、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分子,C正确;
D、植物脂肪通常是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
2、糖类和脂肪的元素组成都是C、H、O,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是脂肪只有在糖类代谢出现障碍时才能转化糖。
3、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言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10.【答案】C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植物细胞通过淀粉储存能量,而且纤维素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因此植物中的糖类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A正确;
B、当血糖含量上升时,血糖可以转化成脂肪等非糖物质,当血糖含量下降时,脂肪可以转化成血糖,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B正确;
C、 植物脂肪大多含有非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固态,C错误;
D、同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相比,脂肪所含C、H比例更高,氧化分解时耗氧量更高,释放的能量更多,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重要的单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糖原,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糖类,乳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类。
2、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3、血糖平衡调节过程如下: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引起胰岛素的合成并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某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活动,使胰岛B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从而使血糖下降;当血糖下降时,血糖会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引起胰高血糖素的合成和释放,同时也会引起下丘脑的另一区域的兴奋发出神经支配胰岛A细胞的活动,使胰高血糖素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使血糖上升,并且下丘脑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发出神经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强,肾上腺素也能促进血糖上升。
11.【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磷脂是细胞膜的骨架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A正确;
B、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核苷酸、蛋白质和磷脂中都含有氮元素,淀粉是糖类,组成元素只含C、H、O,B错误;
C、糖蛋白、激素、抗体、酶,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正确;
D、ATP和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元素组成是C、H、O、N、P,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1、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
(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言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2、化合物的组成元素:(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5)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6)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
12.【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脂肪不仅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A正确;
B、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细胞器膜等细胞内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有的半透膜是由玻璃纸(又叫赛璐玢)构成的人工膜,不是磷脂构成的,B错误;
C、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为39kJ,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约为17kJ,脂肪分子中C、H的含量比糖原更多,故相同质量的脂肪比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更多,C正确;
D、胆固醇可以构成动物细胞膜,也能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但摄入过多会在血管壁形成沉淀,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
13.【答案】D
【知识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同等质量的脂质中碳、氢比糖类多,氧比糖类少,能比糖类释放更多的能量,A正确;
B、结合水是吸附和结合在有机固体物质上的水,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B正确;
C、无机盐既参与维持细胞内的酸碱平衡(如HCO3-维持血浆的pH),又可参与合成有机物(如钙是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
D、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春季时自由水的比例会比冬季增多,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2、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主要是自由水。(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①细胞内的良好溶剂。②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③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④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高温、干旱、寒冷等)。生物代谢旺盛,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例降低,当生物代谢缓慢,自由水可转换为结合水,使结合水与自由水比例上升。即自由水越多,代谢越旺盛,结合水越多抗逆性越强。
3、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功能:(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3)维持细胞的形态、酸碱度、渗透压。
14.【答案】A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检测脂肪的实验
【解析】【解答】A、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因此其组成元素一定含有C、H、O,A正确;
B、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是主要的储能物质,主要的能源物质为糖类,B错误;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不是生物致癌因子,C错误;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遇苏丹Ⅲ染液可能呈现橘红色,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脂质的种类及功能:
(1)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和减压。
(2)磷脂:生物膜的组成成分。
(3)胆固醇:参与血液中的脂质的运输、动物细胞膜的成分。
(4)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
(5)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
2、脂肪的检测:遇苏丹Ⅲ染液呈现橘红色,遇苏丹Ⅳ染液呈现红色。
15.【答案】B
【知识点】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A、油脂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可为骆驼提供水分,A正确;
B、脂肪具有保温的作用,B错误;
C、油脂水解产生甘油和脂肪酸,具有不亲水性,C正确;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携带相同能量的油脂和糖,油脂可减轻骆驼的负重,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的氢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储能物质。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磷脂构成生物膜的骨架。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佝偻病。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16.【答案】(1)二糖;蔗糖
(2)多糖;葡萄糖;淀粉;肝糖原
(3)脂肪;磷脂;三分子脂肪酸;一分子甘油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1)A是二糖,由2分子单糖组成;植物细胞内的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
(2)B是指多糖,它是由[C]葡萄糖组成的,包括[F]淀粉、[G]纤维素和[H]糖原。饥饿状态下,动物组织中的肝糖原可以分解补充血糖。
(3)脂质除了[K]脂肪外,还包括[I]磷脂、[J]固醇类。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和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分析】由题图分析知,C是单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C就为葡萄糖,A为二糖,D是植物中的二糖,为蔗糖或麦芽糖,E是动物中含有的二糖,为乳糖;B为多糖,F是植物细胞贮能物质,F为淀粉,G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G为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贮能的多糖为糖原;I是脂质中构成膜的成分,I为磷脂,起到保护作用的脂质J为固醇,脂质中能生物贮能的K是脂肪。
17.【答案】(1)人体细胞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
(2)二糖;2分子葡萄糖
(3)葡萄糖
(4)单糖、二糖、多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5)淀粉(总糖);果糖和葡萄糖
【知识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解析】【解答】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蔗糖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多糖。
(1)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
(2)蔗糖、麦芽糖和乳糖均属于二糖,其中麦芽糖可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
(3)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4)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多糖三类,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均属于还原糖。
(5)根据图示检测结果分析: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逐渐增加;发生这一变化与淀粉(总糖)水解增加密切相关。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蔗糖分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蔗糖分解生成还原糖)。
【分析】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
乳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有还原性。
18.【答案】(1)淀粉;纤维素
(2)K、Ca、P、Mg;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成分
(3)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肪中的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4)双缩脲(双缩脲试剂)
(5)等量的淀粉溶液;淀粉酶
【知识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解析】【解答】稀蛋清和淀粉酶是蛋白质,葡萄糖和淀粉是糖类,首先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四组溶液分为两组,发生显色反应的是稀蛋清和淀粉酶,不发生显色反应的是葡萄糖和淀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鉴定,而淀粉不能,可以用斐林试剂区分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后,用斐林试剂鉴定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则为淀粉酶。 
(1)饺子中有饺子皮,葱末,姜泥,还可能含有蔬菜,至少包括了淀粉和纤维素两类植物多糖。
(2)饺子馅中含有Cu、K、Ca、Zn、P、Mg、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K、Ca、P、Mg。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成分,碘是甲状腺激素的组成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成分。
(3)胆固醇主要作用有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与糖类相比,同等质量的脂肪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少于糖类,碳和氢的相对含量高于糖类,因此脂肪氧化分解时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也多。
(4)由于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而葡萄糖和淀粉属于糖类,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所以可以用双缩脲试剂将4种溶液分为两组。
(5)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是稀蛋清和淀粉酶溶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属于还原糖,所以加入淀粉后,用斐林试剂鉴定后出现砖红色沉淀的则为淀粉酶。
【分析】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种类 分子式 分布 生理功能

糖 五碳糖 核糖 C5H10O5 动植物细胞 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
脱氧核糖 C5H10O4
六碳糖 葡萄糖 C6H12O6 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糖 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植物细胞 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
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
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 C12H22O11 动物细胞

糖 淀粉 (C6H10O5)n 植物细胞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纤维素 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
糖原(肝糖原和肌糖原) 动物细胞 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
2、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1)脂肪是最常见的脂质,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是一种良好的绝热体,起保温作用,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与糖类相比,相同质量的脂肪中的氧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
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1)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
(2)过程:①向试管内注入待测组织样液2mL。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
④观察组织样液颜色的变化。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