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第5章《病毒》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第5章《病毒》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1 17:0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五章
病毒
【学习目标】
1、知道病毒的发现过程。
2、说出病毒的种类。
3、说出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特性。
4、知道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自主学习(一)
阅读P89,思考:
1、是谁发现了病毒?
2、尝试叙述病毒的发现过程。
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将细菌滤出,再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是由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他把这种病原体叫作 “滤过性病毒”。
后来,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口蹄疫也是“滤过性病毒” 引起的。
随着科学的进步,在20世纪初 ,科学家首次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杆状颗粒。
烟草花叶病毒
过滤
汁液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汁液
伊凡诺夫斯基,俄罗斯著名科学家
1892年发现烟草花叶病病源的滤过性
细菌过滤器
电子显微镜
病毒的发现
烟草花叶病毒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二)
阅读教材P90,思考:
1、病毒的形态、大小如何?
2、病毒怎样生活?
3、病毒根据它们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哪三类?
4、病毒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5、病毒是怎样繁殖的?
小组讨论交流,并形成统一意见
球形(多面体)
杆形
蝌蚪形
病毒的形态
腺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比细菌小很多只能用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表示,一个病毒的大小约10~300纳米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病毒的大小病毒,必须在其他生物的。一旦离开活细胞,病毒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变成,但是并没有死,一旦外界条件适宜,便立即侵入活细胞,又开始新的生命活动。不能独立生活寄生活细胞内结晶体病毒的生活方式
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分为:
⑴动物病毒: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如流感病毒;
⑵植物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⑶细菌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也叫噬菌体,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病毒的分类
病毒的结构十分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核酸构成的核心 )
病毒的典型结构
蛋白质外壳的作用就是保护核心和将病毒的核酸物质注入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后,在遗传物质的控制下进行自我复制。
结果:寄主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
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病毒的繁殖
阅读P91-92相关内容,思考:
病毒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自主学习(三)
1、引发各种疾病SARS病毒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
水痘病患儿
天花病患儿
动物口蹄疫
番茄条斑病毒病2、预防疾病 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由于绿脓杆菌对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具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感染不容易控制,患者常常继发败血病。用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绿脓杆菌属于哪一类生物(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霉菌
(2)学习本节后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控制绿脓杆菌?为什么?
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效果好。因为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消灭绿脓杆菌,并且对人体没有危害。
A
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烧伤病人绿脓杆菌的感染。
绿脓杆菌引起感染
危害:
利用:
使动物、植物、人患病
1、制成疫苗防治病毒性疾病
2、防治有害生物
3、用于转基因或基因治疗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病毒的类别(按寄主分)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噬菌体)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遗传物质
(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的生活:
寄生在活细胞中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导致各种疾病
制成疫苗、基因治疗
危害:
利用: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