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自测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选择题。(16题)
1、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2、2.3 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判断其产物是( )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3、小明同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通过该实验现象,下列四位同学对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4、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将一小粒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一小粒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HCl反应
③将一小粒钠投入水中,钠沉入水底
④将两小粒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粒直接投入水中,另一粒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则二者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双选)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盐酸和金属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MgCl2 C.FeCl2 D.AlCl3
6、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
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石灰水
7、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2NH3+3Cl2=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8、当O2、SO2、SO3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4∶5 B.1∶2∶3 C.1∶1∶1 D.2∶2∶3
9、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受热分解:2XA↑+2B↑+4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0 g/L。则在相同条件下,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1.43 B.78.4 C.122.86 D.160.02
10、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约为( )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11、现有5.85gNaCl和一定质量的AlCl3一起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测得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则AlCl3的质量为( )
A.11.7g B.9.5g C.13.35g D.26.7g
12、取100mL 0.3mol·L-1和300mL 0.25moL·L-1的盐酸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21mol·L-1 B. 0.56mol·L-1 C. 0.42mol·L-1 D. 0.26mol·L-1
13、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得溶液变质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 D.①②③
1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15、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
A. 焰色反应是黄色
B. 溶液有咸味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 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l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C. 4.6 gNa与足量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O—H键的数目为0.2NA
二、非选择题。(4题)
17、在实验室里为了研究钠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取用浸没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⑤
(4)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________。
(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氯水是实验室常需临时配制的一种试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氯水时的一种常用装置,图乙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自行设计的一种配制氯水的装置(图中的鼓气球是一种具有气体单向阀,可用于向瓶中鼓入空气的仪器)(已知常温下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甲
乙
(1)氯水中含有七种粒子,其中的分子为 (化学式);需临时配制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甲所示装置中,烧杯内的液体是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用图乙所示装置配制氯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2,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打开活塞1,将少量浓盐酸注入大试管内。
②关闭活塞1,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浓盐酸和大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产生氯气。
③轻轻摇动瓶A,使氯气不断溶入水中。
用图乙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浓盐酸,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瓶A中取用少量氯水,方法是 。
19、(1)在标准状况下,CO与CO2的混合气体共39.2 L,质量为61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其中CO的体积分数是 ,CO2的质量分数是 。
(2)同温同压下的氧气和氢气,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 ;若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
20、实验室根据需要现配制500mL 0.4 mol L 1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g。
(2)以下配制操作中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___。
a.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入约480mL蒸馏水溶解;
b.氢氧化钠溶解后立刻转移入容量瓶中;
c.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d.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至刻线.
(3)上题操作d中,如果仰视刻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请在下面图中画出配制终点时仰视的视线以及凹液面的位置。
(4)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过氧化钠,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在操作步骤完全正确的情况下,配制后所得的氧氧化钠溶液,所得浓度也和理论值有所偏差,其原因是________(任答两条)。使用时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来标定,原理为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指示剂应选择________,可知邻苯二甲酸为________元酸。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自测习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选择题。(16题)
1、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答案】D
2、2.3 g纯净的金属钠在干燥的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 g固体,由此判断其产物是( )
A.只有Na2O B.只有Na2O2
C.Na2O和Na2O2 D.无法确定
【答案】C
3、小明同学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通过该实验现象,下列四位同学对该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答案】D
4、下列关于钠与水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①将一小粒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水中,反应后溶液变红
②将一小粒钠投入稀盐酸中,钠先与水反应,后与HCl反应
③将一小粒钠投入水中,钠沉入水底
④将两小粒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粒直接投入水中,另一粒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则二者放出氢气的质量相等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5、(双选)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盐酸和金属反应制得的是( )
A.CuCl2 B.MgCl2 C.FeCl2 D.AlCl3
【答案】BD
6、欲除去Cl2中的少量HCl气体,可选用( )
A.NaOH溶液 B.饱和食盐水 C.浓硫酸 D.石灰水
【答案】B
7、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2NH3+3Cl2=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D. 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答案】C
8、当O2、SO2、SO3的质量比为2∶4∶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4∶5 B.1∶2∶3 C.1∶1∶1 D.2∶2∶3
【答案】C
9、在一定条件下,某化合物X受热分解:2XA↑+2B↑+4C↑,测得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0 g/L。则在相同条件下,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1.43 B.78.4 C.122.86 D.160.02
【答案】B
10、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约为( )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答案】D
11、现有5.85gNaCl和一定质量的AlCl3一起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测得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则AlCl3的质量为( )
A.11.7g B.9.5g C.13.35g D.26.7g
【答案】C
12、取100mL 0.3mol·L-1和300mL 0.25moL·L-1的盐酸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该混合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0.21mol·L-1 B. 0.56mol·L-1 C. 0.42mol·L-1 D. 0.26mol·L-1
【答案】A
13、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会使所得溶液变质的是( )
①NaOH ②AgNO3 ③Na2CO3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② D.①②③
【答案】D
14、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
C.在氧气中加热时,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答案】C
15、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的是( )
A. 焰色反应是黄色
B. 溶液有咸味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 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D
1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32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 l mol OH-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A
C. 4.6 gNa与足量O2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 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含有O—H键的数目为0.2NA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4题)
17、在实验室里为了研究钠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取用浸没在煤油中的金属钠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3)取一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①金属先熔化 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
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 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⑤
(4)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片刻后再向该烧杯中轻缓的加入一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________。
(5)将一小块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用镊子取出钠块,用滤纸吸干钠块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去表面的氧化层,再切下一小粒备用,余下的钠全部放回试剂瓶中
(2)B (3)D (4)A
(5)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或2FeCl3+3H2O+6Na===2Fe(OH)3↓+3H2↑+6NaCl]
【解析】(1)取用金属钠必须用镊子,剩余的金属钠包括碎屑都必须放入原试剂瓶中。(2)Na在空气中放置的变化过程为NaNa2O(变暗)NaOH(白色固体)表面形成溶液Na2CO3·10H2O(白色固体)Na2CO3(白色粉末)。(3)钠的熔点只有97.8 ℃,加热立即熔化。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加热时与氧气化合生成过氧化钠,呈淡黄色。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为黄色。(4)ρ煤油<ρNa<ρH2O。(5)钠与盐溶液反应为两个过程,一是钠与水反应,二是NaOH与盐的反应。
18、氯水是实验室常需临时配制的一种试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室配制氯水时的一种常用装置,图乙是某化学实验小组自行设计的一种配制氯水的装置(图中的鼓气球是一种具有气体单向阀,可用于向瓶中鼓入空气的仪器)(已知常温下KMnO4固体与浓盐酸反应产生氯气)。
甲
乙
(1)氯水中含有七种粒子,其中的分子为 (化学式);需临时配制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甲所示装置中,烧杯内的液体是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用图乙所示装置配制氯水时,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2,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再打开活塞1,将少量浓盐酸注入大试管内。
②关闭活塞1,盖上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浓盐酸和大试管内的高锰酸钾粉末反应产生氯气。
③轻轻摇动瓶A,使氯气不断溶入水中。
用图乙装置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饱和氯水。除了在摇动过程中增大了气体和水的接触面积以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分液漏斗中的浓盐酸应分数次加入试管内。若一次加入太多的浓盐酸,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配制氯水完成后,不必拆卸装置即可从瓶A中取用少量氯水,方法是 。
【答案】(1)Cl2、H2O、HClO 2HClO2HCl+O2↑
(2)NaOH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Cl2+2OH-ClO-+Cl-+H2O
(3)氯气在瓶内产生较大压强,增大了氯气的溶解度 瓶内产生过多的氯气,瓶内压强过大会使瓶A的橡胶塞弹开
(4)打开活塞2,关闭活塞1,用鼓气球向瓶A中鼓入空气
【解析】(1)氯水中的分子有Cl2、H2O、HClO;因为HClO能见光分解生成O2和HCl,所以需要临时配制,化学方程式为2HClO2HCl+O2↑。
(2)烧杯中的液体是为了吸收氯气,所以使用NaOH溶液等强碱性溶液;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Cl-+H2O。
19、(1)在标准状况下,CO与CO2的混合气体共39.2 L,质量为61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 mol,其中CO的体积分数是 ,CO2的质量分数是 。
(2)同温同压下的氧气和氢气,两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 ;若质量相等,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
【答案】(1)1.75 57.1% 54.1% (2)16∶1 1∶16
20、实验室根据需要现配制500mL 0.4 mol L 1氢氧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称量氢氧化钠固体质量为________g。
(2)以下配制操作中正确的有(填序号)________。
a.把称量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入约480mL蒸馏水溶解;
b.氢氧化钠溶解后立刻转移入容量瓶中;
c.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d.定容时,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线1c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至刻线.
(3)上题操作d中,如果仰视刻线,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请在下面图中画出配制终点时仰视的视线以及凹液面的位置。
(4)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中含有过氧化钠,则所配溶液浓度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在操作步骤完全正确的情况下,配制后所得的氧氧化钠溶液,所得浓度也和理论值有所偏差,其原因是________(任答两条)。使用时需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来标定,原理为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指示剂应选择________,可知邻苯二甲酸为________元酸。
【答案】 (1)8.0 (2)cd
(3)偏小, (4)偏大
(5)NaOH可能部分变质生成碳酸钠,或则NaOH固体中含有杂质;;酚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