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1 17: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朝花夕拾》]
一、填空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 ,共十篇,旧题为《 》。
2.鲁迅在《 》中写自己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 》,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3.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分析了“ ”“ ”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 ”,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 ”。
5.《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鲁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我”平时叫她“ ”,憎恶时叫她“ ”,对她寻购赠送“我”渴求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之事,“我”充满了 和 。
二、选择题
6.《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B.藤野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学医太难
7.《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8.下列文章不是出自《朝花夕拾》的一项是 ( )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9.《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讽和鞭挞的文章是 ( )
A.《琐记》 B.《无常》
C.《<二十四孝图>》 D.《狗·猫·鼠》
10.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共包括十篇回忆性散文。鲁迅以简洁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
B.《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而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之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一脸媚态等的憎恶。
C.《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三字经》的扫兴与痛苦,指斥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藤野先生》记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作者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
11.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 )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B.揭露庸医害人的实质
C.指斥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
12.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之一。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是《朝花夕拾》中的作品。
C.衍太太是一个善良、朴实、疼爱孩子、精通礼节的人,鲁迅在《琐记》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D.鲁迅在日本求学时,得到了老师范爱农的帮助,并对他念念不忘。
三、综合题
13.[2020·南充] 阅读名著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回是很早的时候了,我还很小,偶然走进她家去,她正在和她的男人看书。我走近去,她便将书塞在我的眼前道,“你看,你知道这是什么 ”我看那书上画着房屋,有两个人光着身子仿佛在打架,但又不很像。正迟疑间,他们便大笑起来了。这使我很不高兴,似乎受了一个极大的侮辱,不到那里去大约有十多天。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 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选自《朝花夕拾》)
(1)文段中的“她”是 。除该篇作品外,“她”还在《朝花夕拾》中的《 》里出现过。
(2)结合两篇作品中“她”的相关事迹,概括并分析其形象特征。
14.围绕名著进行探究式阅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七年级某班以“温情与批判”为专题设计了对《朝花夕拾》的探究,请根据下表的内容提示,任选一篇,谈谈鲁迅先生的“温情”或“批判”。
篇目名称 内容提示
《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批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五猖会》 背书、看五猖会
《父亲的病》 庸医治病
《藤野先生》 弃医从文
《无常》 活无常、“正人君子”
15.简析《狗·猫·鼠》中狗和猫成为仇家的原因。
16.名著阅读。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鸣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作者在语段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名著阅读。
(1)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三幅插图。根据画意和文字提示,写出相关文章的篇名。
①捕鸟 ②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都都” ③活无常
①《 》
②《 》
③《 》
(2)读《朝花夕拾》里的文章,有时会读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小鲁迅,有时会读到一个深沉自省、有批判精神的“大”鲁迅。请结合《朝花夕拾》里的文章内容加以验证。
18.名著阅读。
(1)阅读《朝花夕拾》,梳理鲁迅的求学之路。
篇目 求学历程
《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 就读于三味书屋
《 ① 》 先就读于 ② ,后因为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矿务铁路学堂
《 ③ 》 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最终“弃医从文”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其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谁 结合相关情节,具体谈谈他(她)是怎样的人。
答案
1.散文集 旧事重提
2.琐记 天演论
3.老莱娱亲 郭巨埋儿
4.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正人君子
5.阿妈 阿长 尊敬 感激
6.C
7.C
8.A
9.B
10.C
11.D
12.B
13.(1)衍太太 父亲的病
(2)示例:①心术不正。给“我”看不健康的画,唆使“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②自私自利。对自己的孩子很严厉,却总是盼着别人家的孩子干坏事。③虚伪。怂恿阿祥打旋,却又事后装好人。④迷信。让“我”在父亲临终前呼喊。⑤热心。在“我”父亲去世时帮助安排后事;“我们”受了伤,帮“我们”擦药。
14.示例一: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怀着温情回忆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真实再现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形象,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的《山海经》充满了感激和敬意,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示例二:在《五猖会》中,鲁迅记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经历,渴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激动兴奋与因背书而产生的扫兴痛苦的感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鲁迅对压制和摧残儿童天性的封建强制教育的憎恶和批判。
15.示例:据说,动物们因为要商议要事,开了一个会议,鸟、鱼、兽都集齐了,单是缺了象。大家议定,派伙计去迎接它,让狗当这差使。“我怎么找到那象呢 我没有见过它,也和它不认识。”它问。“那容易,”大众说,“它是驼背的。”狗去了,遇见一只猫,猫立刻弓起脊梁来,它便招待,同行,将弓着脊梁的猫介绍给大家道:“象在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从此以后,狗和猫便成了仇家。
16.(1)将“正人君子”与“虫蛆”“鸷禽猛兽”进行对比,使“正人君子”虚伪、丑恶的灵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2)表达了作者对“正人君子”辛辣的嘲讽和强烈的愤慨。
17.(1)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五猖会 ③无常
(2)示例:《琐记》中,孩子们给沈四太太起了“肚子疼”的绰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种种乐趣,如按斑蝥、拔何首乌、寻蝉蜕、画画儿……从中可以读到一个天真可爱的小鲁迅。《父亲的病》中,鲁迅以成人的视角写现在的感受,如对庸医草菅人命、勒索钱财的讽刺;《<二十四孝图>》中,对“老莱娱亲”“郭巨埋儿”故事的强烈反感,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从中可以读出一个深沉自省、有批判精神的“大”鲁迅。
18.(1)①琐记
②江南水师学堂
③藤野先生
(2)示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长妈妈。她勤劳、质朴、善良,但又有些迷信,还爱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结合相关情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