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5 《秋天的怀念》(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5 《秋天的怀念》(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1 21:4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 秋天的怀念]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整宿(sù)   淡雅(yǎ)   踩扁(cǎi)
B.沉寂(jì) 豌豆(wān) 捶打(cuí)
C.仿膳(shàn) 侍弄(dài) 鲜血(xuě)
D.絮叨(xù) 烂漫(màn) 深沉(ché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昏谜   墙壁   央求   各得其所
B.憔悴   敏感   决别   絮絮叨叨
C.高洁   淡雅   砸碎   咄咄逼人
D.甜美   热列   归雁   舐犊情深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到。
B.双腿瘫痪后,史铁生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试卷发下来了,我竟然得了满分,这真让人喜出望外。
D.万千雪絮,泼泼洒洒,在空中交织成唯美的乐章,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4.[原创] 下面语段中有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翻开史铁生的散文,你不仅会被作品中的真情所打动,而且会被他那平实的文字所吸引。②史铁生用他的笔在平实的叙述中向人们阐述了人生的哲理。③画家会用浓重的构思和奇特的视觉构图抒发悲怆情感,而史铁生却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描述他的特殊经历。
(1)第①句语序不当,修改意见:

(2)第③句搭配不当,修改意见:

5.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是没有这些小色块的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 ②有由各种树木组成的行道树 ③街道就被美丽的各种形状的小色块点缀着 ④每到秋天,落叶飘摇而下 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⑤②④③①      B.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③①⑤ D.⑤①②④③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合欢树》等。
B.课文中写窗外树叶飘落,暗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也为下文母亲“挡在窗前”,央求“我”去北海看菊花做铺垫。
C.文中的母亲活得最辛苦,她不仅要忍受“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的痛苦,还要面对儿子终生瘫痪的残酷现实。
D.作者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所做的几件感人的事,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和怀念之情。
7.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       ,              ,        ;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如果能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我想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奶奶。
②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因为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③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儿时我常爬上去,一天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 ”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射弹弓,甚至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 ”她又问。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 ”没错,四周都是花香呢。奶奶只是站在地上,站在老海棠树下,望着我。她必是羡慕,猜我在上头都能看见什么。
④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 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胡乱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 这回活儿紧!”我说:“有我爸妈养着您,您干吗这么累啊 ”奶奶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
⑤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去洗洗菜 没见我忙不过来吗 ”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上学也这么糊弄 ”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得一辈子给你们做饭 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 ”我不敢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或者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目光,或者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⑥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落叶纷纷。天还没亮时,奶奶就起来主动去扫院子,“唰啦——唰啦——”邻居都还在梦中。那时她已经腰弯背驼,我大些了,听到声音赶紧跑出去说:“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还不懂吗 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 ”奶奶说:“不能那样,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院子又去扫街了。
⑦我这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补花,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工作呢 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⑧所以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一次,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说说,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不耐烦地说:“您学那玩意儿有用吗 就算都看懂了您就有文化了 ”奶奶立刻不语,只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⑨但在我的记忆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上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飘进黑夜,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8.请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概括“奶奶”所做的事。(4分)
9.阅读第⑦⑧两段,说说“奶奶”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而且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都在灯下学习。(4分)
10.本文的词语运用很有特色,请从文中A、B两句中任选一句,赏析加点的词语。(4分)
(A)我两腿攀紧树丫,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
(B)她终于抬起头,眼里竟全是惭愧,毫无对我的责备。
11.“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如果还有机会弥补,你觉得“我”会怎样做 (50字左右)(6分)
12.请你观察自己的母亲,抓住生活中的细节,写一个片段来表现母爱。(200字左右)
[5 秋天的怀念]
1.阅读语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fù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xù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整宿(   )      憔悴(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翻来fù(   )去 xùxù(   )叨叨
(3)下列句子中引号作用不表示引用的一项是 (   )
A.“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B.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C.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D.“好吧,就明天。”我说。
2.母亲节到来之际,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谢谢您,妈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根据活动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2)请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唱赞美母爱的歌曲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在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如下材料,其中不能体现母亲辛劳的一则是     。
材料一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去,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 我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把五个孩子拉扯大,哪里是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很少听见她谈论其中的辛苦,她一定以为这种辛苦是人生的天经地义,不值得称道也不需要抱怨。
(周国平《用什么来报答母爱》)
材料三 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材料四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
(《母亲》)
(4)林丽同学作为活动主持人,想在结束语中用下面的句子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母爱是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我的心灵;母爱是一片宽广的大海,包容我的错误;             ,          。
(5)母亲节当天,宇博同学买了一枝康乃馨,他回家后将花送给妈妈,并动情地说:“
 ”
[2020·广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母亲相守50天
明前茶
因为武汉封城,莉君已经在娘家待了整整50天。
莉君与母亲都是能干且脾气犟的人,秉承的人生哲学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因此,往年春节,莉君回娘家过年,待上5天,是她忍受的极限。她40多岁了,可一回娘家,一定会被母亲当成14岁的小姑娘管着。
早上睡个懒觉,挨管;晚上11点过了还在刷剧,挨骂;怕胖,少吃一口肉,要管,说是富富态态才吉利;做瑜伽伸展得像一只软腰猫,要管,说是万一闪了腰,村医那里可只有几贴土膏药,拍个X光片还要上镇医院。
回娘家才两天,平地一声雷,武汉封城了。见女儿一脸的震惊和恍惚,母亲    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莉君略有不快地说:“留在这儿干吗 跟你吵架呀!”话一出口,她就有点后悔。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家里空旷而冷清,母亲盼着儿孙们春节回来,也是人之常情。然而,莉君也有不愿意长留的理由,要忍受网络不稳定、洗澡没浴霸的不便。可是母亲就没有不便吗 按母亲的话说,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上媳妇孙辈,光是坐下来吃饭,就是满满一桌。这一封城,儿孙们都回不去,不光要张罗吃喝,单是儿孙要用的文具、电池、拖鞋、睡衣,就够母亲忙的了。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依照她的脾气,说软话是不可能的,尽量帮衬母亲维持这一大家子的正常运转,就成了莉君暗自给自己分派的任务。
每天,她帮母亲将一百多斤腊肉、咸火腿搬出去晾晒。母亲欣慰地说:“幸亏今年没嫌土猪肉贵,依旧腌了那么多肉,不然这会儿村镇都封了,上哪儿买肉去。”莉君听了惭愧,往年,回武汉前,母亲总要往车的后备厢里塞满米油、腊肉,自己心里可全是嫌弃。
每天,莉君还帮母亲侍弄小菜园。往年,母亲四处张罗菜种、粪肥的时候,莉君都要取笑她说:“没事干!快递一公斤十块钱,比青菜贵两倍多,还要往武汉儿女家快递蔬菜,会不会算账啊!”母亲说:“劳动不休,筋骨不锈。你爸走了,去菜园还能听听鸟唱,晒晒太阳,解个寂寞,你们年轻人不懂的。”这一回,菜园终于派上大用场。莉君跟着母亲收菜锄地,看见菜园里的一株野茶树生出新芽,她憋闷多日的心里,仿佛沁入了一股清气。她终于理解母亲不愿闲在屋里,非要出门劳作的原因。
每天,母亲上灶炒菜,做馒头,蒸发糕,莉君就蹲在灶口帮她烧火。母亲说火软一些,她就挑松柴火,只放枯枝败叶;母亲说火硬一些,她就燃起硬柴,将火烧得旺旺的。这样的日子里,她仿佛回到了14岁,那个唯母命是从的年纪。她觉得这也挺好,自己脱去了成年人的生硬铠甲,母亲忘记了老迈垂暮。母女俩诉说往事,对上了只有她俩知道的暗号。有一天,炒完一大桌子的菜,母亲自言自语:“真是怪了,以前一个人吃饭,在电磁炉上炒两个菜,就腰酸腿疼;如今一烧大柴灶,这八大碗菜做下来,倒也不觉得小腿沉重,咋回事 ”莉君笑道:“老妈,灶口暖和,比电磁小太阳还管用。要不,为何老猫都喜欢偎着灶口 ”母亲望了她一眼,说了平生第一句软话:“闺女,等你也要靠偎灶驱寒时,你就回妈这儿。妈这儿别的没有,大灶柴火管够。”
莉君眼眶发涩。令她眼眶发涩的还有一件小事:那天,母亲上山拾柴归来,挑出了一小截软木,严正警告众人,尤其是莉君两个弟弟家的皮猴儿,不准动她的木头。大家都纳闷,她要用这一小截软木干吗。几天后,莉君意外地得到了礼物——母亲亲手雕的软木青蛙。只见栩栩如生的青蛙蹲在荷叶中央的筋脉上,好像准备随时腾跃而起。“37年了,我总记着欠闺女一份情,”母亲说,“小时候,干活有你的,玩具没你的。你要过一个发条青蛙,我和你爹都没满足你……”
莉君接过青蛙,仿佛看见母亲的牵挂在木雕的每一线光影中流转……
(选自《西安晚报》2020年3月20日,有删改)
3.选文中哪些事体现了莉君母亲的“能干” (4分)
4.选文多处运用插叙的写法,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4分)
5.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1)分析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莉君的心被揪扯了一把。
(2)结合上下文,在横线上补充能表现母亲说话时的神态或语气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母亲     地说:“这下可好,你就不得不多陪妈一阵子了,走不脱了!”
6.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 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答案
1. D A项,“宿”应读“xiǔ”;B项,“捶”应读“chuí”;C项,“侍”应读“shì”,“血”应读“xuè”。 
2. C A项,“昏谜”应为“昏迷”;B项,“决别”应为“诀别”;D项,“热列”应为“热烈”。
3. A “翻来覆去”指来回翻身或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1)把“作品中的真情所打动”和“他那平实的文字所吸引”互换位置。
(2)把“浓重的构思”改为“浓重的色彩”。
5. C 由马路及行道树,由行道树及落叶,再谈及秋天的氛围,按照这样的顺序就能得出答案。
6. A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小说。
7.示例一:朋友 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 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
示例二:读书 不只是知识的积累 更是心灵的远足
示例三:成长 不只是年龄的增长 更是心智的成熟
8.春:糊纸袋。夏:补花、洗菜。秋:扫院子、扫大街。冬:在灯下学习。
9.①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②她想学点文化,跟上时代,有一份工作。
10. A句可从动作描写的角度赏析,B句可从副词的修饰作用的角度赏析。
[答案] 示例一:A句中“海底捞月”一词生动地表现了“我”敏捷的动作和顽皮淘气的个性。
示例二:B句中“终于”一词足见奶奶低头不语的时间之久,体现了此刻奶奶非常惭愧、沮丧、失落的心理。
11. 解答时,注意题目中说明了“‘我’的过错铸成了‘永生的痛悔’”,所以在写做法时一定要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歉意和愧疚。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答案] 示例:“我”会为奶奶倒杯水,然后诚恳地向她表示歉意,跟她说“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并告诉她,她是“我”的榜样,她的执着追求对于“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示例:公共汽车在车站等候乘客,我朝车窗外张望,只见妈妈正抱着一袋苹果兴冲冲地跑来。她从车窗外把苹果递给我,我伸手去拿,一不小心,一个苹果从袋子里掉了出去,滚落在地上。妈妈赶忙弯腰去捡,就在这时,车启动了。妈妈慌忙把沾有泥土的苹果在衣服上蹭了几下,又递给了我。车开动了,妈妈在车窗外挥动着手,着急地喊:“那个苹果,先别吃,没有擦干净,别忘了到校后给家里打电话。”我的热泪涌了出来,滴在手上,也滴在那个沾有泥土的苹果上。
答案
1.(1)xiǔ qiáo cuì
(2)覆 絮絮
(3) C 这句话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2.(1) 宣传标语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简洁,有感染力。
[答案] 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活动形式要具有可操作性,且紧扣主题。
[答案] 示例:画感恩母亲的漫画 表感恩母亲的心意
(3) 材料一体现的是母亲对“我”的关注与爱。
[答案] 材料一
(4) 仿句要与给出的句子句式相同,且同样运用比喻手法。
[答案] 示例:母爱是一首美妙的歌曲 抚慰我的悲伤
(5) 要有称呼,要表达节日的祝福,还要表达感激之情。
[答案] 示例:妈妈,节日快乐!谢谢您这么多年为我付出的辛劳!您辛苦了!
3.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章内容。结合原文,梳理出关于母亲“能干”的事并概括出来即可。
[答案] ①为儿女们腌制腊肉、咸火腿;②善于侍弄菜园;③能张罗儿孙们的吃喝,使一大家子的生活正常运转;④雕刻的软木青蛙栩栩如生。(意思对即可)
4. 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其作用。插叙常见的作用是:①写出了……内容,交代了……原因;②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③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中心;④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⑤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
[答案] 示例:“父亲故去多年,母亲从村里小学退休后,独自在山村生活”,写出了母亲独居山村的寂寞和冷清,交代了母亲希望儿孙们多住几日的理由,揭示了莉君对母亲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原因。
5.(1)示例:生动传神地写出了莉君的愧疚、悔恨之情。
(2)(示例)词语:得意(或“喜形于色”“幸灾乐祸”等)。理由:母亲想儿孙们多住几天的愿望意外地实现了。
6.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选材与主题。结合文章大意,可以判断本文适合的栏目是“人间亲情”和“人生感悟”。选择一个栏目,围绕栏目名称、文章的选材和主题,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即可。
[答案] (示例一)“人间亲情”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封城滞留娘家,与母亲朝夕相处,增进感情的故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体现了母亲与儿孙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莉君对母亲的理解和爱。
(示例二)“人生感悟”栏目。理由:从选材角度看,文章叙述了莉君因疫情封城滞留娘家的故事,描写了莉君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体谅到体谅的心路历程;从主题角度看,文章揭示了陪伴、换位思考可以消除亲人之间的隔膜,让亲人相处更融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