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10 《再塑生命的人》(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课课练:10 《再塑生命的人》(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1 21: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 再塑生命的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搓捻(niǎn)    恍然(huǎng) 争执(zhí) 感慨(kǎi)
B.绽开(zàn) 譬如(pì) 模仿(mó) 企盼(qǐ)
C.激荡(dànɡ) 喷水(pēng) 惭愧(kuì) 截然不同(jié)
D.涨红(zhàng) 拼凑(zòu) 缝制(fénɡ) 花团锦簇(zú)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悔恨   海港   浑为一谈
B.奥密   领悟   油然而生
C.奇迹   苦恼   美不胜收
D.灵魂   自毫   所作所为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对于重要的文章,他总是不求甚解,反复仔细地阅读。
C.连老师都解不出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解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D.持续多天的低温阴冷天气,使融水县摩天岭上的雾凇景观美不胜收。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进行修改。
  海伦·凯勒接受了命运残酷的挑战,用自己所有的爱心去拥抱世界,不仅在黑暗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还把慈爱的双手伸向全世界,①建设了一家家盲人、聋哑人的慈善机构。海伦·凯勒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教育家,②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③她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1)第①句用词不当,“    ”应改为“    ”。
(2)第②句缺少宾语中心语,修改意见:
  。
(3)第③句标点符号运用不当,修改意见:
  。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老师转身面向大家,他决定这一课,    ,    ,    ,    。
①他们才能理解并接纳这份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也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作文
②不是具体地教孩子们怎样去写作文,也不是单纯地教他们怎样写自己的母亲
③他觉得唯有让孩子们理解了父母无私的付出
④而是启发孩子们,体会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那背后的良苦用心和炽热的爱
A.②④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④①② D.②④①③
6.下列情境中,语言最为得体的一项是 (   )
A.在师生交流会上,晓雨同学说:“像陈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之力,我们深受感动。”
B.在班会上,诗瑜同学说:“我殷切期望学习方法不当的同学调整心态,改进方法,取得佳绩。”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曲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很乐意。”
D.刚参加工作的姜宇对老工程师们说:“这只是我的浅知拙见,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
7.仿照给出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两个句子。
爱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         ;爱是漫漫长夜里的一豆灯光,  。
8.学完本文,同学们被海伦·凯勒的坚强感动,打算在班级开展“微笑面对生活”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活动一:拟写主题] 请围绕“微笑面对生活”,结合语境,补全下面的主题标语。
           ,学习有乐总需放歌。
(2)[活动二:设计形式] 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办专题板报     ②写话题作文
③          ④        
(3)[活动三:畅谈感悟] 面对挫折,杜牧有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020·新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擦星星的人
王伟锋
①那是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晚自习放学后,我孤单一人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抬眼望去,窗外满天的星星都在冲着我眨眼睛。
②我好想出去看星星,只是潘老师交给我的任务还没有动笔呢——写一份不少于500字的书面检查。
③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偏偏我感到最难学的便是数学应用题。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最后,他脸一沉,说:“检查写完送到我办公室!我一会儿通知你爸,晚上在我这里补课。”可是检查怎么都凑不够字数,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潘老师不在,我松了口气,拿出作业本开始做作业,解那些可恨的应用题。
④一会儿,潘老师回来,看到我老老实实在解题目,就什么都没说,坐下来批改作业,批累了,他也会抬头凝神看一会儿窗外的星空。
⑤等他忙完,我的作业也写完了,他看过后,脸上竟然难得地浮现出笑容,说:“做得不错嘛!很聪明的孩子,不过有一道题搞错了。”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或许是忘记了,他竟没有再提要我交检查的事情。
⑥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说:“饿了吧,赶紧吃!”回想起来,那碗泡面味道实在不错。那年头,泡面在乡下也不易得,我狼吞虎咽,还没品出味道就见了底儿。
⑦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渐渐地,我从那些应用题中体会到了乐趣,期末考试成绩也大有起色。
⑧潘老师他从不缺课。记得深秋时节的一天,大雨如注,上午第三节课,踏着铃声,他匆匆赶来,裤腿挽得老高,裤子上溅满了黑黝黝的泥巴,黄胶鞋里不时“吧唧吧唧”朝外冒泥浆,或许是刚从田里赶来。他在讲台上边走边讲,不时哈气搓手。我发现,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⑨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这样,潘老师就能去办公室换换湿衣服和鞋子。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要知道,潘老师已是50多岁的人了。他坚持把那节课上完了,下课铃响,布置完作业,才踩着泥泞的黄胶鞋,匆匆而去……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在我心里,他是永远的恩师。
某天,有老同学打来电话告诉我,潘老师去世了,走时被病痛折磨得全身只剩下一把骨头。我走到阳台,默默地遥望星空。窗外的星星,时隐时现,让我想起来多年前在潘老师办公室的那一晚,想起那好吃的泡面……
那夜,我梦到了星空,上面繁星点点,也梦到了潘老师,他还是那么瘦削单薄,满身粉笔尘,他使劲擦着什么。
“潘老师,您干什么呀 ”我问。
“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年第3期,有删改)
9.阅读全文,体会“我”对潘老师的感情变化,完成下面的填空。(6分)
  “我”     潘老师→“我”      潘老师→“我”      潘老师→“我”感念潘老师
10.概括文中的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4分)
1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4分)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
12.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擦星星的人》好在哪里。(4分)
答案
1. A B项,“绽”应读“zhàn”;C项,“喷”应读“pēn”;D项,“凑”应读“còu”,“簇”应读“cù”。
2. C A项,“浑为一谈”应为“混为一谈”;B项,“奥密”应为“奥秘”;D项,“自毫”应为“自豪”。
3. B “不求甚解”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用在此处与“反复仔细地阅读”矛盾。
4.(1)建设 建立 
(2)在句尾加“的盲聋人” 
(3)“总统自由勋章”应加双引号
5. A 通读所给句子,由关联词“不是……而是……”可确定前两句为②④句,然后根据“他觉得”确定后两句为③①句。故正确的排序为②④③①。
6. D A项,“略尽绵薄之力”是自谦的话;B项,“殷切期望”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领导对下属;C项,“莅临”是欢迎对方光临时说的话。
7.示例: 爱是春天里的一缕微风 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座灯塔
8.(1)示例:生活很美记得微笑
(2)示例:③讲励志故事 ④谈生活感悟
(3) 从“微笑面对生活”的角度,结合杜牧的诗,谈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
[答案] 示例:人在一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打击,我们应把失败看作成功的垫脚石,微笑面对生活,这样我们就会树立信心,走向成功。
9. 本题考查梳理情感脉络的能力。由第③段中“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我越学越差,越差越怕”“我磨磨蹭蹭地来到潘老师的办公室,准备挨批”等语句可得出,“我”抵触(惧怕)潘老师。由第⑤~⑦段中“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从那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再怕潘老师了,也不再逃课了”“潘老师总是在放学后给我补课,看我狼吞虎咽地吃泡面,我则看着他聚精会神地批改作业”等语句可得出,“我”接受(不再怕)潘老师。由第⑨段中“那堂课,我无心听讲,一直盼望着下课铃快些响起”“我都能感觉到他身上的冷”可得出,“我”心疼(关心)潘老师。第⑩段至文末的内容,表现出“我”感念潘老师。
[答案] 抵触(惧怕) 接受(不再怕) 心疼(关心) 
10.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个头瘦小、身子单薄而面孔严肃的班主任潘老师是教数学的”可知,潘老师外表严肃。由“我逃课跑去山上挖蝎子,不幸被潘老师抓住,狠批一通”可知,潘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认真负责。由“然后,仔细地给我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直讲到我听懂为止”可知,潘老师耐心细致,关爱学生。由“潘老师的办公室里放着一张小床,有时候批作业、备课晚了,他就直接睡在办公室”可知,潘老师十分敬业,且生活俭朴。由“天色更暗了,潘老师泡了一碗方便面给我”可知,潘老师关心学生。由“潘老师他从不缺课”可知,潘老师对工作很负责。由“我始终不敢忘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孩子”可知,潘老师对工作负责,对学生一视同仁。据此概括即可。
[答案] ①热爱教学,关爱学生;②认真执着,一丝不苟;③外表严厉,内心宽容;④生活俭朴,大方无私;⑤耐心细微,不厌其烦;⑥公正平等,一视同仁。(答出四点即可)
11.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描写的角度进行赏析。“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是外貌描写,“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细小的粉笔头”是动作描写,这里的外貌和动作表现的又是生活中的细节,即细节描写。这一句写的是潘老师衣着单薄又淋了雨,忍着寒冷为学生上课的情景,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又体现出“我”对潘老师的心疼。
[答案] 这一句运用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潘老师被雨淋透,手指冻僵的情形,突出表现了潘老师从不缺课、从不迟到的敬业精神,体现出“我”对潘老师的心疼和关心。
12. 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赏析。“擦星星的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潘老师的形象。“擦星星”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表现了潘老师一心为学生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潘老师的赞美、崇敬之情,点明了文章主旨。文章首尾都出现有关“星星”的内容,标题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且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擦星星的人”这个标题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巧用比喻,突出人物形象;运用象征手法,暗含文章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教育者的赞美;与文章首尾形成照应,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