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时代楷模,对国家、对民族从来都是满腔热忱( )。时代赋予他们纯cuì( )的心灵,昂扬的精神。我们佩服那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医务工作者,我们敬仰那些在危急时刻敢于以身xùn( )职的战士……这个时代,鄙bó( )怯懦的“胆小鬼”,看不起拈( )轻怕重的自私者;这个时代充满的正能量,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冀(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他做事向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人们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查看这一期的双色球开奖结果。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语境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要持之以恒,不能见异思迁。
时过境迁,重回故园,他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
B.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北极光被誉为地球表面十大胜景之一。
C.暴雨过后,坑洼不平的土路上到处是大小不一的泥潭。
她本来是翱翔在天空的自由的鸟儿,却一不小心掉入了现实的泥潭。
D.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为应付老师检查而抄袭作业,纯粹是浪费时间。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的重要性。(将“重要”改为“必要”)
B.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句末加上“的价值追求”)
C.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
D.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互换位置)
5.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是 ( )
A.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逝世而写的。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
C.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结论。
D.《纪念白求恩》一文的文体是记叙文。
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
白求恩故居,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一个地杰人灵的地方。
①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弯下腰来,火红满眼。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7. 班级开展“走近白求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的遗嘱: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前妻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的款子,或是分期给也可以……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是我给他和他的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白求恩的遗嘱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白求恩的遗嘱为什么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2)结合下面材料,请你为白求恩故居补写对联,来凭吊白求恩这一伟人。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加拿大政府宣布,白求恩是一位“具有历史意义的加拿大人”。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降生时的居所,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1996年,他的故居被列为加拿大国家历史名胜。
上联:伟人音容今宛在
下联:中加友谊
横批:万古流芳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纪念白求恩同志(节选)
朱 德
白求恩同志是真正充满着共产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党员,他的身上,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纯朴的品质。
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他清楚地知道,无产阶级如果不能解放一切劳动人民、解放一切民族、解放全人类,就不能解放自己,所以他忠诚地帮助一切被压迫人民、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自己的解放。他曾经参加了西班牙人民反对德意法西斯侵略者和反对本国反革命军阀的斗争,又参加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在致毛泽东同志的一封信中热烈地表示:“我在此间不胜愉快,且深感我们应以英勇的中国同志们为其美丽的国家而对野蛮搏斗的伟大精神,来解放亚洲。”白求恩同志这种国际主义的伟大精神,每个中国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
白求恩同志的高尚的共产主义品质,还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他的实际主义作风和他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他已五十多岁了,不顾战地的各种危险和困难,亲自跑到火线附近,在炮火下抢救受伤的战士。他说:“一个革命医生坐在家里等着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医生应该跑到病人那里去,而且愈早愈好。甚至在意外的情况下,即使不能赶到作战地区,至少也可以在半路上找到伤兵运回后方。”他的技术高明,在我军中为第一位,但仍精益求精,研究在游击战争环境下如何进行医疗工作。他不但以这种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来发展自己的业务,并且教育了他周围一切人,从医生、护士到勤务、马夫,他告诉他们:“没有哪一件工作是小的,没有哪一件工作是不重要的。”他鼓励他们每个人:“要学习独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
白求恩同志,是一个富于实际主义精神的人。他看到我军许多医生技术水平低,便把教育医生、护士作为自己的职务。他自己写课本,办学校,走到哪里,教到哪里,没有夸夸其谈、言多于行的坏习气。他说:“空谈代替不了行动,话是人们发明来描写行动的,照它的本来的目的去用它吧。”白求恩同志的工作和著述中正充满着这种明亮清透的实际主义的光辉。
白求恩同志对同志对人民满腔热忱,坦白正直。他对一切伤病员和一切同志、劳动人民,表现了他无限的忠诚热爱。他无条件地帮助他们,平等地看待他们中的任何人,体贴关心,无微不至。他也最坦白正直,批评他们的缺点,严正地指斥他们工作中的毛病,帮助他们改正。凡是受过他治疗或看见过他工作的人,莫不为之感动。至今晋察冀的军民心中,仍怀念着白求恩这个亲切的名字。
8.本文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在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上有何不同 (3分)
9.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阐述论点的 (3分)
10.本文第2段中的画线句是一个事实论据,说说它可以放到课文《纪念白求恩》的哪个段落中,并说明你的理由。(3分)
11.本文第3段“要学习独立工作,不要那半斤八两的帮助”一句中的“半斤八两”有何含义
(4分)
12.本文在表现手法、写作目的上与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有什么异同 (4分)
答案
1.chén 粹 殉 薄 niān jì
2. D “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儿也不关心。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
3. A A项,改变。B项,副词,完、尽;形容词,优美的。C项,本义,泥坑;比喻义,不容易摆脱的麻烦和困境。D项,形容词,不掺杂别的成分的;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多跟“是”连用)。
4. A A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5. B A项,议论文是以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章,也可以运用其他的表达方式;C项,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证、论据;D项,《纪念白求恩》一文夹叙夹议,以议论为主,属于议论文。
6. 这是一道语句衔接题。解答时,要注意前后句的照应关系。如④句中的“楼前”照应“淡绿色的二层小楼”,②句中的“火红满眼”照应④句中的“红叶”“分外美丽”,①句中的“拾起几片红叶”照应②句中的“弯下腰来”。依此类推,可知语序排列为④②①③⑤。
[答案] ④②①③⑤
7.(1) 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其主要内容,再结合语境来思考。根据材料可知,在遗嘱中,白求恩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远在家乡的前妻和异国的朋友。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体现。所以白求恩的遗嘱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答案] 因为在遗嘱中,白求恩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远在家乡的前妻和异国的朋友。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体现,是一位伟人的真情流露。
(2) 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上下联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表达一个主题。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上联的结构形式思考。
[答案] 示例:世长存
8. 本题考查提出论点的方法。回答此题时,首先,要了解常见的提出论点的方法有哪些;其次,找出两文的论点;最后,结合文章内容做出判断。常见的提出论点的方法有:①开门见山,即在文章的开头提出自己要论述的观点。②缘事入笔,即从某件事或某个形象写起,引出中心论点。③诠释题旨,即通过对文题的阐释分析引出中心论点。④背景铺垫,即先概述提出中心论点的现实背景,然后再提出中心论点。⑤因事设问,即就所涉及的现象或问题发问,进而引出中心论点。
[答案] 本文开门见山,在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先介绍了白求恩的先进事迹,在结尾处才提出中心论点。
9.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②对工作的无限责任心、实际主义作风和对同志对人民的无限热忱;③坦白正直。
10.第1段。因为本文画线处的事实论据所论证的观点“白求恩同志是富于国际主义精神的模范”和课文《纪念白求恩》第1段对白求恩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是一致的。
11.指那些学问不深还要去指挥别人工作的人。
12.同:两文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了对白求恩的怀念之情。异: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运用对比手法,在赞扬白求恩的同时,还批评了党内的不良倾向,并大力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