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八年生物上册3.2.2根对水分的吸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少版八年生物上册3.2.2根对水分的吸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8-29 18:12: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冀少版八年生物上册 3.2.2根对水分的吸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3.2.2根对水分的吸收 单元 三 学科 生物 年级 八
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都围绕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这一知识点,它是解释根吸水、失水的关键,是学习根的水分代谢的必备知识。只有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才能合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和解释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的灌溉问题。因此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容易的观察到细胞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涉及到一些比较生疏、抽象的概念,如:溶液、浓度等,要涉及到化学的相关知识,一时很难理解。所以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对于这些概念,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腌黄瓜),加强感性认识,以便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 目标 探究实践:运用简单的材料和用具,通过探究植物的细胞吸水和失水、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提升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 科学思维:讨论实验结果,说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态度责任:通过学习,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生活实验的应用,会用科学的方式科学完成实际应用,提升社会责任感。 生命观念:通过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明确科学道理,树立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生命观念
重点 1.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应用 2.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难点 1.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2.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身边事 炎炎烈日下,农田里的秧苗由于缺水而萎蔫,但浇水后时间不长就变得郁郁葱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菜市场上萎蔫的蔬菜被喷水后,茎叶就会又变得光亮鲜嫩,引人驻足。植物为什么能够吸水?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 一、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1.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1)提出问题: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还是茎、叶? (2)作出假设: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依据生产生活实际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①用天平称取两组质量相同的水培小麦苗。 ②把一组植株根部浸入水中,另一组植株茎叶浸入水中,一昼夜后取出,观察两组植株的生长状态。 提示 用叶、茎作对照,证明了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③用吸水纸吸干两组植株表面的水,再分别用天平称其质量。 ④分析比较两组植株的质量差别。 (4)完成实验:按照上述思路完成实验,注意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分组处理方式时间称重/g实验前实验后质量差一组根部浸人水中一昼夜二组茎和叶浸入水中一昼夜现象一组实验前后的质量差大于二组实验前后的质量差分析根吸水能力强于茎和叶
(5)得出结论:实验结果为根部浸入水中的植株增重较大,说明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2.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出现了分化,外面长出大量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内部细胞分化形成了导管,适于运输水分。根毛的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适于吸水。 导管 由许多管状细胞上下相连而成,它们的细胞增厚并木质化,细肥内细质、细胞核和橫壁消失,因此呈长管状,是死细胞。 根吸收来的水分就是通过导管向上输送至茎、叶等器官 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分运输至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二、根对水分的吸收作用 1.根吸水的原理 (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①方法步骤:切取质量相同的马铃薯条,分别放入盛有等体积质量分数为1%和20%的食盐溶液中,1~2h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再分别用天平称其质量。 实验现象:使用相同砝码,称量浸在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溶液中的萝卜条,天平向马铃薯条一侧倾斜;称浸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中的马铃薯条,天平向砝码一侧倾斜。 ②实验结果:放在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溶液中的马铃薯条质量增加,放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中的马铃薯条质量减少。 ③得出结论:植物细胞能够吸水,也能够失水。 视频: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 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周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提示 细胞液与周围溶液存在浓度差是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关健。 2.根吸水的过程 一般情况下,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总是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于是,土壤溶液里的水分就通过根毛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渗入液泡里。这样就降低了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使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小于与其相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水分由根毛细胞进入相邻细胞中。同样的道理,水分逐步进入到根的表皮以内的各层细胞中,最后进入导管,通过导管运送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 视频:根吸水的过程 其过程是土壤中的水分一→根毛一→表皮内各层细胞一→导管→茎、叶等器官。 3.合理灌溉 对作物进行合理灌溉,不仅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大量节约水资源。进行合理灌溉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浇水必须浇“透”,不能只浇湿土壤表层。因为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成熟区通常在土壤较深处,只浇湿土壤表层,根还是吸不到水。 (2)不同植物生长所需的水量不同,如水稻一生的需水量大约是小麦一生需水量的8~10倍。 (3)同一种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也不同,如小麦在拔节、孕穗期一日的需水量是幼苗期一日需水量的几十倍。 (4)因气候和土质的不同,农作物的灌溉量也应有所不同。干旱少雨时要勤浇水、多浇水,阴雨天要少浇水或不浇水。 (5)对黏性土壤要少浇水,但每次浇水必须浇透;对沙性土壤要勤浇水,但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 (6)如果一次施肥过多,肥料中的无机盐溶解后,会使土壤溶液浓度大大增加,甚至会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这样根不但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造成“烧苗”。发生这种情况后要及时灌溉,浇水必须浇透。 小红将大量的化肥施到花盆里,可是不到半天,小红傻眼了——花蔫了!为什么? [一次施肥过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植物失水] 盐碱地被称为“不毛之地”,你能谈谈其中的原因吗? [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浓度,植物会失水,无法生存] 拓展提高: 水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①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时需要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土壤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根吸收,根吸收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到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各个器官。 ④干种子(如贮藏在仓库里的种子)必须吸足水才能萌发长成幼苗。 ⑤生命活动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而每一个过程都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参与探究,设计实验 完成实验 知道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了解导管及水的运输 参与探究,设计并完成实验 知道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 明确根吸水的过程 知道如何才能合理灌溉 拓展了解水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完成思考问题 指导探究设计并完成实验 介绍根适于吸水的特点 介绍导管 指导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 介绍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 图文介绍根吸水的过程 介绍讲解如何才能合理灌溉 拓展水在植物体中的作用
课堂练习 1.绿色开花植物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和着生根毛的部位依次是( C ) A.根冠、伸长区 B.成熟区、根冠 C.成熟区、成熟区 D.分生区、成熟区 2.根从土壤中吸水时,土壤中的水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D ) A.土壤中的水分→导管→根毛→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中的水分→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D.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成熟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3.农作物施肥过多,会引起“烧苗”的原因是( B ) A.土壤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B.土壤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C.土壤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D.施肥过多,土壤温度升高 4.农业生产中,要做到合理灌溉才能提高产量。下列灌溉时机或措施不合理的是( D ) A.当土壤缺水时,要及时进行灌溉 B.一次性施肥过量时,要及时灌溉 C.针对不同的农作物灌溉的水量应不同 D.在植物的不同生长期灌溉的水量应相同 5.用糖拌西红柿,一段时间后,盘中会出现一些液体,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西红柿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D ) A.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B.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 C.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D.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 6.一些同学给学校的园艺工人提出了下列关于“灌溉植物”的建议,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 A.应根据植物的种类和具体生长阶段确定浇水量 B.水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很重要,所以浇水越多越好 C.每天定时、定量地浇水 D.自然降雨就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不需要额外浇水 知识检测 巩固知识
课堂小结 1.根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2.植物细胞能够吸水也能够失水。当细胞液(根毛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根毛)吸水;当细胞液(根毛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根毛)失水。 3.根吸水的过程是土壤溶液中的水分→根毛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与根毛细胞相邻细胞→根表皮以内层层细胞→根导管→茎导管→植物体。 4.不同植物的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时期需水量也不同。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