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A(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嘉兴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检测试卷A(WORD版,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7-07 11:2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嘉兴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历史卷(A卷) 2013.6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1882年,三个欧洲国家在一份盟约中约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的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这份盟约中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德国和俄国 B.俄国和奥地利
C.英国和法国 D.德国和奥匈帝国
法国
1:28
德国
1:32
英国
1:57
俄国
1:107
2.表1为一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伤亡人数占其总人口
的比例。对此表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在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
B.战争给主要参战国带来巨大的人口伤亡
C.战争凸显了核武器的巨大杀伤性
D.俄国率先退出了一战
3.在巴黎和会上,争吵不休的战胜国却一致同意保留德国在东线的部队。这最有可能是为了
A.确保法国的安全 B.维系欧洲大陆均势
C.遏制社会主义的苏俄 D.安抚德国抵触情绪
4.图1是20世纪初某国际会议上签订的
一份文件(节录)。这份文件应当是
A.《圣日耳曼条约》
B.《洛桑条约》
C.《九国公约》
D.《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5.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后,陆军发表了声明宣称“采取积极政策以革新国政,是陆军的一致要求。”随后,日本采取的“积极政策”有: ①发动甲午战争,侵占中国台湾 ②初步建立起军事法西斯专政 ③禁止工人罢工,限制人民自由 ④与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图2所示战争由于法西斯国家和反法
西斯国家的广泛参与,被称为“小二
战”。在这场战争中
①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发展到了顶峰
②德、意派出大量军队直接参战
③苏联派出“国际纵队”同西班牙
人民并肩作战
④美国商人向叛军供应了大量燃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威廉?夏伊勒在《第三帝国的兴亡》中描述道“战马与坦克搏斗!骑兵的长枪与坦克的大炮对抗!……这是他们,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闪电战的滋味……”,这里描述的是
A.马恩河战役 B.德国突袭波兰
C.德国攻陷法国 D.莫斯科之战
8.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中不包括
A.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
B.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
C.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
D.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
9.“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这位司令官应该是
A.蒙哥马利 B.艾森豪威尔
C.麦克阿瑟 D.马克?克拉克
10.“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他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周恩来给纳赛尔的这一电文评价的是
A.越南战争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朝鲜战争 D.第一次印巴战争
11.图3与图4均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东地区。两幅作品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伊拉克萨达姆政权不惜使用生化武器
B.现代高科技战争较之于传统战争更加残酷
C.沙漠风暴行动使中东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D.海湾战争对地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12.图5所示是某同学在学习中收集的史料。这些史料最能说明
A.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
B.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C.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D.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13.据《吕氏春秋》记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次曰受德即纣也……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宗)法而争之……纣故为王。”下列对纣能够“为王”的原因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启无才,遭父母厌弃 B.父母对纣最为溺爱
C.生纣时,其母亲已由妾升为妻 D.太史收受了纣的贿赂
14.史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 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这反映出分封制下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武将 B.王族子弟
C.功臣 D.前朝贵族
15.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指出:“由于秦始皇完全彻底的改革,中国先秦时代的传统包括各种地方传统遗失大半”。这一“改革”指的是
A.商鞅变法 B.修长城
C.建立大一统体制 D.称“皇帝”
16.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柳宗元对于周秦之失的评价
A.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落后性
B.指出了秦朝制度的先进与暴政而亡的事实
C.抹杀了分封制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D.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宗法制与郡县制的时代性
17.汉武帝时期,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参议机要,“中朝”由此得以形成。中朝的组成人员主要包括 ①大司马 ②左将军 ③常侍 ④御史大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伏尔泰曾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评价的是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恩荫制
19.读图6,它是一页残缺的课堂笔记。
该笔记反映的制度最早出现于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0.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产生于新石器时
期,当时使用的主要纺织原料是
①丝 ②麻 ③葛 ④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反映出中国古代
A.土地数量不足 B.农业人口过剩
C.土地兼并严重 D.赋税负担沉重
22.读图7所示,这一被称作“龙骨车”的工具
主要用于
A.灌溉 B.播种
C.耕作 D.冶铁
23.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
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24.明清时期,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下列各项关于明清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末明初,产生了章回形式的短篇白话小说
B.明朝中叶以后,长篇白话小说创作盛况空前
C.“三言”、“二拍”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
D.清末四大谴责小说反映了改良主义运动的影响
25.读下表《嘉兴历史地名变迁》,从中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春秋
槜李

置由拳县、海盐县,属会稽郡
三国
改由拳为禾兴,后改称嘉兴
五代十国
吴越国在嘉兴设置开元府,后改为秀州府
北宋
改秀州为嘉禾郡
南宋
升郡为府,后改嘉兴军

改嘉兴军为嘉兴府安抚司,后升为嘉兴路总管府
明朝
…… ……
A.郡县的行政区划开始于秦朝
B.五代十国时期开始出现了州的区划
C.宋元时期的郡府军司行政级别相同
D.嘉兴的行政地位总体呈上升趋势
试卷Ⅱ: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0分,第28题24分,共50分。)
26.(16分)城市的发展始终与社会经济紧密相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试看(春秋时期)列国都城在地图上的分布很容易发现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它们都邻近河流;以现在所知,几无例外。一部分固然因为交通的便利,一部分也因为河谷的土壤比较肥沃,粮食供给比较可靠。城的作用在保卫,贵人的生命和财富和祖先神主的保卫。……城郭的入口有可以升降的悬门,城门时常有人把守,夜间关闭。
——张荫麟《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影响春秋列国建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材料二 开封城的街巷结构截然不同于长安,他的四条御街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相连,此外还有东西向的横街,以及南北向的直街,互相连通成街巷网络,把商业区与居民区交织在一起。在许多交通便利的街巷中,都有繁华的“街市”,行市、酒楼、茶坊、食店、瓦子(娱乐场所)等连成一片,形成摩肩接踵、昼夜喧阗的商业长廊。……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六百四十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概述北宋时期开封城商业功能的新发展。(6分)
材料三 自1759年起,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对于夷商的管制更严,勒索更重,夷商的不平更甚。他们除非不与中国贸易,否则唯有听从广州官府及行商的摆布……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广州成了唯一的通商口岸”与当时哪一政策直接相关?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政策。(4分)
27.(10分)明清时期,一些有批判精神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思想活跃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的政治学说以“二帝三王”之美好时期为逻辑起点。然后揭露和批判“三代”以降诸多“为天下之大害”的暴君统治,最后以一一恢复“三代祖治”为救世之道作为逻辑终点。……对“三代”的理想寄托和精神诉求是儒学的传统,是儒学的历史观,它的实质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但是,与其说黄宗羲的政治理想也是一种道德理想主义,毋宁说儒学的道德理想主义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隐形结构”或“潜文本”。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二 “圣人之所以为学者,何其平易而可循也,故曰‘下学而上达’……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之学者,数十百人……而一皆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是故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黄宗羲政治理想的基本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认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界存在什么问题?(2分)为此,顾炎武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思想与传统儒学之间的关系。(2分)
28.(24分)20世纪以来,国联和联合国的建立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联)最初只有23个成员国,以后逐渐增多,德国和苏联先后于1926年和1934年加入,埃及于1937年加入,是最后一个参加国,成为第63个成员国。积极鼓吹创建国联的美国始终没有参加这一组织。……按照(国联)盟约规定,……所有决议必须全体一致表决通过。
——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在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联合国由51个成员国发展为184个。它致力于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的建设,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方面,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材料三 它(联合国)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它已制止了不涉及大国重大利益的印度尼西亚、以色列和克什米尔这些地区的战争。但是,它未能阻止朝鲜、阿尔及利亚、埃及和越南的一系列局部战争即“灌木林火”战争。……尤其在欧洲大陆,联合国被证明几乎是软弱无力的。……同国联一样,联合国的主要困难在于:在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它能提供一台解决争端的机器,但却不能下令使用这台机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历史学家黄安年认为,国联从诞生起就缺乏权威性和对会员国的约束力。结合材料一,说明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的主要特点。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哪些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10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作者对联合国的作用是如何认识的?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8分)
嘉兴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
高二历史A卷参考答案
2013.6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C
B
D
B
A
D
B
题序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C
B
C
B
A
C
C
B
题序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D
A
D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0分,第28题24分,共50分。)
26.(16分)
(1)因素:便利的交通;周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安全保卫的需要。(6分)
(2)新发展: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大的时间和空间(答“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也可给分);为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成为商户居住和经商的重要场所。(6分)
(3)政策:海禁政策(2分,如答闭关锁国政策也同等给分)。
概括: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分,对“禁止”“限制”没有表述或表述错误不得给分)
27.(10分)
(1)内容:批判暴君统治,恢复三代时期的贤明君主的统治(4分)
(2)问题:不关注国计民生,埋首研究“天理”、“人性”。(2分)
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2分)
(3)明清时期出现的进步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是传统儒学与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分。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
28.(24分)
(1)参加国联的国家不够普遍和广泛;美、苏等一批大国没有参加或没有一直参加国联(缺乏大国合作);涉及制裁相关国家的决议很难全体一致通过。(6分)
(2)特点:规模大,具有普遍性;作用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影响深。(4分)
作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和推动地区性和平;反对外国军事侵略和占领;裁军和防止核扩散。(6分)
(3)认识:联合国在维持和平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未能消除战争和解决大国冲突。(4分)
发挥作用:进一步加强各国尤其大国间的合作;真正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努力维护联合国的权威。(4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言之有理亦可给分,但总分不超过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