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文档属性

名称 皇帝的新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7-07 11:3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
师:童年多姿多彩,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曾与童话结下过不解之缘,有一位大师他的作品伴随了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的儿童(出示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图片),你知道他是谁吗?
生:(异口同声)安徒生。
师:那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徒生呢?
生: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他出生在一个鞋匠家庭,一生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大量优秀的童话作品。······
师:是啊,大家对安徒生都非常熟悉,有孩子的地方就有安徒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大家以前接触过这篇童话吗?接触过的同学举手示意一下。
生:(大约二三十个)读过。
师: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以前读《皇帝的新装》的时候,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我当时读的时候觉得皇帝很愚蠢。
生2:我觉得故事里的人都很傻,很可爱。
师:看来大家很熟悉故事情节。无独有偶,我国当代散文家毕淑敏也非常喜欢安徒生的童话。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她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的几段话,了解一下她的想法。(多媒体出示,边出示教师边朗读。)看完这几段话你得到怎样的启示呢?
生:我得到的启示是:在不同的年龄,读同一篇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
师:不错,其实并不仅如此,同一篇作品,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看看我们又会有哪些新的感受。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呆会儿谈谈你这次读后的感受。
(学生朗读)
师:那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1:我觉得文中的大臣们很傻,很胆小。而皇帝则是愚笨的。
生2:我觉得课文里面的皇帝很昏庸、愚蠢,两个骗子很贪婪、狡猾,小孩子天真无邪、无私无畏,大臣、官员很虚伪、自私。
师:你谈得非常的全面。
师:同学们谈得都非常不错,那么这些感悟你是从哪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中得来的呢?请你找一找。在这里有两个温馨小提示(边说边出示)1、边阅读边圈点勾画,并用合适的语气语调大声地读出来。2、读好后把你的理解与感悟和同桌或前后同学交流。
(阅读,圈点勾画,朗读,交流,共四分钟)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讨论得也很热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
生1:我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十分满意!”这段话看出皇帝非常害怕自己不能再当皇帝了,不够资格当皇帝。
生2:“皇帝有点儿发抖,······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这句话表明皇帝和大臣的昏庸、愚蠢、虚伪。
生3:我从21自然段看出皇帝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也害怕因此而丢了王位。
师:你能把皇帝的心理和表现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读出来吗?
生3:(读)
师:语气语调读出来了吗?
生:(齐)没有。
师:那谁再来试一试呢?
生4:(声情并茂地)读。
生:读得好些了,读出来了语气语调了。
师:下面哪位同学再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5:我从“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看出皇帝不称职而又昏庸。
师:在这句话里哪些词要强调呢?
生5:“既不”、“也不”、“也不”、“除非”这些词语可以看出。
师:从这一段里还能看出些什么呢?
生6:“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皇帝爱新衣成癖。
师:这样事情可能发生吗?
生:(异口同声)不可能。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师:我们继续交流。
生7:“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我从这句话里看出这个小孩自非常的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师:你看到了小孩子的纯真,不错,那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这句话呢?
生7:天真。
师:恩,天真是小孩子的天性,小孩子在说这句话时会有怎样的情感呢?
生8:疑惑。因为他明明看到皇帝没穿衣服,可是大人们却都在夸奖皇帝的衣服,所以他还是有一些不解的。
师:分析得真不错,那我们就一起用天真的,充满疑惑的语气把小孩子的话叫出来吧!
生齐读
生9:我从“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看出老大臣非常的虚伪,自己明明看不见衣服却还要夸奖衣服漂亮。
师:你从哪里看出老大臣看不见衣服呢?
生9:从第8自然段。
师:他是马上就说自己能看见美丽的布料的吗?
生9:不是的,从第10自然段中我看出他内心是有挣扎的,他怕别人说他愚蠢他才说假话的。
师:你能把老大臣的心理读出来吗?
生9读
师:在我们大家眼中虚伪的老大臣,在皇帝眼里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诚实、理智、称职、善良······
师:其实在我们的眼中他们是······
生:虚伪、愚蠢、狡诈······
师:那么作者写有什么用意呢?
生10:增强了讽刺意味。
师:在皇帝眼中的诚实的大臣们都是这些表现,那其他人呢?
生11:我从“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那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这句话里看出人们非常虚伪。
师:那你能用合适的语气语调读出人们的虚伪吗?
生读。
师:人们在说这句话是在赞美皇帝的新衣服,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呢?
生12:赞叹的语气,而且还应该夸张些。
师:那你能读读吗?
生读。
师:我们继续交流。
生13:我从第27自然段中的“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看出皇帝很虚伪。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的呢?
生13:“转”、“扭”可以看出,显示了皇帝的滑稽和可笑。
生14:我从“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看出这两个骗子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行骗,他们非常地自私。
师:还有同学对骗子也有看法的吗?
生15:我从骗子们的行骗手段中看出他们善于利用人们的弱点,会为后面的事情作铺垫,他们很聪明。
师:用“聪明“形容骗子合适吗?
生16:不合适,应该用“狡猾”,因为骗子象狐狸一样,他们是贪婪的,只为了自己的利益。
师:多么贴切的比喻啊!说得真好。
师:在这两个骗子精心设计的骗局中,上至皇帝下至百姓,这些大人们都在违心地说着假话,只有一个勇敢的小孩子说出了真话,我们真应该为我们的同龄人感到骄傲。那么,到故事的最后呢?这些人有没有变化呢?
生17:百姓们后来都说真话了。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生17:我从第35、36段看出来的。“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师:到最后百姓们都醒悟过来了,可是我们的皇帝呢?他相信自己没穿衣服了吗?他是意识到自己没穿衣服然后就马上随手抓起一件衣服来穿起来还是灰溜溜地逃走了呢?
(出示:故事的结局如何?)
生18:不是的,“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皇帝还是心虚地将游行进行了下去。
师:是啊,皇帝的行为太出人意料了,居然还是光着身子大摇大摆地“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将游行进行了下去。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依据来谈谈你的理解。
(生阅读课文)
师:谁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19:我认为这个结局是出人意料的,因为在最后皇帝是知道这件衣服是假的,但他还是继续完成了游行大典。我觉得皇帝是愚蠢的,虚伪的,他在前面的总总表现就体现出他是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所以在后面就会有这些的结局。
生20:我从“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看出皇帝很心虚。
师:很有同学能结合前面具体的内容来谈谈你对结局的理解吗?
生21:我从“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中看出皇帝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其实愚蠢和不称职。
师:他的愚蠢和不称职的表现?
生22:我从“他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看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只重视自己的外表。作为皇帝应该关心百姓生活,关心军队和人民,他这样爱美是不对的。
师:恩,皇帝应该是把治理国家作为主要任务的,但是皇帝爱美有错吗?我们大家都爱美嘛!
生23:皇帝爱美没错,但是他过了度,过了度就是错了。
师:是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没错,但是一定要把握住度,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国古代把贤明的君主称为明君,那么文中的这个皇帝是个什么君呢?
生:(异口同声)昏君。
师:昏君是作不出来明智的事情的,所以这个皇帝啊,是咎由自取,让自己出尽了洋相。我们在嘲笑、贬责皇帝的同时啊,更应该欣赏的是小孩子的勇敢和诚实,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有小孩子那样的勇气。
师: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有了新的感悟,但是大家想过吗?如果10年后再读这篇文章,你又会有怎样的感悟呢?20年后?30年后?······
(生思考)
生24:在10年后也许我会理解这些大臣和人民,以及皇帝。因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尊严,老百姓怕失去性命,大臣怕丢官,皇帝怕失去皇位,这都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师:你看问题非常的全面。
生25:10年之后,我也许会理解皇帝,因为他也很无奈,如果不将游行进行下去的话就表示他十分的愚蠢和不称职,他就有可能被人赶下王位。
师:你觉得皇帝很无奈,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
生:(异口同声)不同意。
师:有人能阐述一下自己的理由吗?
生26:皇帝作为一国之君是不可以无奈的,百姓们被动接受这个骗局而且不敢讲真话,他们才可以说无奈。
生27:在10年后我也许会对皇帝的行为表示理解,因为在若干年后,生活中可能会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每个人都有自私的心理,往往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而不顾公道。所以我会对这个皇帝表示理解。
生28:我不同意他的看法。我认为这个皇帝是咎由自取,自作自受。两个骗子编造出来的谎言是:“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而这种布料是不可能存在的,皇帝是一国之君也会相信这个一眼就能看传的骗局,还导致其他人都随着他说谎话,所以他是活该的。
师:是啊,也许若干年后我们重读这篇文章会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新感受,但是我们不药忘了在感受的同时我们一定要坚持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做一个诚实的人。希望大家也能想散文家毕淑敏一样会思考,对经典的作品能始终做到常读常新。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安徒生的相关资料,再次阅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并和其他同学交流你的新感悟。
《皇帝的新装》课堂实录①
【执教:吴秋萍(古城中学) 本人根据11月18日课堂教学整理】
一、???????????? 导入
师语:现在我们同学有的沉醉于漫画,有的陶醉于武侠,大家是否还记得曾经挚爱的童话呢?你知道那些童话的名字?
生1:《丑小鸭》、《海的女儿》、《白雪公主》
生2:《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
师:大家知道的童话还真不少。今天咱们就来重温童话,一起去感受安徒生笔下的《皇帝的新装》。
二、???????????? 检查预习
师:有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生: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作品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师:很好,咱们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大家能更好的朗读课文,老师罗列了这些词语(幻灯片展示),有谁能自告奋勇地为大家示范读一读。
生:(读词语)
老师和学生一起纠正其中的错误,接着师生一起齐读。
三、???????????? 阅读期待展示:
1、读了这篇童话,最想交流什么?
故事中那些意外、夸张的地方。
2、最想老师帮助你学习什么?
作者想通过童话表现什么?
3、最大的困惑疑问是什么?
“新装”面前为什么大家不说真话。(幻灯片展示)
师:上课前老师做了一个调查,这里就是同学们交上来的反馈卷,从同学们的反馈信息中老师了解到了同学们最想交流的是故事中那些意外、夸张的情节;最想老师帮助你学习的是作者想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什么;最大的困惑是“新装”面前为何大家都不说真话。同学们不用着急,这所有的期待待会都会一一实现。现在咱们就一起出发,进入奇幻的童话世界吧。
四、???????????? 整体感知
师:首先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并思考两个小问题。
1、梳理情节,给下面的动词找找位置。(动词:展、穿、爱、看、做)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新装
2、用几句话简要地概括这个故事。(幻灯片展示)
师:思考好的同学请举手,有谁能自信地说说。
生:爱新装- 做新装- 看新装- 穿新装- 展新装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看来同学们对故事的情节和线索已经很明了了。那有谁能给大家概括一下这个故事?
生1:皇帝被两个骗子骗得团团转,好像热锅上的蚂蚁。
师:概括地挺有趣,也很形象。有谁能再来试试。
生2:讲述了一个愚蠢的皇帝让两个骗子骗了,皇帝请大臣去帮看新装,大臣们为了不承认自己的愚蠢与虚伪欺骗了皇帝,看不见新装却说看见,导致最后皇帝光着身子去参加游行,最终被一个小孩说穿了,但皇帝依旧坚持地更骄傲地走下去。
师:概括得很完整,并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再请同学更精要地概括一下故事。
生3:讲述了一个愚蠢地皇帝上当受骗,穿着一件并不存在的新装游行的丑事。
师:不错,既简单又精炼。看来同学们对故事已经很熟悉了。
五、???????????? 合作探究
师:既然同学们最想交流的是故事中让你感到意外和夸张的情节,咱们就来找找那些故事中那些地方让你感到很意外很夸张,和大家说一说。
(幻灯片出示问题)
生1:很意外的地方“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出自孩子的口,将孩子于其他人形成了对比,写出了其他人的虚伪,和小孩子的天真,写出了那个时代的罪恶。
生2:大臣们夸张地说衣服美极了,他们奉承皇上。
生3:孩子说什么衣服也没穿呀,孩子很诚实。
生4:“我必须吧游行大典举行完毕”皇帝似乎知道自己没穿衣服,但并没有放弃而是摆出了一副更骄傲的样子,感觉很意外。
师:大家找到了这么多让你感到意外和夸张的情节,会不会因此觉得安徒生师一个痴想的疯子啊?
生:不会
师:同学们能不能找出一句话使这所有的意外都变得有依据?
生:“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师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师:很好,一找就准。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生读
师:衣服的这个特性就像是一根魔法棒,在它的作用下,众人开始了各自可笑的表演。为了进一步地了解这些人物,咱们不妨来一个小组内的分角色朗读。
(幻灯片展示问题)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或几个段落,做一个小组内的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加入动作和表情)
一组:33——36生读
师:精彩的朗读来自于你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老师想做一个访问,你觉得小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诚实的人。
师:要读出一种怎样的语气呢?
生1:实话实说。
师:咱们再请位同学来读读看。
生2读
(掌声)
师:为什么选择孩子说真话呢?
生3:孩子能说实话,他没有顾虑。
生4:小孩子是直言不讳的,由他说感觉更真实,又能和其他大人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
师:说得真不错。还有其他小组想挑战吗?
一组6——13生读
师:我想采访一下读大臣的同学,你觉得老大臣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虚伪……
师:理解地不错。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2:矛盾。他看不见,但是要自保不能让别人认为他愚蠢,只能说假话。
师:确实很为难。那么骗子呢?骗子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贪得无厌
师:还有那些小组想挑战的。看来大家都想尝试,这样吧老师选择几个段落,请一些同学组合来读。
6个学生组合读8——13和20——21
师:咱们给这些同学来点掌声。我们来请同学来点评一下。
生1:大臣读得不齐。
师:恩。其实读得还不错。那你来读一下吧。
生1:读“美极了,真是美极了。”(掌声)
师:骗子呢?
生2:骗子较为狡猾。
师:皇帝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生3:我认为皇帝很爱美。第一段
生4:昏庸、愚蠢。
生5:很爱面子。最后一段
师:皇帝确实是这样一个人。大家的朗读很精彩、配合也很默契,现在大家应该知道在新装面前为什么大家都说谎了吧。
师:皇帝为什么不说真话?
生1:爱面子
生2:保住他的威严、面子,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愚蠢不称职。
师:大臣为什么不说实话?
生3:因为他们怕丢了乌纱帽。
师:那么百姓呢?
生4:胆小怕事,怕别人嘲笑,怕皇帝惩罚。
师:这么一个谎言、这么一个骗局,你觉得安徒生笔下的故事和人物和现实中的真的一模一样吗?
生1:并非是一模一样,但也有相似之处。
生2:是,人们从古至今都是爱面子的。
生3:是,自私和贪念师人的本性。
生4:我反驳前面几个同学,我认为不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故事再生活中并不会存在,因为童话中运用了夸张和想象,但他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与生活一样的,
师:这就是童话的魅力,运用夸张和想象,反映生活但不一定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为了进一步体验这种想象夸张的魅力,咱们来一个想象力的PK。
六、???????????? 与安徒生PK想象力
(幻灯片展示)你觉得哪些情节、哪些地方的想象可以更夸张、更大胆些,展开你的想象,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1:多么美的花纹,简直再我的眼中闪闪发光。
生2:骗子把布往自己身上揽了揽,因为我们平时买衣服都是把衣服拿过了比试一下,骗子这么做能让皇上更相信自己的谎话。
师:很好,想象力来自生活。(掌声)
生3:老大臣冷汗直冒,吧眼睛都快瞪出来了,心都快冒到嗓子眼了。
生4:皇帝试衣服的时候会说:我觉得我自己年轻了十岁。更能体现皇上的虚荣和愚蠢。
生5:皇帝爱衣服的程度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倾国荡产。更能突出皇帝昏庸。
师:;老师非常羡慕大家的想象力。如果安徒生先生此刻正在天堂注视着大家,他应该会感到非常安慰。正式应了那句古话“长江后浪推前浪”。
再次展示阅读期待的幻灯片
师:怎么样,所有的期待都实现了吧。
师:如今类似与皇帝新装这类事、这类人还依然存在。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拿出勇气、敢说真话,做一个真诚的人。因为世界多一份真诚,会变得更加美好。这也是老师对大家的祝福。
七、作业:(幻灯片展示)
1、把你的想象写在作业本上。
2、课后阅读安徒生其他的童话,写一份读后感。
3、做一件真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