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与健康五年级上册技巧--前滚翻”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体育与健康五年级上册技巧--前滚翻”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2-07-11 18:1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技巧--前滚翻”课时计划
教材内容 1.学习前滚翻技术2.游戏:前滚翻接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低头团身,滚动圆滑。教学难点:蹬地并腿,快速前滚。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了解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及学动作的基本练习方法,了解保护与帮助方法。2.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学练,80%以上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发展学生的反应、灵敏及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及良好竞争意识。
课的结构 教 学 内 容 教师指导与学生活动组织措施 时间 次数
开始热身部分8’ 1.课堂常规(1)整队集合、师生问好(2)检查服装(3)宣布教学内容与任务(4)安排见习生(5)强调安全问题2.软梯跑、跳热身方法:学生跟随老师在软梯中进行跑、跳跃练习,跑、跳结合进行热身,听教师指令完成跑、侧身跑、前跳、开合跳等各种热身练习,最后结束时回到指定位置。活动操(4*8拍)颈部运动腕踝关节运动膝关节运动体转运动体侧运动弓步压腿腹背运动踢腿运动 1.组织:四列横队(●—学生,△—老师)●●●●●●●●●●●●●●●●●●●●●●●●●●●●●●●●2.教与学:教师常规检查与落实3.要求:集合快、静、齐,精神饱满 1.组织队形:成一路纵队绕篮球场边线前进 2.教与学(1)教师讲解跑步线路、方式方法(2)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跑、跳练习3.要求:跑动路线准确、热身活动充分 1.组织 2.教与学 (1)教师讲解示范热身操动作(2)组织学生练习3.要求:充分活动身体的各个关节。 约2’约3’约3’ 4*8拍1次
学习提高部分 27’ 学习提高部分 27’ 学习前滚翻技术(1)动作要领由蹲立开始,两手撑地,重心前移至两手上,同时两脚用力蹬地,提臀、屈臂、低头含胸,顺势经后脑勺、肩部、背部、臀部向前滚动,上体及时跟进,手抱小腿成蹲立(团身)。(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低头团身,滚动圆滑。教学难点:蹬地并腿,快速前滚。(3)保护帮助:保护者位于练习者体侧,外侧腿单膝跪地,一手托肩,一手扶其大腿后部,前滚翻时推手,助其完成。前滚翻口诀:一蹲二撑三低头,蹬地团身滚像球。2.前滚翻接力 (1)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4路纵队,相间两臂站位,居对面障碍物20米站立。每队的第一位队员听见发令后,迅速往对面跑去,当经过海绵垫时,需用前滚翻通过。再绕过障碍物往回跑,经过海绵垫时再用前滚翻通过,回到起点以击掌为令,第二位队员出发,以此类推,直至轮流一次结束。用时间少的队伍获胜。游戏规则:比赛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中途失误需从该队员重新开始。 组织: 教与学1. 教师讲解示范完整的前滚翻动作,保护 与帮助的方法组织学生观摩。组织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一组)选学生展示,师生互评,解决问题(1个)。组织学生练习,动作巩固。(二组)。学生对比展示,解决问题(2个)。再次组织学生练习,自我展示(二组)。教师点评动作,肯定学生的表现。要求:1.在前滚翻的时候, 要看看眼前有无障碍物,以及硬 。2.注意安全,不能随意开玩笑。组织:教学:纠正、再示范。确立保护帮助者。 教师巡回指导,指出正误,并进行对比。 要求:11人一组进行翻滚练习。强调安全。 勇于提问、敢于请教、乐于助人。 教师巡回指导,集体纠正与个别辅导相结合。 展示与评价,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现 自我,并学会欣赏与评价他人。 1.组织: 2.教学: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及规则; 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鼓励学生力争第一3.要求: 加强安全教育 全组同学齐心协力,互相加油鼓劲儿。 约17’约10’ 各5次各10次1~2次
恢复整理部分 5’ 1.放松操2.课后总结(1)优点(2)不足之处布置课后作业4.安排归还器材 组织:四列横队2.教与学(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全体同学进行放松练习(2)小结评价本次课的学习情况,提出优点与不足之处,以鼓励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布置课后作业及下节课的学习任务(3)师生再见3.要求:放松手臂、腿部肌肉 约5’ 1次
场地器材 篮球场、海绵垫5张、软梯2条,障碍竿4根,口哨一个,三用机一台。
预计负荷 平均心率:110-120次/分最高心率:135次/分练习密度:45%-50%运动强度:中 安全保障 检查场地2.准备活动充分3.练习时注意前后同学间距,以免发生碰撞4.做好保护与帮助5.游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课后反思 不足之处:1、动作问题:前滚翻结束展示动作、蹬地不足、团身不够紧。2、安全问题:虽然有强调、有防范但还需完善。翻滚的保护帮助、奔跑的路线。3、示 范:转换示范的角度、变换翻滚的起始高度或转变倾斜角度。4、游 戏:注重小学、中学游戏选用。5、术语应用:加强专业术语的应用。较好地方:课的设计:设计较为全面、实施贯彻完整。课的过程:气氛活跃、教法灵活、学法丰富。渗透德育教育。课的目标:制定适中,易于完成。教 态:自然。口令调动:口令准确、队伍调动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