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记承天寺夜游[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1-20 14:22:00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你知道描写月亮的诗吗?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旅 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无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生查子》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情感作用:渲染离愁别绪;深化乡情相思;
抒发壮志未酬的感慨;拓展空间
沟通时间……
记 承 天 寺 夜 游苏轼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
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后。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记 承 天 寺 夜 游苏轼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些词你懂了吗户:门 欣然:高兴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于:在
遂:于是 相与:一同,共同
空明:清澈透明 交横:交错纵横
盖:表推测 但:只是
耳:罢了
读准断句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赏读课文思考
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月色的
句子吗?作者是如何写的?“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色——积水空明 竹柏影——藻、荇交横}比喻2、让我们一起品味句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欢欣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
  淡微低沉的喟叹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相知好友相携同步漫游赏月,
  流露出十分恬适的心绪。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 “闲”相对于“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
作者心情的变化:欢欣喜悦遗憾欣慰、恬适悲凉、落寞、达观、欣喜 →→→小结:
  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作业:
1、掌握重点字词的
读音、含义
2、背诵默写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