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5.1物体位置的确定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7-12 12:4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初中数学八上《5.1物体位置的确定》教学设计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可以用数量(一对数)来描述物体(一个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知道数量的变化与位置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本节“交流”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经历研究数量、位置变化的“全过程”,以利于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知道可以用数量(一对数)来描述物体(一个点)的位置
三、教学难点
知道数量的变化与位置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5.1情境引入
5.1.1生活与数学
情境1:小视屏感受台风的危害性,进而引导思考:如何能预报台风的登录时间,降低人民损失?
情境2: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时,如何准确地找到座位?
情境3:立足于情景2的体会,简明扼要的说说自己在班级的位置
5.1.2学以致用:
点A记为:5,十路;点B记为:10,十一路
①分别说出棋盘上点C、D、E、F的位置;
②画出下列各点:
点M:7,六路
点N:13,十六路
小结:根据情景1—4,讨论小结平面内确定物体位置的常用方法:
1、经纬度定位法;
2、行列定位法;
讨论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定位方法吗?
情景4:影片欣赏:电影《特征部队2》狙击片段。
新知生成:
3、角距定位法。
5.2挑战自我
如图是一台探测雷达的屏幕,现观测到A处(120°,4)突然出现目标。
(1)如果你是雷达操作员,如何向上级报告目标点的准确位置?
(2)继续观测发现,目标点从A处运动至B处,然后又运动到C处,请你追踪报告目标点的运动路径。
5.3探索发现
1.如图,l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在点A沿直线l自上而下运动的过程中,图中的一些线段、角的大小也随着变化。
(1)∠BAC的大小是如何变化的?
( 图5-2.gsp )
(2)点A在什么位置时,△ABC是等边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
( 图5-3.gsp )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定位法?这些定位法有哪些共同特征?
七、布置作业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讲 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