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2 18:14: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B)卷
(时间:90分钟 试题:95分 卷面:5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基础知识。(38分)
1.看拼音,写词语 (5分)
  chóu chú tè shū juàn liàn cí xiáng  
( )( )( )( )  
bēn fù   nǐ dìnɡ zhǎn xīn jīn chí
( )( )( )(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词语填空。(10分)  
马( )裹尸 原封不( ) 情( )自禁 不( )自主 
一( )见血 一声不( ) ( )有所思 从容( )定
(1)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 )。
(2)主席( )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3.照样子写词语。 (3分) 
例:平平安安(AABB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
慢吞吞(ABB式)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填序号)(4分)
A.表示意思的递进 B.表示声音的中断
C.表示话题的转换 D.表示解释说明
(1)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 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 ( )
(2)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 ( )
(3)“班长他牺——”小马话还没说完就大哭了起来。 ( )
(4)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 )
5.按要求改写句子。(6分)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的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朝鲜战场上,有不少志愿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彭总司令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 ,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的意思是
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2)遗民泪尽胡尘里, 。诗句的意思是
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
(3)白日放歌须纵酒, 。诗句的意思是
二、阅读理解(32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A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B然而,这种想法很快就被打消了。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C朝鲜战场上我们又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D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的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1.这几段文字主要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文中标有字母编号的句子各属于对人物的哪一方面的描写。(4分)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3.“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由人物的表现想象一下,此时此刻,毛主席内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2分)
4.“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清代诗人__ __的《    》中的诗句。在这篇课文中,“忠骨”指的是___________。(3分)
由课文最后一句“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想象一下,毛主席他老人家这一个夜晚是怎么度过的?把你的猜想写下来。(3分)
(二)课外阅读(18分)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区大举进犯。当时,七连奉命在这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圈儿,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战斗进行很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 )( )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跟在身后,容易暴露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另一条通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顶峰。走哪条路呢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他们把敌人引上了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这时候班长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班长“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 )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掷( )向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向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跳下悬崖。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居高临下:
斩钉截铁:
2.给文中的词语加上拼音。(2分)
3.用小标题概括课文,请补充完整。 (4分)
( )— 痛击敌人— ( ) —( )—( )
4.结合课文说说画横线“我们的任务”指的是什么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班长”怎样的心情 (2分)
5.从加点的句子“石头像雹子一样”中你体会到什么 (4分)
6.作者主要抓住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刻画壮士们跳崖时的情形 你从中体会到了壮士们怎样的精神 (4分)
三、习作。(25分)
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令人紧张、兴奋、激动、欣喜的事情令人印象深刻,请选择其中的一件,写清楚人物的具体表现、事情的前因后果,请以“生活中的那些事儿”为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