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课前回顾
抗美援朝
背景
概况
意义
原因:
目的:
性质:
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根本)
保家卫国
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
战斗英雄:
著名战役:
上甘岭战役、长津湖战役
对中国:
对朝鲜:
对美国:
对世界:
抵御、捍卫、保卫、提高、宣言书、里程碑
稳定局势
打破、打击
维护、鼓舞
抗美援朝精神
第2课 抗美援朝
9.(1)原因:美国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朝鲜请求中国援助。 性质: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钢少”:武器装备落后。“气多”:志愿军将士发扬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3)1953年7月,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中国”: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导入新课
回顾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抗日根据地: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打土豪,分田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革命时期17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
1931-1945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50
新中国成立初期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时间 文件
内容 总路线 成果 实质 作用 1947年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历时一年多完成,各解放区农民分得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根本性变化
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全国土地会议《中国土地法大纲》
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1950年--1952年 ——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3课 土地改革
第3课 土地改革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
1949年9月前
完成土改的地区
新解放区
3亿人口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
1949年11月14日,贵阳解放;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
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
1949年12月9日,昆明解放;
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
1950年5月1日,海口解放;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有总耕地 50%以上 仅占14%
人均耕地差二三十倍
1.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
悯农(其二)
唐·李坤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悯农(其一)
唐·李坤
春播一粒粟,
秋收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
农民犹饿死。
农民衣不蔽体
农民食不果腹
农民家徒四壁
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直接原因)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1.时间:
2.地区:
3.法律依据:
4.内容(实质):
1950年——1952年底
新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地主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类别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占有者 阶级关系 产品分配
地主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地主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私有制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5.具体措施:
(1)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分给地主一份,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没收土地烧毁旧地契
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农民分到地主耕牛、工具
农民分到土地
6.特点:
性质:
保存富农,减少土改阻力
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改革
7.结果: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
二、土地改革的过程
8.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新 疆
西 藏
1953-1958年
底完成土改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
时间:1959年
中心任务:把封建农奴主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彻底消灭封建农奴制度,建立民主政权
结果: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西藏
民主改革前
西藏
民主改革后
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刘少奇
土地制度:
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信
土地所有权证
农民丈量土地
农民分得土地、牲畜和工具等
农民地位: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春雷一声平地起,
斗倒地主分田地。
农民翻身心欢喜,
感谢恩人毛主席。
翻身农民感谢救星共产党
翻身农民感谢恩人毛主席
国家发展:
(政治)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土地改革大大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力的迅速恢复与发展,保证了全国人民粮食的需要量,增产了工业原料作物。农民的购买力也迅速提高了,1951年全国人民的购买力较之1950年增加25%左右……这就给我国的工业产品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国内市场。
——《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
1949年与1951年粮食产量对比
国家发展:
(经济)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课后活动
下列活动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 中画√。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
√
知识拓展:
共和国反腐败第一大案
(2)进一步赢得人民的支持,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时间:
姓名:
罪行:
审判:
公审刘青山、张子善的大会会场
死刑
1952年
刘青山、张子善
贪污挪用公款约200亿元
200亿元≈今200万,可购,
猪肉:2000余万公斤
香油:3000万公斤
小米:5000万公斤
意义:
(1)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