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12 11: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
宋朝是“文人的天堂”
是中国古代“最美好的时代”。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第一章
江山之立
一、江山之立——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陈桥驿
开封
一、江山之立——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建立
1、北宋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史称:
图一:951-959年形势图
2、北宋的统一
图三:979年形势图
图二:960年形势图
公元960年
赵匡胤
开封
陈桥兵变
策略:“先南后北”
意义: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局部统一
一、江山之立——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多个政权并立
建立
北宋时期形势图(1111年)
第二章
江山之固
二、江山之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巩固
1、赵普认为五代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针对这些问题,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宋太祖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赵普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欲治之,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太祖即位后的一天,与石守信等大将饮酒,酒兴正浓时,宋太祖说:“我当上皇帝全靠你们,可现在我整夜都睡不安宁。”众将忙问其故,宋太祖答道:“如果有一天,你们也被部下黄袍加身,你们也会身不由己啊。”众将知道受到猜疑,便请宋太祖指明一条生路。宋太祖让他们回家置产,享受清福。第二天,这些大将纷纷称病辞职,交出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故事。
【按方抓药·强化中央集权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1.军事上
二、江山之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病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1.军事上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京城驻军要轮流到外地或边境戍守,有的则要到产粮的地方就粮,这种轮流驻防的办法称为“更戍法”。这种方法名义上是锻炼士兵吃苦耐劳,实际上是借着士兵的经常换防,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结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对抗了。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兵将分离政策
1.军事上
收其精兵
二、江山之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巩固
措施: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
(杯酒释兵权)
②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兵将分离
目的:防止武将专权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哪些“强臣”会威胁的中央集权?
节度使、宰相。
政治上
二、江山之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措施: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①增设宰相
②增设机构
地方:
①文官任地方长官(知州)
②三年一换
②设通判
目的:削弱宰相权力;加强对地
方的控制
巩固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责和作用是什么?
“凡兵民、钱谷、户口、服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
宋太祖时期宰相6人,太宗时期有9人,真宗时有12人,仁宗有23人。
北宋前期中枢机构示意图
稍夺其权
二、江山之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巩固
措施:①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
财赋收归中央
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制其钱谷
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宋太宗时于各路设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
军事
①杯酒释兵权
②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
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政治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①增设宰相
②增设机构
地方:①派文官任地方州县长官
②设通判
经济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
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收其精兵
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二、江山之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巩固
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了。
第三章
文脉江山
三、文脉江山——重文轻武的政策
类别 开科(榜) 录取总人数 平均每年录取人数
文举 81 60035 360
武举 28 868 5
材料一:
1、重文轻武的表现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汪洙
VS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宋)曹翰《退将诗》
做人莫做军,
做铁莫做针。
——(宋)谚语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三、文脉江山——重文轻武的政策
材料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太祖誓碑
材料三: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约百分之九十一。
——《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1、重文轻武的表现
①重用文官
②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三、文脉江山——重文轻武的政策
材料一:赵宋王朝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外族势力所颠覆,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巩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材料二: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先生文集》
农业 “占城稻”“黄粒稻”《陈普农书》等
天文 《宋史·天文志》、《灵台秘苑》等
地矿 《太平寰宇记》、《元丰九域志》等
医药 《开宝本草》、《图经本草》、《洗冤录》等
数学 《数学九章》、“隙积术”和“会圆术”等
火药 宋代将火药武器广泛应用于战争
指南针 宋代发明并应用于航海
活字印刷术 毕昇发明
积极:①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积极: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利?
2、探究:重文轻武政策给宋朝带来的影响
三、文脉江山——重文轻武的政策
材料一:“重文轻武之习既成,于是武事废坠,民气柔靡……奄奄如病夫,冉冉如弱女,温温如菩萨,敢敢如驯羊。”——梁启超
2、探究:重文轻武政策给宋朝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宋朝选官、选士比唐朝浮滥得多。例如,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郑岩《宋朝十讲》节选
弊:①军队战斗力减弱
弊:②冗官冗费,办事效率低;增加财政支出
弊?
宋朝政治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
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
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
4.拓展延伸
三、文脉江山——重文轻武的政策
没有永远的“祖宗之法”
只有不断地顺势前行!
第四章
江山之革
四、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基本原则:加强管理和控制,实现富国强兵。
背 景:北宋出现“冗官”“冗兵”“冗费”,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时 间:1069年
王安石
增设官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斗力弱
积贫
积弱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经济 募役法(又称免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 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发展
军事 保甲法 把农村人户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闭练兵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据变法内容,说说哪些条款触犯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失败原因:
①变法触犯了地主、官僚的利益,导致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这是主要原因(如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
②宋神宗在变法后期动摇,罢免了王安石。
③过程中用人不当,一些官员不按规定推行新法,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四、江山之革——王安石变法
改革
启示:
①改革是一个国家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一个重要手段,每个国家、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要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想一想】王安石变法缘何失败?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北宋的政治
宋太祖
强化中央集权
北宋建立 与
局部统一
重文轻武政策
军事:制兵权
政治:夺其权
经济:制钱谷
措施
影响:大大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
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中央:分散、削弱相权
地方:分散、削弱地方官权力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设置转运使,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措施: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发展科举文教
影响:
积极—扭转风气、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消极—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战力减弱、财政入不敷出
王安石变法:解决三冗危机、财政问题。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变法。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
课堂小结: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文臣主持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课后活动:
对于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
×

通判与知州互相牵制
武将只有领兵的权力
1.唐朝末年,中原地区战乱不止,形成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是( )
A.后梁 B.后周 C.南宋 D.北宋
2.丞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官职,往往担任这一要职的人,都是皇帝的肱骨之臣。宋太祖时对丞相采取的措施是( )
A.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B.扩大宰相额权力
C.加大宰相军政、财政大权
D.宋朝的宰相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D
A
3.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制衡知州的权力,设置的是
( )
A.刺史 B.节度使 C.转运使 D.通判
4.宋代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普遍受到人们尊重的是
( )
A.文臣
B.武将
C.手工业者
D.商人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