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5《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12 08:4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以工匠精神雕
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方式。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中的作用在于就新闻事件,尤其是新闻热点表明立场,引导舆论,反映出媒体鲜明的倾向性。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新闻评论
观点鲜明
针对性强
行文的逻辑性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标题即论点:用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观点鲜明
这篇新闻评论的核心论点是什么?
人人都应成为工匠?
请结合全文,品读这句话的意思。
观点鲜明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
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解读】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工匠精神的推崇和倡导:
虽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心思巧妙、技术精湛、造诣高深,但是我们都应该追求并实践工匠精神。
所以作为一名当践行工匠精神的学生,我们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逻辑性
“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
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逻辑性
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
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
楼成一统”
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
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品质,
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
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
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请阅读课文,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填写在下面的方框内。
工匠
精神
内涵






炉火纯青的技术
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
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
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
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今天倡导“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工匠精神”——
企业家
员工
教育者
学生
……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思考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陵出土的铜车马由3 000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结构精巧,工艺复杂,铸造精致,综合使用了铸造、焊接、嵌铸、镶嵌以及多种多样的机械连接工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它凝聚着两千多年前金属制造工艺方面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世界“青铜之冠”。
材料二 3000多家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380多亿支,占世界总供应量的80%……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和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现实。为此中国企业每年需支付2亿元外汇,制造商生产一支圆珠笔的利润还不足1分钱。
铜车马让世人惊艳赞叹,圆珠笔却让国人唏嘘遗憾,两相对比,你想到了什么?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今天倡导“工匠精神”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
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
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品质,
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
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
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工匠精神是手艺人的安身之本,亦是我们生命的尊严所在;是企业的金色名片,亦是社会品格、国家形象的荣耀写照。
为成功铺就通天大道
新闻评论
观点鲜明
针对性强
行文的逻辑性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本文开宗明义,点出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接着引用《说文解字》观点,点出当代“匠”的特点,进而指出工匠精神的本质;
然后层层深入,从“为什么”“怎么办”的角度,阐明该怎样,不该怎样。
最后联系实际,回扣中心,升华主旨。
任务一:分析文章论证思路
逻辑性
“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精致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将手工匠人和企业进行类比,写出了企业拥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2)类比论证
任务二:分析文章论证方法
(1)引用论证
作者多处引用,如引用企业家的话,写出了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
逻辑性
“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边破边立,写出了工匠精神的作用。
(4)对比论证
任务二:分析文章论证方法
(3)假设论证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写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
逻辑性
可能 的确
(2)词语框架
句式框架、词语框架增强逻辑性
(1)句式框架
这固然……但……
倘若没有……怎能……
并不是……而是……
逻辑性
任务三:总结时评的一般写法
第一步:概述材料,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
第二步:就事论事,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分析论证观点。
1、概念阐释(两个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
3、怎样做
4、现实意义(联系现实)
第三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
逻辑性
结构思路
听诊大地弹指可定;相隔厚土锁缚“气海油龙”。宝藏在黑暗中沉睡,他以无声的温柔唤醒。他用黑色的眼睛,闪亮试油的“中国路径”,他就是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油公司试油工谭文波。
从地表向地心,他让探宝“银针”不断挺进。一腔热血,融进千米厚土;一缕微光,射穿岩层深处。他让钻头行走的深度,矗立为行业的高度,他就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
风刀沙剑,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笔下千年!六十二载潜心修复,八十六岁耕耘不歇。以心为笔,以血为墨,让风化的历史暗香浮动,绚烂重生,他就是——敦煌研究院原副所长李云鹤。
大国工匠徐立平:飞船和导弹上雕刻火药的航天人
动完手术三天后就为抗疫奔波的张伯礼
张定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说的知之、好之、乐之的境界,并不懈努力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要入脑,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