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中学2012-2013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题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开启了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我们结识了说话yì( )扬顿挫的藤野先生,目光xī( )利的托尔斯泰;我们为昔日的生命绿洲变成gē( )壁荒滩而痛心遗憾,我们为旅鼠的集体自杀而陷入迷wǎng( )的深思……一道道精神美味,一次次精神探险,让我们在语文的乐园中流连忘返。
去年,许多媒体沸沸扬扬报道了“河南安阳发掘曹操陵墓”事件。八年级(1)班就此准备开一次主题辩论会。请你阅读同学们收集的材料,完成下面题目。
2.【新闻播报】(本报讯)去年,河南省文物局宣布曹操陵墓在河南省安阳县被发现。消息发布后不久,人们就把讨论的话题引向曹操陵墓的商业开发。学者裴钰声称,开发曹操陵墓,每年至少能带来4.2亿元的经济效益。安阳市市长张笑东说,将曹操高陵建成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为一体的三国文化考古、文物保护基地和旅游景区。
(1)给上面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2)对发掘曹操陵墓各方态度不一,新浪网对此进行了调查。
态 度 赞成开发,发展经济 反对开发,就地封存 态度不明
人数比例 36.9% 35.3% 27.8%
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调查结果。
3.【各方争论】下面是同学们在网上收集来的资料小标题,请你按要求整理。
①社科院专家称曹操墓已确定无疑;②专家称曹操墓六大依据非铁证;③网友对曹操墓提五大质疑:墓内为何没机关;④学者称此次所发现曹操墓认定证据充分;⑤学者称曹操墓葬确认在河南安阳证据不足;⑥专家质疑曹操墓在河南安阳结论;⑦专家阐述判定曹操墓理由:墓葬位置与记载一致。
(1)这些材料显示,大家争论的主题是 。
(2)将分属正反方观点的资料序号填在横线上。
正方: ;反方: 。
4.【分析评论】下面是甲乙两位网友的评论,请完成后面的题目。
网友甲:考古和文化已成为某些地方GDP的歌舞伎,长袖善舞,图的是客官腰包里的银子。河南安阳正在发掘的“曹操墓”,从公布之日起就身处尴尬。不仅专家相互掐架,公众舆论更是嘲讽声、质疑声一片。一项本应非常严谨和专业的考古发现,何以引来普通公众如潮的质疑声?在真相尚未大白于天下之前,作为非专业人士,我们不宜对安阳曹操墓的真伪作出轻率判断,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反思 。
网友乙:2007年的岁末,真假“华南虎”事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今天,关于“曹操墓”这一事件,与当年的“华南虎”事件一样。人们之所以质疑,并不简单地认为“曹操墓”就是新闻造假。就如同当年“华南虎”的真假之争一样,辨别真假其实并不难,所以,这样的争论已经不但是事件各方科学精神的检验,而且是简单的专业或技术的问题。
(1)为网友甲的观点补充完整。
(2)为网友乙评论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
综合性学习。
三门县湫水山大峡谷所产的“珍眉”“秀眉”茶叶为茶中精品。2011年在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农业博览会上捧得银奖。为了弘扬茶文化,椒江第二中学九(1)班开展以“茶文化,我参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5.话说茶中功用。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是我们居家过日子必不可少的。请你用一句话说明茶的一种功用。
7.解读茶对联。
茶联是中华茶文化的一部分。有些茶联意味深长,值得一读,如“看《水浒》想喝大碗酒,读《红楼》思品小盏茶”。看《水浒》为什么想喝大碗酒?读《红楼梦》为什么思品小盏茶?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回答。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 a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b 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相互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 c 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 d 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8.给文中划线字注音。
相形见绌( ) 混淆( )
9.在下面这些词语中各选一个填在文中a、b、c、d处。
不值一提 不可思议 精巧绝伦 与众不同
10.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11.文段为了论述大自然智慧是无与伦比的,把人类智慧与其对比。文段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的?
12.为什么说连苍蝇蚊子乃至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仙人球小记
⑴圆圆的,绿色的大肉球,从花盆里伸出来;又笨拙,又滑稽。我对它无甚所知,只知道多浇水,便猛涨;不浇水,亦不死。是艰苦地方磨练出来的老疙瘩,只想活不想死的赖皮。倾服它的魅力,我愈是不会养花,愈是指望养它。但所见都是别人的。想讨,难以启齿——揣度别人也像我一样爱它。
⑵有一天下班回来,见门前台阶边有一珐琅铁碗,碗内盛土,一个绿盈盈以棕色硬刺的小东西,它即是仙人球。惊喜不置,连忙询问来由,却是母亲从垃圾堆里拾得。
⑶于是赶忙浇水。天天工余都要看上一会,希望快长。然而它不慌不忙,慢条斯理地,半年才长了一丁点。早晚天冷,把它拿到厨房里,出太阳的时候, 又拿出来接受光合作用。这么每日搬来搬去,不厌其烦。
⑷有一天,球不翼而飞。估计可能是晒太阳时,被谁家的小孩子拿去玩了。丢就丢了吧,想也无益。盆土亦不倒掉,也许妈妈会在垃圾堆里再拾来一个。
⑸春节大扫除,妻负责厨房清理,伸手掏一处间壁夹缝。大叫,被什么咬着了。他估计是小老鼠。于是我自告奋勇,一手举拖鞋,做出致命一击的姿势;另一手伸进去擒拿。很顺利。抓出来一看,却正是不翼而飞的仙人球!大约是“搬来搬去”的时期,无意间在厨房撞落,滚落在那儿,当时匆匆未察。它离盆两个月,也不见瘦,容颜尚好,刺儿硬着呢。于是请回原盆,依然浇水将养。
⑹又过半年,有朋友提到,他的仙人球开了花,我过去不知道仙人球能开花,羡慕不已。问其球有多大?他双手合拢一比,比我的要小。于是断定,是因为品种不同。下了班,便对家中的劣种百般看不顺眼。
⑺“喜新厌旧”的念头一生,便忍不住行动向那位朋友讨良种,恰巧他的球上已萌生小球,才一个玻璃珠子大。便急不可待,要回来,放在一个新买的陶盆里,郑重以待。失宠的那个,已经拳头大,不再浇水,并拟丢弃。妈妈舍不得,毕竟是他老人家从垃圾堆里擢升起来的,且又是我的初相识——想及此,留下劣种也可以。
⑻又过一年,朋友给我的那个宠儿,已经拳头大了,盛暑7月,还不见有花开。而原先那个劣种,却显出异象。妈妈连呼奇怪。我去察看,只见这球的侧边,一连生出4个毛茸茸的棕色东西,象粗毛笔头,不知将有何做作,很有点吓人。
⑼又过5天,欣然从那毛里钻出4个白色花蕾来!
⑽于是大欣喜过望。赶忙连土从铁盆填进陶盆,以示珍重,并放在书桌正中,以便在房间的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它的进展,只可惜他一年饱受“饥遇”之苦,体积并没见长。
⑾晚上,4个花蕾偷偷开放了。开得那么美,一时象牙雕的少年手中的喇叭,一时又象美人身上的白裙。仿佛有音乐从中悠悠飘出,在灯的辉映下,在夜这么宁静的时候!
⑿我欢欣不能自已。除了请妈妈和妻环坐赏玩以外,又赶快把邻楼的朋友拉来,一同高兴。拿一碟炒花生豆,两杯黄鹤楼老牌汉汾,与朋友对饮,互念祝酒词,也愿我们自己的生命开出花来。
⒀平时并不爱看花的妻,今天也格外凑趣,在我身边坐着,看着我微笑。她显然是为我之乐而乐。“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一夜,在静静的灯光里,我陪了她很久,很久。为了明日有个好的工作精力,才并不情愿地睡下。
⒁后查书,记着,仙人球不论大小,非得够了年头,才能吐蕾。我错怪了这所谓的“劣种”了。抚摸着花盆,心里有许多对不住它的话。
13..《仙人球小记》这篇散文记叙了 作者在字里行间抒发了 。
14..仙人球开花或不开花取决于 ,而不是看其 ,作者因小球开花,大球而不再开花而断定良种和劣种,这种主观臆断违反了 。
15..把文中划线短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写在括号内。
甚( ) 翼( ) 已( ) 待( )
16..把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两个词语分别用相同意思的两个词语代替。
“有一天,球不翼而飞。估计可能使晒太阳时,被谁家的小孩子拿去玩了。”
估计
可能
21..读了本文,你对仙人球有了哪方面的了解?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同,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同,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蘑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2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作者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23.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这一句写得好不好 请说说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①,退则死法②,当恁么③时也不妨熟歇④。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死敌:死于敌手。②死法:死于军法。③恁么:如此,这样。④熟歇:好好地休息。
26.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 怀民亦未寝 ( )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 思欲就亭止息( ) (4) 望亭宇尚在木末 ( )
27.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解衣欲睡 思欲就亭止息
B. 相与步于中庭 死于敌手
C. 念无与乐者 隶而从者(《小石潭记》)
D.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2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29.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四、默写
30.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 ,却话巴山夜雨时。
(3)欲渡黄河冰塞川, 。
(4) 。鬓微霜,又何妨!
(5)来到西部,我们有机会欣赏到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的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 ”。
(6)江西平民英雄曾庆香面对危险与安全时,他毅然做出了“ , ”的选择,为抢救他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用《鱼我所欲也》中的句子回答)
14.(4分)自身是否成熟 个头大小 植物生长的客观规律
15.(4分)什么 翅膀 停止 等待
16.(2分)猜想 或许
17.(3分)大肉球
18.(4分)(略)
19.(2分)不知不觉
20.(3分)“开得这么美……宁静的时候。”
21.(4分)(略)
22.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23.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
24.“寂寞”是拟人化的写法。这一句子将园林中落叶树与常绿树、花时不同的花树相互映衬的景致写活了,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栽种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特点。同时,也暗示游客在不同的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感到单调。
25.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