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县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10*3分=30分)
1.某正弦交流电的瞬时表达式为,则( )
A.它的周期为0.2s B.它的频率为5Hz C.它的最大值为311V D.它的有效值为200V
2.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子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能够证明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现象是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电效应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性
3.对一台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20∶1,原线圈接入220 V的交流电压,副线圈向一电阻为110 Ω的用电器供电,则副线圈中的电流为( )
A.2 A B.0.1 A C.0.5 A D.0.005 A
4.关于简谐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有时跟位移相同,有时跟位移方向相反;
B.加速度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永远跟位移方向相反;
C.速度跟位移成反比,方向跟位移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加速度跟回复力成反比,方向永远相同。
5.如图所示是一个单摆做受迫振动时的共振曲线,表示振幅A与驱动力的颜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单摆的固有周期的为
B.此单摆的摆长约为1m
C.若增大摆长,单摆的固有频率增大
D.若增大摆长,共振曲线的“峰”将向右移动
6.分析下列所描述的三个物理现象:①夏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会雷声轰鸣不绝;②水塘中的水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③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这些现象分别是波的( )
A.反射现象、衍射现象、干涉现象 B.反射现象、折射现象、干涉现象
C.反射现象、干涉现象、折射现象 D.折射现象、衍射现象、反射现象
7.一个人拿着一个绳子,在上下振动,绳子产生波,问人的手频率加快,则( )
A.波长变大 B.波长不变 C.波速变大 D.波速不变
8.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B.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 D.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9.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圆形玻璃砖置于空气中,当一束单色光入射到玻璃砖的圆心O时,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B.C.D.
10.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通信手段,光导纤维传递光信号的物理原理是( )
A.光的全反射 B.光的衍射 C.光的干涉 D.光的折射
二、多选题(4*4分=16分)
11.一单摆做简谐运动,在偏角增大的过程中,摆球的 .
A.位移增大 B.速度增大 C.回复力增大 D.机械能增大
12.对于质量一定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动量方向,一定是该时刻的速度方向
B.如果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物体的动量也保持不变
C.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则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其动量一定发生改变
13.一束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如图所示,下列对于1,2两种介质的光学属性判断正确的是( )
A.介质1是光密介质
B.介质1的折射率小
C.光在介质2中传播速度大
D.光在介质2中的频率大
14.如图所示是利用光电管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原理图,用一定强度的某频率的可见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
A.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端,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B.若改用紫外线照射阴极K,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
C.若将电源反接,光电管中可能有电流通过
D.若减小可见光的光照强度,电流表中一定无电流通过
三、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5.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认为每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为普朗克常量h,则h的单位为______;该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可表示为_________。
16.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具有____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___ 性,即光具有_____性。
17.两波源Ⅰ、Ⅱ在水槽中形成的两个波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则此时图中a点的振动______,b点的振动______(选填“加强”、“削弱”或“不强不弱”)。
18.一物体的质量为2kg,此物体竖直下落,以10m/s速度碰到水泥地面上,随后又以8m/s的速度反弹。若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相碰前的动量是____kg·m/s,相碰后的动量是____kg·m/s。
四、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某同学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如图所示,他用两折射面平行的玻璃砖进行实验。
(1)为了提高准确度,与及与之间的距离应适当______(填“大些”或“小些”)。
(2)若入射角太大,则折射光线______(填“会”或“不会”)在平行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20某实验小组用如题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实验中两小球质量应满足的关系是m1B.实验中必需调节斜槽末端的切线沿水平方向
C.实验中每次必需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m1
D.实验中必需测量小球抛出点距落点的高度H
(2)用天平测出入射小球质量m1、被碰小球质量m2;用刻度尺测出小球落点M、P、N距O点的距离各为x1、x2、x3,只要等式_______(用m1、m2、x1、x2、x3表示)成立,就验证了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如果等式_______(用m1、m2、x1、x2、x3表示)成立,就可以证明这个碰撞是弹性碰撞。
五、解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一台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100kW,所用输电导线的电阻为,当发电机接到输电线路的电压为11kV时,请计算: 输电导线上的电流;输电导线上损失的热功率。
22.如图所示,在直角三棱镜截面中,长为L,,一束单色光从边上的中点D点射入并传播到C点,不考虑光在三棱镜内的反射,已知,该单色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1)直角三棱镜的折射率; (2)单色光从边射入到传播到C点的时间。
23.质量为5g的子弹以300m/s的速度水平射向被悬挂着质量为500g的木块,设子弹穿过木块后的速度为100m/s,重力加速度取,则:
(1)求子弹穿过木块后的瞬间,木块获得的速度大小;
(2)求木块上升的最大高度。
答案第1页,共2页疏勒县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AB.由正弦交流电的表达式可知,周期为
频率为
故A、B错误;
CD.该交流电的最大值为
有效值为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C
【解析】
【详解】
A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是微观世界具有的特殊规律,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光的波动性,而单个光子的运动表现出光的粒子性,AD错误;
B.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确定的静止质量,是一种物质粒子,速度可以低于光速;光子代表着一份能量,没有静止质量,速度永远是c,所以光子与电子不同,B错误;
C.光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显著,反之,波动性越显著,光的干涉、光的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而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微粒性,选项C正确;
故选C。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
解得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
所以副线圈的电流
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A.回复力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总是跟位移方向相反,故A错误;
B.加速度跟位移成正比,方向总是跟位移方向相反,故B正确;
C.在同一位置速度方向有两种,而位移方向总是从平衡位置指向物体所在位置,则知速度方向有时跟位移相同,有时跟位移方向相反,故C错误;
D.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跟回复力成正比,方向永远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5.B
【解析】
【详解】
AB.由共振曲线可知:当驱动力频率f=0.5Hz时产生共振现象,则单摆的固有频率f=0.5Hz.周期T=2s,根据
得
故A错误,B正确;
CD.单摆的频率公式,当摆长增大时,单摆的固有频率减小,产生共振的驱动力频率也减小,共振曲线的“峰”向左移动,故CD错误;
故选B.
【点睛】
当物体受到的驱动力频率与物体的固有频率相等,振动物体产生共振现象.由共振曲线可知:当驱动力频率f=0.5Hz时产生共振现象,则单摆的固有频率f=0.5Hz.由单摆的频率公式求解摆长.摆长增大时,单摆的固有频率减小,共振曲线“峰”向左移动.
6.A
【解析】
【详解】
①夏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会雷声轰鸣不绝,是因为声音在云层之间来回反射造成的;②水塘中的水波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是水波的衍射现象;③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是因为音叉发出两个频率相同的声波相互叠加,出现加强区和减弱区,这是干涉现象。
故选A。
7.D
【解析】
【详解】
绳波在同一绳中传播,波速不变。当人的手频率加快时,波的频率增大,由分析知此波的波长变小。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
【详解】
横波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已知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由同侧法可知传播方向右,而读图得波长,,则波速,故选项B正确.
【考点定位】横波的性质、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当光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折射时,折射角应小于入射角,所以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故A不可能;
B.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半圆形玻璃砖时,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不可能;
C.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小于临界角,既有反射又有折射,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故C不可能;
D.当光由半圆形玻璃砖射入空气时,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光线就不能进入空气,这种情况是可能发生的,故D可能;
本题选可能的故选D。
10.A
【解析】
【分析】
【详解】
光导纤维是一种非常细的特制玻璃丝,当光射入时满足光的全反射条件,从而发生全反射。最终实现传递信息的目的。
故选A。
11.AC
【解析】
【详解】
由简谐运动的特点可知,当偏角增大,摆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增大,故A正确;当偏角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所以速度减小,故B错误;由回复力 可知,位移增大,回复力增大,故C正确,单摆做简谐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故D错误;
12.AD
【解析】
【详解】
A.动量具有瞬时性,任意时刻物体得动量方向,即为该时刻物体速度的方向,A正确;
B.动量是矢量,只要速度方向发生改变,动量也发生变化,B错误;
C.当物体速度的方向改变而大小未变时,动量也发生了改变,但合外力对物体没有做功,C错误;
D.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则其速度大小一定发生了改变,则动量一定改变,D正确。
故选AD。
13.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由图知,光从介质1进入介质2折射时,入射角为i=30°,折射角r=75°,可知,介质1的折射率较大,则介质1是光密介质,故A正确,B错误;
C.由公式知,v与n成反比,则光在介质2中的传播速度大,故C正确;
D.光的频率是由光源决定的,与介质无关,所以光在两种介质中频率相同,故D错误;
故选AC。
14.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置于b端,光电管两端电压增大,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选项A正确;
B.改用紫外线照射阴极K,入射光频率增大,光子能量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选项B正确;
C.用某频率的可见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光电子从阴极K射出,具有的最大初动能,若将电源反接,且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满足,则光电子仍可到达A,光电管中仍可能有电流通过,选项C正确;
D.光电管中场强的方向是由A到K,光电子出射后被加速,所以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若只减小可见光的光照强度,仍有光电子从阴极K射出,电流表中一定有电流通过,选项D错误。
故选ABC。
15. J·s(或J/Hz) kg·m2/s
【解析】
【详解】
[1]光子能量计算公式 = h,其中光子能量的单位为J,光子频率的单位为s-1(或Hz),所以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为J·s(或J/Hz)。
[2]能量的单位J与动能的单位kg·m2/s2相同,所以h的单位J·s可表示为kg·m2/s。
16. 粒子 粒子 波粒二象
【解析】
略
17. 加强 加强
【解析】
【详解】
[1]此时图中a点是波谷与波谷叠加,振动加强。
[2]此时图中b点是波峰与波峰叠加,振动加强。
18. -20 16
【解析】
【详解】
[1]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是
[2]相碰后的动量是
19. 大些 不会
【解析】
【详解】
(1)[1]为了提高准确度,与及与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2)[2]根据光路可逆原理,折射光不会在平行玻璃砖的下表面发生全反射。
20. BC##CB m1x2=m1x1+m2x3 m1x22=m1x12+m2x32
【解析】
【详解】
(1)[1]A.为防止碰后入射球反弹,实验中两小球质量应满足的关系是m1>m2,故A错误;
B.为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实验前固定在桌边上的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沿水平方向,故B正确;
CD.由于两小球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所以碰撞前后的速度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表示,故实验中不必测量小球抛出点距落点的高度H,只是每次必需平抛的初速度相同,所以要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m1,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2)[2]若碰撞前后动量守恒,得
m1v0=m1v1+m2v2
又
代入得
m1x2=m1x1+m2x3
[3]若这个碰撞是弹性碰撞,由能量守恒可得
又
代入得
m1x22=m1x12+m2x32
21.(1)100A(2)1000W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可知,导线上的电流强度为
(2)由可知在导线上损失的热功率为
22.(1);(2)
【解析】
【详解】
(1)由几何知识可知
在界面上的入射角
折射角
由折射定律可得
联立得
(2)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
由几何知识
联立得
23.(1);(2)
【解析】
【详解】
(1)设
,,,
由动量守恒定律
解得木块获得的速度大小
(2)由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