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植物根的生长 教案 (表格式) 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2植物根的生长 教案 (表格式) 2022--2023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12 11:01: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前面一节种子的萌发基础上,植物的根是由胚根发育成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根这种器官。根尖的结构特点决定了根尖的功能。只有理解了根尖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为后面学习根如何吸收水和无机盐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态度,领略科学探究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能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描述根生长的部位及生长的原因。
能力目标:
 1. 通过肉眼和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测量比较根的生长,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创新精神。
 2. 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别根尖的基本结构,说出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尖的生长部位,描述根生长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描述根尖每一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探究根的生长部位实验。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和表现欲望,很想表现自己。他们通过日常生活中观察已经对植物根有一定的认识,但根尖结构及其功能的知识比较缺乏。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的教法是引导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来突破教学中重点和难点。
2学习方法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制作有关根的多媒体课件
搜集有关根的结构、功能、生长发育过程的资料
准备实验材料:放大镜、显微镜、根尖纵切模式图,根尖的纵切玻片标本,萌发的小麦种子,培养出幼根的大豆。
学生准备:
每小组(4人)提前一周准备好用透明瓶培育的幼苗(大蒜、玉米和萝卜等常见的幼苗),油性记号笔、直尺。
每小组中两个同学提前一天准备好导学案中的一个实验。
上网查询有关根贮存营养、保持水土和吸收无机盐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上一节的内容 导入 用课件复习植物种子的萌发,无论是一颗小白菜还是一棵生长几千年的松树,他们都是由一粒种子萌发成长的。种子萌发后首先突破种皮的是什么结构,又发育成为什么呢?这对植物体的生长起什么作用呢? (胚根,根) 回忆相关的知识 复习已学知识,引出新课
新课 一 根的作用 资料展示 1 出示玉米根的图片:人参、莲藕等及实物展示萝卜、大蒜、菜豆的根,想一想,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2 总结根的作用: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思考回答问题 根的作用: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结合课前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 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1.根尖的结构 2.根尖结构的功能 三 根的生长 四 根生长的特性 结合导学案,根尖对植物根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什么去掉根尖以后就不再生长了?是不是根尖上有些什么特殊的结构呢? 1.根尖的概念: 2. 根尖的结构 出示小麦根的图,分别完成任务: 1)观察放大镜下的小麦根尖图,请描述它的外形。 2)对照课本中根尖模式图,在显微镜放大的图中,你能找到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吗? 内部结构如何? 3.根尖细胞的特点 观察图片,比较各区的细胞在形态,大小,排列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并思考他们分别有什么作用。归纳填入表格。 总结根尖的结构与功能。 大蒜的实验说明根尖与根的长长有关,根尖的什么部位与此有关呢? 视频播放 得出结论: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的结果。 进一步思考:植物根生长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特性 图片展示: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结合导学案中实验一:让学生现场用尺子量取并得出:去除根尖端的根不再伸长,而保留有根尖的根继续伸长。 思考并回答问题 按照由外向内,先宏观在微观的顺序观察。 讨论归纳总结 思考回答问题 看图片,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得出结论。 看图片,结合实际。 利用导学案 引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观看图片
巩固与练习 1解决导学案中问题呢。 2 为什么移栽植物一般要带土? 3根对植物有重要意义,我今后该怎么做? 联系实际生活,学生解答。 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归纳自己通过观察活动的收获、学到知识。回顾与总结通过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导学案中的实验结果。 总结出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观看“探究根的哪部分长得最快”,用课前准备的器材完成实验操作,并小组合作完成一份探究实验报告。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合作精神。
五、布置作业:和教材相对应的同步练习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植物根的生长
一、根的作用: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作用。
二、根尖的结构从尖端向上是: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三、根的生长:由分生区的分裂和伸长区的伸长的结果。
四、根的生长特性:
向水性
向地性
向肥性
七、教学反思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教师尽可能地放手,不能包办代替。但这并不等于要忽视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事实上,教师适时、适度、恰到好处地指导,在探究性学习中是十分重要、必不可少的,它决定着探究活动的走向和深度。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探究活动指导策略的研究,提高对探究学习的指导能力,保证探究活动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附:导学案